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式材质实验教学研究
2020-01-25叶敏
摘 要:材质课程的教学需要在实验性的过程中去观察、触摸、感受、体验不同材质的物理、情感特性。在材质与材质的碰撞间去寻找、捕捉以及把握随时可能浮现的形式语言。主题教学方式的展开有利于教师有目的地设定教学的引导倾向,有意识地指向并细化训练内容,也便于学生在主题的研究中学会深入分析事物,从客观存在的表象中领悟材料艺术的内在关联。文章主要从实际案例教学的层面对主题式材质教学的优势展开阐述。
关键词:主题式;材质实验;教学
“材质实验”作为设计基础的主干课程之一,是高职高专类艺术设计专业一年级新生入学后的实践必修课。课程不纠结于材料在化学层面的属性和类别,也不沉溺于材料在工艺层面的技法探讨,教学的核心与重点直指创造性思维的开发和良好艺术感觉的培养。作为艺术设计类人才,最重要的是需要具备勇于实验的精神和善于发现的潜质。因此,在材质实验课程中,必须提倡超越实用价值范畴的材料的实验性,勇于打破对固有概念认识的局限,发掘其更深层的内涵并赋予它以全新的意义。
材料实验的教学部分需要学生观察、触摸和感受材质在不同手法处理下呈现的多种面貌,并学会创造性地把握、塑造和经营,让司空见惯的普通材质展现新的角度和姿态。经过此阶段的训练,学生会对材料的属性及材质间的互动关系有一定的认识和体验。材料是媒介,承载着精神意义,教学本身亦是如此——它引领学生通向的是充满想象和创造的世界,它让学生从有形世界里感知到无形世界的意境与况味。
采取主题式教学方式,是为了培养一种“小题大做”式的思维方式,从而有的放矢地展开实验性操作。课程围绕预设主题展开讨论、交流、分析、收集、观察、实验、表现、交流、总结等一系列工作,教师在主题研究的过程中应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同时开展小组工作方式。这种工作方式以团队的形式开展,小组间互相观摩为方法,以此引发新手法、新形式的创新表达。这种教学方法的优势在教学结构和互动方式上都有明显的体现——它使得观察、认知、分析和决断的重心偏移至了学生的一端,其独立性分析和拓展性表达的能力得以强化。教师则要为成为一个节奏合理的引导者而付出加倍的精力和智慧。
一、主题式材质实验教学的过程
(一)主题分析、确立方向——教师先对预定主题做剖析式的发散引导,打开思路。学生展开小组讨论,进一步引申、挖掘和衍化主题,提出多角度、多层面的视角、观点。每组选定感兴趣的方向展开研究。
(二)收集资料、提取关键词——学生根据确立的方向,收集与之相关的资料如图片、文字和影像等,并认真地观察、分析以及归纳资料中显现出的对象特征和重点元素,结合自己的认知与观念,通过一组准确、清晰的关键词明确表达。思维经过这一层的筛选过滤后,目标变得清晰明朗。这是在课程的起始阶段必须完成的工作。否则,后期的教学会出现拉锯式的反复或彻底的瘫痪。
(三)方案设计、师生交流——学生在作品的质料、手法和形式等方面提出构想或草图演示,教师与之进行一对一的交流,务必提醒学生紧扣先前确立的关键词展开工作。有时候,学生的阐述和思考过于草率,需要教师及时纠正;有时候,学生的解释晦涩而过激,教师仍然要以足够的耐心来保护难能可贵的思维火花;有时候,学生理想化的草图与实际落实之间有出入,教师必须及时发现并设身处地地思考更好的解决办法。这样灵活的互动方式也对教师的知识、见识和应变力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四)动手实践、及时互动——在学生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及时关注每个人进展的状况,或适时顺势引导,或与之共同商讨、操作和探索出路。有时,一些新鲜的材料和手法使用后出现了非常奇妙的变化,很有艺术表现力,但却与关键词预设的方向或氛围不吻合。在肯定学生创造力的同时,教师需要与之共同思考,看是否能够通过替换材料或改变形式等其他途径和方式使得作品紧扣住确立的关键词。如若相去甚远,则不必过于牵强,因为充分投入的过程比单一的结果更重要。在实践过程中,不论是出现精彩的创作瞬间还是个别性的疑点,教师都要当众点评,给出见解和建议,以便其他学生作为参考。同时,学生的投入状态和智慧闪现也会给从教者以反思和启示,激励着更为良性的教学互动。
