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人为本”理念在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中的运用探索

2020-01-25顾玉和

教育界·中旬 2020年11期
关键词:以人为本理念核心素养培养以人为本

顾玉和

【摘要】在我国新的教育背景下,新课改倡导的最新理念就是“以人为本”,并要求教师应该合理地将这—新的教育理念应用到教学环节中,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在高中教育过程中,政治教学十分重要,与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未来的发展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做好政治教学是所有政治教师都需要探索的重要任务。目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大重要教学目标,在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中,教师也应该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合理地应用到教学中,以学生为出发点,切实促进学生政治核心素养的提升。本篇文章主要分析以人为本理念在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中的运用。

【关键词】以人为本理念;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运用探索

“以人为本”理念不仅是我国新课改推崇的最新教育理念,它同时也是我国科学发展观中的核心内容,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这种新教育理念也受到了越来越多教育者的重视。如今要想保证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良好的培育和发展,就必须将以人为本这一教育理念合理地运用到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从学生出发,关注学生的全方位学习和发展,并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有效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也就是说,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也不能仅仅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还应该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政治核心素养。

一、“以人为本”理念的概念分析

“以人为本”理念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中新的教育理念,与传统教育理念相比,这种教育理念概念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学习,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主要的任务。传统的教育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理念主要停留在知识和技能的讲解上,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改革,传统的教育理念逐渐被废弃,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新时期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趋势,核心素养的培育和提升则是教学活动的根本任务。也就是说,在教学活动中,应该以学生为主,教师指导学生掌握社会发展所需的技能,以便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进而推动国家的进步。

二、高中政治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培养现状

1.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内涵

政治学科相对于高中的其他学科,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具有極强的时效性。政治学科集中研究社会矛盾问题,而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国情,都会有不同的社会矛盾。所以政治学科的教学,必须要密切联系实际。而对于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则是要求我们通过政治课程的学习,让高中生在以下四个方面获得思想认识上的提升,分别是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制意识和公共参与。

所谓政治认同,就是对我国当前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认可和赞同,具体来说就是对社会主义制度和共产党的领导的拥护,这也是政治教育最基本的目的。而理性精神,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所应当具有的正确认识和有效思考。法制意识主要指的是人们对于法律的认同和尊重,既包括法律的相关思想,也包括法律的相关知识和态度,法制意识具体来说又包括了规则意识、程序意识、权责意识等方面。公共参与则是作为现代公民,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态度和意愿,主动承担公共职责,以及具备为公共服务的能力。

高中政治的核心素养,既是基于我国实际情况也是基于高中生的实际情况而提出的相关要求,培养学生上述核心素养对于年青—代的健康成长和国家的稳定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现状

就当前我国高中政治学科的实际情况来看,在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方面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比较明显的问题有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学生对政治学科的接受程度不高。相对来说在高中的所有学科中,学生普遍对政治学科的认同度不高,这也表现为在学习中兴趣不高,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厌学或敷衍情绪,这也严重影响了政治学科对核心素养的培养。其次,学科内容设置与核心素养要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比如在当前高中政治学科中对于法制意识、公共参与方面的内容就相对较少,而且教学内容上也与学生的生活有脱节现象。另外,就高中政治教师的普遍状况来看,教学观念相对落后,教学方法无法满足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需求。

三、以人为本理念在高中政治核心素养培养中的运用

1.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在高中政治传统的教学中,课堂的主体一般都是教师,学生只能跟着教师的思路进行学习,比较被动,无法发挥出学习的主动性,这种教学模式显然不能满足新时期政治核心素养培养的实际需要。所以为了更好地贯彻和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师应该积极转变和创新自身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充分地发挥出自身学习的主动性,在课堂上与教师开展良性的互动,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这样才能逐渐提升学生的政治核心素养。比如说在学习“多彩的消费”这一内容时,教师要给学生一定的发言权利,让学生说—说什么样的消费观才是正确的,让学生进行小组的学习和讨论,在小组的交流和讨论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

2.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新课改下的高中政治教学,倡导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体现,也就是说,学生核心素养的实现最终还是需要依靠学生的主动学习去实现,所以教师一定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不再依赖教师,去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提高独立思考和理解的能力。比如说在学习“财政与税收”这一内容时,教师应该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去自主学习和探究财政和税收的概念,并分析财政的作用。在遇见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共同学习和研究,让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得到共同的发展和提升。

3.转变和创新教学评价方式

教学评价也是高中政治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这一环节也应该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体现出来,教师应该转变以成绩为主的教学评价方式,应该从更多的角度去分析和评价学生的实际表现情况,也就是说,教师应该建立更加完善的教学评价方式,以学生的综合表现作为评价标准。比如说在评价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学生的平时学习情况和表现、所付出的精力以及取得的学习效果等内容,对学生进行评价,从更全面的角度去看待学生的学习,这样对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激发以及学习效率的提升都有重要影响。

4.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生本理念

要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务必要坚持生本理念,即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从而让学生能够从教学中感受并接受核心素养培养。对于高中年龄段的学生来说,此时其学习能力已经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开发,同时自制能力也有一定保障,所以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量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我思考能力,教师给予有效引导即可,从而提升学生的政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对政治学科的学习热情。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学生的学習能力得到提升,核心素养也得到了有效的培养。

5.围绕学生兴趣,关注学生情感

在高中政治学科的教学中,教师务必要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予以高度重视。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学生更感兴趣的内容、形式和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从课堂上学到更多的知识,强化自身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接受程度。比如,在教学公民投票权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对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有更加全面清楚的认识,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开展模拟投票决策,让班上的学生以投票的形式决定午餐吃什么。在投完票以后,教师首先无视大家的投票,直接宣布中午上自习不吃饭,这无疑会引起大家的不满;于是教师指定—位同学来对学生的投票进行统计,但是这位同学却偏向自己喜欢吃的东西,所以通过篡改结果的方式影响投票结果,同样招致大家的不满;最后,在公开的环境下唱票统计,票数统计员在大家的监督下完成了结果的确定,这样的投票结果得到了大家的认同。这个过程就非常有效地说明了民主监督的意义,也让学生对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6.密切联系时事,培养学生政治核心素养

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政治核心素养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密切联系时事展开教学。政治本身就是一门与时事密切关联的学科,再加上当前全球—体化进程加剧,国际形势变化频繁;同时网络的普及为学生了解当前的国际局势和热点事件提供了非常有效的渠道。所以,引导学生运用相关知识,对世界局势展开分析和判断,对于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升政治核心素养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就华为在美国受挫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和分析。一些学生认为原因在于华为的产品不被美国消费者接受,—些学生则认为华为的国际化战略有误等。结合学生们的讨论,教师就中美两国贸易纠纷问题展开介绍,同时引导学生就两国贸易战对跨国企业的影响展开探索,从而思考经济全球化的好处与弊端,以达到提升学生政治核心素养的目的。

四、结语

总之,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要想保证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有效的培养,就应该积极贯彻和运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加快政治教学的转型和改革,积极创新教学模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将学生始终作为课堂的主体,真正推动学生的全面学习和发展。

猜你喜欢

以人为本理念核心素养培养以人为本
育核心素养 促语法技能
探讨在数学课堂中核心素养的培养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实现途径
以人为本理念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探究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