APP下载

职业教育中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实践

2020-01-28石志远

锦绣·下旬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能力培养教学方法

石志远

摘要:在职业教育中,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职业教育中经济贸易等的核心专业内容,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时代性。因此,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创新实践为导向,加强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关键词: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方法;能力培养

一、职业教育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基本特点

(一)时效性

在以往通信技术不发达时,国际贸易依靠传统的信件、电话推广或外国客户的推荐等方式寻找客户。在信息时代,人们更多采用电子商务平台或电子邮件以及各种各样的展览会来寻找客户。国际贸易惯例在不断发生变化,例如国际贸易术语惯例INCOTERMS2010代替了INCOTERMS2000;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UCP600代替了UCP500。国际贸易行业发展也在不断出现新趋势,例如电子货币的出现,导致国际贸易结算方式的相应变化,出现了网上支付。在运输环节,2011年世界性的国际公约《鹿特丹规则》正式产生,这对运输环节产生了变革性的影响。但是由于教材内容的滞后,这些变化在教材中没能及时体现,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更新知识,及时向学生传递最新的動态和新知识,以帮助学生能尽快适应工作岗位。

(二)实践性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这是由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研究对象所决定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研究有形的商品在国际间交换的全过程。例如报价,在学完相关知识后,能够利用已有的成本和费用进行报价的核算,考虑外贸盈亏核算以及外汇风险等要求学生具有实际动手能力。在国际贸易程序环节,要求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以及流利的外语同外商进行磋商和进行函电的往来,对学生函电的撰写水平有一定要求。在收款环节,不仅要考虑收款的安全,更重要的还要考虑收款的成本。

(三)综合性

国际贸易实务教学内容涉及生产、包装、运输、仓储、保险以及结算、商检、报关、退税等诸多环节,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在实际的业务中往往涉及实际工厂或外贸公司以及运输公司、保险公司、银行、外汇管理局以及商检局、海关、税务等多个部门,程序比较复杂,而且还要全盘考虑每个业务的先后顺序以及前后衔接。任何一个环节漏掉或工作不细致产生问题,都会给后续的环节带来影响甚至影响收款。

二、职业教育中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理论与实践脱节

职业教育中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涉及的内容多,环环相扣,实践性非常强,对学生和教师的要求都比较高。在教学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并没有具备国际贸易相关的实践经验,只停留在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教师本身缺乏专业实践,难以提供实际的案例内容给学生。在课堂中,教师大多数着重于理论知识的讲解,或者是反复应用教材中的案例分析。国际贸易具有时代性,经济快速发展,教材中的一些案例过于陈旧。种种因素导致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与实践操作脱节,难以适应学生和社会的需要。

(二)教学方法单一

国际贸易的就业方向倾向于外贸行业,因此,客观上要求学生要具备专业的、全面的外贸知识和一定的英语水平。但在职业教育实际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只是按照传统的中文教学方法,照本宣科,单一地对着教材给学生讲解,学生则负责听讲和做笔记。国际贸易实务涉及的内容、细则条例非常多,枯燥乏味的专业理论知识以及单一的教学方法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三、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实践

(一)转变教学方式

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对课堂学习难以提起兴趣。改变传统教师灌输式的讲课模式,以学生为主体,转变思维,是改进当前职业教育中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方式的重要内容。教师要尝试转变教学方式,通过多种不同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现代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多媒体设备,通过网络获取最新的国际贸易案例或者相关的教学视频。例如,教师可以结合国际贸易实务教材内容,尝试用英语授课,营造国际性的氛围。选择合适的教学案例,以合作学习的模式开展知识学习,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分享学习小组的成果。此外,教师可以适当地应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或者合作学习的模式,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国际贸易学习实践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引用行动导向教学

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中适当引用行动导向教学,通过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就某一课程设计相关的课题任务,并向学生发放任务要求。在学生进行任务的过程中,教师要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完成任务的思考方向以及方法。同时,教师可以根据任务难度决定是否应用小组合作模式。在学生完成任务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该项任务成果进行讨论学习,并且做出相应的评价。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到更多的国际贸易实务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注重理论与实际结合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内容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课堂上要尽量引用与教学知识理论相关的案例内容,通过案例分析学习和理解教材内容,加深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同时,教师要适当地安排学生走出教室,有计划地深入到实地观察学习相关的贸易流程和贸易知识。例如,在商品检验这一节中,教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安排学生到外贸企业中实地了解观摩,通过实地参观学习,学生能够更立体更全面地理解商品检验的重要性以及商品检验的内容。或者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海关,学习进出口货物流程的相关内容。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实地观摩学习,对于教师和学生都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果。

四、结语

在我国的职业教育中,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仍存在着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方法单一以及学生缺乏学习热情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教师要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上的调整。教师要通过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结合教材内容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有计划性地开展实践活动,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王自刚. 职业教育中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实践[J]. 今日财富, 2018, 000(016):P.144-144.

[2]徐莉, 战崇玉.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J]. 中等职业教育, 2008.

猜你喜欢

能力培养教学方法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高职院校音乐选修课信息化教学方法与实践探索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基于就业视角的中职烹饪专业教学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