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有效教学实践与思考

2020-01-21刘玲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文文章

刘玲

随着素质教育不断深入发展,高中语文教育必须以语文综合素养为教学目标,以学生为教学核心方向,最大限度实现素质教育。一方面要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教师要利用闲暇时间充实自己,提高教学能力;一方面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开端,只有学生自主性提高,才能确保课堂的有效性。学校要大力提倡有效教学理念,要有发展的眼光、创新的精神,力争素质教育理念落实,从而全面推进高中教育良性发展。

一、激发高中生语文学习兴趣

高中语文涉及的学习面较广,学习量较大,考题类型较多,对学生而言是一门无聊且枯燥的学科。很多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不高,常出现厌学情绪。鉴于此,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实施相关的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必要的。兴趣能够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高行动力,同时能够拓展语文综合能力。策略实施的关键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认识到语文科目的有趣和学好语文在社会上的应用价值。

语文科目博大精深,是我国传统文化以及古文明的传承和延续,学好语文学生受益终生。而要让学生学好语文,必须要提高他们的兴趣。例如,教学《归去来兮辞》时,在课程开始前有教师对《归去来兮辞》进行了简单的大意讲解,提出问题:“陶渊明为什么要辞官归隐?”以此来激发学生对这篇课文的兴趣。兴趣策略的设计需要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及方法、情感及价值观分析等三个方面展开。《归去来兮辞》由陶渊明创作,是一种古代抒情散文,同時也是高中语文学习中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应该积极提出课前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并结合文章注解笼统地解释文言文大意。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回答,分析学生对该篇文章的认知,从感性和理性两个方面分析阅读的质量。很多学生对古典诗文提不起兴趣来,此时不妨导入课外文章进行引导。在讲解过程中加入关于陶渊明的相关传奇事迹,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激发其主动学习的欲望。

仍然以陶渊明的诗文《归园田居五首(其一)》作为典例,展开兴趣教学策略的讲解。在教学开始前应结合诗词的创作背景作情感引导,使学生对课文情节产生共鸣。诗中写道:“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教师以这句为主,借助音频、视频烘托气氛,引导学生思考诗歌描绘的情景,使学生能够快速融入陶渊明先生当时辞官归隐后的心境中。此外,这首诗中辞藻朴实,修辞手法独特且气氛烘托较为丰富,适合学生通读或者带有情感的朗诵。教师在通读的过程中提出让学生自我鉴赏的要求,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设计合理的教学结构

教学结构的合理构建能够帮助学生理清思路,降低语文学习的困难。通常,高中语文的内容较多,学生面对高考有较大的心理压力,而很多学生对语文的重视性不够。此外也受学习时间的影响,教师的教学结构和具体的学习版块常出现不合理性。这些现状都是导致高中生语文提分困难的重要因素。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设计一个系统性、整体性的教学结构,并结合人性化的教学模式进行施教,使学生能够兼顾到各个题型,提高学习和复习的效率。

语文作为学生首先接触到的学科之一,具有思想启蒙的作用。吕叔湘先生曾经提出对语文的深刻见解:“语文既是科学又是艺术。”遵照这种思想意识,设计教学方案应该首先明确语文教学的大方向,如语文的社会价值、语文学习的目的等,设计语文教学结构时要遵从学科与艺术统一的教育规律,实施灵活教学。如庄周的《逍遥游》一文,具有强烈的哲学色彩,全文现实意义不明显,但中心思想却能够清晰表达,展现了庄周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课文内容既具有学科属性,同时又具有着丰富而浪漫的艺术色彩。在设计教学结构时,可以首先导入动画电影《大鱼海棠》,这部电影的选题和剧情创作灵感来源于《逍遥游》,借助神话色彩使学生全面感受到语文的有趣。教学的设计需要具备文章的构思、字词运用手法、修辞、贯穿的背景等要素,这些要素是语文课题设计必备的。

明确的教学目标能够方便板书设计以及教学过程中进行相关讲解。例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一文,教学设计需要明确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书序”的特点,同时使学生了解文中的词类应用。教学过程中还要求学生对《兰亭集序》的创作背景、创作思路和鉴赏意义有所了解,明确“咸、毕、惠、信、兴”等一类文言字词的意义。在提出教学目标的同时需要划分文章中故事情节的相关段落。《兰亭集序》的创作背景是兰亭宴会,以兰亭宴会为故事线索,根据集宴的起因、过程以及赴宴过程中各主人公的情绪变化划分段落。这种教学结构的构建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对课文的理解程度。最后教师还要结合文言文鉴赏,提出相应的问题,进行拓展练习。

三、充分结合现代教育观念

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之间的差异集中于教学设备、教学观念、教学模式等方面。教师要充分结合现代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在具体实行教学策略的过程中,要充分应用现代技术,如多媒体、微课等。

以专题《和平的祈祷》的教学为例。文章属于现代文阅读鉴赏,在没有多媒体技术的情况下展开教学,往往不能够充分还原故事背景。很多学生语文基础较差,对文章前段描写的战乱没有深刻的认识,导致最终无法体会作者创作文章时的心情和文章所表达的艺术色彩。教师提前对《和平的祈祷》这一专题的创作背景进行全面整理,结合相关的历史事件下载视频素材,课前要求学生通读文章。在学生大概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播放视频,加深学生对文章的了解。在上课前,教师要根据课文的教学目标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过程中要考虑到课堂时间,同时可以应用多媒体的优势节省板书书写的时间。课前结合已经准备的图片以及视频素材进行播放,播放过程中教师提出要求,要求学生课后写出观后感,并结合课文写出鉴赏心得。

现代教学模式能够充分适应学生的学习状态,其关键是与社会发展接轨。语文课文多涉及哲学和艺术思维,如果学生不能够全面感悟和理解,教师就要考虑更换教学方法。如教学《季氏将伐颛臾》一文。这篇课文中提到了孔子和他的弟子冉有、季路三个人的对话。文章涉及三个人人称之间的转换,学生往往不能够理解。教师可以结合一些具有相似情节的动画或视频作引导,来提高学生对该篇文言文的理解。《季氏将伐颛臾》中孔子说:“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当中的“求”是“冉求”的缩写,在视频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其替换为“你”,在学生充分理解后,联系前后文要求学生翻译。积极的解说能够提高学生对生字词的理解,同时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

作者简介:江苏省盐城市响水中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高中语文课文文章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