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及融合策略研究的意义
2020-01-20李娅
李娅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发展以及移动互联网的大范围普及,各种新兴媒体对传统媒体造成非常大的冲击,而相比传统通过观看电视节目被动接受信息的方式,人们更加倾向于利用移动端互联网来收看自己喜欢的资讯。因此,在新旧媒体交替融合的环境下,传统媒体的主持人需要根据媒体环境的变化来进行相应的转型。文章从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为出发点,着重探究了主持人在复杂新媒体环境下的应对措施,旨在为广大媒体工作者提供一些工作上的建议,进一步促进我国媒体行业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新媒体;主持人转型及融合;策略研究;意义
中图分类号:G2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0.23.070
近年来,随着移动端互联网的进一步普及,人们的信息获取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种新媒体在短时间内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出来,给传统媒体行业造成了非常大的冲击,而为了应对这种情况,传统媒体工作者需要正视这一问题,并根据新媒体特点与自身发展中寻求平衡点,以此来实现和谐共赢。在这个新旧交替并相互融合的大时代下,作为节目核心人物的主持人对时代变化的感受无疑是非常敏感的。突然在我们的身边出现了数以亿计的同行,各种直播带货主播等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主持人转型及融合问题突出而迫切。为应对时代变革,主持人只能紧跟时代潮流,抓住时代发展脉搏,继续不断提升自身专业能力,直面新媒体时代变革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积极回应新媒体时代发展的各项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在当下竞争激烈的新媒体时代重获新生,继续稳步前行。
1. 新媒体信息传播的特点
传统媒体由于信息传输技术本身的限制,会受到空间和时间的影响,且媒体与民众之间基本上都是单项的信息传递,媒体本身很少能及时地受到民众对信息的反馈,这就造成传统媒体出现信息密度低、内容模板化以及互动性低的问题。而与之相比,新媒体是基于信息技术大爆发以及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而形成的新兴媒体方式,它将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站的作用有机结合,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优势发挥到极致,使单一媒体的竞争力变为多媒体共同的竞争力,然后通过不同的媒介平台传播给受众。使其在多个方面对传统媒体进行了挑战,具体特点可以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其感官性非常强烈。传统媒体在感官性这方面已经做得很好,但新媒体轻松地实现并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反超,主要是因为新媒体限制相比传统媒体少很多,且多种先进的视频剪辑软件让视频内容更加丰富,对观众可以有更多的感官冲击力。
第二,用户保留时间长。收视率是传统电视媒体主要关注的问题之一,但不管再好的收视率也仅仅是一个时段或是几个时段,受电视内容的限制非常大。而新媒体内容之间具有很强的关联性,人们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来进行收集,对观众本身具有很强的粘连性,再加上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不断向用户推送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一步提升了观众的保留时间。
第三,传播范围非常广。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让新媒体没有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将各种资讯传播到世界各地,这与传统媒体地缘化特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也是传统媒体需要进行突破的重要一点。
第四,良好的交互性。新媒体可以实现用户和媒体制作者之间的实时互动,媒体方可以根据用户的信息反馈来及时地对信息内容进行调整,并利用这种互动进一步地扩大自身的影响力,提升信息的传播速度。
第五,媒体与民众的界限逐渐模糊。与传统专业媒体不同的是,新媒体时代用户本身就是信息的制作者和传播者,并不再需要专业的拍摄设备和学历要求,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构建自己的媒体频道,拍摄各种有趣的内容,极大地拉近了民众与媒体之间的联系,使得新媒体本身成为人们需求发生的重要渠道。
第六,针对性更加强。传统媒体需要面对的是所有的民众,而新媒体则不需要这么严肃,可以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的信息受众来开展针对性的信息制作,其内容更加灵活,人们的选择性也更强。
2. 新媒体时代主持人的生存现状
2.1 传统主持人的主导地位消失
信息技术的出现以及多种移动端设备的普及,让人们的信息获取方式变得更加多元化,用户不再像从前被动地端坐在电视机前接收信息,拥有了更多的自主选择空间,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以及文化品位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媒体进行观看,所获取的内容也更加符合自己的“口味”。在这种大的时代变革下,传统主持人的新闻主导地位逐渐消失,其生存环境越来越严峻。
