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全视角学习理论的教师学习建构研究

2020-01-22秦丽楠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2020年4期
关键词:学习内容学习动机互动

摘 要: 以全视角学习理论视域来研究教师学习,更符合教育的时代特征与现实需求。在全视角学习理论视角下,可以将教师学习看作一种理解性学习、有意义学习和“自我”学习,动机是教师学习中重要而不可或缺的要素,教师学习是一种在互动中学习的过程。基于全视角学习理论建构教师学习:关注多元性、整体性价值取向和知情意相统一的目标体系,注重生命自觉性的学习动机策略设计,以及基于实践共同体支持系统的社会与人际互动,能够为教师学习建构提供一种新视角。

关键词: 教师学习;获得;学习内容;学习动机;互动

基金项目:本文系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课题“‘双核背景下教学名师培养策略与成长路径研究”(课题批准号:JG18CB384)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秦丽楠,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大连教育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培训研究。

全视角學习理论以一种更广义和更开放的视角重新界定了“学习”的内涵与方向。该理论强调学习不仅是心理的获得过程,同时也是个体与所处环境的互动过程。在此基础上指出所有学习均由内容、动机与互动三个维度构成。近年来,“教师学习”成为教师教育领域中一个新的研究视角。“教师学习”作为成人学习的一种形式,其在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等方面均有别于传统的学校学习,因而不能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直接移植到教师学习活动之中。以更广阔、更包容、更具时代意义的全视角学习理论来开展教师学习本质与规律的研究,将为教师学习实践提供前瞻性理论指导。

一、教师学习理论研究:沿革与现状

1.教师学习理论发展概况

教师学习研究最早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至今已有30多年的研究历程。教师学习理论先后经历了认知—建构学习理论为导向的起步阶段和多学科多维度研究的发展阶段。在认知—建构学习理论视角下,研究者开始意识到教师思维的存在,开始审视教师教育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认知及道德维度。同时,“反思”在教师教育领域也引发了广泛关注。此时的教师学习研究主要涉及教师知识、学习教学、教师反思、教师思维等关于教师认知、知识获得过程的探究。[毛菊:《当代西方教师学习理论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第12页。]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今,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社会的到来,高阶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日益成为教育的核心关注。要培养21世纪所需要的人才,教师需要接受更为有效的专业化学习,在先前建构主义为主导的基础上,开展多学科、多领域、多维度的跨界学习,教师学习研究变得日益复杂。教师需要成为主动的学习者,以应对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要求。此时,教师学习研究主要聚焦于基于职场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等论题。受维果斯基为代表的社会历史文化理论和后来的活动理论、情境认识理论等的影响,有关教师学习的社会维度的研究逐渐增多。同时,以“教师学习共同体”研究为主要内容和特征的教师学习互动维度也受到了极大关注。

2.教师学习研究现状

教师学习研究现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基于理论视角的教师学习内涵解析,以理论作支撑解析教师学习的内涵。

(2)教师学习机制的诠释与探究,

主要包含基于某一学习理论的教师学习机制研究,以及基于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学习机制探究。

(3)基于教师学习的理论综述研究。

综观已有研究,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教师学习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但也存在诸多不足:一是当前对教师学习的研究更多关注教师个体与其环境之间以对话、合作等为主要形式的互动过程,很少涉及教师个体内部的心智获得与加工过程,对于教师先前已有的学习结果以及学习基础缺乏关注,而这正是教师学习互动过程发生的前提条件。二是已有研究多是关于教师学习内容的描述,很少提及教师学习过程发生所需的心智能量,即以动力、意志、情绪为特征的学习动机层面的研究。因此,教师学习建构研究必须解决当前存在的这两个主要问题,才能使后期的教师学习研究更加深入、系统、科学。

3.全视角学习理论的价值与超越

(1)全视角学习理论的内涵与价值

全视角学习理论全面而广泛地吸纳了诸多相互争鸣的理论学派的主要贡献和学术观点,试图对“学习”给予一个令人满意的整体性、充分性的理解。为此,全视角学习理论以建构主义为本质立场,搭建一个由“两个过程、三个维度”共同构成的学习理论框架,见图1。[克努兹·伊列雷斯:《我们如何学习:全视角学习理论》,孙玫璐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9页。]在此框架基础上,吸收、评价、加工众多学习理论成果,将关于学习的大量不同理解汇聚在一起,置于理解学习的一个共同框架之中。

