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议论文写作教学中图表支架的选用编写与运用

2020-01-25尹泳海张益慧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35期

尹泳海 张益慧

摘  要:图表支架能可视化思维,科学选用编写图表支架,在议论文写作教学实践中运用图表支架外显学生思维,指导学生诊断、调适、改进自己的思维状态,以发展提升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写作水平,这是学生思维发展和议论文写作水平提高的新路径。

关键词:议论文写作教学;发展提升学生思维;图表支架选用编写与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35-089-02

前言

在议论文写作教学中,运用图表支架发展提升学生思维,离不开图表支架的科学选用编写。为充分发挥图表支架的积极作用,我们结合图表支架特点、学生思维发展需要和议论文写作教学规律,探索出了在议论文写作教学中图表支架的选用编写原则,选用编写了一组适合发展提升学生议论文写作思维的图表支架,并指导学生运用图表支架针对性地训练强化自己对应的思维能力点,提高自己的议论文写作水平。

一、议论文写作教学中图表支架选用编写原则

(一)适用性原则:图表支架选用编写应适用学生议论文写作需求和薄弱环节。

图表支架既是教师用来向学生演示议论文写作、指导学生学习议论文写作的外显写作思维的思维可视化工具,也是学生在议论文写作实践中,实时诊断自我议论文写作思维状态、调适改进自我思维的认知工具。所以图表支架选用编写,一要适合议论文写作的需要,二要适合可视化学生思维的需要,三要适合教师演示议论文写作以及指导学生写作的需要,四要适合学生实时诊断与调适改进自我思维的需要。故而在选用编写图表支架时,应根据课时教学内容,立足于满足训练发展学生各种思维和各种议论文写作能力的实际需要,灵活地选用编写所需图表支架。

例如,训练发展学生议论文写作审题立意方面的思维能力或思维品质,我们可酌情选用编写韦恩图来满足训练多则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需要,以此训练学生的聚合思维与关联思维,发展学生思维的逻辑性、深刻性。

又如,训练发展学生议论文写作论证分析方面的思维能力或思维品质,我们可酌情选用编写比较矩阵来满足训练学生进行比较分析、对比论证的需要,训练学生的比较思维与批判性思维,发展学生思维的批判性、深刻性、逻辑性。

再如,训练发展学生议论文写作主体论证段段内论证分析方面的思维能力或思维品质,我们可酌情选用编写OREO图【1】来满足训练学生进行完整段落段内论证的需要,训练发展学生思维的层次性、逻辑性、深刻性。(OREO图是专门针对议论文设计的一种图表形式,其基本流程是“提出论点—进行论证—展开论据—重申论点”。OREO图简洁明了,四层内容层层相扣,清晰直观地展现了议论文的写作流程。)

(二)指向性原则:图表支架选用编写应指向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提升。

运用图表支架可视化学生思维以发展提升学生思维,提高其议论文写作水平,这其中,议论文写作是抓手,是外显的,发展提升学生思维是目的,是内隐的。所以课堂教学虽然是教师借助图表支架来演示写作思维,指导学生思维与写作,但重头戏却不在于教师教得如何,而在于学生在老师指导和自主实践下,其思维发展提升程度如何。因此我们选用编写图表支架必须指向有利于外显可视化学生思维,以便于师生在互动中实时诊断并调适改进学生思维状态以促进其思维与写作,然后再借助学生改进后的作文来展示、比对学生在调适前后其思维各达到的层次状态,以此显示学生思维提升程度。

例如,要提高学生论述议论主体段段内语句间的层次性与逻辑性,我们可选用编写OREO图来演示论述操作,指导训练学生学以致用,然后再通过新的练习来比对学生训练前后所写论述文字是否能体现出论述需要呈现的层次性与逻辑性,以此检验学生思维发展已达到的程度。这一点可以通过比对学生能否选用恰当的逻辑关联词或逻辑关系复句来论述以验证。如“观点句+阐释句+举例句+分析句+总结句”的论证逻辑,又如OREO图“提出论点——进行论证——展开论据——重申论点” 的论证逻辑。

(三)针对性原则:图表支架选用编写应满足单次训练针对性集中突破学生某项思维能力或某项思维品质的需要。

议论文寫作教学与训练是一个系统工程,它由各个具体的写作训练单元组合而成。与此相对应,学生的思维也是一个由不同思维能力、思维品质有机整合而成的综合性系统。由于写作训练单元众多且复杂,议论文写作教学不可能一蹴而就,需遵循先集中突破各训练单元,然后再综合起来突破整体的训练逻辑。相对而言,思维训练比写作训练更抽象、更复杂,它需要我们指导学生化整为零,由易而难、由浅入深地逐一突破,而后再建构起自己综合性的思维能力和品质体系。所以无论单次写作训练还是每个写作训练单元,我们都应以集中突破学生思维的某项能力或某项品质作为教学与训练的核心。其所需图表支架也应根据每次训练内容的不同而相应地选用编写。

例如,训练学生的因果思维,发展提升学生思维的逻辑性、深刻性,我们可相应地对学生进行议论文写作论证方法之一——探因分析的指导和训练。要完成这个写作训练单元,我们需选用编写鱼骨图(因果图)来进行相应教学和训练操作。选用编写鱼骨图(因果图)来进行相应教学和训练操作,客观上完成了对学生进行议论文写作探因分析的指导与训练,而主观上这并不是我们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通过训练以集中突破学生的因果思维,发展提升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才是我们的目的。

