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觉观察力下的色域绘画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2020-01-25唐梦凌张立涛
唐梦凌 张立涛
摘 要:在探索色域绘画的视知觉美学特色基础上,理解其感官联觉表达形式,启发设计师使用色域绘画的美学原则及知觉心理学,结合包装设计提升当代顾客消费过程中的感官体验与艺术享受,推进包装设计的新视野和新思路。当代包装设计在多学科交叉相融中应呈现出更加深刻凝练的表达,除了其自身的功能外还应有附加在感官体验上所带来的精神暗示。
关键词:色域绘画;知觉心理学;感官体验;包装设计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了以反资本主义文化为本质的“超现实主义”,启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抽象表现主义”[1]。色域绘画是抽象表现主义的重要流派之一。色域绘画除了在对视觉层面的推进外也注重对精神上的探索,从被接受开始就拓展了以往人们对艺术空间、色彩和形式意味的视野。在注重情感设计的时代里,一些艺术家们试图利用视知觉原理创造色域绘画与包装设计相交融产生的新视觉感受与感官体验。
一、色域绘画的视觉图像
(一)色域绘画的表现形式
色域绘画主要以大块纯色和极简的造型组合为主要表现形式,画面形象被符号化。并常以大面积画布、大面积色域展现作品,图像新颖内涵深刻,给观看者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色域绘画的重要代表画家罗斯科,其画面中常以大面积纯色做背景,并根据画面需要,创造出由有顺序、上下连接的长方形或正方形色块组合而成。色块与色块间常使用相近的颜色或对比色,在大部分作品中方形的纯度会比背景高。色块的边缘远看模糊,然而近看会被所处理的极致程度所震惊。在另一个代表画家纽曼的绘画中其简化程度更高,画面主要由大面积的纯色(主要有蓝、红、黑、白)平铺而成,画面中添加了使画面平衡、有规律的细直长线,尤其是白色、黑色等对比色。直观看到是这样的,然而纽曼本人坚持这条线是色域而不是线。而画家海伦·弗兰肯塔勒对于色域绘画的表现形式更討现代女性的喜爱,“浸泡染色”技术使得她的作品多了一份戏剧性,画面颜料具有流动性、透明感,亦即有更多由材料所体现的细节,她在媒介上利用不同材质的纸张与模板等综合材料与木板画相结合,使作品多了一份细腻的激情。虽然她的作品没有像罗斯科、纽曼的作品讲究规则,但是使用突破规则的形式,仔细看色块边缘线会有细腻的处理,像童话故事与抽象画面相结合的结晶,具有梦幻朦胧感。然而,色域绘画第一次呈现到观众眼前时,除艺术家克莱门特·格林伯格以外,其他人都对这种绘画形式泰然处之,直到20世纪50年代末才引起艺术界的重视[2]。
(二)抽象表现主义知觉心理学的创作行为
1.知觉心理学下的知觉观察
视知觉研究专家鲁道夫·阿恩海姆曾提到过,知觉是人们接触事物后通过自己主观感性的感受在脑中进行理性处理的反应,属于心理学领域。知觉体现了一个人在受到刺激后主动观察的过程,中间有“力”的作用,而这种力也存在于心理领域[3]。心理领域是指每个人观看图像的作用力都在自己的经验里。如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在《美学》里把知觉归纳到逻辑的范畴,也就是说,在色域绘画的过程中通过感觉接触某事物,根据已有的知识,如哲学、科学、宗教、政治等去认识事物的意义[4]。知觉与直觉不同,它深藏着经验与智慧的胚胎;与详实的感觉不同,它是抽象的、普遍的。而人们的知觉功能是存在界限的。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知觉时间的器官就是记忆时间的器官。知觉对于现实接收有时间的局限性,色域绘画画家在知觉力殆尽之前由于刺激引发感悟,并提取出来,生出能引起人们心理共振的视觉图像,能产生艺术家与观众相互作用的新视觉思维感知。图像是静止的,但图形中心理知觉观察的作用使得观看通过自己的知觉感知赋予了作品感性生命,如在巴尼特·纽曼作品(如图1)中,文化的内涵照亮了观看者的内心,从而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
2.行动绘画中的知觉创作行为
行动绘画是抽象表现主义的开端,虽然与色域绘画同是以抽象为主的架上艺术,但在创作过程中与利用知觉心理学进行创作的方式有本质不同。行动绘画的主要代表画家是波洛克。波洛克本人早期就体现出对开放性的,具有生命事物的热爱,为其作品的萌芽产生了知觉经验的条件。波洛克在创作时接受了超现实主义关于无意识和自动主义的思想,为知觉创作在头脑中生成匹配图像的理论基础,他的个人代表作品,主要采用泼画创作方法,主要把画布平铺在地板上或墙面上。在受到西盖罗斯的启发后,波洛克使用颜料掺合综合材料,如沙粒、玻璃碎进行“行走式”的绘画形式。在绘画过程中,波洛克运用自己的无意识视知觉观察控制着颜料的流动与走向,不断创造性地呈现其内心的记忆感知,生成心理的意识形态,为作品带来不同层面的视觉秩序[5]。