图1中的“学习三角图式”足以展现学习活动的广泛性和多样性,这种以广泛性和多样性为特征的学习,满足了新时代人才应具备的素养和能力发展要求,促进了个体在认知、情感和社会性上持续不断的变化和重构。全视角学习理论作为一种整体性学习理论,在澄清和凝练以往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努力寻找不同理论学派间的联结点,提出一种横跨总体的学习理论,超越了以往学习理论对于学习的某个方面、要素或观点的关注,涵盖了在内容、动机和互动之间的整个学习领域,见表1。

(2)全视角取向的教师学习理论的价值

教师学习理论先后经历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导向(20世纪六七十年代)、认知—建构学习理论导向(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和多学科多维度研究(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今)三个发展阶段。[毛菊:《当代西方教师学习理论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第7-12页。]可见,全视角取向的教师学习理论突破了传统的技能本位和专业本位的学习,将挖掘教师的学习潜能、创新能力等素养本位的学习作为教师教育的核心关照,旨在帮助教师习得高阶思维和行为发展的策略方法,为教师提供更为有效的、深度的学习,进而以其科学的思想和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多学科多维度的全视角教师学习理论,为我们科学全面地认识教师学习提供了一个广阔而深刻的研究角度。

二、全视角学习理论视域下的教师学习内涵解读

“学习”的本质即获得知识、技能和经验。“教师学习”是指教师从自身学习需要出发,由个体经验而引起的教育行为、教育能力和心理倾向的较为持久的变化。全视角学习理论视域下,教师学习包含两个过程和三个维度:“两个过程”是指教师个体与其所处环境的互动过程以及教师个体的心智获得与加工过程;“三个维度”是指教师学习内容、学习动机和互动维度。可见,全视角学习理论下的教师学习所涉及的因素较多,对教师学习内涵的理解将具有多元性和复杂性。

1.教师学习是一种理解性学习和有意义学习

教师学习通常建立在已有“认知图式”基础之上,是对已有认知结构的突破与重组,通过这一过程获得的学习成果在性质上更为持久、更有适应力,能够为其提供更多的行动机会,并在多种情境中加以运用。此外,教师学习不仅是知识和事实的积累,更是有意义学习的活动,强调将教师的情感和认知融入学习过程之中,造就个性化和差异化学习。很大程度上说,教师学习是靠其自身的努力和坚韧性驱动的。

2.教师学习是一种“自我”学习

教师学习是自我理解和身份认同的塑造过程,教师学习不仅是“自上而下”的塑造与覆盖,还关乎认识与理解自己的反应、倾向、偏好、优势、劣势等参与自我管理过程的关键性因素。在这一过程中,自我反思发挥重要作用。

3.学习动机是教师学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学习动机作为学习的动力源泉,是教师学习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学习质量和效果。动机强的教师学习者能够自觉学习,更愿意将所学知识技能应用到相关教学情境之中。反之,动机弱的教师学习者则更容易遗忘之前的学习结果,并倾向于躲避相应的教学情境,墨守成规,不易改变。此外,学习内容和学习动机之间存在密切的相互作用,也就是说,教师学习的内容与挑战要与其兴趣和资质相一致,保持相互平衡,任务挑战既不能太小,太小不能对教师学习产生重要意义;也不能太大,太大会使教师感到不可接受进而选择逃避。

4.教师学习是一种在互动中学习的过程

教师学习具有情境性,是教师作为学习者与其所处的社会、人际交往等外部环境间的互动。教师学习通常发生于教学实践和学习共同体之中,若教师学习者在其中多一些互动和责任,其学习的可能性就会越大,越能够主动学习。

