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院校联手:共同做好线上教学下的育人工作

2020-01-21霍铁英

辽宁教育·管理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疫情家长活动

霍铁英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那么,如何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一直在思考中努力践行。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我们有了新的认识,今天教育最大的挑战不是如何增长知识,而是如何去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教会学生怎样面对危险、怎么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思辨探究能力、创新创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线上教学在给教育教学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停课不停教”,区教师进修学校和基层学校强强联手,通过合研互助、活动互进、家校互联等方式,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多种方式的德育渗透,坚守育人底线,充分发挥教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合研互助,全科育人

由于疫情原因,2020年春季没能如期开学。在短短的三个多月内,按照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求,全区21所小学的159名教师承担了省、市微课的录制任务共212节,其中市级173节、省级39节,包括语文、数学、英语、道德与法治、科学、音乐、综合实践活动7个学科。为做好线上微课录制、教学辅导和教研工作,我区上下同心共愿,集中力量下好一盘棋,动员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智力,迅速组织教研团队,建立了基层教学副校长交流群、各学科教师微课录制群,精心指导教学设计,仔细研究线上教学技巧,分享交流好的做法,共同解决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了教研团队的服务职能和支撑作用,切实保证了线上教学工作的平稳有序开展。

为科学合理安排好学生的居家学习与生活,努力实现“停课不停学”的目标要求,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我们督导全区各校制定线上教学和辅导工作实施方案,线上线下协同推进,学生和教师建立教学和辅导的双向交流渠道。从方案的制定上看,各校除了完成市里统一的规定动作外,还能因校制宜,坚持五育并举,设计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自主实践性课程,力争最大限度减少新冠疫情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影响。城内多所学校制定了详尽的全天课程表,有些学校分年级或分年段制定课程计划,课程内容包括:经典诵读(阅读)、日记书写、益智课程、书法练习、居家劳动、手工制作、艺体示美等校本课程,顺应教育规律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科学合理地安排各项育人活动。

针对录课、收看和辅导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倡导各校充分利用线上平台,积极开展校本研修活动。在化工第四小学,教师边学边研边做,学习和研究的脚步不停歇。骨干教师深钻细研,精心录制微课,为市级平台提供优质教学资源;学科教师在线上和学生一起听云课,边听边思考,取其精华为己所用;学校组织教师参加了校本研修平台上精品课程、集体备课、同读一本书等项目的学习,线下阅读自己喜欢的各类书籍,学有所获;各年级、各学科组针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主题研讨,内容十分丰富,从开学第一课的设计,到教材解读,以及课例研讨,甚至提前研究线上预学和复学后的衔接。多场次、形式各异的云端教研,效果显著。在新台门镇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部,至5月下旬共组织了七次业务学习,学校根据区里提供的资源,结合学情需要组织学习,教师认真听课、反思、评课、研讨,依托直播课例,开展相关主题研讨活动,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在炼化第一小学,线上教学进行一个月后,为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学校通过钉钉群进行了语文、数学、英语学科以基础知识为主的检测,由一名家长监考,将孩子的试卷拍照上传给任课教师,教师及时批改审阅答题纸、做好成绩统计。学校根据检测反馈,开展线上学科、年组教研,及时调整线上教学和辅导策略,利用“好帮差,结对子”的方式,力争缩小学生间的差距。由于我市小学英语教材版本不统一,区教研员组织世纪小学英语组多次进行组内教研,力求找到适合各县区学生的普适性话题,推出了五节三~六年级与抗疫内容相关的学科实践活动课,引导学生了解新冠肺炎、科学应对疫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和学科素养,还培育了他们的文化品格、思维品质。

二、活动互进,全面育人

疫情给教育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抗击疫情无数“逆行者”的动人故事让理想信念教育变得更可感、可知。我们倡议在疫情期间,抓住让学生感受道德冲突、进行道德选择的重要时机开展各项活动。3月1日,世纪小学校长上了一节“开学第一课”——“致敬逆行中的英雄”,渤海小学校长推荐《二十四节气中的家国情怀》图书,炼化小学校长写给学生一封公开信,东城世纪小学领导班子成员对班主任进行了“打造有文化的卓越班级”“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等八个系列培训;学校、校长和教师选取各地和身边活生生的案例,传递人间大爱。医务人员英勇奋战、人民解放军勇挑重担、科技工作者协同攻关、各行各业坚守岗位,无数普通人中“英雄”的无私奉献、“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团结精神浸润着学生的心灵。防护疫情,成为规则教育活生生的教材,守规则既是人格健全的表现,也是有担当、负责任的外显。应对危机,全体师生上了一堂生命体验的大课,感受生命的尊严和高贵。

在我们的建议下,各校充分利用疫情期间各种节日,以活动为载体开展线上讨论、主题云班会、活动展评等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3月5日,开展“致敬逆行者,长大做先锋”学雷锋活动;3月8日,开展“停课不停育,居家报春晖”妇女节活动;4月4日,开展“平安清明,绿色追思”“清明祭英烈”清明节活动;4月23日,开展“书香溢校园,阅读伴成长”世界读书日活动;五一期间,开展“以劳动为荣、与勤劳为伍”“红领巾爱劳动”活动;5月10日,开展“浓情五月、感恩母亲”“伟大的母爱”母亲节活动;5月12日,开展全国防灾减灾日安全教育活动;。

