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国际货运代理实务》课程中的实践及反思

2020-01-26费晓丹

科技风 2020年36期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

摘 要:当前,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运用已经得到了普及,線上网络平台和线下课堂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实际的教学中得到了广泛运用。其中,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实现在线学习与课堂教学的完美融合,给学生营造一个相对自主的学习环境,从而提升学生学习效率,提高学校教学质量。

关键词:SPOC;混合式教学;国际货运代理实务

一、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概述

SPOC是英文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的缩写,翻译成中文就是小规模限制性在线网络课程,它的优势在于由于受到教学规模的限制,每一批次的学习人数不会太多,教师就能够有时间和精力去解答学习者的疑问。它一方面融合了慕课的优点,一方面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能够实现在线学习与课堂教学的完美融合。目前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对象主要是在校大学生,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就是将利用学习平台,开展线上自主学习和线下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活动。目前,国内的本科和高职院校都在积极的开展此类教学研究与实践,在某一门具体的课程中实施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学。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采取线上自主学习和线下课堂教学相结合的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实现线上和线下的优势互补,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

二、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国际货运代理实务》课程中应用的必要性

《国际货运代理实务》是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该课程是理实一体化课程,主要研究国际间货物运输与货运代理的基本理论和实务,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该课程的内容紧紧围绕货代企业工作中的项目,要求学生全面学习和掌握国际货运代理的综合知识和专业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讲课讲得很辛苦,学生学习的时候也感觉比较吃力,学生面对的是知识点众多的海运代理、空运代理、多式联运等方面的相关的规定,特别是在填制各种单证的时候对于学生的英语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技能方面,学生学完各个项目中的知识以后,仅仅利用课堂的时间,很难熟练的掌握货代业务中需要处理的实际问题,难以达到师生满意的教学效果。在《国际货运代理实务》课程的教学运用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一方面解决了目前教师教和学生学中遇到的问题,课堂教学中能够实现师生的良好互动,另一方面,从学生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的角度而言,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国际货运代理实务》课程中混合式教学的实践

(1)课前线上自主学习,教师在线指导。《国际货运代理实务》课程在进行课程设计的时候,都是以项目化的形式进行设计的,每一次课程的学习都是在完成一个实际的项目,学习目标非常明确。所以,在每一次上课的前三天,教师都会在学习平台上发布明确的学习任务,规定完成的时间,发布相关的微课、课件、网址链接、文字资料等学习资源。利用这些学习资源,学生可以自主的学习新知识,新知识的学习任务完成以后,学生需要在学习平台中完成对应的测验题。通过课前测验题,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自学效果,查漏补缺;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测验情况,调整课堂教学内容,能够有效地利用课堂时间,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此外,在学习平台上,学生还可以通过在线提问、讨论等形式与教师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互动,及时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惑,为课堂教学奠定基础。以海运订舱操作中的选择船期这一个项目为例,要完成该项目,涉及很多的知识,包括港口的知识、航线的知识、海运成本的计算等,这个时候,课前的线上自主学习就能够发挥极大的作用,通过教师课前发布的微课、课件和文档资料,学生能够自主的学习港口和航线的知识,了解世界主要的港口和集装箱运输的三大航线,了解海运成本的构成,为课上完成项目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课堂上完成项目任务。通过在课前自主学习每个项目的知识点,极大地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效率和学生的积极性。每次上课前,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前测验和线上讨论,依据学习平台中的统计数据掌握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对课前自学中遇到的问题做统一分析,重点讲解分析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知识。课堂教学以项目任务为主线,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理念,教师在课上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围绕实际的企业项目开展。对于《国际货运代理实务》课程而言,每一个同学都需要熟练地掌握货代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所以每一个项目都需要同学能够独立完成。每次项目完成以后,邀请2—3个同学展示项目成果,其余同学根据自己的项目成果和展示的项目成果之间进行比较分析和讨论,这样就能引导更多的同学参与课堂教学中,营造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良好的课堂氛围,在提升学生技能的时候,还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岗位发展的需求。