三、全视角学习理论视域下的教师学习建构

1.全视角学习理论下教师学习的价值取向和目标体系

(1)关注多元性和整体性:全视角学习理论下教师学习的价值取向

教师学习的价值取向一直是业内人士争议的焦点之一。对学习本质的理解应当是全面的,这就是知识建构的心理本质和社会本质相统一的观点。“社会建构和认知建构的统一”应构成我们开展教师学习研究的理论框架。[刘学惠,申继亮:《教师学习的分析维度与研究现状》,《全球教育展望》2006年第8期,第58页。]全视角学习理论恰恰是基于这样一种理论假设,其本质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并与符尔特所指的弗洛伊德与皮亚杰理论建构之间的基本相似点紧密联系,即学习是一种在生物和遗传意义上发展起来的,人类种群基本组织与人类个体作为一个主体,即作为社会个体的自我构建之间的一个联结。[克努兹·伊列雷斯:《我们如何学习:全视角学习理论》,孙玫璐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80页。]学习被认为是内部心理过程(获得过程)和个体与其环境之间社会互动过程(互动过程)的一种整合。因此,全视角学习理论的本质,一定程度上为教师学习价值取向奠定了认知基础。教师学习是在其已有认知经验基础上,将外界环境加以改造、适应、合并、吸收,不断扩展和丰富已有认知结构的过程,主要表现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同时,也包含基于一定问题情境的对已有认知结构的整体或部分重构,主要表现为行动学习、个体化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等。

综上,全视角学习理论下的教师学习价值取向是建立在已有认知经验基础上,在教师个体与社会、人际等外部环境互动中,丰富和改造已有知识经验,最终实现自我认同和自我价值的过程。教师学习由关注知识、理解和技能的内容维度,关注动力、情绪和意志的动机维度,以及关注活动、对话和合作的互动维度组成。

(2)关注知、情、意的统一:全视角学习理论下教师学习的目标体系

全视角学习理论将学习的内容、动机和互动三个维度视为相互作用的整体,而美国教育理论家埃蒂安·温格的学习理论模型,能够较好地在这三个维度之间保持一种平衡。温格在其学习模型中提到,学习活动嵌入在“意义、实践、共同体、身份认同”四个条件之间。“意义”与“内容”维度有关,“实践”和“共同体”关注的是“互动”维度,而“身份认同”与三个维度都相关。通过意义要素,来探讨有意义地体验生活和世界的能力;通过实践方式,来探讨共同拥有的历史和社会资源、框架以及能够支持行动的相互承诺;通过共同体,来探讨值得我们去不断追求、不断被认可的社会结构;通过身份要素,来探讨在共同体情境下,学习如何改变了我们,如何创造了个人成长历史。

以温格的学习模型来反观教师学习目标体系,可以看出,教师学习的目标是实现三个维度协同发展、螺旋上升的过程。教师学习关系到共同体和实践,并且创造了意义和身份,教师通过在共同体中的不断行动和参与,获得发展。也就是说,全视角学习理论视域下的教师学习目标是实现教师在知识、情感、动机、互动等诸多方面的整体提升。

2.全视角学习理论下的教师学习动机及其促进

学习过程的出现源自动机和情绪领域。学习动机涵盖有关心智能量的范畴和特性,这种心智能量是学习的驱动力,即通常说的动机、情绪、态度和意志,个体将其投入学习情境或学习过程之中。全视角学习理论认为,内容和动机存在着紧密的相互作用,两者共同构成了学习获得过程的两个维度。学习内容受到心智能量的性质和强度的影响,同时动机、情绪、态度和意志也受到學习内容的影响。

对于教师学习,从激发学习动机角度出发,首先要创建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即要创设一种理解与包容的氛围,能够激活其乐观向上的态度,让教师体验创造性的感受。其次,基于教师的学习内容应该是在未来更广阔的、未知的学习和工作环境中可持续运用的资源。这是激发教师学习动机的两个先决条件。总之,激发教师学习动机,最重要的是让教师成为学习的主体,为自己的学习负起责任,他们在学习共同体中贡献越多,收获便越大,越能表现出对教师职业的热爱。

