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街区中的口袋公园设计探索

2020-01-25钱艺

设计 2020年24期
关键词:历史街区

钱艺

关键词:历史街区 口袋公园 更新保护 长辛店 设计探索

引言

如何在改善人居环境的同时保护原有的历史街区脉络是近年来设计者不断探索的问题。长辛店老镇位于北京市丰台区西郊入京口,由古驿站发展而来,作为历史街区的代表见证了“二七大罢工”、京广铁路建设等诸多历史节点。但如今已经失去了昔日的活力,地区消费能力降低、旧房拆迁、人口外流等多种问题使得长辛店遗留下了散落的腾退空间和紧凑的街巷脉络。老镇面临着如何适应新形势、重塑自身发展活力的挑战。“口袋公园”的概念最早于1963年在纽约提出,这些呈斑块状分布的小型公园具备面积小、选址灵活、分布零散等特点[1] ,可以做到在建筑密集的历史街区“见缝插绿”的应用。

一、 历史街区与口袋公园的理论研究

(一)历史街区与口袋公园的概念定义

1.历史街区定义:1987年《华盛顿宪章》的提出明确了保护历史街区应当重点关注的相关内容,更多地强调了保护历史地段的作用。我国建设部于1985年提出“历史性传统街区”的概念:“文物古迹比较集中,或能较完整地体现出某一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民族地方特色的街区[2] 。”

2.口袋公园定义:1963年5月纽约公园协会组织的展览会上提出了口袋公园的概念。原形是散布于高密度城市中心区的、呈斑块状分布的小公园,在西方又被称为袖珍公园、迷你公园等。我国现行的城市绿地分类规划中,最小的公园类型是服务半径为0.3到0.5千米的小游园[3] 。

(二)历史街区中口袋公园的理论研究现状及问题

“历史街区”并不是简单的建筑物的总合,而是整体环境下空间氛围所带来的价值升华。诸多城市都存在着富有历史文化内涵的街区,不同的国家拥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与社会状况,但历史街区都属于城市的文化遗产,各国的发展进程也很相似。二战后,许多历史街区等富有文化内涵的空间在城市重建的过程中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1960年以后城市规划开始强调“人本的重要性”,与此同时,历史街区的更新改造被人们更加关注,提升人居环境质量与文化保护之间的矛盾也尤为明显。

国内针对口袋公园的理论研究及实际案例质量在迅速提高,探索的案例多以商业景观与小区游园的形式为主,基于历史街区中的口袋公园设计理论尚不完备,可借鉴的成功案例仍然较少。城市口袋公园按区域划分可分为处于交通系统区域范围、处于居住区范围、处于商业商务区域三类[4] 。但由于历史街区自身建筑密集、场地与周边环境联系更为密切,街区中的公共绿地集合了多种功能。老街区的地貌景观具有多元性、复杂性等形态特征,这种复杂的形态特征是老街区人们生活内容的多样性的物质反应和历史积淀[5] 。以长辛店老镇为例,其公共绿地在相同区域中同时存在不同的行为活动,更具有综合性,而且随着时间变化相同场地中的行为模式也会发生变化,如图1。

目前国内实际案例的应用仍然脱离场地需求,更多的直接借鉴西方设计经验。过去由于对城市口袋公园设计的认知不足,各个城市之间盲目效仿西方园林模式导致了口袋公园设计千篇一律,与周边环境脱节,植被及座椅排布等形式单调,导致呈现出的效果缺乏特色。除此之外,这些公园大多受到现代化、人工化的痕迹影响,缺乏自身生态保护意识。

二、历史街区中口袋公园的设计挑战及设计策略

(一)我国历史街区中公共绿地存在的问题

1.历史街区中公共绿地缺乏。我国历史街区中存在绿化空间缺乏、绿化质量不达标等问题。自宋朝以来,我国历史街区的绿化发展就突显出街道种植槐、柳等行道树结合庭院见缝插绿的种植乔灌形成居住区由树荫遮盖低矮房屋形成成片绿茵的效果。宋代词人毛滂在《南歌子》中便写过“绿暗藏城市,清香扑酒尊”。这种居住区的发展在之后随着历史街区规模的扩大、人口数量的增长,又出现了大量的随意拆建、侵占公共空间等现象。这些现象使得历史街区中的公共绿地进一步遭到破坏,最终居民的生活质量与城市整体水平脱节。

2.设计缺乏对应的场所记忆和场地特色。针对历史街区公共绿地的设计,应统筹考虑当地人群的使用状况以及文化的传承保护,在此基础上是在加建设施、配置植物时不破坏历史街区的固有风貌。我国针对历史街区公共绿地的保护要求十分宽泛,当今国内大多数针对历史街区的更新改造出现许多相似的的设计元素、基础设施、以及运营模式,如图2。

