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美术教学中美育教育的渗透思考

2020-01-26王秀琴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20年15期
关键词:美育教育美术教学渗透

王秀琴

【内容摘要】美育教育是一项塑造个性,陶冶情操以及完善人格的教育实践活动,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美育教育的受关注度日益提高,而且已经被纳入到教学大纲当中,表明了社会主义教育思想与教育制度的完善化发展。美术课程为美育教育的推进落实创造了机会,也提供了非常丰富的条件,因为美术学科本身就有着诸多美的要素,通过对这些要素进行挖掘和利用,可以引发学生的共鸣,获得突出的教育实践效果。对此,初中美术教师要认识到美术教学在美育教育当中的价值,积极探究把美育教育渗透到美术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对学生进行审美方面的综合提升,让美育教育在美术教学当中扎根。

【关键词】初中  美术教学  美育教育  渗透

美育教育是素质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综合发展进程当中的重要任务。在当前的社会形势之下,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不断完善学生审美素质将会给初中生的学习与人生发展带来极大的促进和支持作用,同时还有着极高的社会价值。其中初中美术教学就担当着美育教育的责任,拥有着专业化优势,这就是要初中美术教师进一步完善自身的专业化素质,深化对美育教育的把握,从而让美术教学和美育教育深度交融,在保证美术教育目标顺利达成的同时,让美育教育润物无痕。

一、初中美术教学中美育教育渗透的作用

爱美以及追求美是人的天性。这一点在社会各个领域表现的都非常明显,尤其是在物质与精神生活双重提升的背景下,人们在追求美的欲望上也进一步提升。美术作为一个传递以及创造美的主要路径也开始得到了人们的高度关注,而且我们也可以在生活当中欣赏到美术给生活增添的色彩,感受这些美带来的愉悦体验与健康情感,获得美的熏陶,进而增进对生活的了解。这些都从侧面体现出了审美教育的必要性及其发挥的重要价值。美育教育的主要作用为提升学生感受、鉴赏、表现以及创造美的能力,以便在此基础之上,引领学生感受艺术之美,提升学生的境界。美育教育在初中生的德育教育、智育教育等诸多方面都有着不容忽视的积极作用。美育教育能够借助美好艺术形象,让学生借助主体观察,思维想象以及积极创新来认知生活之美,增强对美的接受和感悟能力,帮助学生塑造积极情感与良好的道德素养,让学生朝着更加积极健康的方向进步。美育教育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也有着极高的社会价值,可以让学生拥有更加富足的精神生活,让学生把审美感知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一个自觉追求和创造美的人,为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总而言之,初中美术教学是渗透美育教育的途径,要真正担当起美育教育的使命,借助多姿多彩的美术活动培育学生健全人格和良好的审美素质。

二、初中美术教学中美育教育的渗透方法

1.利用美术欣赏课程渗透美育教育

美术欣赏课程是对学生进行审美熏陶的重要途径,因为在这一过程当中会给学生展现各种不同类型的美术艺术作品,鉴赏古今中外的独特艺术美,为学生补充审美鉴赏的知识,丰富学生鉴赏技巧,从而让学生在不断累积审美鉴赏经验的过程中提高审美素质,让美育教育在美术课堂上渗透无痕。抓住美术欣赏课程的教育契机,是当前初中美术教师必须要关注的内容,并对鉴赏课程进行一定的调整改进,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为美育教育的渗透打好基础。教师带领学生鉴赏的内容要尽可能全面,让学生在领略古今中外优秀艺术作品的同时,增强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与理解能力,从而培育学生民族精神,引导他们建立文化自信成为合格的文化传承者。教师在引领学生鉴赏时要注意变革单一化的手段,并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鉴赏技巧,使得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出发,对美术艺术的美感进行发掘,培养学生审美素养。例如,在引导学生鉴赏《艰苦岁月》这一雕塑作品时,教师在鉴赏活动中要注意给学生补充美术作品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到这部作品的取材是长征途中的两个红军战士,是一老一少两位战士行军休息时吹横笛的场景,这样的形象表现出了正是坚定的革命必胜的信念,所颂扬的是革命战士的英雄与乐观主义。让学生在鉴赏作品的过程中,不仅能够鉴赏美术层面上的艺术美,还可以鉴赏其中蕴含的精神美与情感美,真正领略美的内涵,顺利达成美育教育目标。

