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专业教学模式研究
2020-01-25陈晖
陈晖
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专业是我国高校新增专业,其在教学方面存在诸多不足,难以保证高校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专业的教学质量,这就需要加强对这一方面的研究,不断优化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专业教学模式,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及素质的发展,使其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为实现这一目的,本文针对高校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分析,探究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专业教学的实施策略,希望能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些有效的参考依据。
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分析
在进行高校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专业教学的时候,首先就要确定这一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以便能够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作为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专业的人才,不仅要熟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良好的企业家精神、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创业风险防范能力、团队领导管理能力及融资投资的能力,使其能够顺利进行自主创业。对于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专业人才的要求可以体现在知识要求、能力要求、素质要求等几个方面。
知识要求
熟悉掌握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专业的文化基础知识,以及这一专业需要的企业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税收、创业、管理等相关的知识。同时,需要掌握一些有关中小企业创业与管理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实施方法及相关技能。
能力要求
需要具备良好的知识应用能力,能够发现企业创业及运营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利用所知所学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分析和市场调查,进而对这些问题进行有效处理。其次,需要掌握岗位工作需要的管理、自然科学及数学等知识,能够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资料查询和文献检索,且必须具备一定的市场营销能力、市场调查及预测能力。最后,需要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客户管理能力,以及一定的自主创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素质要求
首先,需要做到以正确的角度看待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专业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强壮的体魄、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及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等等。其次,需要具备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及终身学习意识,还要掌握一些简单的创新方法。最后,需要熟悉掌握有关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专业的法律基本理论、財会理论、营销理论及经营管理理论,具备较高的艺术品位及人文素养。
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专业教学模式构建
结合产业优势,构建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
首先,可以立足于当地的产业优势,对学校、教师、地方社会等多方资源进行灵活运用,实现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融合,通过以“一课三导”、“三师三生”为主要形式的方法进行人才培养。将“训研创”一体化的人才培养形式落实到底,将虚实结合的创新创业平台、跨专业综合实训平台作为人才培养的载体,构建相应的课程体系,实现对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融合,从而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使其能够具备良好的创业意识及创新精神[3]。
其次,需要充分把握好当地产业的发展情况及发展需求,构建“双创”融入型课程体系,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职业精神、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及综合素质。对于“双创”融入型课程体系的构建,主要就是针对不同的专业方向,制作出具有市场意识、前沿意识和专业意识的课程内容,对创新创业管理课程模块、技能课程及核心课程模块、职业素质类基础课程模块、人文课程模块进行组合,从而对技能训练、职业精神培养、创新精神培养、综合素质培养等教育资源进行融合,使双创管理知识、技能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和综合基础知识能够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同时,可以在实施“双创”融入型课程体系的同时,构建校内外技能训练课程,做好技能训练及技能考核,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发展。
联合行业企业,实施“训研创”一体化教学模式
首先,需要加强学校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共同打造符合学生学习需求的实训基地,为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专业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有利基础。通过对创新创业实训中心进行优化和完善,形成“训研创”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模式及实践教学基地,使学生能够在参与实训活动的时候,不断提高自身的“双创”素质。同时,可以开展创新创业项目或技能大赛等等,促进“研中创”的实施,推动小微企业的发展,实现对企业发展中各种问题的有效处理,从而促进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实现学生的高质量就业。
其次,可以与企业进行合作,构建完善的跨专业实训平台,比如创业体验中心等等,对典型单据、典型的工作任务及业务流程进行整理,在综合实训的时候,将实训单元形式植入其中,通过岗位体验与角色扮演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综合决策能力、决策执行能力进行培养。通过这一方法能够提高技能训练的效果,实现跨专业“训研创”一体化实训教学的目的。
最后,需要对“互联网+产教融合”的教学环境进行创新,为学生构建更加真实的工作场景,促进学生产生来良好的学习兴趣。 比如学生工作室和学校创业园承接真实订单,使学生能够参与到实际的生产活动中,促进学生能够积极学习并运用所学知识,实现培养学生知识水平及实践能力的目的。例如:安排大一学生参加跨境电商兴趣俱乐部,采用学校与行业企业合作的方式进行人才培养,将经过训练的学生安排到外贸工作室,由创业成功的学生对其进行管理和指导,使其能够快速融入校内企业,承接来自企业的订单,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之后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创业。同时,在学生自创企业具有一定规模之后,可以将企业项目交给外贸工作室,采用“传帮带”的方法对跨境电商兴趣俱乐部的新生进行培训,将最新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形成学生自主创业的学徒制教学模式。通过这一方法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共同成长,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及学习质量的同时,使其能够提前熟悉企业工作环境,为学生的学习及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深化改革领域,完善产教融合育人机制
首先,为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变化,需要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对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专业教学方法进行改变,提高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专业教学的现代化水平,为学生提供碎片化、移动化的创新学习环境,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可以将手机APP应用到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专业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既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也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跟踪,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对优秀的作品进行展示,从而提高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专业教学的整体质量。此外,可以借助大数据对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专业教学的诊断结果进行反馈,促进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专业教学的不断发展,且能够对课程考核体系进行优化,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观念。重视对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模式的灵活运用,坚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原则,使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专业教学能够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
其次,加强确保学校与企业合作的深度,邀请专业人士参与到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专业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双方的资源优势,促进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的提升,使其能够与企业岗位需求无缝对接。同时,需要对“校企双员一体化”育人战略进行深化,为刚刚入校的新生安排企业导师和创业导师,以便能够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引导,实现“双创”特色人才培养。教师在扮演好引导角色的同时,可以开展参观企业、寻访名师、创享会、人才培养方案解读等各类活动,对校内外双教师协调育人功能进行强化,对教育覆盖面和育人架构进行调整,实现全学程、全方位的人才培养工作。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不断加快,我国对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专业人才的需求逐渐提高,但是我国高校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专业教学的发展起步较晚,在许多方面存在一定不足,难以实现预期的人才培养目标,这就需要重视对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专业教学的改进,通过合理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具体来讲,需要做到结合产业优势、构建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联合行业企业、实施“训研创”一体化教学模式,深化改革领域、完善产教融合育人机制,通过各种策略促进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为我国社会发展输送更多优秀的创新、实用型人才。
(江西财经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