3.色域绘画中的知觉创作行为
阐释色域绘画须了解其背后的文化本体。色域绘画最重要的两个代表画家罗斯科与纽曼,他们都出生于犹太家庭,一生中不断学习不同领域的知识,关心哲学、政治、人生、宇宙、宗教等。通过对自我、社会、空间等终极价值的思考,为他们的艺术创作带来知觉上的定势效应。色域绘画与行动绘画主要区别在于,行动绘画是在创作过程中利用知觉观察力进行行动性的创作,创作过程中充满着重塑和超越。色域绘画则是高度概括了宇宙间的哲思隐遁,通过知觉观察理性分析画面构成后再进行知觉性的创作。纽曼是服装公司出身,对于色彩,他从不放过对生活感悟的机会,他曾经说过,“我感受到事物的可塑性,形式意味、事物的视觉与触觉。”在他们的绘画作品中常常把知觉和所觉物融为一体。纽曼坚信“Zip”(拉链)表现形式等同于宗教教堂里的恢弘感。通过画面的“色域”,把音乐中“个体强音”“集体合唱”完美地结合到画面里,达到画面中整体与部分的和谐[6]。极度简化的艺术语言在视觉表现背后是艺术家通过空间定向,视觉秩序表达自己对宗教的敬畏,对自由的渴望,是深层哲学理论底蕴的呈现。纽曼一生不断寻找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
(三)色域绘画的知觉体验
领悟色域绘画的作品应从视知觉的角度,通过格式塔心理学进行整体分析,而不是单个色块的观察[7]。色域绘画的作品主要通过纯度空间定向画面。以纯净的颜色、概括的造型所构成的视觉秩序刺激人们的感官知觉,如同这个场域冲破了画面实际占有的面积。以纽曼的话来讲,这种场域的构成是“被一种仪式化的意志导向了直接的形而上的理解”。他曾说:“我都把我的作品当作戏剧,画中的形状是演员,假设日常生活中行动属于超越现实仪式的一部分。”通过画面给观众展现“纯粹观念”“崇高”的精神和情操。为了“臣服”色域绘画的崇高地位,即便在展出作品时,对于场地、观众的数量,也有明确的限制,避免破坏色域绘画给人带来的知觉上的冥想体验。同样是抽象艺术,蒙德里安的作品被认为是“美”的巅峰,而色域绘画则注重在画面中展现精神的深度意义。观众产生的感官知觉会让他们沉浸色域绘画的视觉魅力中,把生活中的琐碎事远抛脑后,从而产生一种无法抗拒的活感性的连锁反应。
二、包装设计中的知觉心理学视角分析
(一)包装设计中抽象元素的运用
在“购买决定与感官体验的相关性”调查中[8],视觉在人体所有感受领域中的重要性比例最高。随着人们感性的审美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绘画作品也有了更深的了解,绘画元素在设计中也逐渐被推崇。消费者除了对产品质量有要求外,产品的包装若不能体现情感需求,促动消费,被淘汰的例子比比皆是[9]。现代绘画语言不仅局限于美术馆,与包装设计相结合下两者恰相叠合,而后艺术充分走进人们的生活中。通过绘画元素引起消费者的直觉注意,再到知觉心理经验条件下产生联想,使消费者产生记忆。如图2所示,农夫山泉的维他命水遍布中国大小商店,大受欢迎。在设计中运用了绘画中的极简抽象元素,鲜艳的色彩与抽象元素相结合,在众多饮料包装中独树一帜,设计师试图通过瓶身讓消费者在视觉观察下产生内心知觉经验探索。
(二)包装设计形式的转变
除了注重设计功能以外,各式各样的设计在日常生活也要满足人们的心理、精神需求。在包装设计中也不例外,群众对产品包装产生感官记忆符号能使产品价值远超过原有功能。但现代设计只注重表现产品的作用,很少有深层意义。如图3的情感化设计,香槟的包装与指路牌相结合,设计师意图通过这个设计向酒厂致敬,而黄色给群众带来前路光明的积极暗示,正如找到了希望的道路[10]。
(三)知觉心理学运用到生活中
设计师渐渐把肤泛的设计转换为有美感经验的设计,利用视知觉广泛运用于影视、广告等数字媒体领域,如蒙太奇、3D电影、海报、路牌、书记等。在此基础上,设计师可沿用这种形式的图像表现设计产品,让消费者看到产品或图像时触动心灵。除图像外还可以利用不同色彩的特性,沙赫泰尔曾经指出,人对色彩的经验和他本人对情感的体验之间是有着相似地方的,因为在遇见这两者的时候,我们都是感性的、被动的。但人们对待造型却是用理性知觉去观察、去看待的[11]。不同国家的人对于同一个色彩或图像也有不同的象征性看法,因此作为一个知觉包装产品的设计师还应考虑不同人群的特性而进行设计 [12]。
(四)使用色域绘画的包装设计
色域绘画的组成是个体感性与个体理性意向性的结晶。感性是指艺术家生灵贯注感受情绪与灵感;理性是指艺术家通过已有的经验标示客观世界的总结性表达。色域绘画与设计结合将会给设计带来远超产品功能的视觉感受,它具有永恒性,也预示着浪漫,是艺术家对于理想世界的追求。罗斯科晚年作品的色彩逐渐深沉,性格也逐渐压抑,提醒人们注重人文意识(如图4)。
三、色域绘画包装设计的感官体验