2.利用美术绘画课程渗透美育教育

不管在哪个阶段的美术教育当中,美術课程的主要内容就是绘画教育。通过绘画课程的组织开展,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接触多种不同的绘画类型,提高绘画知识掌握水平,学习一定的绘画技术与方法,让学生不仅可以感受与欣赏美,还能够创造美。所以在初中美术绘画课程实施当中进行美育教育渗透也是一种良好的路径,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避免在绘画教学中运用机械灌输和单一化模仿的情况,否则会影响学生对美的感受与理解,限制和束缚学生创造美的思维与能力。绘画内容多种多样,不同绘画内容的美育渗透方法也有着一定的差异性。比方说,中国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凝结了民族文化与智慧,还融会了深厚的民族情感。中国画的独特性以及绝美风格,明显区别于西方绘画。于是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中国画学习时,要特别注意渗透中国画独特的审美意蕴,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与爱国情怀,让学生积极钻研中国画作品,从而创作出高品质的中国画,把自己的审美意识与思想融入到中国话当中,提高美育教育的整体层次,增强学生的审美素质。教师还要指导学生把东西方的绘画艺术进行对比分析,了解二者在创作技法方面的差异性,让学生学会也在创作当中区别,灵活恰当运用绘画技巧。在学生完成绘画作品之后,教师可以组织专门的作品展览活动,要求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作品,并讲解创作理念和在其中融入的审美思想,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以及实际能力。在学生的彼此交流互动当中会产生更加丰富的创作灵感,让学生进一步的绘画创作顺利推进。

3.利用美术工艺课程渗透美育教育

工艺美术和我们的实际生活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联,考验了学生的美术培训能力,也考查了学生的审美创造和审美思想。所以积极发挥美术工艺课程作用,让学生在动手实践当中接受美育教育熏陶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引领学生创作美术工艺作品的过程中,先要引导学生鉴赏和了解我国各种各样的美术工艺,让学生尽情领略其中渗透的智慧、文化以及审美,把学生带入到良好的美术学习境界当中,为美育教育的开展做好铺垫。在此基础之上,教师要鼓励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制作美术工艺作品,在近距离的实践当中感知艺术美,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审美意识,让学生丰富和升华美的感受,顺利达成美育教育的目标。例如,在学习剪纸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思考剪纸的独特含义,也为学生展示各种各样的剪纸作品,在此基础之上补充剪纸的技巧和方法,让学生基于自己的独特审美,创作各种各样的剪纸作品,学会对美进行不同的表现。在学生完成作品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彼此交换欣赏,让学生学会用事物表达自己的审美追求,保证美育教育的顺利落实。教师也要对学生完成的作品进行整体点评,指出学生在审美创造当中存在的不足,发挥教师在美育教育当中的指导作用。

追求美是人的天性,初中生也同样如此,他们就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之中借助多样化渠道在逐步构成自身的审美情趣,在追求以及创造美。虽然初中生最美的追求,有着强烈愿望和主体热情,但是他们缺少自知和分辨能力,在这一过程当中又有着诸多明显弱点存在。为了避免学生误入歧途,加强对学生的帮助和指导,必须将美育教育的落实作为初中阶段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初中美术学科就是美育教育落实的重要途径,本身也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所以要求教师进一步探究美术教学和美育教育整合渗透的结合点,完善学生审美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长江镇郭园初中)

猜你喜欢

美育教育美术教学渗透
美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潜化探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探讨
搞好幼儿美术教学,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在美术教学中运用音乐 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果
幼儿美术教学回归生活探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开展创意、释放能量、汇聚智慧
情感教育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