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意大利语高等教育对推动绍兴文旅经济国际化的实地研究

2020-01-28项琤

锦绣·下旬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意大利语中意绍兴

项琤

摘要:文旅产业正在成为经济的新引擎。2020 年时值中意建交 50 周年,作为接轨国际化不可缺少的环节之一 —— 意大利语高等教育对绍兴市打造国际型文旅经济城有着直接的推动作用。近年来随着中国与意大利愈加频繁的往来,也进一步带动了绍兴与意国各大城市的文化、旅游和经济等层面的深入交流,绍兴的国际化程度逐渐得到提升。呼应绍兴市政府以及教育部门的号召,将外语高等教育融入地方特色经济发展是顺应了时代潮流和城市发展需求的必经之路。

一、研究现状——理论服务实际,文化产生效能

1、总体国情与地方环境研究现状

意大利作为第一个签署“一带一路”框架协议的 G7 国家,近几年与中国的交流呈现前所未有百花齐放的良好势头。纵观意大利,在其源远流长、灿烂辉煌的艺术文化之外,更是在纺织服装、机械制造、教育服务、旅游推广等方面具有独树一帜的优势。而无独有偶,位于经济富庶、历史悠久的东南沿海地区,浙江省在中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钱塘江流域人文荟萃,旅游资源丰富且商贸发达,与意大利的经济文化交流缘来已久,双方文旅合作空间巨大。

2018 年 3 月 19 日,由省商务厅举办的浙江(意大利)国际教育对接会在意大利罗马举行,此次对接旨在加强双方的国际教育以及经贸合作。同年 4 月 24-25 日,鲁迅文化基金会发起的“大师对话”系列之“鲁迅对话但丁”在绍兴成功落下帷幕。它以中国文学巨匠鲁迅与 13 世纪末意大利著名诗人但丁的文学碰撞为载体,以架起的中意文化桥梁为纽带,推动了中、意民族文学在双方国家的影响和传播,并打响了绍兴作为文明古城的国际知名度。2018 年 11 月 19 日,由绍兴市委书记马卫光书记率领的友好经贸代表团一行拜访了意大利那不勒斯市政府,受到那不勒斯市长以及副市长的亲切接见。此次会见签订了绍兴市与那不勒斯市的友好合作备忘录,标志着双方将在友好交流合作的基础上深化在经济、贸易、科技、文化、教育、旅游等领域的合作,开创了中意两国在一带一路战略指引下经济和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新局面。

2019 年3月21-24 日,习近平主席将意大利作为本年度外交出访的第一站进行了为期 4 天的国事访问,并正式签署了政府间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标志着中意之间的交流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将为各合作领域带来新的机遇。同年 4月 17 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于北京人民大会堂亲切会见了意大利总理孔特。

2019 年 11 月 18 日,绍兴市外事工作组协同地方企业代表共赴上海拜访了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文化处处长 Alerto Manai 先生。2020年即两国建交 50 周年,双方就即将开展的“中意文化旅游年”系列活动进行了热烈讨论,绍兴将有意在此次大型文旅交流活动中承办上海领区的部分文化版块。良好的政府外交关系促进了地方区域性的积极互动,以经济为依托,立足于文化底蕴,为绍兴迈向国际化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养料。

2020年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突然爆发,同年8月25日中国外长开启疫情后首次出访,此行第一站便是意大利,此举展示了中意关系在中国外交中的重要性。在中国疫情严重的时候,意方迅速派专机运来抗疫物资,马塔雷拉总统还举办专场音乐会声援中国。而疫情在意大利暴发后,中方感同身受,应意方要求第一时间筹集大量物资紧急驰援,毫无保留地分享抗疫经验。

2、绍兴文旅经济发展研究现状

浙江绍兴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2500 多年的建城史赋予了它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多样的旅游资源。拥有包括禹陵、兰亭、沈园、鲁迅故里在内的十几处文化古迹,是一座别具江南水乡特色的文化和生态旅游城市。绍兴市 2019 年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措施用于促进文旅产业的发展,以带动本市及周边第三产业的经济比重。如《关于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的通知,政策包括支持文化产业集聚发展、支持文化企业发展、支持文化产业项目发展、支持重点门类产业发展四大类。

