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英语教学

2020-01-20朱莹

求学·教育研究 2020年12期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教学情境小学英语

朱莹

摘 要:小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一般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不同的素养具有不同的内涵,比如,语言能力是运用英语理解和表达思维意识的能力,思维品质是用英语进行思考与分析的能力,文化品格是理解不同文化内涵,尊重文化不同的意识,学习能力是获取知识与运用知识的能力。本文主要探析小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教学策略,包括明确课程教学目标、创设生动具体情境、鼓励学生对话交流,以及合理拓展文化知识。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小学英语;教学情境;对话交流;文化知识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提出,英语教学应该结合素质教育的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运用各类活动教学法,促进学生共同发展,这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相匹配。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新课标的理念,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融入实际教学中,优化设计教学活动,运用多样性和趣味性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形成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一、结合单元主要内容,明确课程教学目标

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英语教学,教师首先应该根据不同的英语课程内容,明确课堂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英语基础与学习能力,制订出科学、合理与有效的教学计划,并按照具体的教学计划开展各项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进而提升英语课堂的教学效果,落实相关教学目标,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与英语表达能力。

例如,新译林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的Unit 2 Afterschool单元,主题内容是讨论放学后的课外活动,学习一周七天名称及其课后活动的句型。在本单元中,教材先是利用几幅学生之间的交流漫画图进行导入,以此引入放学之后的主题内容,并引入“Sunday”等英语词汇;之后运用转盘的情境,继续展示对话的内容,从而提高课程的趣味性;在后面分别运用童话故事、儿童英语音乐、填空等内容进行讲解,丰富单元内容。结合这些内容,教师通过备课可以确定本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听懂、会说和会读词汇与短语,如“Monday,Saturday,today”“go and...,come and...”等;二是在以上基础上会写一些词汇和短语,如“Sunday”等周一到周日的词汇,以及会写“get up, go to bed, play football”等短语;三是掌握一些句型,如“What day is it?”“I have.../Hehas...”“Its...What a pity! All right”等;四是能够初步认识has第三人称单数形式的用法,运用它进行相关语句的表达;五是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角色扮演,两人合作对话。教师可以根据这些教学目标,结合教材内容,创设各类教学活动,从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各项课堂活动,为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打好基础。

二、引入丰富多彩资源,创设生动具体情境

教师在结合单元主要内容、明确单元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可以继续根据单元的主要内容引入丰富的图片、文本、视频和动画等教学资源,将它们有机地融合起来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动画与微视频,之后在课堂上运用这些内容创设生动、具体、直观和有趣的情境,从而更好地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参与英语课堂学习的兴趣,以此有效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品质等学科核心素养。对于创设生动具体的情境,教师应该尽可能创设小学生能够接触到的、能够理解的生活情境,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情境教学的优势[1]。

例如,在上面所述的Unit 2 After school单元中,教师可以结合“Story time”的环节播放录音,包括拿乒乓球拍的小男孩与Mike、Su Hai等人的对话,让学生结合教材中的文本和播放的录音,试着翻译一下这个情境的汉语意思,之后在小组中互相展示翻译的结果,互相探讨翻译内容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在大屏幕上展示类似的情景图,比如打乒乓球、足球比赛、游泳课等图画,并加上一些提示性的词汇和短语,比如“Playtable tennis,football match,swimming lesson”等,先让学生试着翻译这些词汇和短语的汉语含义,之后让每个小组派出两名代表,结合大屏幕上的图画和提示内容进行对话,展示交流打乒乓球、参加足球比赛、上游泳课等相关的情景。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监督与指导对话,从而让学生用更准确的口语进行表达,让情境更加生动和真实,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表达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对于本单元的其他内容,比如“Funtime”环节和“Cartoon time”环节,同样可以运用情境教学法进行教学,可以更好地将学生调动起来。

三、分层设计对话任务,鼓励学生对话交流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对话与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只有敢于开口去说,和其他同学一起对话,才能在循序渐进中提高英语表达能力,更好地学习词汇、句型和语法知识,提高英语学习效果[2]。因此,教师应该多多鼓励学生进行对话交流,并且根据学生的英语学习基础、英语认知能力等具体情况,设置不同的对话任务,从而让学生可以更好地参与对话交流,在此过程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比如,对于胆大的学生、知识基础较为深厚的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交流难度比较大的内容;对于胆小的学生、知识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教师应该多多鼓励他们,培养他们的学习自信心,让他们从简单的对话开始,逐渐过渡到交流复杂的内容。只有让所有学生积极参与到英语对话之中,才能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才能更好培养学科核心素养。

四、对比中西文化差异,合理拓展文化知识

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意识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该结合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文化意识内容,根据单元的教学内容,引入关于文化的文本,合理拓展相关文化知识,通过对比中西方在思维方式、自然环境、风土人情、饮食生活等方面的差异,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更好地理解西方国家文化的形成原因,从而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国家的相关文化,更好地理解英语中的表达方式,理解外国人与国人思维的差异性,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

例如,新译林英语五年级上册的Unit 8 At Christmas单元,教师可以结合本单元内容拓展关于圣诞节的由来,讲述吃火雞的来历,讲述在壁炉边放圣诞树、在床边放袜子等风俗习惯,拓展更多的圣诞节饮食等方面的文化知识,并对比中国的春节,引入有关除夕和春节的由来故事、放鞭炮和吃团圆饭的风俗习惯,让学生感受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并让学生试着用英语说说不同方面的差异,这样不仅可以训练与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而且还可以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文化品格等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展示“a present,astocking,a turkey”等词汇,让学生根据教材中的图片用英语造句子,之后再思考我国春节中与之相似的风俗习惯,并让学生用英语表达出来。

综上所述,关于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英语教学,教师可以结合小学英语学科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共四项核心素养内容,根据小学英语单元的主要内容,明确课程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可以引入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素材,创设生动具体情境;之后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设计对话任务,鼓励学生共同参与对话交流;最后引入丰富多彩的中西方文化资源,运用各类方式合理拓展文化知识。通过以上方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可以更好地开展英语课程教学,在循序渐进中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杨美榕.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语篇教学课堂模式浅探[J].新教师,2017(5).

[2]李勤华.学科核心素养教学新探:以小学英语为例[J].上海教育科研,2017,000(003):93-95.

猜你喜欢

学科核心素养教学情境小学英语
关于核心素养及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与疑问
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四个对话视角
信息技术下的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探究
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课堂情境教学模式刍议
小议初中英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
趣学理念点亮英语教学课堂探微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英语语篇教学的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