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导图在中职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2020-01-25王大治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12期
关键词:导图词汇中职

王大治

[摘           要]  随着我国中职院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推进,对中职学生自主学习与思考能力、学科核心素养与综合素质的培养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语文学科是中职院校的重要基础性学科,其中写作教学是中职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在中职语文写作教学当中,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起到了良好的辅助教学作用,为学生梳理写作思路,建立系统的写作思维,提高写作能力提供了有效的帮助,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工具。通过探讨思维导图对中职语文写作教学的重要价值,提出具体的应用策略,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    键   词]  思维导图;中职语文;写作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12-0212-02

寫作水平关系着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反映着学生听说读写的整体能力。随着中职教育改革的发展,全新的写作教学方式和工具为中职语文写作教学提供了非常丰富的教学素材,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提升了学生写作资源开发和应用的能力,帮助学生通过合理使用学习工具提升了写作水平,辅助中职语文写作教学的开展。思维导图是英国学者东尼·博赞创立的一种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思维导图运用图文结合的技巧,把关键词与图像、颜色建立连接。思维导图的运用可以充分锻炼全脑机能,启发大脑潜能,提升逻辑思维能力[1]。思维导图在中职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写作规划、促进学生思维拓展,总结写作规律,整合写作素材,从而实现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提升。

一、思维导图在中职语文写作教学中的作用

(一)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中职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积累,但缺乏系统的学习能力及综合的思维能力,因此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应当重视对学生系统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启发和培养。而思维导图在中职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通过图文并重的技巧,在面对写作题目时可以系统思考,运用逻辑思维将写作思路进行梳理,运用发散性思维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进行总结归纳,从而提升学生语文写作的整体逻辑性,填充写作内容,整合写作素材,才能做到言之有物,培养学生语文写作能力。

(二)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提升

在传统的中职语文写作教学模式中,教师对学生自主创作和创新能力的培育相对比较匮乏,导致学生在语文写作中程式化严重,写作就像套用统一的模板,文章内容缺乏创新性和感染力,写作内容千篇一律,很难引起阅读的兴趣。归根结底,这些现象的发生与学生在写作中缺乏系统的规划和创新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而思维导图在中职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通过对写作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和整合,理清写作思路,便于学生把握写作进度,梳理写作内容。学生对写作内容有了明确的把握和充分的思考,才能充分发挥在语文写作中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使自己的文章脱颖而出。

(三)提升写作效率

作文的写作在中职语文教学和考试中占据较大的篇幅,是语文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但很多学生由于缺乏有效的学习工具和写作技巧,在面对写作题目脑中一片空白或思路凌乱没有头绪,在这种情况下写出的作文自然是条理不清,思路混乱,无法将观点进行深入的阐述。思维导图是一种系统的思维工具,可以通过图文并用的形式将写作内容进行梳理,并随着学生的思考而逐步向外拓展或深入,因而思维导图在中职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一方面可以帮助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降低教师教学的难度;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顺清写作方向,当学生面对写作时可以找到有效的方法快速将题目内容进行剖析,提升写作效率,达到良好的写作效果。

(四)促进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提升

在传统的中职语文写作教学模式中,教师多是以应试为目的,采取灌输式教学的模式进行教学工作,学生在写作中对教师和各类范文的依赖较重,个性化缺失,在应试型教育教学模式影响下,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得不到充分发展,写作自然难以体现独立的思想和观点。而思维导图在中职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通过逻辑思维的过程,借助思维导图进行拓展性的思考,对作文内容进行深入开拓,摆脱千篇一律的写作模板和内容,提升文章的个性化。

二、思维导图在中职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借助思维导图丰富作文写作中的词汇量

中职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是学生基于对自己所掌握的语文知识,通过综合运用准确表达文章含义和自我的观点和思想的一种能力,学生所掌握和能够熟练使用的词汇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着学生能否准确表达自己对文章题目的理解,并完整阐述自己的观点,这也是反映写作能力最为直观的体现。很多学生在面对作文写作时常常存在词不达意、语句不通,思路混乱,无法清晰表达内容的问题。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由于学生所掌握的词汇量有限,在短时间的构思过程中无法准确将合适的词汇用在合适的地方;另一方面由于学生在脑海中没有形成系统的写作思路,对于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不够清晰,各种词汇混乱的出现和使用,无法准确使用词汇去表达含义[2]。而思维导图在中职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借助思维导图理性化、网络化的特点,帮助学生发散思维,在面对写作题目时借助思维导图树立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而后寻找适合的词汇进行表述,从而帮助学生更加准确地表达含义,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面对作文命题时,首先仔细阅读作文题目和写作要求,而后提炼出命题作文所要求的中心词汇,而后建立思维导图,以这个关键词汇为中心将自己所想到的内容向外拓展,从一个中心词汇拓展出若干个相关联的关系词汇,再从这些词汇向外拓展或向里深入,当学生总结出若干个词汇后,就可以串联出自己写作的中心思想,再通过填充内容就可以使文章内容逻辑清晰、主次分明、详略得当。

