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教育的实践反思与有效推进
2020-01-22武祥达
摘 要: 对青少年进行“国学”教育,不仅有利于“立德树人”目标的达成,也有助于青少年文化自信以及民族精神的养成。因而,近年来“国学热”的产生有合理的时代背景与社会价值。但是,“国学热”的背后也凸显了一些问题:对于“国学”的内涵尚未达成统一认识;“国学”教育缺乏政府的规划和督导;社会尚未形成优良健康的“国学”教育环境。鉴于此,未来的“国学”教育,政府及教育部门应该发挥主导作用,研究制定“国学”教育规划;学校也应该加强重视,配合教育部门积极落实“国学”的教育实践;社会组织及相关人员也应该贡献自身的力量,为青少年接受“国学”教育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关键词: 国学热;国学教育;实践反思;推进路径
作者简介:武祥达,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政治哲学研究。
学习和传承具有典型中华文明特征的“国学”,不仅是对我国优秀文化本身的尊重,也是服务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需要。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也是接受系统化教育的主体,对青少年进行合理的“国学”教育有利于文化强国的建设,青少年也应该勇于承担时代使命,积极学习以“国学”为代表的优良传统文化。
一、“国学”教育的意义
“国学”植根于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是历史和文明的沉淀,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历代的文化精英与普通民众,构成了独具特色与价值的文化形态与民族精神。“国学”的精髓不仅能够促进个体“善”的养成,指导个体学业的精进和理想目标的达成,同时也有助于良善社会的构建,维护社会长期的稳定与繁荣。对青少年而言,认真学习“国学”知识,积极接受“国学”教育,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价值与意义:
1.有利于“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达成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北京八一中学师生时,就讲到“基础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事业”[习近平:《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时的讲话》,载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9/10/c_1119542690.htm,最后登录日期:2020年11月19日。],将“立德树人”定位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目标。对青少年进行品德教育,“德”的构成和来源,一方面,由现代国家公民的基本道德准则构成,另一方面,由历史文化中依然具备价值的道德传统构成。而道德传统的继承就需要引入“国学”的教育实践。“国学”教育侧重的不是知识体系的灌输,而是引导人们参悟智慧,走上真、善、美的人生道路。所以,“国学”的教育实践不仅有利于“立德树人”目标的达成,也是“立德树人”目标实现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在基础教育领域,政府教育部门及中小学应该加快落实总书记对于青少年教育目标的重要指示,重视并加强对学生进行“国学”教育。
2.有利于青少年文化自信的确立
现今,中国的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巨大的提升和进步,但与此同时,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以及通信技术的发展,西方文化的价值观念也正在通过网络信息、影视作品的形式向中国的青少年传播。价值多元化是社会开放、文明进步的结果,但是必须在青少年的心目中确立民族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否则少数青少年就会出现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现象。青少年的心智处于养成阶段,容易受到外来思想文化的影響,如果又缺失传统文化的学习和教育,那青少年的价值观、世界观就可能出现偏颇。“国学”教育不仅可以培养青少年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与理解,发掘传统文化的价值与魅力,也能够促使青少年的思想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并最终确立民族文化的自信心。
