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中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1)

2020-01-25郭云祥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35期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学生措施

郭云祥

摘  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渐形成的关键阶段,在学校的日常管理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中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对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中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35-104-01

十九大报告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在中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中学生自觉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无疑是一项奠基工程。对中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使中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作用。

中学生既是今天接受素质教育的主体,也是未来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建设和谐社会的主力军,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渐形成的关键阶段。“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按照“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的要求,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地承担起责任和义务,充分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采取有效措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学、进课堂、进头脑。

一、挖掘各科教材的素材,培育中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校要充分发挥课堂教育主渠道的作用,积极开发各学科所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资源,把各门课程已有的育人功能充分发挥出来,让中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自觉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熏陶。如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建设美好中国、中国人中国梦、责任与角色同在、积极奉献社、诚实守信、尊重他人、以礼待人等课文能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师在授课时主动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教版初中语文新教材,编辑们站在历史的高度,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己任,将许多中国古代和今人的优秀作品编进了教材,从而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线教师,部编新教材的践行者,必须下气力研读教材及相应的课程标准、教师教学用书,整合网络上的参考资料,精心挑选最能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课外读物,让学生时刻沐浴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阳光,接受着正能量和主旋律的思想灵魂洗礼,在作文教学中有意布置体现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题目,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校园文化建设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正确的价值导向

校园文化建设是发挥教育功能的重要途径,通过板报、校园广播、文化墙、宣传栏等进行大力宣传,为中学生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用潜移默化、春风化雨的方式引导中学生讲文明、树新风。采用中学生喜欢看、看得懂、记得住的漫画、诗歌、故事、图片等形式,让核心价值观植入学生心中。举行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艺术节、演讲比赛、知识竞赛团队活动、“学雷锋”、“感恩活动”等,把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文明学校、民族团结等学校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

三、发挥教职工的言行在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的榜样作用

师之德乃教之魂,教师的师德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有着很强的示范作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所以,每一位教师都要自觉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和高尚人格感召学生、引领风尚。每一名教师都应该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改造世界观,加强党性锤炼、人格修炼,做到自警、自省、自励,慎独,用自己的模范言行和人格力量引领社会风气,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促进在校园内形成讲道德、重修养、尚廉洁的良好氛围。

四、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促进学生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初中生的明辨是非能力还不够强,同时又是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极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学校要对学生进行“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作为道德实践的评判标准,引导学生明是非,知荣辱,辨善恶,分美丑。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生中存在的良好行为习惯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大力宣传在学生中涌现出来的好人好事、美德少年、三好学生,使学生能说好话、做好事。

五、落实《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做起,《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具体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抓好良好行为习惯入手,能全面遵守《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学生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倡導“做有样、坐有相、行有规、言有范”,让学生爱国、爱家、尊师长、孝父母、明礼仪、晓善恶、懂荣辱。争做品德高尚、诚实守信、遵守纪律、自强自立的新时代的中学生。一是要加强中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促进其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可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具体化,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小学生行为规范”中,引导中学生以行为规范为标准,矫正自己的不良行为,促进其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二是把中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纳入教育教学督导评估指标体系之中,建立中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考评制度,将学生表现纳入学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记入学生成长记录,进一步推动中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开展。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灵魂工程,也是一项巨大的希望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努力,它既关系着亿万家庭的切身利益,也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通过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引导当代中学生,努力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修养,使当代的中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及道德素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争做“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知行合一的好学生。

(作者单位: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西二中学,云南   红河   661000)

猜你喜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学生措施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欢迎来到《中学生博览》大型团购会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