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视域下居家学习课程体系的校本化实践

2020-01-21彭苏华

辽宁教育·管理版 2020年12期

彭苏华

摘要:特殊时期的线上教学,应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可借助数据调研,了解学生学习设备的拥有情况以及课程需求,同时整合社会生活,科学设置课程内容;可建立基于调研的延迟开学期间课程体系的动态调整机制,使线上学习的内容设计及实施方式更加适合学生的需求,真正让学生学有所得。

关键词:居家学习;核心素养指向;动态调整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2020年春季延期开学。全国上下响应教育部的号召,从“线下”到“线上”,从“面对面”到“键对键”,积极开展“停课不停学”的实践探索。在某种意义上,这场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张“大考卷”,对学校、师生、家长进行了全方位的功能性测量。非常时期,如何对学习主体、学习方式、课程资源、技术媒体等教学要素和教学关系进行有效驾驭,如何从容应对这场重大突发疫情事件,无不彰显着一所学校的教育品质、办学水平和价值取向。

一、借助数据调研,精准定位居家学习课程目标

推迟开学的消息一经发布,网络上便传来了各种声音,诸如线上线下学习优劣的讨论,某些地区学校“一刀切式”的全员录课,各种在线平台的营销策略等信息如潮水般涌到老师、家长的面前。在纷繁的信息大潮下,教育的专业判断和专业引导对教师、家长而言显得尤为重要。

基于此,我校首先带领教师冷静思考线上学习与以往的学习有怎样的不同,线上学习的目标究竟应该如何定位,线上学习应该遵循怎样的学习规律,以及线上学习应如何联通家庭、学校与儿童。通过问题的指引,引导教师一步步走向深度思考,明晰非常时期是“人”完整成长的机会期。线上学习的设计关键,应该是让学生保持对生活体验的敏感,读懂“自然”与“自我”的关联,进而热爱自然并产生自我生长的力量。

学校推出了给家长的温馨短信,指导家长合理选择免费的课程资源,避免出现重复学习、无效学习和增加孩子学习负担的问题。同时,还通过学校公众号以及班级微信群进行沟通交流,帮助家长明晰延迟开学期间学习方式可以多样性,如自主阅读、居家锻炼、实践探究、亲子活动等都是儿童成长所需,而延迟开学正是实施这些学习内容的重要契机。借助这个“宅”家共处的时机,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探讨对生命的态度,对人类的悲悯,对良善的共鸣,这些将为孩子的成长打下生命的底色。

在第一周线上学习正式开启之前,学校设计了《关于延迟开学期间网络线上学习的相关情况调研问卷》,问卷从学生是否具有线上学习的经验,能否独立操作学习设备以及课程时长要求、课程内容需求等方面进行设计。全校有2450名家长参与调研,提供了真实的需求信息。

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发现近八成的学生之前曾接触过线上学习,有过线上学习的经历(见图1)。在学生家庭现有的线上学习设备中,排在前三位的是手机、平板以及电脑,分别占比41.2%、34.4%和21.9%(见图2)。

基于问卷结果分析,学校确立了“好技术+好课程+好习惯”的线上学习设计思路。

二、坚持核心素养指向,科学设置居家学习课程内容

我校着力于凸显核心素养导向,以“技术”和“课程”为支撑,将习惯培养贯穿学习全过程,引导学生将视野聚焦于这一阶段的现实生活,从而感悟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一)运用好技术,破解设备难题

基于学生家庭现有设备的统计分析,最终确定适合手机、平板、电脑安装的“乐教乐学平台”,学生和家长无需重新添置新设备即可参与学习。为使学生家长掌握技术操作方面的问题,学校推出了《大马路小学学生线上学习操作指南》,呈现出具体的操作步骤,请家长和孩子在学习前一起对照指南操作,为其使用设备做好基础性准备。

(二)设计好课程,引发真实学习

学校根据问卷反馈信息,了解学生参与线上学习的真实经验,把握学生的需求,在教研组反复研讨的基础上,设计了学科课程和校本课程两个模块。学科课程方面,将课外阅读、数学实验、科学探索、戏曲欣赏等内容进行综合性的设计;校本课程则围绕着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通过设计主题实践活动课程,引导学生反思个体生命与整个自然生态的关系。

“一切离开人的发展需求的教学,都会显得无目的、无活力、无创造性,也就无价值、无效。”“对于人的教育而言,关键是选择何种知识,以何种方法让知识融入人的心灵,成为人性自身的一部分。”基于调研结果,开设符合学生需求的课程内容,引发学生的真实学习,使学生在居家期间也呈现出投入、专注、紧张而又快乐的学习状态。以“疫情中的生命追问”主题活动课程为例,从直面生命、敬畏生命、感恩生命等三个角度设计学习活动,每个活动推送相应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呈现各种表现形式的学习成果,以更好地体悟生命的意义,创造生命的价值(见表1)。

(三)培养好习惯,促进自主发展

当下的儿童是信息时代的“原住民”,他们习惯了工具支持,也愿意接受信息技术的挑战。学校鼓励学生发挥主动性,自主制定居家学习生活的方案,把生活、学习、休闲活动等形成一张可操作的作息生活表。同时,借助网络建立多个学习小组,形成不同的学习共同体。共同体成员商定线上学习交流公约,在同伴的激励下从他律走向自律,推动自主管理能力的提升。

最好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没有学生自我参与的教育只能是外在的灌输。通过学生之间的主动交往与合作互动,互相学习并转化为学生的成长行为,延伸到日常生活之中,并逐步成为他们的成长自觉。

三、借助调研机制,推进课程设计的动态调整

课程开发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开展线上学习一周后,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居家学习的情况,学校设计了《延迟开学期间线上学习的调研问卷》。从家庭成员近期是否复工,参与线上学习遇到的困难,对前期课程设计及实施的满意程度等方面进行设计,共有2311位家长参与了调研。从数据来看,69.84%的家长认为学生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长合适。在课程的设计方面,语文的阅读课程结合疫情防控设计的主题实践活动,数学开设创意课程,英语将绘本阅读与配音等结合,这些课程深受学生的喜爱。我们在数据中发现,在第一阶段线上学习时,7.18%的学生学习时无需家长帮助,59.93%的学生偶尔需要家长帮助,32.89%的学生一直需要家长帮助。基于此,在57.16%的家長已经复工的情况下,如何帮助学生更好的自主学习成为我们新的关注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