3.缺少针对不同人群的特色设计。以居住区为主的历史街区中人群层次复杂,不同的人群所需的场地功能以及对同一历史街区的情感记忆都是不同的。国内的历史街区公共绿地中普遍以健康步道、健身器械为主,配合植被侧重于在紧凑的街区环境下营造让人能够亲近自然的环境。此类绿地除了使得历史街区缺乏应有的特点外,也忽视了不同年龄层次人群对场地的实际需求。

4.公共绿地被建筑扩建所侵占。历史街区的发展在初期成形时由于相关规范较少,自下而上的发展模式使得街区公共空间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多被大肆侵占。如今在公共綠地周围的建筑不仅缺乏规整的秩序,也产生了大批建筑质量差的居民自建建筑,除此之外还存在杂物堆砌占用通行空间等问题。这些被侵占的公共空间很难被恢复,场地原有的设施、植物也会渐渐失去应有的功能。想要重新整理地区的可利用空间,今天国内各大地区不得不重新进行违建拆除工作。以西安市新城区为例,截至2019年1月,拆除违建户外广告牌匾就有50万余平方米[6] 。

(二)长辛店老镇公共绿地存在的问题

1.老镇绿地面积稀少。清代《乾隆南巡图》图3作为写实历史画卷描绘了乾隆皇帝初次南巡出乾清宫至卢沟桥、长辛店,最终到达黄新庄的过程。画卷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历史上人们对长辛店的风貌印象。如今的长辛店相较之前总体面积已进一步扩大,但绿地面积增长仍然缓慢。通过对长辛店老镇的绿化现状进行分析,不难看出老镇的绿化除了街旁行道树以外,更多的绿化便是隐藏于庭院中居民自行栽植的柿树、枣树等。国针对旧区改造绿地率的基本要求是不低于25%[7] ,但老镇地区高密度的建筑现状难以达到现今的要求。

2.老镇绿地缺乏当地特征。长辛店老镇中的公共绿地以满足居民基础健身休閑功能为主,除此之外还有建筑楼前的集散空间、部分街旁绿地。以长辛店火车站站前广场为例,如今的场地现状是保留着基本的健身设施,由刺槐、龙爪槐等乔灌围合出明确的活动空间,如图4。这一站前广场更多的是服务于东南部居民。除此之外与周边关联较少,并没有针对周边宾馆、外来人群进行相关设计,对停用火车站的更新改造也没有做出与之匹配的设计关注,缺乏对当地特征的表达。

3.老镇基础设施薄弱。长辛店老镇发展至今,面临着大量的拆迁改造。老镇的发展逐渐变得缓慢,整体生活水平与城市脱节,基础设施方面出现绿化环境减少、水电设备老化、交通状况混杂、环境风貌被破坏等问题。随着近几年棚改工作的推进,长辛店老镇更新计划已启动,大多数原住户已自愿迁出,未来的长辛店老镇希望通过局部拆迁、大规模微治理等方式恢复老镇活力。

(三)设计策略

1.增加绿化面积。增添结构不同的小型绿地,可以增加老镇的景观层次,创造丰富的生活环境和生态位置。建立老镇中的绿廊,连接各个节点,通过展现不同的场地记忆主题,区别与其他公共绿地。以点状绿地构成,包含街头绿地、建筑入口离地、院落之间的绿地等,用街旁绿地将其串联,编织绿化网。

2.唤醒生活记忆。提升绿地品质,以居民区、街旁绿化为基础,创造遮荫、隔噪、休息的绿色场所,既满足日常绿化需求又可以增加休憩的场所。通过整理场地现有材料、提取设计元素,生成针对长辛店的素材库,通过不同素材的整合提出相关的设计方案,使得景观与周边环境形成互动关联。

3.针对不同年龄层次而设计。对需要重塑的绿地,通过丰富适合各个年龄阶段的功能可以吸引跟更多人群。如老年人更多的是需要在场地中满足休闲、交流、散步等功能,应在设计中加强交通可达性。针对中年人,更多的是在空间中提供较为自然、安静的环境。针对儿童打造丰富的互动空间,激发他们的探索兴趣。

三、长辛店口袋公园设计探索

(一)区位选址

长辛店作为历史街区的一类代表,在发展过程中提出了“绿叶扁舟”的规划方案;优化区域景观,营造“绿廊环绕”的人居环境、延续大街与胡同的“叶脉逻辑”、保持并强化“舟”状的空间形态[8]。设计研究红线位于长辛店老镇北端,口袋公园选址从火车站站前广场出发,经过教堂胡同沿线街角绿地、庭院绿地,转为“双百”商场门前绿地、工人活动遗址绿地,由六块0.1—0.4公顷之间的绿地组成,如图5。

