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记》整本书优化阅读方式浅析
2020-01-21梁文英
梁文英
一、《昆虫记》整本书阅读意义
当前不断深入的语文课程教学改革,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学习。以法布尔的科学名著《昆虫记》为例,作者将昆虫的多彩生活与自身人生感悟相结合,在字里行间透露出对生命的热爱和尊敬。阅读《昆虫记》对于初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具有促进作用。因此,需要深入分析《昆虫记》整本书阅读意义,从科学、文学等角度深入探索这本书带给学生的多重知识享受,帮助学生提升阅读能力。
(一)有利于了解科学知识
《昆虫记》一书可被归类为科普类名著。作者不仅为读者展现了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同时也彰显出强烈的科学精神,为人们所敬仰。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科学思想,逐步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因此,教师开展《昆虫记》整本书阅读能够让学生充分了解科学知识,感受作者的科学精神。比如阅读蜜蜂、蝎子、蜘蛛等昆虫形态,能够让学生充分感受大自然的运行规律以及动物顽强的生命力,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二)有利于感受文学魅力
科普类作品大致可分为文艺和非文艺两类。初中教材中为学生推荐的一般为文艺类科普名著,比如《昆虫记》。此类书有较为浓厚的文学元素,书中语言特色较为明显,人文关怀色彩较为浓厚。学生在阅读时不仅可以感受自然科学的壮丽,同时也能感受到文学的底蕴魅力。基于此,教师在初中开展文艺类科普名著整本书阅读时,可将其中文学元素要求学生反复阅读。比如在《西绪福斯虫》中,“夫妻双双以同样高涨的热情,共同参与为儿子们准备面包的劳动,揉面团,运回家,入烤炉,样样都干,前爪上的小刀用力一划,一块大小正合适的粪食切下来,供它们加工用……”这一段文字中生动形象的描写展现了丰富的文学元素。
二、《昆虫记》阅读受众分析
初中阅读教学中,教师开展的整本书阅读方法与单篇散读方法最大的不同在于其关联性、整体性能够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形成助力,从而充分展现学生主体作用,为学生语文学习打下坚实基础。以《昆虫记》整本书阅读为例。当前阅读群体主要集中在初中阶段。初中学生由于自身课业紧张,造成其对整本书阅读方式重视程度不够,阅读积极性不高,成为影响整本书阅读方式优化的重要因素。
(一)阅读形式单一
由于学生缺乏课外阅读经验,导致教师只能引导学生散篇阅读,无法进行整本书阅读,给阅读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造成了阻碍。此外,教师在《昆虫记》整本书阅读优化中,仅仅要求学生泛读内容,对于其中优美句式并未引导学生进行记忆或者摘抄,以至于学生读过便忘,阅读效果不尽如人意。
(二)阅读群体单一
《昆虫记》此类科普类名著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是因为阅读群体广泛,大人小孩都可以进行阅读。但是在现今教育模式中,需要考虑小学群体思维能力有限,高中群体阅读又太过简单的多重因素,导致此类科普类名著阅读群体主要集中在初中阶段,范围大大缩小。初中阶段正是学生爱玩的阶段,对于语文这一枯燥的学科兴趣不够浓厚,对于阅读更是无法全身心投入,因此,对《昆虫记》此类科普型书籍重视程度不高,受众群体较为单一。
(三)阅读积极性不高
阅读能力是初中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初中学生正处在智力开发的关键时期,相比语文记忆内容较多的学习,学生更希望从兴趣出发,针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系统学习。以《昆虫记》为例。这本书中不仅有文字说明,还有图片辅助,能够大大增强学生阅读积极性。但是部分教师基于学生课业紧张的考量,会给学生推荐有助于语文学习以及应试化的课外书目,并未从学生兴趣角度出发,为学生推荐适合的阅读书目,造成学生阅读积极性不高。
三、《昆虫记》整本书阅读方式优化策略
随着新课程教育目标的推进,传统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学生发展需求。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已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在《昆虫记》一书的阅读教学中,教师通过开展整本书阅读的方式,能够对学生整本书阅读进行深入指导,增加学生课外阅读量,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基于此,教师可在《昆虫记》的阅读中着重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训练,优化整本书阅读方式,循序渐进,不断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以及阅读能力,从而更好地提升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一)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教师要想丰富《昆虫记》整本书阅读方式,需要在课前做好准备工作。一方面,可要求学生提前大致浏览书中目录,了解该书主要介绍了昆虫的哪些相关内容,然后将自己认为是重点的内容做好标注,课上向老师请教阅读。另一方面,教师还应要求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昆虫提前做好资料收集,便于课上阅读时使用。
(二)丰富课上多元阅读
由于书中涉及的昆虫种类繁多,学生难以记忆和理解,教师在开展整本书阅读时,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一个篇章的同时及时做好课堂笔记。比如可建立表格对书中昆虫内容进行记录。如以下形式。
这一简单表格形式的整理,能够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昆虫的整体面貌,达到阅读目的。此外,教师还可以在课上设置阅读情境。比如在《螳螂猎食》精彩篇章朗读中,面对“身体轻盈,淡绿的体色,长长的翅膀像纱罗一样。没有张开来像剪刀一样的凶狠的大颚,小嘴尖尖,前足腿节像个扁平的梭子,内侧有两行钢锯”这一内容描述,可抓几只螳螂为学生在课上展现,也可播放相关视频为学生展示螳螂形态,丰富阅读效果。
(三)加强师生互动形式
教师无论在课上引导阅读还是课下引导阅读,都需要注重学生主体地位,加强师生有效互动。一方面,教师针对《昆虫记》开展整本书阅读时,可设置小组讨论环节,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完成阅读任务,在课堂中大胆发表自己对某类昆虫的看法,与教师和其他同学交流互动,发挥创新思维,制作昆虫拼图或者进行昆虫节目表演。另一方面,教师要建立完善的教学评价机制。围绕《昆虫记》整本书阅读方式的优化,定期开展师生互评工作,了解学生对《昆虫记》内容的掌握程度,及时改进整本书阅读过程中出现的不合理环节,锻炼学生阅读思维,增强师生阅读互动。
《昆虫记》整本书阅读方式的优化是手段,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培养文学素养是目的。科普类名著的整本书阅读,不仅仅在于给学生普及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为了拓宽学生对世界的认知,从而使其产生对生命的尊重之心、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对科学的好奇之心,這才是《昆虫记》整本书阅读方式不断调整和优化的要义。
作者简介:山东省济宁市实验初中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