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图互文理论下统编语文教材插图的智育功能阐释

2020-01-22余俊宏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2020年4期

摘 要: 语图互文理论是指语言与图像的互文性关系。这种关系在语文教材中体现为三种形式:语图互仿、语图互溢和语图互间。从语图互仿的角度而言,图像突显语言内容,美饰语言形式,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从语图互溢的角度而言,图像触发学生对事件溯因推果,弥补语言文本之不足,有助于衬托人物形象;从语图互间的角度而言,图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语言文本的张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利用插图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以丰富教育教学的手段与方法,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 语图互文;语文插图;智育功能

基金項目:本文系江西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项目“语图互文视角下部编语文教材插图的教育功能研究”(项目编号:18ZD084)的成果。

作者简介:余俊宏,南昌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语言学与语文教育研究。

赵宪章指出:“语言和图像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最基本的两种表意符号。”[赵宪章:《语图符号的实指和虚指——文学与图像关系新论》,《文学评论》2012年第2期,第89-99页。]语图互文意即语言和图像之间的互文性关系。这种互文性关系既可以是语图互仿,也可以是语图互溢,还可以是语图互间。从信息传播的角度来看,语言表达思想感情,传递说写者的信息,图像辅助于语言的传播,具有示证说明、愉悦感官的作用。从教育教学的角度来说,图像不仅可以为语文教学提供更为直观的教学资源,而且可以为语文教学提供更多思路。与此同时,编者也越来越注重教材中插图的教育价值,这从统编版教材装帧设计的改变上就可以看出来:[温儒敏:《“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特色与使用建议》,《课程·教材·教法》2016年第11期,第3-11页。]原人教版教材的版面为1/32开,统编版语文教材将版面改为1/16开,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插图的设计留下了更多的空间,有利于编者将图像插入到教材中,以便教师利用图像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

一、从语图互仿看图像的智育功能

所谓语图互仿,就是语言和图像的互相仿拟,彼此映照,共同表达某一主题。在教材中这种仿拟多表现为图像对语言的仿拟,如教材为故事情节、场景实物等所配置的插图,但是在统编版语文教材中,语言仿拟图像的现象也开始逐渐增多,如习作中的看图作文、练习中的景物描写等。

1.图像凸显语言文本内容

图像是对语言的描绘,语言在图像的帮助下会更加形象生动。语文教材编写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对教材的学习,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对于文本内容而言,图像在语文教材中的主要作用是形象化地展示语言所传达的信息,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文本的内容。而且图像文本更易引起读者的注意,学生通过读图可以清楚地记住文本内容,感受文本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赵宪章说:“图像之所以具备较强的记忆功能,是由于它的情感力量。”[赵宪章:《文学成像的起源与可能》,《文艺研究》2014年第9期,第16-29页。]的确,图像制作者在为文本配置插图时,需要考虑文本内容及其思想感情,使图像内涵与文本内容达到和谐统一。这样,读者就可以通过观察图像深入理解文本内容,进而可以感受文本所蕴含的思想内容。

不仅如此,图像还具有美饰语言的作用,使语言表达更具美感,而这种美感可以使语言文本更易于受到读者的关注。因为语言和图像是两种不同的表意手段。语言相对于图像具有抽象性,它属于推理性符号,而图像可以直观地表现事物,传递感情,属于表象性符号。从语图互仿的角度而言,图像对语言的仿拟“无非是将思维的图像转换成视觉的图像或者说是将‘内图像转换成‘外图像”。[赵宪章:《传媒时代的“语—图”互文研究》,《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9期,第7-11页。]但这种转换是以审美需要为准则的,编者在为语言文本配置插图时,尽可能增加图片的美感,这种美感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如统编教材《岳阳楼记》的插图就展现了这种美化功能(见图1)。该插图以岳阳楼为主图,用烟波浩渺的湖面展示其“衔远山,吞长江”的壮阔景象,由此可以让人联想到迁客骚人悲喜之情以及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这种豁达的人生态度与插图的广阔图景相互辉映,物与人、景与情融为一体,图像成了作者胸臆的直观表达,这样,学生在领略图像美的同时,也能体会语言之美。

2.图像发展学生语言能力

语言是对图像的述说。语言仿拟图像,图像就成了一种宝贵的教育资源,它可以成为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媒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知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34页。]在语文教学中,语言文字是显性的教学资源,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但是图像作为一种辅助资料,它既可以直接成为学习的对象,也可以具有隐性教学资源的功能。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图像的教育价值,利用图像来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

