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探究
2020-01-26王平武
王平武
儿童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好奇、好问、好探索是幼儿的年龄特点,探究既是幼儿科学学习的目标,也是幼儿科学学习的途径,大自然和生活中真实的事物与现象是幼儿科学探究的生动内容。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和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是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 科学探究本身就是学习的内容和方法。怎样进行科学探究是一种程序性知识,在科学课程的探究中,幼儿要通过对探究过程的反复体验,学会怎样进行科学探究。这在过去强调得不够,应该引起重视。一件事一遍而过,对幼儿构成的影响不深刻。而经过从实际操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践这一过程对幼儿所产生的影响会受用一生,再加上家庭的参与会更完美。
经历了一个假期。我们的玉米成熟了,老师带领孩子们回顾了一起种玉米的整个过程,并带领孩子们进行了观察。观察是幼儿认识自然和从社会中获取直接经验的重要途径。观察能力是人们思维、想象、理解、表达等能力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幼儿园开展的各项活动都离不开观察。观察对于开阔幼儿的眼界,丰富幼儿的知识,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培养幼儿观察能力,要激发幼儿的观察兴趣!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一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从内心产生对它的向往,从而自觉的去观察它、研究它,不需要任何外力的强制。兴趣在幼儿的观察过程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因此,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要从培养他们的观察兴趣入手。幼儿具有强烈的求知欲。他们对千变万化的自然现象充满好奇。在教学中,我抓住这个特点,启发他们积极自觉的去观察他们感兴趣的事物。
采摘开始了,孩子们看着满园的玉米兴奋不已,有的两两合作一起掰玉米,有的一个人“大展身手”,有的忙碌地穿梭在玉米地里,寻找着一个个饱满的玉米,稚嫩的小手将一株株玉米收入囊中,整个场面是热火朝天。采摘结束后,孩子们亲手剥开玉米壳,里面呈现出金黄金黄的玉米粒,颗颗饱满。“老师老师,这玉米棒子的脑袋上长出了细长的毛,就像老爷爷棕色的胡须。”小朋友们都笑了,种植园里充满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通过此次活动,让孩子们了解了农作物的生长环境,而且在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中,他们拓宽了知识面,还在采摘的过程中体验了劳动的快乐和收获的喜悦,从而激发了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为幼儿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发展空间。
知识不等于智力,重要的应是掌握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幼儿园要从小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语言能力、动手能力等,绘画与锻炼这几种能力的关系很密切。在绘画中,通过对实物的观察、记忆,比较发展认识能力;通过分析、概括,取舍发展思维能力;通过联想、虚构,发展创造能力。当然,几种能力不是孤立的,是互相联系的,一个人完成一件工作是多种能力的综合。
分享行为是团结友爱、相互关心、爱别人的更高层次的品质表现,是一种对别人、对社会有利的行为,有助于个体社會性的发展。可现在的孩子多数是独生子女,家长们把这些“小太阳”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精心呵护,舍不得让孩子受到丁点儿的委屈,看到好吃的、好玩的,只要经济允许,即使价格再高,也会毫不吝啬地买回家,看到孩子吃得高兴,玩得开心,家长比捡了金元宝还要高兴。长此以往,孩子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下,往往变得唯我自尊,不顾别人的感受。从小家庭来到幼儿园这个小社会群体里,表现为:东西争着吃,玩具抢着玩,我先拿到的,谁也别想拿去;自己独来独往,我行我素,不愿与别人分享事物。因此,从幼儿园开始培养幼儿学会分享,显得尤为重要。
经过了种植玉米-观察玉米-收获玉米-分享玉米等系列活动,孩子们学会了很多知识,获得了快乐,收获了一个快乐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