地方性的政策支持和優势倾斜对于打造绍兴本土文旅品牌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因此而带动的衍生经济效益又将反哺于塑造一个更好的文旅体验环境。除此之外还将吸引大批外来甚至海外文化和经济资源的进入,逐步将绍兴推向国际化。

3、绍兴市意大利语高等教育研究现状

随着中意往来的深入,出于两国之间外交、文化、旅游、经济等各方面增长的需求,中国意大利语高等教育于上世纪末主要依托于各大外语院校及经贸类大学如火如荼地展开。2010 年绍兴正式开启省内本科意大利语教学,截至 2020年,已凭借近200人的在校生规模成为全国意大利语高等教育学生及师资人数最多、辐射范围最广的区域性意大利语教学研究基地,同时也是浙江省乃至全国意大利语人才输出的重点基地。其专业的发展立足于社会发展进程,顺应了市场对意大利语人才需求一直保持增长的态势。

绍兴的意大利语高等教育实施“主修专业外语、辅修英语、兼修特色方向”的双语教学模式,根据个人兴趣及研究方向可选择“旅游、翻译、跨境电商”三个分支方向,并单独开设特色课程。开设的主要课程如下:基础意大利语、旅游意大利语、经贸意大利语等三十多门课程。为当地输出了大量应用型的高素质外语人才。同时该专业师生积极参与到社会与生产服务中,2017-2019 年间曾多次陪同绍兴市委书记马卫光、秘书长章长胜、柯桥区委书记沈志江等市领导在市政府及柯桥区政府接待意大利艺术家协会、意大利作家协会、意大利金融协会等访绍外宾,同时高质量完成各类型的十余场会议及展会翻译,为绍兴文旅经济的国际化建设充分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中意建交 50 周年之际两国之间的联系越发紧密。在这样的新形势下,为了推动绍兴市、浙江省乃至全国在与意大利对外开放合作方面的进一步发展,意大利语人才,以及肩负起培养这些人才重任的高校意大利语专业的重要性就变得尤为突出。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1、“中意文化旅游年”由上至下辐射地区文化旅游发展

2020 年时值中国与意大利建交 50 周年,双方决定在两国互办“文化和旅游年”。此次是中意友好交往史上首次以“文旅融合”为主题举办的大型活动。在中意双方共同支持下,双方将合作推出贯穿全年、形式多样的上百项精彩活动,涵盖表演艺术、视觉艺术、文化遗产、旅游、创意设计等多个领域。

在表演艺术方面,除开幕音乐会外,中央民族乐团、中央歌剧院、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等将赴意大利呈现中国传统和现当代表演艺术力作。在视觉艺术方面,由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与意大利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合作的“纸上谈缤— —中华纸文化当代艺术展”、第17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中国国家馆展览将陆续展出。在文化遗产方面,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正在与意方积极推进互换展览事宜,陕西省文物局计划与意大利卡塞塔王宫合作举办“秦兵马俑展”。双方还积极推动其他世界遗产地结对开展务实合作。在旅游方面,除了开幕期间举办“中意旅游合作论坛”外,中国还将在意大利举办主题旅游推介会,参加意大利2020“地中海考古旅游交流展会”等活动1。

2、古越文化承前启后,经济发展加速国际化进程

顺应时代背景,地方性政策的支持与优势项目的倾斜对于打造绍兴本土文旅品牌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因此而带动的衍生经济效益又将反哺于塑造一个更好的文旅体验环境。近年来,绍兴与意大利的友好往来一直呈现良好势态。自2017年开始每年落户于绍兴柯桥区的“意大利高端人才项目路演和对接活动”,将数量可观的意大利专家学者、各行业领域高端人才引入绍兴。2019年10月,意大利代表团带着新一代仿生抗菌材料产业化、信息与通信技术产业合作、智能生物界面研究、纺织印染废水处理解决方案服务等30余个项目与柯桥区的纺织印染、新材料、医疗产业进行了对接。此外近年还有众多时尚以及设计领域的合作,2018年5月6日,绍兴柯桥区双渎路中纺大厦的中欧时尚梦工厂正式启动,项目的启动旨在通过打造中欧时尚产业创新联盟。未来三年,中欧时尚梦工厂将联手欧洲服装企业联合会、意大利工商联合会总会、意大利服装企业联合会和意大利拉巴美术学院等多个行业组织和院校,组建由意大利为主体,欧洲相关国家参加的中欧时尚产业创新联盟,增加中欧纺织服装以及时尚企业,在人才、信息、品牌、研发、技术、市场等方面的交流互动。各类文旅活动的全面开展是对古城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由此增强了绍越文化的自信力、竞争力,打造具有文化影响力的国际名城,让绍兴更具“国际范”。

