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准“双助”:一个都不能少

2020-01-21李阳

辽宁教育·管理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教育局资助困难

辽阳教育局深知,进行经济资助的目的不单是为了学生安心上学、教师踏实上课,还要让受助师生意识到,贫困的原因有很多,但知识贫瘠是重要原因。知识是能力生成的基础,是彻底摆脱贫困现状的前提,而学校学习是获得知识的基本途径,所以,必须保证学生接受学校教育,一个都不能少。在解决生活困难的同时,教育局也创造条件让教师在工作中获得专业成长,让学生在学业上不断得到成功的体验,从精神上帮助他们树立战胜困难及摆脱贫穷的信心,获得未来人生更多选择的能力。所谓既“扶志”,使其自强;又“扶智”,使其自立。

9月23日,教育部副部长郑富芝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决战决胜教育脱贫攻坚的有关情况,明确宣布,“义务教育有保障”目标基本实现。“义务教育有保障”作为国务院《“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目标“到2020年,稳定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以下称“两不愁、三保障”)”中的“三保障”之一,被排在了第一的位置,因为教育贫困将导致“贫困代际传递”,不仅事关其他各项民生保障的落实,还影响脱贫攻坚战夺取最终胜利,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顺利实现。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推进教育精准脱贫,重点帮助贫困人口子女接受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让每一个孩子都对自己有信心、对未来有希望。”(2016年9月9日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时的讲话)

教育脱贫做到“精准”之不易,“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之艰难,从郑富芝副部长对“义务教育有保障”取得的三个重要进展——基本实现了应返尽返、资助全覆盖和办学条件的配备要求——就可以看出过程的曲折。仅就前两个“基本实现”,能做到“把辍学的学生劝返回来”,应返的“尽”返;能做到给所有贫困人口子女以资助,能助的“全”覆盖——全国辍学的学生由去年大约60万人降到今年的2419人,60万建档立卡困难家庭学生中的20万基本上都被劝返回到学校正常上学,小学净入学率达到99.94%。在短时间内,国家的决心和投入有多大,相关的工作有多艰难,身处辽宁的我们难以想象,只能以小见大,来到今年秋季入学时仍有987名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辽阳,去走近那些数字里的学生,走近为了改写这些数字而不懈工作在扶贫一线的教育人,希望透过辽阳看辽宁,透过辽宁看全国。

应助尽助,保证无一名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

“不让一名学生因为家庭贫困而失学”是辽阳教育局为精准脱贫下定的决心、给出的承诺。怎样才能让决心付诸行动,让承诺落到实处?怎样确定“应助”的?如何使“应助”的到达“尽助”?教育局深入调研,立足“精准”,下大气力,不断推进和完善扶贫工作。

资助任务精准

“十三五”期间,辽阳教育局扶贫目标明确,任务精准,把“应助”的范围确定为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各教育阶段,保障在这些阶段学习的建档立卡学生获得从入学到毕业的全程、全部资助:建档立卡的学龄前儿童确保都有机会接受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阶段的适龄人口确保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高中阶段的适龄人口确保都能接受高中教育,高等教育阶段适龄人口有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学龄后人口加强职业技能教育和综合素质培养,确保学生不会因家庭贫困而失学,推动贫困家庭从根本上脱贫致富。

资助措施精准

辽阳教育局基于精准识别,始于精准对接,行于精准资助,将物质资助与能力资助、精神资助相结合,将扶贫扶困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多措并举,全面构建扶贫工作体系。

一是创新教育扶贫模式,全面深化协作化办学改革。制定出台《辽阳市中小学幼儿园协作化办学三年发展规划》,按照学前有突破、小学有特色、初中有成效、高中有成绩的要求,科学规范扶贫体制机制、组织领导和经费保障等工作,不断深化协作化办学成果,推动优质资源覆盖贫困地区。

二是加强贫困地区教育现代化水平建设。2019年完成5所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打造“三通两平台”升级版,实施“教育信息化融合2.0行动计划”,以“互联网+教育”建设为重点,积极完善硬件配备;建设全自动录播教室,构建课程资源体系,启动“互联网+千课计划”“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等信息化教学活动,推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开放共享。

