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佛山灰塑传承的现状及保护对策研究

2020-01-27柯明慧蒋馨怡陈朝国陈育榆

锦绣·下旬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民间工艺传承

柯明慧 蒋馨怡 陈朝国 陈育榆

摘要:中国传统建筑装饰中有“三雕三塑”,即石雕、木雕、砖雕,泥塑、陶塑、灰塑。因气候关系,泥塑一般见于北方,而灰塑是有岭南特色的一种建筑装饰艺术形式,在岭南地区传承了500多年。佛山灰塑工艺由于缺乏有效的保护,如今面临诸多的传承问题。

关键词:灰塑; 民间工艺; 传承

一、引言

灰塑,是岭南地区传统建筑的装饰工艺,依附在传统建筑墙壁上沿和屋脊或者其他建筑工艺上,主要分布在岭南等炎热潮湿的气候地区,而佛山灰塑则是岭南灰塑的一个分支,具有岭南灰塑的代表性。在明清时期伴随中西商业发展而最为盛行,但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新式建筑开始大范围代替传统中式建筑,以传统建筑为依托的灰塑也随之式微。本文借助查找资料和调研等途径了解佛山灰塑的现状,在现行社会条件下,提出破除佛山灰塑艺术发展困境及保护传承灰塑艺术的有效方针及对策,最后完成并发表本文,引起社会对灰塑的重视,助力这屋顶的艺术继续传承。

二、佛山灰塑工艺的发展现状

目前,制作灰塑的佛山企业或工厂较少,同时南海、番禺、顺德精通灰塑的人寥寥无几,而且年龄大多在40岁以上。现今,随着祠堂、庙宇、会馆复建和修复工程的增加,广东一些地区的灰塑手工者又逐渐被社会大众知晓。目前,灰塑的制作工艺改变的主要集中在原材料的使用。灰塑制作过程中,最后一步需要用到矿物质颜料上色。传统矿物质颜料是从矿石中提取出来的 ,具有耐久性,不易褪色的特点。但是在制作过程中存在毒性,有一定的风险。而在化工厂生产的矿物质颜料,色泽鲜艳,使用起来也非常方便,但是价格较高。于是大部分灰塑工匠已经都采用化工矿物质颜料。除此之外,还使用了化学合成颜料。

灰塑的制作流程保留了传统的做法,即设计题材,制作骨架,草筋灰批底,然后铺纸筋灰,再铺色灰,最后是上彩以及后续的养护工作。这个制作流程是灰塑工艺最大的一个部分,也是保存度最高的一部分。

三、佛山灰塑工艺的现状分析

(一)2011年5月,联表灰塑成功申报佛山市南海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习所设在狮山镇联表小学内。而联表小学就处于联表村中,村中大部分人家的孩子都在联表小学上学。可以说,联表村民们是离灰塑技艺非常近的一个群体。联表的村委会未组织村民们开展过关于灰塑方面的活动。可见联表村上到村委会下至大部分村民,对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灰塑工艺的传承和发展都不够重视。其次,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佛山地区社会大众对灰塑重视程度较低。

(二)在村中,灰塑相关知识的传播还是仅靠传统的途径——口口相传。作为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灰塑缺乏相关专业渠道对其工艺流程进行专门的纪录以及村内及社会大众进行科普宣传。

(三)联表小学作为灰塑技艺的传习所开设了灰塑课程,但仅限于对浅层灰塑技艺的教授,学生们也更多是将其作为一门兴趣课。当他们的课业、升学的压力不断增大,兴趣就会为学业让路,灰塑的传承自是无从谈起。对于灰塑而言,还是缺乏一条既定的专一的渠道来进行传承人的培养。

(四)灰塑从业对体力要求相对较高。而手艺主要依靠家族血缘为纽带在家族内部传承,并非为技艺垄断,而是相对于家族外的人,家族内部的人从小就在这个环境中耳濡目染,相对于其他人更容易接受灰塑作为职业。此外,?°子承父业?±的传统思想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促进家族内部行业的延续。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新兴行业不断兴起,灰塑作为传统行业相对于一些新兴行业而言投入更大、收益更低,以至于灰塑家族的年轻一代少再有继承家业的想法。

(五)灰塑工艺繁琐、流程复杂,若非一心想从事灰塑行业的人,仅凭爱好无法支撑其在灰塑学习创作之路上走下去。此外,灰塑作品具有观赏性,对创作者的艺术鉴赏和创造能力有一定的要求,行业本身的门坎也不低。现在从事灰塑行业的人员数量很少。

四、佛山市民对灰塑的認识

(一)村民——以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联表村村民为例

1、村民对当地灰塑工艺一知半解。从我们走访的村民得知,大部分的村民能说出带有灰塑工艺品的建筑物,也能说出村里的灰塑传承人,但当深入询问灰塑制作过程的时候,几乎不能准确地回答,甚至有的村民都不知道灰塑的学名。

2、学习升学压力使当地的学生放弃继续学习灰塑。从2012年11月2日开始,联表小学灰塑艺术班正式开班,传习所每期招收四十多名学生学习灰塑、壁画创作的方法。从当地的学生的讲述得知,到了五六级之后学生由于升学压力不得不放弃学习灰塑。

3、生活压力使村民不再从事灰塑行业。从灰塑传承人关劲荘先生的讲述中得知,现在学习从事灰塑的人越来越少,由于制作灰塑工艺繁琐、消耗时间长,对体力要求较高,同时经济效益不明显;以及现在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加之受到现代建筑的冲击,人们对灰塑的需求越来越少,因此从事灰塑制作行业的手工艺人迫于生活的压力不得不转行从事其它的工作。

(二)青年学生——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为例(有效样本为342)

