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学风建设三步曲
2020-01-25徐志芳
徐志芳
摘 要:参加班主任工作以来,笔者一直致力于一切从学生中来,投入到学生中去。班级学风建设是一项浩大的系统性工程,它需要班主任投入极大的精力去营造,更需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班级学风建设从“学生被老师拉着跑”到“学生跟着班主任跑”,最后发展为“学生自主相互扶持跑”。根据笔者目前所任教的班级的情况,笔者将这个过程演化为班级学风建设三步曲。
关键词:班级;学风建设;三步曲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35-236-01
第一步:鼓励式“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现在的初中生都出生于21世纪,俗称“00后”,加之成长在广州这样的大都市,学生们大多从小衣食无忧,没有经历过多大的挫折,班级里很多学生小学时都是班级的尖子生,一帮尖子生聚集在一起学习,难免还是会有高低之分,一路坦途的尖子生们来到初中却一次次地出现成绩失意,缺乏挫折教育的学生接受不了优秀的自己变成如今这般模样,从而一蹶不振,甚至自暴自弃。针对部分学生出现这种情况,我采取的是鼓励式教育法。所谓鼓励式教育法也称赏识教育法,是一种在宽松、和谐、愉快的气氛中,使学生以自信、自强、进取的态度去完成学习任务的教育方法。首先,进行逐个击破式的私下沟通,通过自身经历与以往学生典型案例向他们传达“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但要学会自己调节情绪,即使“人生在世不称意”,也能够坦然地接受,如李白一般能够“明朝散发弄扁舟”。
在平时的教学中,关注这部分学生的闪光点,挖掘他们身上的有点,在平凡中寻找到不平凡指出,对学生积极的表现和细微的进步进行及时的鼓励和表扬,让这部分学生能够发现自己的进步,找回自信心,从而激发学习的积极性。除了私底下如“慈母”一般关心和鼓励学生之外,还要再班级里当众地表扬,鼓励他们参与到更多的学习讨论中,让学生从中找到学习的乐趣。这便是通过“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鼓励式教育,达成“学生被老师拉着跑起来”的第一层次。
第二步:挑战式“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在与班级学生的相处和沟通中,我发现班级很多学生缺乏目标驱动,即不知为何而学,初二的学生不像初一时未脱小学稚气那般乖巧,不及初三学子有面临升学压力的紧张感,他们有更多自己的想法而又没有真正明白学习的目的、没有设立好学习的目标。相较于老生常谈的“知识改变命运”的“前途说”和父母亲情的感化力,把青春期特有的“争强好胜”心理和对同学关系的重视作为突破口,更能够发掘出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潜力。
根据对学生以上心理的探究,我在期中考、期末考等学期大考前三个星期会组织《我要挑战你》主题班会,每名学生有三次发起挑战的机会,写好挑战书,表明自己要在某个、某几个或全科上向某位同学发起挑战,并将挑战书送至该同学手上。在考试结束后,组织《我要挑战你后续》主题班会,如若挑战成功,则发起挑战的同学可得到被挑战同学的小礼品,如若挑战失败,则发起挑战的同学要送给被挑战同学小礼品。在全班中,获得小礼品最多,即成功挑战别人并且没有让别人成功挑战自己的数量加起来最多的同学将获得本学期“挑战达人”称号,并获得“班级终极大礼”。这便是给学生一个设定合理的短期目标的契机,在全班进行,形成一种班级同学之间良性竞争的风气。这种短期的并且有具体人物目标的挑战会比大而化之的学期目标设定来得实际并且有效。
在关于学生学习目的探寻和学习目标的设立引导上,学生、家长和老师往往都会踏入一个误区,我们总想着让学生找到一个长远的目标,明白学习目的的真谛,但这些在十四、五岁的青春期少年眼里是遥不可及、事不关己的。而上述的短期并且有具体人物目标的挑战恰恰避开了所谓学习目的探索的理论,而是脚踏实地、落到实处地让学生对自己的能力进行一个短期的挑战。当大部分学生都投入到这场全班性的挑战中,去发掘自己的学习潜力时,小部分刚开始表现出不情愿参加的学生也会在这样充满“挑战气息”的良性竞争效应中,加入到挑战的行列中来。这个挑战式的步骤虽然比较适用于临考前的能力激发,但事实上,正如“21天养成一个习惯”的定律,当学生在考前有了“长风破浪”的目标,自然会发挥出“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潜力,而班级在这种相对浓烈的学风影响下,在之后的学习中,学生之间也会形成无形的挑战,无形中形成了具有良性竞争的积极良好的班风,达成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向同学发起挑战,跟着老师跑起来的第二层次。
第三步:辐射式“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考前树立“长风破浪”的目标,营造“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良好学风,固然有效,对平时的学风建设也会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但想要让这种“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良好学持续下去,必须要培养一群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忧班忧同学的“学习领头羊”。
良好的学风建设是一项长远且系统的工程,绝不是每个学期考前的三个星期就能建设起来的,这项工程不仅需要班主任的耕耘和科任老师的付出,也需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习领头羊”的学习辐射作用。纵使班级的整体成绩相对劣势,在各个科目中都不乏学习兴趣浓厚,学习方法相对正确,学习能力较强的“学习标兵”。发挥这部分“学习标兵”的学习辐射作用,让他们成为各个科目的“学习领头羊”,帮助其他同学培养学习该科目的兴趣,提高学习能力。首先,在班级排座位时,形成“一带三”的学习小组模式,让前后桌四人中有一人能够起到在一至两个科目上的学习引导作用。其次,培养“学习领头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学习小组责任意识,担任学习小组的“小老师”,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帮助小组成员解决学习难题,不只关注自己的学习,也要关注学习小组甚至班级在该科目上的学习情况,及时与班主任或科任老师沟通,让老师能够更清楚地了解同学们的学习困难点。有了这群“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学习领头羊”们的领导,班级学风建设才能够真正实现“学生自主相互扶持跑”的第三层次。
总而言之,正如前文所说,班级学风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它离不开班主任的精心耕耘、离不开科任老师的辛勤付出,离不开“学习领头羊”的辐射作用,更离不开每个学生的全情投入。我想,一个班风良好的班级,定然是一个团结积极向上的班级,要让整个班级真正实现从“学生被老师拉着跑”到“学生跟着班主任跑”,最后发展为“学生自主相互扶持跑”,仍然任重道远,而我将在这条道路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作者单位:广州市第四中学语文科,广东 广州 5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