三是加强资助工作规范化和信息化管理,提高学生资助管理水平。市教育局落实省市相关资助政策和标准,严格按照《辽阳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办法》,不断完善贫困学生精准资助体系,确保每个建档立卡家庭学生享受资助政策,实现建档立卡家庭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坚持“学段资助政策全享受、资助标准最高档、资助项目可叠加、资助过程无评审”的原则,对建档立卡家庭学生给予优先资助。

四是加强职业教育,实现就业脱贫。辽阳以提高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建设为重点,打造职业教育协作化办学升级版,建设校企合作新高地,优化职业学校专业布局和产教融合机制,围绕本市重点打造产业集群和企业实际需求,集中力量建设石油精细化工、先进制造、电商物流、现代农业、养老服务等14大类专业,加大中职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工作力度,以就业拉动招生,以校企合作激活就业,依托辽阳市校企联盟平台,广泛开展贫困家庭学生免费培训,优先就业,通过定向委培特困生等方式,帮助贫困生完成中专以上职业学历教育,实现就业脱贫。

五是積极改善贫困乡村办学条件,全面抓好农村薄弱学校改造工作。辽阳教育局支持辽阳市所属灯塔、辽阳两县改善办学条件,继续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加快缩小区域城乡教育差距,促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目标的实现。

六是加强贫困乡村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按照省教育厅等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实施辽宁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特设岗位计划的通知》精神,合理设置招聘岗位,科学配置教师资源,缓解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紧缺和结构性矛盾,重点解决贫困乡村学校部分学科教师短缺问题,做好骨干校长和教师到乡村薄弱学校轮岗支教工作,助力乡村校长及教师的专业成长,缩小城乡、校际之间差别,带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

七是进一步加大贫困生资助力度,落实国家教育扶贫政策。设立各学段一条龙扶困助学体系,严格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真核查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精准实施从学前、小学、初中到中职、普高、高职各学段困难学生的资助,确保每个学生不因贫困而失学。

资助督查精准

为保证教育脱贫攻坚目标的顺利实施,辽阳教育局严格纪律,加强管理,积极宣传。

一是强化责任意识。市教育局要求各县(市)区教育局认真履行职责,发挥行业和职能优势,衔接相关部门,从人才、资金、项目、信息等方面为农村建档立卡的学生提供扶持,确保帮扶措施和任务的落实,积极推动社会力量、爱心企业和团体采取“一对一”的方式帮扶贫困学生,减少因学返贫现象的发生,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引导社会各界更多关注和参与教育精准扶贫开发事业。

二是教育系统建立“市负总责、县抓落实”的精准扶贫工作体制,充分运用行业资源做好教育扶贫开发工作。要求县(市)区教育局主要做好组织动员、进度汇总、人力调配、推进实施等工作,对教育精准扶贫的重点工作实施过程督查督办。对工作不到位,贫困家庭学生各种资助项目“该补未补”的实行问责,加强学生资助工作人员的培训和资助工作监督检查,实施规范工作程序,强化资金使用的监督。对虚报受助学生人数、套取国家财政资金等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建立高效运转的工作机制,确保每一名家庭經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资助宣传精准

加强教育精准扶贫宣传工作。教育精准扶贫惠及贫困家庭和学生,是市政府的重点民生工程。教育局要求充分利用教育门户网站、微博、微信、校园网、教育类报刊及新媒体,对教育扶贫的政策典型经验和先进事迹广泛宣传,让广大群众了解政策内容,熟悉资助办理程序,以顺利获得资助;建立教育精准扶贫公告公示制度,强化社会监督,向社会公示教育精准扶贫资助项目、资助额度、年度资金安排及工作进展情况,确保教育资助资金在阳光下运行。

由于辽阳市教育局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从精准定位、精准识别、精准对接、精准施策到精准监督与宣传,实现了教育帮扶脱贫的“应助尽助”。近4年,累计资助贫困家庭学生69079人次,发放各级各类助学金1.019979亿元。

