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2020-01-25张萌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35期
关键词:德育渗透音乐教学小学音乐

张萌

摘  要:作为德育教育实践的重要途径,音乐教育中教师以音乐技术作为媒介,完成情感熏陶、情感教育、情感渲染。音樂可以熏陶学生的情感、情绪,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爱国思想。学生在情感教育的渲染下,养成了爱集体、爱生活、爱自然的生活态度与审美情趣。

关键词:小学音乐;音乐教学;德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35-132-01

前言:小学音乐是非常好的德育教育渗透载体,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德育思想贯穿每一个环节。小学音乐中的歌唱教学、欣赏教学、器乐教学都能体现德育教育追求和意义,能够使学生形成活跃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音乐理解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德育涵养、德育思想,成为优秀合格人才,为社会建设贡献力量。

一、歌唱教学渗透德育

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需要学会演唱的歌曲非常多。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需要做好歌曲德育元素挖掘,把握作品外在形象,利用德育教育过程,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震撼学生内心世界。歌曲教学的时候,教师需要按照音乐题材讲解音乐故事。比如将一些著名歌曲的创作背景和音乐家故事用讲故事的方法讲给学生。这样的过程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学习积极性,学生在学习这些音乐故事中能够学会人生道理,理解人生存在的意义。

二、欣赏教学渗透德育

小学音乐中,欣赏课教学为的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使学生在审美的过程中感受美,理解美。在日常生活与艺术中感受美、发现美。欣赏这些美学素材,让学生参与音乐感受当中,全身心投入音乐世界,感受音乐世界的神奇与美好。

三、器乐教学渗透德育

在音乐教育中器乐教学同样是很重要的内容和构成,对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来说作用显著。教师必须予以器乐教学高度关注,从而更好地发扬与继承民族文化、民族传统,积极弘扬爱国主义。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艺术修养来说,德育进器乐教学作用十分显著。

四、创设情境使用导语激发学生爱国意识

作为听觉艺术的音乐课堂,教师在音乐教育中需要为学生展示具有吸引力的课堂,引发学生的无穷创造力与想象力。音乐的力量无法估量。尤其是其中历史悠久的爱国歌曲、革命歌曲更是有着高昂的情绪。这些歌曲铿锵有力,旋律高亢,在层层推进的歌词意思中,展现不同时代不同的特色背景,能够让学生更好的了解革命先辈,感受革命先辈伟大之处。

教师教学的时候需要充分遵循与考虑教育原则。教材必须充分结合艺术性与思想性,体现音乐教育本身的特点和规律,实现思想品德教育。教师在教学革命歌曲的时候,需要立足时代背景,完成与作者的情感共鸣。教师可以创设背景,用情景教学的方法,将知识生动、形象的展示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进入当时的时代、当时的背景。此时学生能够展开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领悟与理解艺术阵地。比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学中,教师可以这样设置情景,首先播放奥运会升旗仪式,此时学生在庄重的画面中形成浓浓的自豪之情,学生感受号角一样的音调,理解了歌曲催人奋进的旋律和鼓舞人心的气氛。看完视频之后教师可以说:我们刚才都被歌曲和视频画面所震撼了是吧,接下来我们一起学唱这首包含了我国民族灵魂的歌曲。教师教学歌曲的时候需要充分把握作品的内涵与背景,让学生能够把握国歌让人奋进的力量以及国歌本身的含义。课堂教学需要充分结合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关系,让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心灵感受作品,在潜移默化中完成爱国教育。再比如学习《游击队歌》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作者生平和作者在创作这首歌曲时候的经历,包括后续故事讲解歌曲创作背景,学生此时能够产生深刻的感悟,了解了这首歌曲所表达的感情。在新旧社会对比中,学生明白了今日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学生能够因此形成爱国之情。

五、赏析歌曲激发学生崇高理想

众所周知音乐当中充满了艺术气息与情感强调,音乐用直观、生动的途径影响人、感染人,能够让人出现积极向上的情绪和力量。好的歌曲通常也是好的诗词。教师教学需要把握歌曲的构造、节奏与内容,从多个角度出发带领学生分析。教师需要把握歌曲当中的内容,配合使用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方法,使用PPT,带给学生更多学习层面的启发。

比如《军民团结一家亲》这首歌曲,这首歌曲有着深刻的含义,朴实无华的歌曲表达的是对集体主义精神、团结友爱的崇尚态度。教学的时候,教师需要让学生细心聆听,认真欣赏。在音乐渲染中,剖析歌词,让学生明白这首歌曲所传达的人生道理。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是非常好的教学工具,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直观呈现知识视频,在欣赏歌曲的同时,配合画面的刺激带给学生不一样的学习感受,增强学生对歌词以及歌曲内容的理解与感知。

六、轻声吟唱培养学生良好品质

小学阶段学生没有属于自己的独立意识,此时学生对于歌曲的学习和向往完全受到自己的情感与情绪支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充分调动学生情感情绪,使学生能够和教学内容建立情感共鸣,使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行为与品格,获得更好的教育效果、教育质量。课堂教学的时候,音乐教师需要把握机会、抓住时机。音乐教学需要教师根据具体要求、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途径完成德育教育,使学生能够形成学习积极性与兴趣,让学生有更多参与创造的机会、条件。在师生互动中,学生融入学习活动,能够有效培养和开发学生的思维智慧与创造能力。

结语:小学音乐教育必须重视德育渗透,发挥德育教育的引导作用。音乐教育渗透德育内涵体现的是时代追求。小学音乐教师需要加强德育教育管理,在循循善诱中把握学生德育素质培养追求,将其作为自己的责任、任务,展现音乐教育德育美丽,充分释放德育教育的价值,提高学生审美素养,让学生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

参考文献:

[1]朱倩倩.小学音乐教学渗透德育教育之我见[J].农家参谋,2020(03):293.

[2]曹霄洁.小学音乐与多学科有机结合渗透式创新教学[J].北方音乐,2019,39(21):170-171.

[3]张嘉茜.古典音乐对小学生教育的影响[J].中国农村教育,2019(29):35-36.

(作者单位:邢台市任泽区邢家湾镇中心小学,河北   邢台   054000)

猜你喜欢

德育渗透音乐教学小学音乐
选课机制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浅析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中等专业学校音乐欣赏教学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