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助力老年人睡好觉,“药”先行

2020-01-27谭东

大众健康 2020年12期
关键词:脑萎缩安眠药类药物

谭东

睡眠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状态。特别是当人们步入50岁之后,睡眠不好就会不期而至,几乎所有人群都会遭遇这个问题。看看周围,是不是有很多人都在为“睡个好觉”而各显神通呢?其中,睡前服用一片安眠药,是一个最简单的选择。

睡个好觉,意义重大

安眠药是指具有诱导睡眠作用的许多类药物,包括麻醉药、镇痛药、抗癫痫药及治疗精神疾病的药物,都有诱导睡眠的作用。日常生活中,为解决睡眠障碍问题应用的安眠药,也属于治疗精神疾病的药物。所以,这类药物通常需要具有一定资质的医生出具精神二类特别处方,才能到药房购买。

还有一些药物也有一定的诱导睡眠作用,但由于其效果不稳定,或者作用太弱,不推荐日常作为安眠药使用。如抗过敏药扑尔敏,副作用即是诱导睡眠。临床上,也有极少数睡眠障碍患者应用此药来诱导睡眠。酒精也有一定的催眠作用,甚至有部分睡眠障碍患者通过饮酒来诱导睡眠。

实际上,人们应用酒精和鸦片来帮助入眠,已经有1万年以上的历史了。在世界范围内,不同国家的人们都曾经利用植物和特种真菌来帮助睡眠,其中有些中草藥确实具有镇静止痛的作用,比如罂粟与肉豆蔻。可以说,诱导睡眠的方式有很多种,如何正确应用安眠药来保障好的睡眠,对中老年人维持健康的体魄意义重大。

老年人最熟悉二代药

化学合成的镇静催眠药是现代科技的产物,第一代镇静催眠药在20世纪初即开始应用,包括巴比妥类、水合氯醛、三溴合剂和羟嗪(安泰乐)等。

巴比妥类药物诱导睡眠的作用不强,需要较大剂量才能满足疗效。同时,巴比妥类药物在体内的代谢作用,可以影响其他药物的代谢和治疗效果,且对呼吸中枢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所以,目前临床治疗中不选用巴比妥类药物来诱导睡眠。

水合氯醛的作用较强,起效也快,一般应用于特殊情况下的催眠。缺点是计量不易掌握,持续时间不长,清醒后头痛、头晕的副反应明显。临床上,主要应用于儿童及有精神障碍的老年人,达到进行短时检查等医疗操作的目的。

第二代镇静催眠药目前在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20世纪50年代后期,氯氮卓(利眠宁)意外被发现并迅速应用于睡眠障碍领域,很快便有了大量的类似化学衍生物被合成。其中,最为老年人熟悉的就是地西泮、阿普唑仑等。随后的20年中,共有17种苯氮卓类药物上市,主要包括地西泮、奥沙西泮、艾司唑仑、劳拉西泮、咪达唑仑、阿普唑仑和氯硝西泮等。

目前,全球人口中约有1/5的女性和1/10的男性在服用这类药物。而在老年人群中,这个比例更是大幅增加。此类药物的代谢周期较长,有些药物的代谢半衰期长达20小时~40小时,容易导致一些较严重的不良反应,包括呼吸抑制、口齿不清、走路不稳、迷糊、影响功能等。特别是老年人,使用这类药物后生活质量受到极大的影响,可能发生头晕、摔倒、低血压、定向力障碍、判断力下降,以至于长期嗜睡甚至窒息等。

脑萎缩老人慎重用药

第三代镇静催眠药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出现的,主要包括唑吡坦、扎来普隆、佐匹克隆。因英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都是“Z”,所以临床上通称为“Z”类催眠药。

这类催眠药的作用与第二代不同,是通过选择性地与中枢神经系统的GABAω1-受体亚型结合产生药理作用的,一般能显著缩短入睡时间,减少夜间觉醒次数,增加总睡眠时间,改善睡眠质量。这类药物在体内代谢较快,半衰期在2小时~6小时,极少产生“宿睡”现象,也不影响次晨的精神活动和动作的机敏度。由于代谢产物没有相同的竞争位点,故没有蓄积现象,是较为安全的安眠药,久服无成瘾性,停药后很少产生反跳性失眠。

老年人群随着年龄的增加,肝、肾功能均会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镇静催眠药在老年人体内的代谢可能会减慢,特别是苯二氮卓类催眠药,代谢速度会大大降低,从而导致药物的蓄积中毒。很多老年患者长时间应用催眠药物,致使肝脏中起代谢分解作用的酶大量增加,也会影响药物的效果。

还有一个现象应该引起关注:老年人群中脑萎缩患者较多,会影响到催眠药物的效果。当药物剂量增加后,又会出现镇静效果延长,甚至大大超出药物半衰期的现象,致使患者昏睡数日,期间难免出现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下肢血栓形成等并发症,严重者甚至会有生命危险。在此提醒老年人,特别是伴有脑萎缩的老年人,一定要慎重应用镇静催眠药,切不可擅自加大剂量,或者改变药物种类。所有的药物调整,必须由专业医生来指导完成。

猜你喜欢

脑萎缩安眠药类药物
药品带量采购政策下某院心脑血管类药物的采购情况分析
不同他汀类药物治疗冠心病的效果及对血脂、炎症指标的影响
如何预防脑萎缩
脑萎缩会变老年痴呆吗
脑萎缩预示老年性痴呆吗?
吃安眠药也有讲究
他汀那些事
这类药物值得警惕
脑萎缩会发展成痴呆吗
安眠药可以这样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