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探究
2020-01-25李莉
李莉
摘 要:针对现阶段中国教育体系的理念,大量研究表明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过程很难激发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好奇心,从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导致无法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并保证教学质量。此外,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学习知识为了应付考试,学生无法将所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新型教学理念“生活化教学”,就是为了防止填鸭式教学造成的学习厌倦和学习疲惫。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利用科学有效的新方法、新观念去改变教育现状。
关键词: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35-107-0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原本受应试教育影响的化学教学也要求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而逐步走上生活化教学模式的道路。这是因为,在传统教学模式的指导下,教师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与技巧,常常使用题海战术来提高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从而丧失了对化学学科本身特质的关注以及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关心。但是,在“学以致用”的学习目的以及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高中化学必须要创新教学模式,尤其是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有效提高高中化学的教学有效性。
一、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一)化学能够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众所周知,知识来源于生活,知识是我们无数先辈们辛苦劳作得出的重要知识和智慧的结晶。因此,学生学习知识不是为了应对考试,而是为了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高中化学知识也可以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如自来水消毒、房屋装修等等。学习知识是为了帮助我们更好的生活,因此我们要积极了解更多知识,比如涉及医药行业、建筑工程、交通工具等等可能与化学有关的方面,要在实践中学习知识,要亲身感受到知识的用处。
(二)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习知识不能仅仅局限在书本中,还应该在日常学习过程中。针对化学学科而言,动手能力更加重要,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印象,还有助于教师的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广大教师要尽可能多地带领学生进行科学实验,要让学生自己動手操作,自己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学习知识。
(三)鼓励学生积极学习,让学生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知识来源于生活,所以我们可以在生活中发现很多知识的应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耐心总结,培养自身学习化学的兴趣。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贴合实际,可以结合当下时事热点和重大社会问题等,也可以加入地沟油、火箭燃油等等一系列与化学息息相关的知识开展教学,要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知识的博大精深,要让学生意识到化学是一门神奇的学科。
二、针对生活化教学具体实施的意见
(一)学习氛围至关重要
传统教学理念中,课堂是十分严肃的教学环境,是要求学生遵守规矩的课堂。这虽然体现了尊师重道,但也磨灭了学生的天性,使他们减少了对学习的认同。要想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广大教师就不能压制课堂气氛,要尽可能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要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一个很开心、很轻松、可以享受的事情。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共同探索未知的知识,最后一起得出结论。
(二)让教学更贴近实际生活
化学是一个注重实际操作的学科,学习化学不能只局限在书本里。针对现代化学教学的要求,广大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带领学生自主学习,自己去探索。只有在实践中探索得到的知识,才能真正属于学生自己,否则一切都只能是过眼云烟。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更加贴合生活的教具,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到化学的魅力。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制作原电池,利用水果去制作一个简易的原电池。这样可以减少学生对实验操作的恐惧,也可以增加化学的魅力。
(三)用问题引导学生学习
在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后,教师还应该设置问题,建立悬念,引导学生学习,使学生在枯燥的学习过程中,添加不一样的学习体验。教师可利用现有设备,提高教学效率。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动漫《名侦探柯南》中的相关片段,设置悬念,向学生抛出问题,然后再和大家一起去探索知识。
(四)拓展课堂
化学的知识不是只存在于课本中,针对化学的教学也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也不能总是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要让学生们自己去探索。把课堂延伸到现实生活中,要结合实际,如教师可以先向学生抛出问题———为什么盐水会让铁锅生锈?为什么针对不同材质的衣服要用不同的洗涤剂?生活化的教学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也培养了学生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促进学生高效学习。
(五)更新教学方法
事物要发展,就必须变革,要变革,就必须创新。所以针对化学的教学变革来说,道理也是一样的。广大教师不能死守传统教学方式,要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采用提出问题+探索知识的方式进行教学,总之就是要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
(六)合理布置高中化学的生活化作业
布置课后作业是有效巩固教学内容的重要手段,因此在结束高中化学的生活化教学以后,教师还必须要给学生合理布置高中化学的生活化作业,切实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化学知识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无处不在,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对生活中的化学进行观察、调查、研究等,以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七)有效创设生活化的化学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一定的教学目的而引入或者创设的一种以形象为主体的具体、生动的教学场景,用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发展学生的心理机能。其中,教学情境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可以说创设教学情境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上的海量教学资源以及信息技术的技术支持可以使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教学氧化还原反应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视频让学生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然后在学生的交流与讨论中引入正式的教学内容,深入学习氧化还原反应。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知识的重要性,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孔爽.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的策略初探[J].中外交流, 2018 (43) :94.
[2]韩盼.浅析生活化教学理念在教学中的应用[J].知识经济, 2016 (9) :89.
(作者单位:甘肃省天水市第二中学,甘肃 天水 7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