赵宪章指出:“图像符号是身体的延伸及其触摸世界的器官,这决定了它在观看活动中担当了身体与世界的中介,并和身体、世界密不可分、血肉相连,三者‘紧密相拥而共同在场。”[赵宪章:《语图叙事的在场与不在场》,《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第8期,第146-165页。]这说明图像有助于语言的理解和学习。语文教材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凭借,语文教材中的资源都应该是语文学习的素材,因此教师要善于运用插图,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利用图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在越来越重视空间思维能力培养的今天,图像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如统编教材七年级写作“写人要抓住特点”,分别出示了鲁迅和爱因斯坦的照片和漫画(见图2),要求学生细心观察,看看画家抓住了人物的哪些特征,然后让学生在写作中也要抓住人物的特征来写。这种由图像的绘制迁移到作文写作的教学方式,更容易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抓住人物特点写作”的方法。

2.圖像拓展语言文本的张力

语言和图像都是表情达意的符号,但是图像是静态的、共时的,它在二维的空间中展开;语言是动态的、发展的,它在一维的时间中延伸。因此从叙事方式上来看,语言文本是时间叙事,图像内容是空间叙事。在诸多图文共存的文本中,图像“因文而生”,实现“时间的空间化”;同时,图像文本又不是定格和静止不动的,而是包含着时间进程,即“空间的时间化”。[张玉勤:《“语—图”互仿中的图文缝隙》,《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第63-68页。]在统编教科书的插图中,语言与图像在叙事时同样也存在这样的特征,这是语图间隙的一种体现。但是这种语图间隙不管是时间的空间化,还是空间的时间化,它都能够使图像具有深化语言主旨的作用,而且还可以促进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发展。

李政涛指出,图像的教育价值首先在于以图像为基础的视觉化是一种心灵建构或回忆视觉心像的能力。从思维的角度看,它体现在创造了一种独特的图像思维模式,而这种图像思维模式的实质就是一种视觉—空间思维。[李政涛:《图像时代的教育论纲》,《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年第8期,第1-4页。]在语图互文关系上,语言与图像之间存在主体间性,这种主体间性的存在便于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借助图像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视觉——空间智能。以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为例,从语言叙事的角度来说,作者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记叙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但是在图像叙事中时间被淡化了。绘画人用远景和近景交相呼应的手法,撷取最能表征诗意并可以被转译为视觉图像的“诗眼”[赵宪章:《诗歌的图像修辞及其符号表征》,《中国社会科学》2016年第1期,第163-181页。],描绘了远处的村落和近处的桃林(见图7)。景物层次分明,虚实相生,色彩雅淡,意境优美。绘画人将事件压缩在一个空间平面,以直观唯美的写意手法展现了作者所向往的世外桃源。这样,渔人的行踪被折叠在远景与近景的切换中,而蕴藏于图像“皱褶”中的主旨和情感则随着空间的展开而得以彰显和深化。学生在观赏这样的插图时,会根据图像内容展开想象,将空间叙事与时间叙事相互映照,拓展自己的空间思维能力。

四、结语

在教育教学领域,图像叙事功能的勃兴为语文课程图像转向的命题提供了合法性理据。图像并非语言的附属品,而是一种能够解释表征世界的视觉话语方式。[刘晓荷,董小玉:《语文课程的图像转向:内涵、表征与进路》,《课程·教材·教法》 2019年第11期,第110-115页。]它与语言符号相互协调、相互补充共同构建语言文本的整体意义[夏锦萍,Wendy L. Bowcher:《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爱国主义语篇的概念意义构建研究》,《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第121-124页。],实现不同媒介之间的“统觉共享”[赵宪章:《“文学图像论”之可能与不可能》,《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第20-28页。],这种“统觉共享”实则是语言文本和图像艺术之间“语象”和“物像”的相互唤起、相互联想和相互模仿。[赵宪章:《文学和图像关系研究中的若干问题》,《江海学刊》2010年第1期,第183-191页。]在语文课程教学中,教科书插图不仅是文字内容的重要补充材料,其也可以被视为隐性的教育资源,具有“独立的育人功能”。[王独慎:《意境空间与性情涵养:清末修身教科书插图中的德育内涵》,《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8年第1期,第55-62页。]教学中,教师只有善于观察插图,充分利用插图,积极引导学生分析插图,将图像化阅读策略引入课堂,插图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才能得到更多更好的体现,学生的综合素养才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On the Intellectual Educational Functions of Illustrations in Unified

Chinese Textbooks under the Theory of Language-image Intertextuality

YU Junhong

(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Nanchang Normal University, Nanchang Jiangxi,330032)

Abstract:

The theory of language-image intertextuality refers to the intertextuality between language and image, which has three forms in Chinese teaching materials: the mutual imitation, the mutual overflow, and the mutual interaction of language and imag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mutual imitation of language and images, images highlight the language content and beautify the language form, which is helpful to develop students language abil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mutual overflow of language and images, images trigger the readers to infer the cause of events, make up for the lack of language text, and help to set off the characters ima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mutual interaction of language and images, images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expand the tension of language text, and help to cultivate studentsspatial thinking ability. In Chinese teaching, teachers can make full use of illustrations to carry out educational and teaching activities, so as to enrich the means and methods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improve the effect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and develop studentsChinese competence.

Key words: language-image intertextuality,illustration,intellectual educational fun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