视知觉“感应生成图像”中分析了力的结构图(如图5)。结构图中十字相交的地方为“力”的中心,所有力都是平衡的,离中心都有相等的距离。若偏离中心,人体的视知觉会自动产生“感应”,使物体或形状朝隐藏的“力”方向产生运动。同时从卡克·顿克《诱导出来的运动》的视觉实验得出,外框作为图像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这个理念与罗斯科的作品(如图6)相结合。罗斯科选用长方形的外框让画面的色彩稳定,不受外部干扰,同时通过对颜色纯度的划分,使画面具有视觉秩序和空间定向。同时通过“力”的作用,观者在欣赏这幅静态作品时,头脑会自动远离中心点,这就可以解释观众在观看罗斯科的作品时会有运动感,被画面吸住的空间定向的稳定力。理解画面中哲思隐遁的观众甚至会落泪,产生画面的崇高感,感受到画中挣扎和痛苦的情绪,从而平息于画面的感性气氛中。色域绘画与产品包装结合能给浮躁的社会带来一丝平静,进而思索世界的本真意义。为了能给包装设计提供更多的可能,色域绘画的作品与包装设计相结合会给消费者提供视觉与精神上深度的交流,从而调整过度忙碌的生活节奏。
四、包装设计的知觉体验
设计慢慢从满足人们基本需求走向感官体验需求[13],相应地在设计中也越来越重视知觉体验,如人体工程学,针对心理学人体刺激量的研究进行设计。一个产品与知觉概念相结合形成一个具有经验、心理现象的事物,继而能较好地融入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使观看者在观看产品同时也是一个创造者,成为一个返璞归真的表征性摆设。克莱夫·贝尔在“有意味的形式”中提到形式与意味是相互交融的,物体的形式本身有它的意义。而一个具有知觉体验感的物体形式能把观看者带入客观现实以外的空间体验[14],如苹果手机近十几年来在全球大火,其设计师乔纳森·伊夫在其形态设计上就充分利用产品的知觉形态[15],使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和产品产生共鸣。
五、结语
本文诠释了色域绘画的代表画家通过知觉观察、创造丰富敏锐的色彩和抽象主义的造型语言。知觉的作用力通过视觉刺激给观看者带来精神与情绪上的共鸣。同时从另一个视角研究现代包装设计,现代设计的目的性极强,只注重信息传达,因此满足视觉效果底层需求的产品大肆泛滥。探讨色域绘画的精神作用力结合包装设计深藏的新视野,从而延续设计师在设计中结合心理学中最先进的感觉与知觉心理学,赋予包装设计产品以生命、情感。
参考文献:
[1]田辉,夏岚.纽曼论艺[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
[2]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视觉艺术心理学[M].藤守尧,朱疆源,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3]庄庸.巴尼特·纽曼:永恒的瞬间[J].世界美术,2003(2):35-40.
[4]James E.B.Breslin.罗斯科传[M].张心龙,译.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
[5]朱光潜.文艺心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6]肖念.肌理在油画中的形式美与情感表现之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3.
[7]王甦,汪安圣.认知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8]李檬.“多感官”理念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2018.
[9]周杨,张守红.情感化设计中的记忆符号分析研究[J].包装工程,2014(4):70-74.
[10]杨成立.克莱夫·贝尔的“有意味的形式”思想述略——读克莱夫·贝尔的《艺术》[J].民族艺术研究,2009(2):31-34.
[11]陈琳.本土视觉文化的色彩研究及其审美趣味[J].艺术科技,2015(2):41-42,189.
[12]邵炜丹,张焘.Apple品牌产品形态知觉设计之浅析[J].科技信息,2011(1):550-551.
[13]Krishna Aradhna,Cian Luca,Ayd?no?lu, Nilüfer Z.Sensory Aspects of Package Design[J].Jourmal of Retailing,2017(1):43-54.
[14]Schifferstein, Hendrik N.J.,Desmet, Pieter M.A.Tools Facilitating Multi-sensory Product Design[J].The Design Journal,2008(2):137-158.
[15]Lukasz Grzeczkowski,Aaron M. Clarke ,Gregory Francis,Fred W.Mast ,Michael H.Herzog.About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Vision [J].Vision Research,2017:282-292.
作者简介:唐梦凌,天津师范大学。
通讯作者:张立涛,天津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