(四)易操作性原则:图表支架选用编写应便于学生对图表支架的学习理解和操作运用。

学生发展提升思维是为了运用更高层级的思维去写出更优秀的议论文,去更好地学习和生活,其核心是学以致用。所以,为发展提升学生思维,提高其议论文写作水平而选用编写的图表支架,必然要既易学易操作,又好用可迁移。只有易学好用、易操作可迁移的图表支架,学生才会乐于学,善于用,从而真正发挥其教学效益。故而我们在选用编写图表支架时要讲究实用——简单易学易操作,好用可迁移,追求“一学就能会”“一会就能用”的效果,要尽量避免学生出现“不用还明白”,“越用越糊涂”的状况。

二、议论文写作教学中可用于训练的图表支架

基于图表支架选用编写原则和议论文写作教学发展提升学生思维实际需要,可围绕“议论三要素”和“议论文篇章结构”来选用编写用于训练的图表支架。

(一)“议论三要素”方面

1.论点方面,选用编写用于训练作文审题立意的因果图(适合单则材料)、韦恩图(适合多则材料)。

2.论据方面,选用编写用于训练多向搜集与运用论据材料的思维导图,分为“由论据出发多向搜集其衍生内容可论证的主题”的“顺向思维导图”和“以论点为中心多向搜集与运用论据材料”的“逆向思维导图”。

3.论证方面,选用编写用于训练全文论证的因果图(适合因果分析)和比较矩阵(适合比较分析、批判分析);用于训练段内论证的表格(适合段内议论五句话(观点句+阐释句+举例句+分析句+总结句)结构图)和“OREO”图(适合段内议论四层次(提出观点+给出理由+举例证明+重复论点))。

(二)“议论文篇章结构”方面

1. 选用编写适用于大多数议论文体宏观布局的“33(5)4”结构图表,“3”即开头段三句话(引述材料、分析材料、开篇立论),“3”即主体论证三段段首句(分论点、思路结构),“(5)”即段内议论五句话(完整的段内论证逻辑过程),“4”即结尾段四句话(强调中心论点、回扣材料、联系时代背景、升华观点意义价值)。“33(5)4”结构图表着重训练学生写作议论文时布局谋篇的能力,其可发展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比较思维、因果思维。

2. 选用编写适用于时事评论的“引—议—联—结”结构图表,图表结构可分为两种,其一是“‘引段+‘议一段+‘议二段+‘联段+‘结段”,其二是“‘引段+‘议段+‘联一段+‘联二段 +‘结段”。其着重训练学生写作议论文时布局谋篇的能力,其既可以发展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比较思维、因果思维,还可以发展提升学生思维的逻辑性、深刻性、灵活性、广阔性。

3. 选用编写适用于拟写议论文写作提綱的框架图,其可清晰呈现论证的整体框架和先后顺序,可训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或思维的逻辑性、严密性。

三、运用图表支架对应训练学生议论文写作的各种思维能力点

议论文写作教学中可选用编写概念地图、思维导图、韦恩图、鱼骨图(因果图)、比较矩阵、流程图、框架图来训练学生写作时对应的思维能力点。

(一)运用韦恩图、鱼骨图(因果图)对应训练学生“论点提炼”思维能力点

运用韦恩图进行多则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可训练学生寻找各则材料之间的关联,分析其间因果,分析其表象与实质、过程方法与结果等。运用鱼骨图(因果图)进行单则或多则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可训练学生分析各则材料之间的关联,寻找材料事件过程中的因果,分析其表象与实质、过程方法与结果之间的逻辑。韦恩图、鱼骨图(因果图)对应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因果思维,以及思维的深刻性、关联性、逻辑性。

(二)运用思维导图对应训练学生“论据搜集与运用” 思维能力点

利用思维导图多向辐射(发散思维)的特点,可训练学生由某论据出发,多向搜集该论据衍生内容可论证的主题,可丰富论据内涵,拓展可论证主题。利用思维导图可由四周向中心逆向聚集(聚合思维)的特点,可训练学生以论点为中心,指向论点,从正反方向搜集与运用论据材料,可扩充论据数量,进而筛选梳理以提高论据质量。思维导图对应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聚合思维,以及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

(三)运用框架图、流程图对应训练学生“论证结构布局”思维能力点

框架图用于训练学生拟写作文写作提纲,流程图用于训练学生构思“引——议——联——结”。框架图、流程图对应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以及思维的逻辑性、严密性。

(四)运用比较矩阵、鱼骨图(因果图)对应训练学生“论证分析方法”思维能力点

比较矩阵用于训练学生进行对比分析、批判分析及驳论,鱼骨图(因果图)用于训练学生进行探因分析。比较矩阵、鱼骨图(因果图)对应训练学生的比较思维、批判思维,以及思维的批判性、深刻性、辩证性、逻辑性。

结语

在议论文写作教学中,遵循图表支架选用编写原则,选用编写并运用图表支架以外显学生思维,借助图表支架以对应训练学生议论文写作的各种思维能力点,最终发展提升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议论文写作水平,这是新时代新课标背景下学生思维发展和议论文写作水平提高的新路径。要想切实发挥其积极作用,教师需根据教学内容,遵循其选用编写原则来选用编写图表支架,指导学生运用图表支架可视化自己思维,对应训练学生议论文写作的各种思维能力点,通过诊断、调适、改进等过程来发展提升学生思维水平;学生则需要在老师指导下,掌握图表支架编写和运用的方法,在议论文写作实践中,运用图表支架发展提升自己思维层次,以图表支架这一思维可视化工具和认知工具去认知新知识,学习新写作。

参考文献:

[1] 周晓燕,胡滋滋.图表式支架:可视化工具为学生搭建习作之梯[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9(22):104—105.

(作者单位: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中学,广东   佛山   52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