1、绝大部分的学生不了解灰塑的制作、对灰塑手工艺可谓是一窍不通,以及不知道佛山传统建筑群祖庙使用灰塑进行装饰。

2、受调查大部分的学生表示愿意学习了解灰塑这门传统手工艺,对这门手工艺还是抱有兴趣的。

3、受调查大部分的学生表示支持灰塑发展,支持创意与灰塑等传统工艺结合,同时表示愿意在自己的房屋上使用到灰塑,使其得到更好的传承。

(三)佛山政府等相关部门

佛山灰塑是一门优秀的传统手工艺,是佛山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佛山人民情感的纽带。佛山市政府一直以来积极保护佛山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鼓励和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开展传习活动,同时举办如非遗文创产品设计大赛之类的活动,推动灰塑工艺的发展。

(四)佛山社会媒体

1、在南海区文体局指导下,珠江时报采访灰塑传承人关劲荘先生并将其事迹编撰成书《南海艺人:非遗传承人的工匠精神》,使得灰塑这门传统的手工艺得到了更好的宣传,人们通过阅读这本书能更好地了解到灰塑这门工艺。

2、南方时报在佛山非遗栏目中,专门采访灰塑传承人并且详细地介绍灰塑制作的过程,助力灰塑工艺的发展。

五、佛山灰塑传承严峻现状的原因探析

(一)手工艺人的缺失和技艺本身的限制。

灰塑工艺在传承过程中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手工艺人的缺失。现在,掌握此技艺的艺人老龄化比较严重(例如我们采访的灰塑传承人关劲荘师傅,已经年近70,且未收授徒弟),年轻人对此感兴趣的很少(或者说兴趣难以持久)。另一方面,灰塑技艺工艺繁复,虽然所用的材料成本不高,但所投入的人力成本高,对创作人的艺术水平也有着一定要求,从业门坎较高。

(二)社会环境变化

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例如:现代建筑大量运用钢筋混凝土,使得很多传统建筑工艺被人们摒弃。社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社会上人心的浮躁,人们开始追求速度和效率,对耗时耗力的传统技艺逐渐忽视。在市场方面,人们对产品的需

求也不断变化,灰塑用途单一,且内容创新变动很少,创作主题多数与传统文化相关,受众群体较小。

此外,灰塑行业投入的人力大但产出相对较小,经济效益相对较低。同现代不少其它行业比给人们带来的利益较少,文化价值让位于经济价值,也使得更少人选择从事灰塑行业。

(三)传播的局限性

灰塑技艺具有鲜明的地域性,仅在广佛地区有所流传,地域性也限制着这一技艺的传播。在联表村内到佛山地区乃至整个珠三角地区,技艺的传播主要是当地媒体的宣传和群众的口口相传,所能传达的信息有限,且民间自发的宣传也缺乏专业框架结构,这些也都影响了技艺的传播效果。

六、利用当地资源,建立有效的佛山灰塑传承机制

(一)政府等相关部门

1、利用现代的技术手段记录灰塑工艺的制作过程。利用现代高技术手段,通过文字,动画,视频等信息技术把这些技术传承下来,最大程度地避免灰塑手艺的流失。

2、主持修复古建筑和有价值的传统建筑,为灰塑手工业者提供市场,助力灰塑产业的发展。

3、建立完善的文物保护制度并对灰塑进行合理的开发, 向游客展示佛山灰塑的历史文化、地域特色、审美潮流, 将旅游业和传承灰塑结合起来。

4、借鉴广州灰塑研究院的经验,助力灰塑产学研化,积极促进灰塑与高校合作,同时设立灰塑传承室,培养更加多的灰塑人才。

5、举办非遗文化节,非遗文化产品比赛等活动,促进灰塑的创新,同时加大对灰塑工艺的宣传。

(二)灰塑手工艺者

1、注重灰塑工艺本身的创新,把传统的灰塑工艺和现代的大众审美做有选择的结合。当代灰塑工艺从业者以及关注传统建筑技术的建筑行业从业者需融合灰塑工艺与现代建筑。

2、创新灰塑的制作工艺品,制作不同的灰塑工艺品如特色手信或旅游纪念品等迎合市場需求。

参考文献

[1]刘兆江.广州灰塑[M].出版地:广州出版社.出版年:2010.

[2]珠江时报.【文化守望者】关劲荘:六旬艺人义务传授灰塑技艺[EB/OL].文献出处:

http://www.foshan.gov.cn/gzjg/fswenhua/dt/201711/t20171113_6743929.html,2016/09/25

[3]佛山市南海区政府网.联表小学出席“佛山市非遗文化传承基地”牌匾颁发仪式[EB/OL].

文献出处:www.nanhai.gov.cn/cms/html/nanhai/index.html

[4]南方网.灰塑艺人黄兵强:重拾佛山灰塑技艺[EB/OL].文献出处:http://fs.southcn.com/content/2016-11/23/content _160249740.htm

作者简介:

柯明慧(1998—),女,汉族,籍贯:广东湛江市,学历:本科,单位: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研究方向:岭南文化

蒋馨怡(1999—),女,汉族,籍贯:广东江门市 ,学历:本科,单位: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研究方向:岭南文化

陈朝国(1999—),男,汉族,籍贯:广东阳西县,学历:本科,单位: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研究方向:岭南文化

陈育榆(2000—),男,汉族,籍贯:广东清远市,学历:本科,单位: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研究方向:岭南文化

猜你喜欢

民间工艺传承
构建现代艺术设计与民间工艺相结合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实践初探
梅州举办首届民间工艺精品展
民族艺术研究之精髓,装帧设计教学之楷模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民间工艺保护的困境与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