3、以外语高等教育为依托,打造开放型历史名城

应对绍兴着力打造文化和旅游城的大背景下,为了紧密结合市场对外语人才的需求,本区域意大利语专业在建设中注意避免同质化、低水平的通弊,扬长避短;与此同时,利用意大利语具有的独特语种优势,使其成为绍兴市、浙江省乃至全国的外语人才培养输出的一个重要基地,為全市、全省和全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长期输送高质量的意大利语人才。

三、研究目的

1、意大利语高等教育推进绍兴的文化经济建设,与国际相接轨

绍兴市亟待依托自身丰富深厚的文化内涵,打造一条有自己特色的旅游文化带,开发文创产品,深化文化旅游,带动区域性经济腾飞。将意大利语高等教育融入到绍兴文旅经济走向国际化的实践中,尝试将资源推广化、理论实践化、知识效能化。

2、打造良好地域知名度,吸引意大利优质的文化经济资源入驻绍兴

语言作为连接两国的重要纽带,把双边文化“迎进来,送出去”。在“中意建交即文化旅游年”之际,两国艺术、旅游、文学、设计等活动将层出不穷,绍兴加大开放与合作力度,紧抓机遇,搭上与国际接轨的顺风车,吸引优质的意大利文旅经济资源入驻绍兴,补充创新血液。

3、以城市发展为依托,进一步促进高校意大利语教育事业的成熟化、地方化、

特色化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绍兴经济的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国际知名度的提升会直接带动地方教育的优化。进而创造出更多的实习就业机会,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实现学有所依、习有所成,促使意大利语高等教育事业向成熟化、特色化发展。

通过高校意大利语教学为载体,将绍兴城市的文化旅游与经济发展与国际化进程相结合,旨在例证外语教学是切实能够带动经济发展、文化传播的有利臂膀。文化和旅游二者密不可分,旅游业态和产品的竞争力最终体现为文化的竞争,而文化软实力在很大程度上要凭籍旅游这一路径推介和传播出去,只有把旅游与文化二者紧密结合起来,旅游业才能不断加快发展步伐,富有强大的生命力。绍兴偏于东南沿岸一隅,发展国际化需依托文化的传播,旅游的推广以及经济的带动,此三者皆需谙熟各语种的应用复合型人才。

外语习得不能只拘泥于教育层面,教育培孕文化,文化深化旅游,旅游带动经济,经济串联世界,而世界终将反哺教育。此一循环将文化旅游发展的理念、原则、方法具体运用到“城市国际化”的实践中,突破了以往产业经济学研究的范畴。本研究以绍兴意大利语高等教育以及文化旅游带作为研究对象,将文化旅游发展理念贯穿到整个绍兴区域具体实践中,两者在城市国际化进程中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参考文献

[1] 陈伟龄、毕素华.把文旅产业打造成经济的重要支撑[J],群众,2018(20)

[2] 刘慧.文旅产业正成为绍兴经济发展新引擎[N],中国经济时报,2019-12-27.

[3] 马秀鹏、刘强强、成和珍,“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外语教育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N],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

[4] 余洪芳.绍兴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与意大利威尼斯比较分析[J],求知导刊,2017(16).

[5]袁一心.基于语言经济学视域的外语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金融经济,2017(1).

[6] 张德富.外语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J],商业研究,2005(24)

猜你喜欢

意大利语中意绍兴
曲中意 (外一章)
学唱意大利语作品的基本环节
《囍》
清白泉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思政元素融入非通用语种教学路径探究
绍兴大闯关
我的家乡绍兴
题兰
TheEffectsofSemanticsinEnglishLearning
我国非通用语专业辅修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