学科特色活动异彩纷呈。科学教师开展“探索奥秘、玩转科学”探究活动,体育学科开展“锻炼身体——跳绳小技巧”“跳健美操‘牛起來”活动,音乐教师和学生谱唱《守望春天》《战疫赋》、共舞《坚信爱会赢》《振鹭于飞》,班主任开展创作诗歌《写给英雄的城市》、“‘疫中思考、‘疫起写作”征文活动,以及绘制小报、制作书签等手工活动。这些活动全方位多角度提升了学生的文化修养,锻炼了学生多感官参与认知活动,促进了思维发展,增强了道德责任感,强健了体魄,陶冶了情操。

此外,我们还强调通过班会、专题讲座等方式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健康知识的传授以传染病的传播和防控知识、体育锻炼与提高身体免疫力的相关理论知识为重点,健康技能的教学以学会规范洗手、正确佩戴口罩、测量体温等技能为重点。要求学生同步收看市级平台的“防疫知识”专题,建议学校邀请心理专家、心理教师、班主任和家长对学生进行情绪觉察、表达需求、向人求助、自我调适、释放情绪等方面的指导,帮助他们提升在遭遇危机、灾难和重大事件时心理承受力和自我调节能力。

三、家校互联,全力育人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也是学生终身的学习共同体,家长的每一个行动都是在教育孩子,也是在改进甚至重塑自己。超长假期居家学习让父母和老人成为孩子最长时间的陪伴者,在家长深度参与教育中,新问题产生,老问题暴露,亲子矛盾的问题成为焦点,这为我们关注家庭教育、思考如何与孩子沟通提供了一个契机。我们体验到,用好家庭这个“课堂”,不仅能让孩子学到更多的东西,对父母来说同样也是一种进步和成长。

我区很多学校针对“停课不停学、延学不降质”致师生、家长一封信,开展家庭教育直播讲座,明确学生的作息时间、教学和辅导的内容要求,给家长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提倡班主任积极主动与学生家长沟通,动员家长对学生体育锻炼进行经常指导和监督,要求学生在家完成对场地要求低的运动,上好大课间眼操,每天高质量锻炼不少于一小时等。通过家长反馈孩子在家学习情况,帮助孩子改掉一些不良习惯,加强电脑、手机设备管理。鼓励亲子共同阅读、共同游戏、父母子女常交流。有的教师还布置亲子作业,选取疫情中的一些现象为主题,让家长和孩子完成一次共同的作业,共同查资料、共同讨论,在疫情过后形成一份调研报告,这不仅是一次有效的思维训练,也将成为父母和孩子共同的珍贵记忆。

新时代劳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和途径,更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而现实中一些家长过分关注孩子的学业成绩,包办家务或雇人代劳,导致学生轻视劳动、不会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我们建议学校和教师利用这个契机,让家庭发挥基础作用,注重抓住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劳动机会,鼓励孩子积极动手,掌握必要的家务劳动和生活技能、养成自觉参加劳动、热爱劳动的好习惯。各校公众号、美篇里都呈现出很多各年级学生做家务劳动的最美身影。

疫情倒逼下,线上教学和线上辅导让教育教学工作得到了顺利地实施和开展,学生收获了居家学习和生活的良好体验。但是,根据社会反馈和调研结果,疫情背景下折射出“互联网+教育”存在着很多不足。涉及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和应变能力不足、缺少线上教学经验、缺少直接使用贴合教程的课件,城乡、校际、区域间学生差别大,录制授课的老师无法顾及这么大群体的不同受众面,不能进行个性化教学,无法做到因材施教;15分钟的微课,密度较大,没有给学生留足充分思考、动手实践的弹性空间;线上教学师生隔屏,缺乏交流和约束力,暴露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自控力缺失。有一项针对我省发达市域学生线上学习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近1%的学生没有参加线上学习,5.96%的学生线上学习任务完成得不理想,多达20%学生不能独立完成线上学习、需要家长监管和辅导,13.2%的学生不适应线上学习;还有大多家长能接受的只有微信沟通方式,其他较复杂平台操作有困难,这也是影响教学互动和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针对上述不足,区教育局、教师进修学校下发了《关于做好线上教学后续有关工作的建议》,要求各校对线上教学后续安排和复课后教学工作计划做出整体工作安排。在未来,全区要有针对性地实施新一轮师生信息素养提升行动,普及教育信息化技术;开展全面精准的学情调研和分析,把握线上学与教的实际,巩固、提升线上学与教的效果,加强对薄弱校、薄弱学科、薄弱教师和学困生的帮扶;指导各校做好复课教学工作计划,抓好过渡期结束后的常规教学,力求线上、线下教学高质量衔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建立线上、线下家长学校、开通家长课堂,实现家校合作互通。

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课程是最重要的教育载体。这样一场深入的线上教学实践,必定会促进新一轮教学改革的新局面。学校应当切实树立大教育观,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學方式,让学生在立体化的课程体系中接受到完整的教育,以更广阔的视角学习知识、提高能力,从而全面提高综合素质。让我们用不变的初心,应对变化的教育方式,守住育人底线,担负教育使命,帮助每一个生命成为更好的自己。

(责任编辑:赵昆伦)

猜你喜欢

疫情家长活动
“活动随手拍”
疫情中的我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
疫情中,中俄贸易同比增长
家长错了
第五届手操报系列活动优秀作品展示
家长请吃药Ⅱ
“四会合一”活动安排一览表
犯错误找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