此外,教师学习动机还会随着其专业发展阶段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教师的专业成长遵循由“外促”走向“内生”的发展趋势,是一个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发展的过程。由“经师”成长为“人师”,存在着一种持续朝向更加自我导向的发展,借此逐渐地把自己从外部束缚中解放出来。[孙玫璐:《学习理论的体系化尝试——克努兹学习论综述》,《世界教育信息》2009年第1期,第66页。]在教师专业发展初期,由于其存在多样化的生活目标和方向,因此其学习是有选择性的,以问题解决或社会适应等为主要学习动机。而到了诸如“人师”这一发展阶段,其学习特征表现为一种个体本能的动机,愿意主动去学习、理解、体验,愿意在教学实践中去迁移运用,学习导向到个体的发展,决定于学习者的需求和兴趣。

3.全视角学习理论下的教师互动

全视角学习理论提出学习不仅包含个体水平和内部获得过程,还包括个体与社会及人际交往水平之间的互动过程。全视角学习理论将个体与环境的互动,由简单到复杂分为感知、传递、经验、模仿、活动和参与六种形态。[克努兹·伊列雷斯:《我们如何学习:全视角学习理论》,孙玫璐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06-107页。]“感知”是互动的开始,是个体与周围世界互动后的影响;“传递”是指个体有兴趣在某种程度上传递他人信息和感觉印象,或影响他人。作为接受者或学习者,对这种传递比较感兴趣、比较积极;“经验”是最为普遍的一种互动形式,学习者在接收信息的同时,也在付诸行动,从而能在互动中获益。“模仿”则是学习者主动地按照学习榜样去行动,努力用他人作为指导者示范的方式或在一个更为目标导向的形式中去行为。“活动”则是学习者积极寻求能够用于他所感兴趣的特定情境中的影响。“参与”作为广泛存在的一般水平的互動形式,其表现为学习者处于一种有着共同目标导向的实践共同体之中,成员拥有被承认的地位,并有一定的影响。

可见,教师学习不单单是个体获得的过程,更是与社会、与他人互动的过程。一方面,教师个体处于一个共同体或社会环境之中,因此,教师与社会文化间的互动过程,表现为其专业发展基于特定的社会条件和文化传统,这种条件或传统濡染、涵养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培育了他们的理性自觉和先进理念。同时,教师作为文化主体,在继承优良教育文化传统的同时,又尝试以与时俱进的创新理念、方法不断反思教育文化现象与问题,反哺教育文化,实现对传统教育文化的不断超越与重构。另一方面,教师学习是实践共同体中的人际互动过程,教师学习不仅是知识与技能的习得过程,更是基于知识和技能进行个体经验重构的过程,实践共同体则是这种重构过程的重要载体。实践共同体是教师学习的关键条件,教师学习离不开“同僚式”学习共同体的共建共享,共同体能保障每一位教师专业成长的机会,借助经验、模仿、活动、参与等较高水平的互动形式,交流互鉴,实现教师个性化和多样化学习,进而促进每一位教师的专业成长。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 Learning Based

on Full-view Learning Theory

QIN Linan1,2

(1. School of Education,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Dalian Liaoning,116029;

2. Dalian Institute of Education,Dalian Liaoning,116021)

Abstract:

To study teacher learning based on full-view learning theory conforms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and the realistic needs of education. This theory holds that teacher learning can be regarded as the learning with understanding, meaningful learning and a kind of “self” learning; motivation is an important and indispensable element in teacher learning, and teacher learning is a process of learning in interaction. Constructing teacher learning based on full-view learning theory involves focusing on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diversity and integrity and the goal system of the unity of informed intention, and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design of learning motivation strategy of life consciousness and the social and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 based on the support system of practical community, which can provide a new perspective for teacher learning construction.

Key words: teacher learning,acquisition,learning content,learning motivation,interaction

猜你喜欢

学习内容学习动机互动
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内外因素及其作用
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Analysis on the motivation of students in English learning
运用“小组合作”,打造高效课堂
浅谈粉丝经济与网络造星的互动关系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
推进小组合作学习,构建和谐快乐课堂
The Ways of Fostering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基于“自能”理念,促进学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