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理念下的高校钢琴教学改革实践
2020-01-25吴双魏紫
吴双 魏紫
摘 要:当前我国推行素质教育理念,素质教育不再像以往那样只重视成绩、结果,它要求学校在教给学生基本的知识、帮助学生掌握学科技能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艺术修养,培养各方面综合发展的有个性的人才。目前部分高校的钢琴教学中,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手段单一,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要,难以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因此,对高校钢琴教学进行改革,培养满足时代发展要求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至关重要。
关键词:素质教育;钢琴教学;高校
钢琴课是近年来大学较为流行、受学生喜爱的一门艺术课程,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对钢琴教学的重视程度较低,但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人们不再满足于物质层面的需要,开始在精神层面丰富自己。目前各大高校已经普遍开设了钢琴课程,但是课程质量普遍不高,对素质教育理念的理解不深入,没有深刻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许多教师固守传统的教学方法、模式,创新能力较弱,学生的课堂体验不佳,教学质量较低,没有实现提高学生钢琴水平和艺术素养的课程目标。本文对当前高校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给出一些针对性策略,以期改善我国高校的钢琴教育现状。
一、高校钢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手段单一
观察现在的大学钢琴课堂教学可以发现,各高校仍然固守传统的教学模式,钢琴教师先讲解乐理等理论知识,示范乐曲的弹奏技巧,组织学生干部或实习教师巡回指导,这整个环节模式化、固定化,缺乏新意,没有体现出艺术课程的多样性,同时,在千篇一律的训练中,学生极易产生厌倦心理,无法维持长久的钢琴学习兴趣。
(二)不注重情感体验
目前,高校的钢琴教学普遍采用重复训练的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弹奏能力,但是得到的效果往往与预想相差甚远,机械反复的学习方式不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钢琴作为一门艺术,对其进行学习不仅是要提高弹奏能力,更重要的是发现其中承载的音乐之美,增强学生对作品的感受和感知能力,这是比弹奏水平更为核心、更加重要的东西。
(三)固守传统教育理念
大多数高校钢琴教师习惯了原有的教学方法,熟悉了原来的教学理念,没有正确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也没有真正重视素质教育的理念。在教学中重视和关注学生钢琴技能水平的提升,忽视了钢琴作为一种艺术具备的精神价值,对欣赏方面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学时沿用原来的方式方法,学生在枯燥机械的训练中难以感受艺术的美好,情感需求不能得到满足,弹奏钢琴变成了一种技术而不是艺术。教学评价重结果、轻过程,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重视学生的钢琴弹奏技巧,对于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艺术修养等不够重视,评价标准单一,不利于素质教育理念下人才的培养。
二、素质教育理念下高校钢琴教学改革的策略
(一)丰富教学的模式、方法
要想将素质教育的理念落实到高校的钢琴课程教学,就要更新教育观念,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喜好、需要,选择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方法,让学生对钢琴的学习充满兴趣,提高钢琴教学质量和效率。素质教育并不是要求每个学生必须掌握高超的钢琴演奏技巧,而是要求提高学生的音乐水平,增强学生的艺术修养。因此,传统的一对一教学模式应该做出一些改变,钢琴教师需要深入学生群体,多了解学生,知道学生内心真实的想法,了解学生对钢琴知识的掌握程度,请学生谈谈自己对钢琴的看法,求同存异,鼓励学生大胆创作,提升学生的钢琴表演能力。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互助的过程中提高钢琴演奏、欣赏水平。
此外,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模式化、枯燥的钢琴教学带来生机,多媒体技术能够使创设情境的真实性更强,使学生的感受更加强烈,体验更好。例如,在陈培勋创作的钢琴作品《卖杂货》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先播放一段粤剧表演的视频,视频中穿插《卖杂货》这一曲子,然后再给学生播放完整的《卖杂货》钢琴曲。学生通过视频了解到这首曲子最初用于粤剧舞台气氛的烘托、活跃,在听的过程中感受曲子欢快的节奏,这样能够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使情感自然流露出来。
(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落实素质教育的理念,要求高校的钢琴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感受能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艺术是感性的,在钢琴学习中,符号的、纯粹的乐理知识或机械重复的技巧训练都难以达到提升学生艺术感受能力的目的。音乐是听觉艺术,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内心会产生波动,在体会和感受的过程中产生音乐上的共鸣,激发音乐创作的欲望,因此,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至关重要。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要让学生听,让学生学会分辨每个音,让学生有一双灵敏的耳朵;其次,在教学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些情境,比如讲述乐曲的创作背景、作家生平等;再次,推荐学生欣赏一些高质量的音乐曲目,鼓励学生多听多想;最后,鼓励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多加思考,鼓励学生开展自己的音乐创作等。
例如在柴可夫斯基作品《四季》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用多媒体展示该组曲中《雪橇》这首作品创作背后的小故事等,学生在读故事的过程中了解曲子的创作背景,知道这是一首关于冬日的作品。然后再播放该作品的片段,让学生感受柴可夫斯基用钢琴来模仿马拉雪橇时铃铛发出的叮咚声,在轻快的节奏中体会冬天的美好和快乐,这能够提升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引发学生的联想,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三)构建合理的教学体系
落实素質教育理念,还需要改革原来的教育教学体系。第一,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在互联网技术的影响下,钢琴教学不需要局限于教材内容,可以利用网络发掘新的满足当代学生发展需要的教学内容,借助多媒体技术,用最佳的方式将教学内容展示出来。信息技术不断发展,钢琴曲谱教学内容的选择范围更广了,可以深入了解学生,选择学生喜爱的、贴近生活实际的、当前流行的曲目来进行教学,增强学生的钢琴学习动力和兴趣。在课程的安排和教学节奏的把控上,教师要遵循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原则,逐步提高学生的钢琴技能和音乐素养。第二,丰富课程评价的手段和方式。音乐是感性的,在教学评估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以往的重结果、重技术、轻学习过程、轻音乐感受能力的评价方式,可以将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同学之间互评等评价手段结合起来,既要量化,又要体现钢琴作为人文艺术课程的艺术性。
(四)提高高校钢琴教师的教育教学素养
作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高校钢琴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思想道德素养,将素质教育的理念落到实处。首先,高校应该注重对钢琴教师专业技能和艺术素养的提升,提高其综合素质水平,这需要高校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发展提升渠道,改进教师教学方法,完善教师的教学评估体系,让教师满足素质教育理念下的教学要求。其次,提倡和鼓励钢琴教师进行在职培训,组织教师参加学科、学术交流活动,在课堂之外丰富教师的教学知识,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邀请著名音乐人、钢琴演奏大师、钢琴教学领域的佼佼者来校讲座,为教师提供和大师学习、交流的机会,扩展教师的教学视野,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提升高校钢琴教师的教育教学素养。
三、结语
国家推行的素质教育在时代发展中不断对钢琴教学提出新要求,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各大高校需要切实落实素质教育理念。高校的钢琴教育教学改革不仅是对国家政策的响应,同时也是当前高校钢琴教学面对困境时的一种选择。通过丰富钢琴教学的模式、方法,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感受力,构建合理的钢琴教学体系,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素养等,能够有效改善当前钢琴教学中的问题,为其未来发展提供新方向。
参考文献:
[1]王军.素质教育理念下的高校钢琴教学法改革:评《方百里钢琴教学法》[J].高教探索,2019(6):143-144.
[2]唐宁.素质教育理念下的高校钢琴教学改革策略探讨[J].中国民族博览,2019(5):46-47.
作者单位:
陕西理工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