3.有利于青少年民族精神的塑造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灵魂,是维系国家团结与统一的精神纽带。民族精神包括爱国主义、英雄主义,以及为集体和国家不畏牺牲、无私奉献的精神等。中国历史上不乏具有民族精神的英雄人物,从“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霍去病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从抗美援朝的黄继光、杨根思,再到“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的钱学森,正是这些具备民族精神的历史人物确立了华夏民族的地位。青少年作为国家的未来,不仅拥有个人的梦想,也肩负着时代的任务和使命。青少年也只有具备了民族精神,才能树立崇高的理想和目标,刻苦学习,积极进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国学”的学习和教育有利于青少年民族精神的塑造,一方面是因为“国学”本身的形成,离不开具备民族精神的优秀历史人物及优秀作品;另一方面是因为“国学”教育一直弘扬“舍生取义”“仁者爱人”“济世救人”等高尚的道德信条。
二、“国学”教育实践的反思
近年来,“国学热”突出表现在教育实践层面上,民间教育机构针对青少年开设的“国学班”层出不穷。而“国学”教育的形式主要表现为穿汉服、咏经文、行师徒之礼、尊圣祭孔;有的地方设学宫、开书院,习琴、棋、书、画。可以说,“国学”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我国青少年的综合素养,增强了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提升了其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与自信心。但是,我们在看到这些正面现象与价值的同时,却也不得不重视“国学热”背后凸显的问题。例如,部分“国学班”与所谓“学宫”不仅非法办学,随意对传统思想与文化进行筛选与片面解读、曲解释义,误导青少年的成长,甚至还有所谓“先生”鞭笞“不合规矩”的学生的事件发生。所谓“女德”演讲走进学校,宣扬“三从四德”,以继承传统文化之名贬低女性的地位和价值。经过深入的研究和反思,造成这些教育乱象的原因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点:
1.“国学”的内涵尚未达成统一的意见
中国古代史上的“国学”,主要是指官办高级学校及相应的配套设施和制度,而其讲授的主要内容是先秦“礼乐”以及后来的“经学”。到近现代,“国学”的意涵发生明显转变,“国学”开始指向以世界的眼光,突出本国、本土的学问及文化。章太炎先生更是一生倡导国学,他将“国学”的内涵定义为中国传统的经、史、子、集。[章太炎:《国学讲习会序》,《明报》1906年第7期,第124页。]学界关于“国学”的提倡与讨论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戛然而止,“国学”一度沉寂。20世纪90年代,“国学”又开始被学界关注,张岱年将“国学”定位为中国学术的简称。[张岱年:《国学今论》,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2页。]此后,学界对于“国学”的定义又有了一些新的讨论。学者们的观点强调“国学”应该具有更宽广的外延与当代的特性,但对于“国学”的内涵尚未达成统一的认识。有学者认为“国学”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凡是中国的文化学术都属于“国学”;亦有学者认为“国学”是针对治国理政而言的,“国学”特指“治国理政”之学。由于对“国学”并未形成统一的意见,划定统一的范畴,所以,直接影响到了“国学”教育实践的顺利开展。
2.“国学”教育缺少政府的规划和督导
文化建设需要政府教育机构的督导和推动,特别是教育部的顶层设计和统一规划。虽然早在2014年,教育部就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然而,至今“国学”教育尚且属于一种社会风潮,并未进入中央教育部门的课程规划。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和城市,虽然有条件的中小学已开展以通识课、传统文化课等为主要形式的“国学”教育实践,但数量较少,不能满足普遍的“国学”教育与学习需求。因而,社会上开始出现大批“国学班”“书院”“学宫”,它们打着“国学”教育的旗号大行其道,牟利甚丰。这些所谓的“国学”教育机构多数是由私立的培训机构或学校改头换面,通过大肆美化宣传吸引家长和青少年。由于中央教育部门对“国学”教育缺少统一的规划,地方教育机构对待这些私立的“国学”培训组织也欠缺严格的审核和监督,致使“国学”教育实践的水平参差不齐,甚至出现了“国学”教育的乱象。少数“书院”以传统教育的方式方法为名,专门招收“问题少年”学员,而这些学员非但无法接受良好的“国学”教育,还时常遭受鞭笞、殴打,严重危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3.优良健康的社会氛围尚需积极营造
随着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当今中国社会呈现出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各种信息无孔不入,学生在学校之外会接收到大量未经筛选的网络信息及媒体报道,这些数据化的信息流对正在成长期的青少年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同时也会带来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国学”教育,不仅是一种知识教育,也是一种品德教育。青少年处在成长阶段,心智尚未成熟,当“国学”教育实践引导的“成人之道”与他们所认知的社会现实不一致时,他们不仅困惑,也会反叛,“国学”教育也只能停留在形式上,无法引导青少年真正走向“修身治业”的健康成长道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在不良社会现象和社会信息的影响下会大打折扣,因而在“国学”教育实践中,也需要抵制不良社会现象和信息对青少年的影响。但是,目前我们在这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和改变,还远远不够。