师生“双助”,确保困难师生无后顾之忧

辽阳市教育局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视,不仅体现对困难学生的精准帮扶上,还体现在对困难教师的应助尽助上,其资助政策所惠及的,是所有学段、公办、民办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困难教师的4个“全覆盖”,是师生“双助”。教育局深知,教师作为教育者,如果缺位,如果不够强大,如果无法全身心投入,教育行为就难以保证,教育活动就无法进行,“不让一名学生因为家庭贫困而失学”的脱贫目标就只能是一句空话。为此,从2019年开始,辽阳市教育局联合市慈善总会,扩大扶贫工作范围,开始实施“双助工程”,在按照国家要求扎实推进建档立卡家庭学生资助工作的同时,也积极筹措资金,开展了对其他经济困难学生和教师的资助。

吃上“阳光午餐”,坐上“温暖校车”

市教育局在调研时发现,对困难学生家庭来说,每天一顿午餐和校车费用都是不小的开支,足以影响到学生到校上学,不及时解决,完全有可能导致学生再度辍学。按照校车费平均每人每年1100元,午餐费平均每人每年1300元的标准,全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坐校车人数是506人,所需资金24.5154万元;午餐人数832人,所需资金51.8882万元。从2019年开始,教育局筹集资金,每学期投入76.4036万元,全年投入152.8072万元,专门用于资助全市幼儿园、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中职学校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校车和午餐费用,解决了全市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坐校车难和午餐难的问题,保证了困难学生不会因此而失学。

优先资助建档家庭学生,扩大资助其他困难学生

建档立卡家庭学生是优先资助的对象,辽阳全市早已实现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除了这部分学生,无论城市还是农村,还有很多学生因家庭困难随时面临辍学的危险。教育局积极作为,想方设法调动资金,对城市学前和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儿童、残疾儿童给予每人每月200元、农村每人每月100元的保教费资助;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贫困寄宿生提供每人每年小学1000元、初中1250元的生活补助费;对家庭经济困难非寄宿学生提供每人每年750元的生活补助费。这些补助,不仅缓解了学生的经济压力,也减轻了他们继续求学的心理压力,坚定了他们努力学习的信心。

救助在职教师,不忘退休教师

为进一步加强帮困力度,让家庭经济困难的教师同样感受到政府社会的关爱,辽阳教育局联合市慈善总会,依托社会爱心人士和企事业爱心捐赠的资金,按照“关注弱势、帮扶解困、促进和谐”的原则,在教师依法享有其他福利保障的前提下,向困难教师提供资助。为体现捐助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透明,教育局严格管理,明确救助“困难教师”的具体条件:教师本人患重大疾病导致家庭困难;教师配偶或未婚子女因患重大疾病导致家庭困难;单身教师独自赡养老人,供未成年子女上大学导致家庭困难;家庭因遭受自然灾害、突发事故而导致困难,等等,让爱心基金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教育局要求各学校实事求是,建立困难教师救助档案,坚持专款专用,重点向农村、偏远地区教师和城市一线教师及特殊困难的退休教师倾斜。2019年末,教育局筹集60万元,完成了对全市150名家庭经济困难在职教师及特殊困难退休教师每人4000元的资助;2020年上半年,又筹措资金40万元,在第36个教师节到来之际,对全市200名贫困教师进行了每人2000元的资助。教育局领导亲自把资助金送到教师家中,深入了解并现场协调解决教师的困难。这些资助不仅对教师的生活起到了帮扶解困的作用,还让他们感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温暖,减少了后顾之忧,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兼扶“志”与“智”,寻找脱贫的内生动力

2018年通过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指出,“坚持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正确处理外部帮扶和贫困群众自身努力的关系,强化脱贫光荣导向,更加注重培养贫困群众依靠自力更生实现脱贫致富的意识,更加注重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而教育作为扶志与扶智的重要手段,“是最具有根本性、可持续性的扶贫举措之一,有助于让贫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全面提升劳动者自身综合素质,掌握脱贫致富技能,实现均衡分配教育資源”(齐明正、单许昌《教育精准脱贫的理念与路径》《光明日报》2019年02月18日)