5.交流汇报、共同评价——阶段总结应采取师生共同评价的方式。作品一一陈列,大家环绕四周各抒己见。教师也是其中一员,除了认真倾听,更要以自身见识给出准确、恰当和合情合理的指导性意见。
二、以“痕迹”为主题的材质实验教学
教学的预设主题之一是“痕迹”, 这是一个侧重于研究对象的表皮、肌理、纹理、质感的平面型主题。所以,材料的实验也必然着力在不同材质间的融合性尝试以及同一材料多样化手法的处理上——从直接的转印、复制到其他的烧、烤、撕、折、挤、割、绞、镂、拼、涂等综合而多元的实验性拓展表现。学生应尽其所能地把各自对“痕迹”的观察、揣摩、体会以及在动手游戏的过程中得到的意料之中或意料之外的感受傳达、翻译、引申出来。
教师可以对主题做启发性的分析:树丛间斑驳的光影、墙壁上孩子们的涂鸦、石阶上青青的苔痕、夜雨后芭蕉上的水渍、琴弦上附着的灰尘、书页里泛黄的指印——生活中处处留有各种各样的痕迹。有痕迹在就表示曾经有过程在,有故事在,有时间在。对此,诉说的层面有很多,着力的角度也很宽广。经过小组讨论后,学生会提出众多的表现方向:粗糙的墙壁、斑驳的台阶、坑坑洼洼的木柱、锈蚀的文物、凹凸的树皮、带有油渍的衣服、开裂的地面、腐烂的果皮、指间的烟痕……最终,每组选定其中两个方向展开工作。
明确表现方向后,学生需要从相关图片、文字等信息资料中进行清晰准确的归纳、提取出对象的特征元素,并开始尝试用多种材质、多种手法对这些特征元素进行转化表达。可以提示他们从一张简单的纸张开始,放下传统的描绘方式或单一的折叠手法,选择更为冒险的途径去打破停滞的思维。使学生从僵化的状态中活跃、灵动起来,在动手的过程中体会不同材质在创造性手法中呈现的不同面貌和感觉。
动手实验的过程就是打破未知的过程。材料与材料的相互作用下会出现怎样的变化,有的在经验内,更多的是第一次看到、触摸到、体会到。让这些新发现渐渐变成熟悉的、已知的,这样我们才会对材质有更深一层的认识,对它们的控制能力、表现能力也会有明显提升。
在借助普通材料进行创造性转化表达时,学生也会不自觉的专注于同一材料多样化、异常化手法的处理以及材料与材料之间融合性的尝试。有些材质交错使用后,在不可预知的情况下出现了超出心理经验范围的情况,使得学生像新生儿一样充满惊奇和不知所措。接着,好奇心和控制欲会促使他们前进,在已有的基础上规划、安排、整合——最终确定的样貌有赖于各人艺术修养的程度。
所以,在材料实验的过程中,变化时时刻刻在每个人手中发生着,什么时候可以完全停下,什么情况下还需继续——师生间保持及时的沟通非常重要。意外常常令人沮丧,被认为是多余的。然而在艺术家的眼睛里,它反倒是带来灵感的、可以借力使力的工具。因此,需要告诫学生不必过于小心翼翼地害怕或墨守陈规地拒绝它的到来——放开手脚,打开思路,意外总是能带来神奇的形式语言。
由于主题明确的导向性,学生在转化表达的过程中,开始关注常常被忽视的细节,并且尝试着通过自己的观看视角来展现客观存在。材料及手法的不限制,使得他们的想象空间和操作层面自由而宽阔,于是各种实验性的作品接踵而来。材质多样性与融合性的反复体验与推敲,让学生沉浸其中,不断思考。当然,教师的经验和评判也给学生提供了某种高度和方向的指引,这种见识与智慧对于材质实验性课程中的互动关系至关重要。
三、以“包裹”为主题的材质实验教学
事物以各种姿态的结构形式包裹着自身,它们的存在状态给材料艺术语言提供了别样的视角、新鲜的词汇和丰富的元素,也同时让实验手法、诉说层面有更为宽阔的领域、更为灵动的表达。夹葱花的厚面卷、包米粒的薄皮烧卖、被巧克力包围的柔软奶油、白色脆皮筒里的花样冰激凌、镶嵌着绿豆的硬质冰棍、藏着钢筋水泥的华丽建筑……经过讨论后会显现出林林总总的包裹形式和状态。每组学生从中选取两个方向着手展开转化工作。
对于由“包裹”这个主题展开的材质实验过程,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关注的是材质间互动关系的体验以及材料的使用。材质间差别性的存在是筛选材料、搭配材料的基本依据。相近或相远材质的并置、组合让最细微的差别也越发明显,材质各自的光辉在这种差别中尽情彰显。也因为这种差别性,使得材质间产生或弱或强的互动关系。
所以,材料的使用不是一味地堆积,不是简单地拼贴,更不是矫情地标新立异。学生需要尝试通过打破、转换、包装、嫁接、重组等等一系列可能的处理方式展现原有材料新的艺术姿态。在实验过程中常常会有这样的体验:两种极为相近的材质,即使用同样的手法处理,也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因而需要用心留意材质间的细微差别,看选用哪种材质更为妥帖、准确,更能精准有效地表达特定的要求或意义。这种选择是很讲究的。