(3)课后线上拓展巩固。《国际货运代理实务》课程在进行项目设计的时候,以国际货运代理的工作过程为主线,与行业企业充分合作围绕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岗位的实际需求进行项目的开发和设计。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有些项目需要通过课后,利用学习平台进行线上的拓展,从而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巩固之前的知识和技能。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课后线上的项目都是以小组为单位完成的,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小组同学之间的交流,小组同学间观点的碰撞往往最符合学习者的认知现状,能够产生共鸣、发挥“1+1大于2”的学习效果。所以,课后的在线学习项目一般四人一组完成一个项目,项目完成后在学习平台上进行提交,通过小组的自评和互评,引导学生查漏补缺,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以海运订舱操作中计算集装箱的数量为例,课上的项目中我们使用的是20英尺平箱和40英尺平箱,课后的拓展项目中我们使用的是20英尺高箱和40英尺高箱,通过集装箱的平箱和高箱这两个不同的箱型,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集装箱数量计算的方法,同时能够总结不同箱型的适用货物和适用范围,这样的设计更加贴合企业的业务实际。

四、《国际货运代理实务》课程中混合式教学的反思

在《国际货运代理实务》课程中使用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学,充分结合了线上自主学习和传统课堂面授讨论的优势,重组了现有的教学资源,优化了教学流程,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升了学校的教学质量。通过对实施前后学生成绩的比较发现,对于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国际货运代理实务》课程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从最初的期末考试成绩平均分75分升到83分。从企业反馈的货代岗位的实习评价来看,学生能够较快的适应岗位,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其实,混合式教学模式对学生和老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教师而言,教师师都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完成在线资源的建设、课堂教学设计以及对学生的评价等内容;对于学生而言,要求学生在学习上更加自觉和自律。所以,在运用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过程中,需要我们不断的进行反思和思考。

(1)如何做到因材施教,体现差异化教学。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国际货运代理实务》课程的教学对象有普高的学生,有注册入学的学生,有中高职衔接的学生,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学习能力又有很大的差别,那么如何针对课程教学中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实现差异化教学,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呢?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基于“目标先行”的理念,通过设置基本目标和高阶目标来做到因材施教。对于基本目标,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要掌握,对于高阶能力目标,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决定学习和掌握的程度。比如,在选择船期的在线学习中,我们设置了基于基本目标的学习任务,还设置了高阶学习目标任务。

(2)如何更好地完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在《国际货运代理实务》课程中实施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从评价的角度而言,通常采用的是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从过程和结果两个方面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形成性评价包括基于对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评价,包括线上学习时间、线上讨论的参与次数、课前测验、课堂项目完成度等的评价。其实,基于SPOC的混合式学习对学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处于主动状态,能够开展探究活动,能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就需要学生具备更多的知识储备、良好的学习态度和更强的自主学习能力。所以评价方式是学生学习的调节器,对于学习成效和教学目标的达成至关重要。所以更好地完善评价方式,设置评价指标,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和研究。

(3)如何更好地提升教师运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开展实际教学的能力。混合式教学模式改变了原有教学模式中教与学的时间顺序和空间结构,对教师自身的素质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所以,对于教师而言,想要灵活地运用混合式教学模式,需要打破原有的思路,精心开展课程设计,合理安排课堂教学任务和在线学习的任务。这就要求任课教师积极参加各类混合式教学的研习班和培训班,提升教师掌握混合式课程系統设计方法和有效实施策略。此外,教师作为教学的设计者,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和时间,特是在进行在线资源开发的时候,仅仅依靠自己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运用团队的力量进行在线资源的开发和建设。

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表明,在《国际货运代理实务》课程的授课中运用基于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符合当前教育教学的发展趋势,能够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外,如何借助学习平台,提升整体教学成效,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都值得我们继续深入思考和研究。

参考文献:

[1]时恩早,孙伟.基于SP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实践与反思——《综合布线工程技术》课程为例[J].中外企业家,2018(10):203-204.

[2]冯小英,王瑞雪,吴怡君.国内外混合式教学研究现状述评——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分析框架[J].远程教育杂志,2018(3):13-24.

[3]徐敏.基于SPOC的混合式商务英语教学实践的反思[J].知识经济,2019(34):164-165.

[4]D·兰迪加里森,诺曼·D·沃恩.高校教学中的混合式学习:框架、原则和指导[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9.

项目:此文为2020年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阶段研究成果(项目编号苏教师函(2020)10号)

作者简介:费晓丹(1982— ),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物流教育教学。

猜你喜欢

混合式教学
赛课网络平台混合式教学在居住空间设计的应用
离散数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基于SP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