三、“国学”教育有效推进的路径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新的历史發展时期,世界也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因而,中国的复兴不应仅表现在经济实力的超越上,也应体现在社会文明的兴盛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在2035年将中国建成一个文化强国。文化强国的建设离不开文化的学习与教育,特别是针对青少年进行的“国学”教育。“少年强则中国强”,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对青少年进行“国学”教育,需要政府、学校、社会组织团体共同努力,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和力量,共同克服和革除“国学热”的流弊,为“国学”教育有效的推进奠定基础,铺平道路。为此,主要从以下三个维度进行:
1.政府应该发挥主导作用
政府主导作用的发挥,有以下几个层面:第一,教育部门应该联合权威的专家学者,成立专门的督导委员会,指导和监督“国学”的推进与发展,取缔非法或者未经认证的“国学”教育机构和组织。同时,从事“国学”教育行业的人员,必须经过教育部门统一且严格的传统文化知识以及职业道德素养考试考核,严格防范投机者以传统文化教学为名敛财获利。第二,教育部门应该组织资深专家学者指导中小学教材的编撰,课程设计应该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将“国学”的经典文献以及知识精髓融入相关的教材内容中,使青少年潜移默化地接受“国学”的良好熏陶。比如,语文的课程设计应该适当增加古文的内容,且范围要宽广,经、史、子、集都要涉及。历史课程的教学不仅要陈述历史事实,也应该适量引入历史文献考据的内容。“国学”可以引导青少年通过有依据的逻辑推理进行认知,不仅能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有助于青少年创新能力的培育。第三,在有条件的地区,教育部门应该在中小学尝试推广专门的“国学”课,积累“国学”教育的经验,教学经验成熟之后,再大范围地推广和普及。第四,各级政府也应该加大力量,深入发掘本地有价值的文化传统,宣扬本地优秀历史文化,将“国学”的教育实践以风俗活动等具象化的形式传递给普通民众和青少年。
2.学校理应积极配合落实
学校配合落实“国学”的教育实践,有以下几个层面需要注意和加强:第一,学校作为文化教育的主要场所,首先应该增强对“国学”教育的重视程度,配合教育部门营造学习、研究“国学”良好氛围。第二,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主动向教育部门提出申请,设立“国学”课或者“通识教育”课,开展“国学”以及传统文化的教学活动,同时积极摸索“国学”的教学经验,努力形成课程教学理论体系,以便在其他学校和地区进行推广。第三,中小学在积极进行传统文化学习与教育的同时,一定要采取适切的形式。中小学校利用课余时间引入校外人员进行“国学”教育的宣讲、演讲,初衷固然良好,但一定要注重对引入人员的资质考察,必须是经过教育部门资格认证的学者。第四,各级学校都应该加强师资培训,“国学”的教育实践离不开综合素质优良的教师,既要对教师进行“国学”的知识体系培训,又要加强师德素养的培育。“国学”不仅是一种思想知识体系,也是一种道德培育的文化传统,教师不仅要传递思想知识,也要躬身践行,将传统的优良品德在生活实践中呈现给学生。青少年在实际生活中受到教师感化,不仅有利于“国学”教育的深入,也能够令青少年真正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并以此为行为规范,在以后的学习与生活中做到“知行一致”。
3.社会力量的贡献必不可少
“国学”教育的推动需要全社会的力量,社会力量的发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社会媒体应该有大局意识和责任担当,积极报道和宣传体现民族精神的历史事件与英雄人物,以此来感召人心。第二,文艺工作者也应该加强自身的修养,并且致力于创作符合传统价值且体现文化先进性的作品,引导普通民众更多地关注自身民族文化的学习和传承,同时,这也能抵御某些国家通过文化产品来宣扬和美化西方文明,从而引发国人片面和错误认知的不良现象。第三,社会名人、成功企业家在当代社会中具有较高的曝光率和号召力,是很多青少年追逐和效仿的偶像。这些公众人物要对自身在青少年中的影响力有清醒的认知,应该勇于担当社会责任,坚持公民的基本道德原则,学习传统的优良品德,适当地了解与宣传“国学”知识,这不仅有助于社会公众人物树立良好的形象,谋取长远的发展,也有助于调动青少年学习“国学”的热情与积极性。第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部分地区可以成立专门推动“国学”教育的社会组织和团体,通过读书会、经文朗诵等形式丰富“国学”教育的形式,在重大节假日尤其是传统节日,加强宣传,举办一些寓教于乐的文娱活动,为青少年的“国学”学习和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