很多时候,完全不搭界的、相去甚远的几种材质的结合会产生靓丽的光彩。学生需要明白这其实都是艺术的规律在起作用。疏与密、深与浅、强与弱、急与缓、刚与柔、静与动……它们都是在和谐的大自然中处处存在、处处彰显的虚实关系。当几种相异的材质融合为一个整体时,要知道,它们不是分别消失于整体中,而是在整体中更清晰地显现了各自的差别性,因为这种差别,使材料间独有的个性突出得分外鲜明。
关于材料的使用,务必要让学生了解——充分借用材质本身的元素来表达人为的语言是使用材料中难能可贵的地方。一味地追求某种效果而完全遮盖甚至抛弃材料的天然面貌是下下策。莎士比亚曾经说过,我们为了追求更好的,常常毁损已经很好的。所以,手法的突出不在于如何繁复,能够最大化地结合原有材质本身的特点,让平凡普通的材质有焕然一新的表现,这才是值得称道的地方。
“从无到有,当然是创造。但将已知的事物陌生化,更是一种创造。”[1]39教师应该提醒学生留心身边现成品的特点,在可能时想到它、利用它、表现它。并且不要让这成为一时一事的突发奇想,而是要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细心观察、默默记忆的好习惯。时日长久,自会在旁人的熟视无睹中看到新鲜的材质,找到不同的角度,表达不一样的语言。可见,“创意并不是要让人惊异它崭新的形式和素材,而应该让人惊异于它居然来自看似平凡的日常生活。”[1]35在不带有任何先入之见的前提下,审视日常生活环境中经常被忽视和被遗忘的东西。这些东西本来就极其平凡,但是对于他们的重新认识,往往会带来令人惊奇的全新感受。因此,罗丹说过,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2]當然,这样高级别的修养是一个长期熏陶、不断自省的过程。通过材质实验课程,可以让学生切实的体会这样的理念。
经过这个主题的训练,学生会对物象的结构性和构造性体会更深。原来熟视无睹的小事物如今看来都有了新的亮点。客观物象自然存在的对比、呼应、组合、排列、节奏、秩序等都成为表现的源泉,相似材质或相异材质的选用与搭配也因为这些关系的存在而别具魅力。能够意识到以上这些,便不再会迷失于自然的表象中或纠结于材质的实验中,这两者背后的隐形世界会被他们洞悉——豁然开朗的境界正是课程目标指向之处。
四、主题式材质实验教学的意义
“痕迹”与“包裹”是材质实验部分的两个不同主题,各自有着不同的侧重面,指向不同的训练方向。围绕着主题“痕迹”和“包裹”,学生学会将抽象化的主题词汇落实为具体的、可操作的种种方向,各个方向的创造性表现过程也是深化主题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对材质的感受与体验会有显著的提升与加强,同时,分析能力、转化能力、动手能力一并得到了拓展。所以,主题式教学的切入,使教学内容从时空上的无限无垠转向具有目的性的明确诉求,除了让学生从研究自然形态中获取形态表象,更重要的是从生命机体的发现中培养洞察力,从而超越、模仿,达到主动性的认识与创造。
其实,材质实验的过程就是放手去做的过程,努力甩开所有的经验、模式、成见、规范、束缚,只有这样轻松、干净、坦荡到毫无保留,材质原汁原味的美才会被真正体会;材质因简单的手法而出现的物理变化或化学反应的奇妙才会被突然发觉;材质与材质间由于细微的差别或激情的碰撞而产生的光彩才会被深深领悟。
课程从始到末,需要提醒学生认识到思考的重要性——在观察阶段,思考视角的问题;在分析阶段,思考表现的方向;在实践阶段,思考材质、手法和形式的变化;在回顾阶段,思考领悟与得失。如果学生能在课程结束时意识到这点,由曾经徒然依赖、等待的状态走向独立、自主的精神层面,那么主题式材质实验教学就具备了完全存在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M].朱锷,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2]杨身源,张弘昕,编.西方画论辑要[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0:383.
作者简介:叶敏,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