扶志与扶智:助力师生自强自立

教育精准脱贫,要解决的不仅是经济问题,更重要的是解决社会问题,解决人的问题;不仅是解决人的能力问题,还有人的自身动力问题。“没有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撑,精准扶贫就没有灵魂;不解决思想问题,扶贫举措便无法精准落地。扶贫对象唯有在思想意识上接受了脱贫的存在意义,脱贫的主动作为便有了保障,脱贫的落地效能便会凸显。”(蔡其勇、赵庆来《精准扶贫的教育学解读》《中国教育报》2017年08月31日)辽阳教育局深知,进行经济资助的目的不单是为了学生安心上学、教师踏实上课,还要让受助师生意识到,贫困的原因有很多,但知识贫瘠是重要原因。知识是能力生成的基础,是彻底摆脱贫困现状的前提,而学校学习是获得知识的基本途径,所以,必须保证学生接受学校教育,一个都不能少。在解决生活困难的同时,教育局也创造条件让教师在工作中获得专业成长,让学生在学业上不断得到成功的体验,从精神上帮助他们树立战胜困难及摆脱贫穷的信心,获得未来人生更多选择的能力。所谓既“扶志”,使其自强;又“扶智”,使其自立。

采访中所见受助师生,大部分家庭是因病致贫,但在他们身上,看不到消沉和沮丧,而无一例外都是乐观、向上和感恩,这是教育带来的希望和力量。

学生:品学兼优

辽阳县河栏镇九年一贯制学校六年一班的王庆宇、甜水乡中心小学五年一班的王秋雯、甜水乡初级中心的梁森,都是受助的学生。王庆宇家因照顾体弱多病的老人,欠下很多外债,爸爸只好到城里打工赚钱,妈妈起早贪黑干农活;王秋雯的父亲因为严重的风湿病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家里只能靠几亩薄田和母亲打零工维持生活;梁森从小生活在单亲家庭,父亲患有肺结核,身体虚弱,早已失去了劳动能力。父亲常年治疗,掏空了本来就贫穷的家,家庭重担都落在爷爷身上,赖以生存的只有几亩地。她由爷爷奶奶带大,爷爷年龄越来越大,家里的生活举步维艰。为了孙女能够坐校车正常上学读书,爷爷已经赊了半年的校车账了。

这些在贫困中长大的孩子,过早地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因而懂得心疼长辈,主动替父母分担生活的压力,感恩来自社会的资助,尤其知道学习的机会来之不易,格外珍惜学校的生活。有了“阳光午餐,温暖校车”爱心助学活动,有了对困难学生的补助金,有了社会爱心人士与贫困学生建立的“一对一”长期结对帮扶关系,孩子们上学读书有了基本保证。他们在家帮助长辈做家务、干农活,在学校品学兼优。没有条件去校外补课,他们就利用课上时间努力学习,课后不用家长操心,独立完成作业。他们热爱学校,乐于助人,关心集体,是老师的助手、同学的榜样;他们是三好学生、劳动之星、优秀干部,是各种比赛的获奖者……一贫如洗的家里,墙上贴满了孩子们多年来获得的奖状。

教师:敬业忘我

55岁的曹丽华老师是辽阳县下达河乡中心小学的老师,84年高中毕业的她民师转正后一直在农村学校工作,爱人多年前意外去世,女儿受刺激精神分裂,自己接连得了乳腺癌、高血压和糖尿病,3年前又做了心脏搭桥手术。接踵而来的打击并没有让她失去工作的热情和生活的信心,即便化疗期间,她也仍然坚持做班主任工作,严格要求自己。对她而言,“当上班主任,这心跟孩子就离不开了”,能以一己之力让孩子们接受学校教育是她回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好方式。现在,她要照顾女儿和外孙生活,自己每天都离不开药,可学校的工作从不耽误,一直兼着三个年级每周9节的道德与法治课。