此外,随着新媒体技术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人们之间的信息壁垒逐渐消失,民众对于信息的接受程度也会逐渐向两极分化,个性化标签变得越来越常态化,因此,为了应对人们多样化的新闻需求,对节目主持人有了更高的要求。但习惯于传统节目主持的方式,很多主持人的主持风格基本上已经定型,如果需要进行突破和创新,需要主持人耗费巨大的精力和时间來不断地练习,在这个艰难的转变过程中很多主持人不得不接受自己媒体关注度逐渐降低的事实,因此,传统主持人需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2.2 传统主持人偶像时代终结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人们的关注度越来越倾向于内容更加丰富的流媒体,例如视频播放网站优酷、爱奇艺、腾讯视频等;直播网站斗鱼、花椒、虎牙等;广播网站蜻蜓、喜马拉雅等都在随时随地的播放各种优秀的自媒体节目,而渠道的多元化,让原本处于信息接收方的民众可以有机会来亲自投身到媒体的信息制造和传播中,因此,也涌现出大量优秀的up主。基于这种情况,无疑标志着原来老一辈传统媒体明星主持人打造的偶像主持时代的终结。
结合新媒体时代的特点,这对主持人来说,既是一次严峻的挑战也是新机遇的到来,主持人应该吸收优秀新媒体人的优势,打破传统观念带来的思想束缚,不断在工作中总结创新,努力在新时代下走出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
3. 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过程中主持人的应对之道
在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及融合的过程中,主持人应该抓住自身专业性的优势,摒弃传统思想观念,学习新媒体的创新能力,摆正心态,努力提升自身综合能力,争取在浮躁社会中进行自我能力的沉淀,最终实现厚积薄发,在事业上获得新的高度。
3.1 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作为传统电视媒体人,主持人在工作过程中会习惯性的运用“提词器”等辅助工具,且基本上仅仅关系自己的本职工作,对节目制作和管理方面并不关心和了解,极大地限制了主持人自身的发展。而新媒体博主基本上是一个人撑起了一个节目,其自身不仅博学多才,很好地应对广大网友的各种问题,在节目制作以及节目掌控能力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如果进行角色互换,传统节目主持人很有可能会在新媒体环境下表现出“水土不服”。因此,主持人应该不断的突破自身的思维定式,拓展自己的知识范围,学习新的东西来充实自己,以此来实现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进而更好的应对工作方面带来的问题,为自身转型打好基础。
3.2 成为终身学习者
在新媒体时代下,传统媒体主持人不仅仅需要面对同事之间的竞争,还需要面对新媒体方面的压力,因此,主持人如果想要进行突破和转型,就需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向主席学习“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培养自己成为终身学习者,以此来提升自身的主持能力。首先,从内在素养来看,完美的主持人不仅需要端正的外貌、合适的举止,还需要具有出色的语言功底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前两者受到先天因素的影响,后者则需要主持人经过艰辛的自主学习才能实现。其次,从工作内容上来看,传统独白式的新闻播报越来越不受人们喜爱,新闻主持方式必然会发生一些改变,主持人需要掌握一定的临场应变能力,准确地应对各种突发问题,而想要完美地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主持人长期地进行学习和积累,并不断进行锻炼和反思,只有这样才能应对未来复杂问题。最后,从技术角度来看,新媒体时代下,各种新兴技术层出不穷,主持人应该不断的熟悉各种硬件设备操作以及软件设备的运用,实现自身能力的多元化,将自己真正地转变成为全能型人才,实现以不变应万变。
3.3 传统媒体主持人应该向评论员型记者转型
固守传统和坐以待毙不是传统节目主持人的应有姿态。面对新媒体的冲击,传统主持人应该在原有的条件下,及时更新观念,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技能,拓展传播能力。同时利用好各种新媒体,处变不惊,为媒介形态的深刻变革做好应对的准备,化挑战为机遇,在来势汹汹的全媒体大潮中屹立不倒,勇立潮头。
白岩松曾谈到:一个学新闻或者不学新闻的人,应该成为一个记者,再成为一个好记者,最后在好记者里面慢慢出现好主持人,再向评论员方向发展。在白岩松的排序中,评论员是最顶端的职业,可能与他个人职业有关;但从当前媒体环境来说,从好记者成长为评论员型记者,再选为新闻主持人,更适合大部分人。此外,记者型主持人会拥有五种优势,这些是没有任何记者经历的主持人无法拥有的:即对现场的敏感;善于采訪;善于与人打交道;是细节的提供者;语言接地气。而这些优势在新媒体时代同样非常明显和突出,传统媒体主持人应该以此为目标而不断的进行努力。
4. 结束语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媒体在传统媒体还没有反应过来就已经占领了“主场优势”,迫使传统媒体不得不与新媒体进行转型和融合。在这种环境下,创新才能创造生命力,但依旧需要捍卫“内容为王”。因此,需要传统媒体主持人在内容的专注与专业性上下功夫,通过不断提升自身综合能力,成为一名终身学习者,实现适合时代发展要求的转型。
参考文献:
[1]朱梦笛. 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及融合策略研究的意义[J]. 传播力研究, 2019, 3(10):52-52.
[2]张安浩, 陈邱忠, 张子破. 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及融合策略研究的意义[J]. 记者观察, 2019, No.445(05):25-25.
[3]夏青. 媒体融合时代传统纸媒战略转型问题及对策探析[J]. 传播力研究, 2018, 000(021):85-85.
[4]廖天翊. 传统报纸媒体融合战略转型策略研究[J]. 新闻传播, 2020, No.372(03):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