例如,在写作“我的快乐之源”这个命题作文时,学生面对这个题目,应当首先通过写作题目和要求,提炼出这一命题作文的中心主题是能够让你感到快乐的事,这时学生的脑海中会出现很多关于快乐的具体词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思维导图,将自己脑海中关于快乐的主要行动内容梳理出来,如“读书、旅行、交友、参加活动、看电影、听音乐”等,在学生梳理出几个关键词后,再从每个分支的词汇中继续联想出这些能够让“我”快乐的事情的具体内容,如“一本有趣的书、与父母或同学朋友一起的难忘的旅行经历、我和最好的朋友、参加生日派对/比赛等活动的经历、我最爱的电影、我最喜欢的歌手”等内容,而后再继续根据以下的内容向外拓展,如书的具体内容、旅行的目的地和当中发生的趣事和好朋友之间经历的难忘的事、获奖的比赛经历、电影的内容、我喜欢的歌手所带给我的影响等,通过层层展开帮助学生丰富词汇,使文章内容丰富而生动。

(二)借助思维导图启发思维

很多学生之所以觉得作文写作难度较大,是因为脑海中针对写作题目没有清晰的想象或具体的内容,写作的素材无法有效串联,导致作文内容空洞、言之无物,很难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而借助思维导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审视作文题目,借助作文题干进行充分联想,并将自己所联想到的内容记录在思维导图中,学生在不断联想和记录的过程中思维被打开,写作的内容逐渐清晰,通过有效地组织语言,就可以做到言之有物,内容充实,借助思维导图启发学生思考和联想能力,逐步提高写作能力。

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日常的阅读养成良好的归纳、总结和记录的习惯,通过丰富的阅读提高阅读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过程中借助思维导图将自己所阅读文章的主题思想和写作思路进行梳理,总结这些文章的精华,从而在不断的积累当中启发自己的思维,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增加知识积累,并通过思维导图这一工具的应用达到读写结合提升写作能力。

(三)借助思维导图梳理写作思路

作文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语文写作是建立在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深刻理解、记忆并综合运用之上的,很多学生在语文写作中表现出很大的困难,面对写作题目常常“挠头”,不知该如何下笔,文章的串联也非常生硬,其实这是由于学生在语文写作中缺乏对语言进行构思、组織、整合的能力。在实际的作文写作过程中,很多学生在拿到写作题目后没有进行有效的构思,也没有对自己所要写作的文章进行谋篇布局就直接开始写作,在写作的过程中也是想到什么写什么,写到哪里算哪里,最终造成文章逻辑混乱、词不达意、内容断裂等情况。基于此,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的工具,引导学生对写作内容进行有效的构思和梳理,从而理清写作思路,建立文章之间的联系,提高写作能力。

在具体的教学当中,教师应当帮助学生通过对命题作文的内容和写作要求进行分析,提炼其中的核心写作要求,而后对自己所要写作的文章的结构进行谋篇布局,将每个段落所要重点写作的内容和表达的观点进行整理,并将自己文章中所要详写、略写、先写、后写的内容进行梳理,通过思维导图的建立学生可以得到非常清晰的文章结构,再行填充内容就可以使文章逻辑清晰,结构合理,详略有序[3]。

例如,在“我和春天有个约会”这一命题作文写作中,学生通过审题可以提炼这一写作命题的题干就是春天,而后学生可以将春天作为思维导图的主干,根据自己对春天所展开的联想向外拓展,学生通过思考会拓展出春天的天气、花草树木、动物等内容,而后学生可以通过选取一个主要描写的内容进行层层展开,借助思维导图梳理自己的写作思路,从而做到文章写作主次分明、结构清晰。

思维导图在中职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改变传统写作教学模式,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提升,从而为语文写作奠定基础。教师应注重通过有效引导,帮助学生提高语言应用能力,借助思维导图梳理思路,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提高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朱慧兰.试论思维导图在中职语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46.

[2]石荣燕.思维导图在中职语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探究[J].教育观察,2018,7(16):125-126.

[3]张颖松.思维导图在中职语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职业,2018(2):114.

◎编辑 司 楠

猜你喜欢

导图词汇中职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借助思维导图,助力学生“逆行”
应用思维导图 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力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
第6章 一次函数
词汇小达人
词汇小达人
词汇小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