曹老师不愿意谈自己,可谈起学生,却有着说不完的话,言语之间都是骄傲、赞赏和爱。她回忆说,有一年高考,自己教过的一个班考上一本的有7个,后来还有的考上了硕士、博士。这些农村孩子从小就懂得生活的艰难,知道勤俭节约,能吃苦耐劳,关心弱者。冬天生炉子,孩子们会先把幼儿园的炉子生好,再生自己班的。烧煤要筛煤面子,为了保证他们的健康,校长给每个孩子发了口罩,告诉他们用完了可以扔掉。可孩子们舍不得扔,都洗得干干净净。那一排排晾在校园里白白净净的口罩,一直在她的记忆里。孩子们自己从不乱花钱,可对曹老师却特别舍得,毕业时把自己的零花钱凑在一起,给老师买了饮水机。

朴实的曹老师也许没意识到,正是她的言传身教和对教育的热爱影响了学生,正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好多孩子把曹老师受到的磨难写进了作文激励自己:未来无论生活有多难,都要像曹老师那样始终坚强、乐观;都要坚持读书求学,靠知识改变贫穷的命运。

胡宗友是辽阳县河栏镇中心小学的老师,44岁的他,上有71岁因严重哮喘病完全丧失生活能力的父亲、69岁耳聋眼花的母亲,下有患有重症肌无力、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的儿子。自2007年孩子患病以来,为了求医问药,他借遍了亲朋好友,欠债20多万元。

胡老师家里,靠窗一铺大炕,躺着瘦弱的儿子。窗外是丰收的田野和绿水青山,可孩子竟连转过头去看的能力都没有。家庭带给胡老师的压力可想而知,但他并没有因此敷衍工作。1996年以来,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的他,每天不到7点就赶到学校,兢兢业业,尽职尽责。作为教师,他深知教师在控辍保学中的作用,深知自己在教育扶贫中的责任和使命。平时上课,他特别注意控制家庭不幸带给自己的不良情绪,避免影响到学生,始终以阳光、饱满的状态上好每一节课,激励学生坚持上学,好好学习,不断向上。对教育局的资助,他满怀感激,一再表示,愿意克服一切困难,用加倍的工作回报社会的关爱。

辽阳教育局在资助困难学生和教师的工作中形成了“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实现了扶贫与扶志、扶智,从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到精神激励的有效融合。

未来,提升资助精准化水平

教育扶贫,任重道远。未来“十四五”,辽阳教育局将在“十三五”的基础上扩大范围,加大力度,进一步完善从学前、小学、初中到普高、中职及高职一条龙的扶困助学体系,扎实推动各项学生资助政策的全面实施,提升学生资助工作的精准化水平。

除了在学前和义务教育阶段保持原有标准不降低,辽阳还将对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国家助学金每人每年2000元;免除公办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农村低保家庭学生、农村特困救助供养学生学杂费,所需资金由各级财政共同全部承担;对中职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免学费及助学金资助政策,免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年2000元,助学金标准为每生每年2000元,国家奖学金每生每年6000元;对高等职业学校全日制专科在校生中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行奖学金和助学金制度,奖学金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5000元,助学金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2000元。除此而外,还将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实行国家助学贷款,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含第二学士学位、高职学生)每人每年申请贷款额度不超过8000元,年度学费和住宿费标准总和低于8000元的,贷款额度按照学费和住宿费标准总和确定;全日制研究生每人每年申请贷款额度不超过12000元,年度学费和住宿费标准总和低于12000元的,贷款额度按照学费和住宿费标准总和确定……

辽阳教育局的一切努力都为了使“不让一名学生因为家庭贫困而失学”的教育扶贫目标、“一个都不少”的教育愿景精准实现。

(责任编辑:李阳)

猜你喜欢

教育局资助困难
Challenges Build the Team困难中遇见团队
《科教新报》2020年度十佳通讯员、优秀通讯员名单
上海大幅修订《专利资助办法》
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关于开展专利申请相关政策专项督查的通知》
选择困难症治疗仪
选择困难症
黑龙江省启动2017年专利资助资金申报工作
教育部发布《2016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
奚爱国
江苏省第十二届中学生作文大赛(初中组)优秀组织奖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