旧城区改造,应更加注重对原有景观资源的利用,减少大拆大建的方式。重在重整资源,改善生活条件[9] 。从公园周边的社会属性来看,绿地周边的用地属性基本为住宅区,口袋公园更多的是针对周边居民活动展开,但考虑到长辛店未来的发展方向为开放的多元化老镇复兴,要在关注原住居民生活的基础上加强今后对外界人员的关注。从公园周边的经济属性来看,以聚来永“百年老字号”、“双百”商场等为主的商铺集中围绕长辛店大街展开,长辛店大街周边的公共绿地应考虑更多的商业贩卖行为作为设计的出发点。从历史建筑的角度出发,娘娘宫、火神庙、清真寺、工人活动遗址位于场地长辛店大街东西两侧,位于历史建筑周边的公共绿地可以从中提炼适当的元素,激发唤醒人们对特定历史建筑的兴趣点,通过口袋公园增加几处历史建筑的交通可达性,更好地展现当地风貌特色。此外通过对场地现有建筑年代、质量、权属的分析来看,可以通过拆除腾退建筑质量差的公共建筑恢复一定的公共绿地,通过局部拆除使得老镇的公共绿地更加完整、系统。

(二)设计概念

长辛店老镇拥有复杂的发展环境、多元的文化背景。想要让当地居民以及外来人群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场所的记忆、文脉,要明确不同场地能够带来何种形式的文化潜力。除了对整个设计区域进行了解,还需要整理当地过去的、现有的文化特色。此次空间改造首先将选择的场地依据周边环境特征分别赋予不同的场所记忆。六种记忆的提取是对周边环境现状的凝练、对当地文化特色的总结,与此同时结合功能增强人们对场地文脉的关注。

在确定主题之后,设计进一步针对场地现有的记忆提取相关设计元素,整理出属于长辛店当地特色的的素材库。素材库包括由京广铁路提取出的铁路元素,由二七机车厂提取出的管道元素,由永定河提取出的河滩、森林元素,由长辛店院落提取出的屋舍、废材等元素,由当地生活提取出的售卖、儿童等元素,以及由当地回民文化提取出的清真元素等。通过对素材库中不同元素的整合对应不同场地的记忆主题,最终完成口袋公园的设计,如图6。

完成素材的收集与提炼之后,将设计元素进行组合,表达场地主题的同时满足使用功能。考虑相同元素在不同场地中出现的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与场地是否脱节。从场所中提取元素,整理信息并反作用于对应的场所,可以更好地使设计不偏离本源,同时加深人们对场地记忆的理解。

(三)设计分析

通过空间营造、交通设置、植物搭配置等景观手法,结合长辛店元素的多种组合,利用分别对六种不同主题记忆进行表达,通过见缝插绿的口袋公园打造一条属于长辛店老镇特有的景观绿廊,提升生活质量、缓解高密度历史建筑带来的压力。

1.火车记忆:长辛店火车站始建于1899年如今已暂停客运功能。站前广场位于老镇西北部,是目前设计范围内空间最为完整、界限最为清晰、当前利用率最高的公共绿地。针对火车站前广场工业记忆的探索,平面上将空间划分为以健身运动为主的开发空间、以儿童嬉戏娱乐为主的活动空间、以外来人群私密交谈为主的静谧空间三部分组成。通过几何绿池的设计分隔空间,线性的重复强调工业记忆下带给人们的秩序感与力量感。材质上通过耐候钢、管材、混凝土的运用呈现出以周边二七机场厂、铁路为主的工业记忆逐渐消失的特点,如图7。

2.大河记忆:车站口与教堂胡同转角的公共绿地是拆除50至80年代中等质量建筑得来的公共绿地,腾退之后的公共绿地串联起了紫草巷等三条胡同,周边围绕着商住两种功能的建筑,并被历史建筑包围。根据永定河支流汇入的意向,在此场地中找寻永定河记忆对当地文化生活的影响。场地通过提取河滩元素形成的树池营造流畅的动线,沟通多个方向的通行,结合山川、森林元素通过异形树池、植被搭配、铺装引导,打造更亲近自然式的小型游园,如图8。

猜你喜欢

历史街区
对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的反思
对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的反思
空间设计思路下的历史街区保护与创造性更新
增强历史街区公共空间互动性的必要性与发展动因
历史文化街区环境标识系统设计初探
再生与异化的悖论:消费文化驱动下历史街区商业化改造的机制解析及应对
浅析城市老街巷景观本土设计元素的提取与置换
南京老城南历史街区拆迁改造现状分析及保护研究
青岛信号山历史街区的街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