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高校戏曲艺术教育的推广与实施

2020-01-20曹蓓

大观 2020年11期
关键词:戏曲艺术高校教育传统文化

曹蓓

摘 要:在我国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中,戏曲占据重要的地位。川剧、越剧、京剧等都是对我国传统故事、传说、社会的艺术化表达。戏曲将舞蹈、音乐、美术、表演等艺术元素融合在一起。文章主要对戏曲艺术对我国高校教育的积极作用和价值进行分析,并根据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高校教育;戏曲艺术;传统文化

注: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2020年规划课题“地方戏曲在师范院校艺术教育中的传承实践与创新研究”(XJK20CTW021)的阶段性成果。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升,很多大学生都对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正是将传统文化以高校教育的形式进行宣传的大好时机。戏曲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但是在高校的推广中依然面临很多困难和阻碍。下面将结合高校戏曲艺术的发展困境进行分析,并给出解决困境的方法,为戏曲艺术的发展贡献力量。

一、戏曲艺术在高校教育中的作用

(一)提升高校学生的民族凝聚力

戏曲艺术将我国传统的音乐、表演、舞蹈、美术等元素进行有机统一,展现出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一种集中表现形式,同时,戏曲的内容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将传统文化中的传说、历史、民族故事等进行艺术创作和填充,形成了我国独特的戏曲文化。戏曲文化的展示,可以让我们更直观地了解地区和民族之间文化的变革情况以及人民之间心理的变化情况。通过艺术表现手法,高校学生能够了解更多的民族历史,增强高校学生对于其他民族的了解。戏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发展过程的真实记录,两者是相互相生的关系。在高校加强戏曲文化教育,可以通过戏曲艺术的魅力强化学生的爱国之情和民族自豪感,提升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精神,从而达到改变社会风气的目的。

(二)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力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的限制导致我国的传统文化呈现出多样化的表现形式。戏曲文化在我国具有民族和地域性差异,因此戏曲内容和表现形式的差异也很明显。越剧、豫剧、川剧、京剧等在时代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融合、互相借鉴,形成了高度的艺术表现力。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戏曲的融合,传承下来的戏曲表现形式都经过了千百年来人民群众的考验,具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和艺术性。在高校教育中引入戏曲艺术,学生可以通过掌握不同戏曲的音乐特色、舞蹈特色、服装特色等,提升对区域民族艺术的欣赏水平,同时不断地丰富自身的艺术内涵,提升自身的审美水平。学生在学习和了解戏曲艺术的基础上,增强对其他文化的认知和了解,提升自身对于艺术的鉴赏能力,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

(三)促进素质教育发展

随着教育制度和教育内容的不断革新,素质教育已经成为高校教育呼声最高的改革内容。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以教育的方式,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能够对社会产生极强的适应性。高校教育也在不断地强调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建设。戏曲艺术对传统艺术的融合和对传统文化的表达,可以通过戏曲艺术的教育,促进素质教育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戏曲中的典型事件或典型案例进行讲解和剖析,让学生利用容易接受的方式,加强自身的综合素质。学生在戏曲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偏向性的学习,在了解戏曲文化的前提下,对戏曲艺术中的音乐、舞蹈、服装等进行更深入的学习,使学生的个人能力不再局限在文化教育的层面,不断提升学生的个人素质,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二、改善戏曲艺术教育在高校中的困境的

具体措施

(一)正确看待外来文化和戏曲文化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对外交流的频繁,外来文化涌入我国,受到很多年轻人的追捧,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戏曲艺术的发展。戏曲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展现了各民族、各地区人们的日常生活,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形式。因此,对于新潮的艺术形式和传统的艺术形式,我们不应该抱着区别对待的态度去看待。传统文化应该吸收新潮文化中有益的部分,抛开腐朽的部分,推陈出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们还可以通过多样化的表达方式来传递戏曲文化,比如通过和流行元素的融合、联动等方式,让传统戏曲文化元素充斥新的社会文化,指引人们真正了解和传承戏曲文化,促使戏曲文化符合社会发展进度。让传统的戏曲文化能够在时代的发展进程中不断地吸收先进的文化知识,形成更多的艺术表达形式,多角度、多方位发展传统戏曲文化,使戏曲文化再次成为日常文化。

(二)明确戏曲节奏的重要性

戏曲表演的过程中,由于故事情节的设计等因素,常常给人一种故事发展缓慢的感觉,导致快节奏生活下的学生对于戏曲的喜爱程度偏低。戏曲文化是一种具备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的文化表达形式,高校学生需要对这种艺术表达形式的内核进行充分的了解和认知,要花费时间沉浸在戏曲艺术中,从而感受戏曲艺术所要表达的艺术性和故事性。需要明确的是,戏曲艺术的节奏快慢只是基于不同的艺术内容而形成的不同的表现形式。在对戏曲艺术进行了解和欣赏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明白传统的戏曲艺术并非单一的艺术表现形式,而是综合了音乐、舞蹈、服装等各个因素的表现形式。在表演过程中,学生可以尝试从不同角度理解和欣赏戏曲艺术,将戏曲艺术的节奏和戏曲内容进行有机、联合的看待。高校在教育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加强学生对于戏曲的艺术鉴赏能力,保证学生有足够的艺术鉴赏能力去理解戏曲文化中表现出来的民族气息和地域气息。

(三)改革戏曲表达形式

戏曲的艺术表达方式一般有三种,最基础的,也是最传统的叫作传统戏。传统戏是我国最古老的戏曲艺术表达形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传统戏受到设备和技术手段的限制,出现了形式大于内容的严重缺陷,长时间得不到发展,不能适应社会发展,这也是传统戏衰落的原因。另外两种戏曲表现形式是现代戏和新编古装戏。现代戏是将戏曲艺术作为主要的艺术表达形式来表达现代文化内容的戏曲艺术形式,对于现代人来说,由于内容更加贴合现实生活,因此能引起更多人的情感共鸣。用戏曲的方式进行表达,也增强了人们对于传统戏曲文化的认知。而新编古装戏主要是对古代故事进行重新编辑,在这个过程中融入现代音乐、舞蹈、服装等元素,让古装戏更加符合时代的发展。这两种形式都是传统戏曲表达形式和当今社会文化融合的产物。不论是采用现代文化内容进行改编,还是采用现代艺术表达形式进行表达,他们共同的特点是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符合時代发展特性。而高校学生能够从这些戏曲中找到自己熟悉的文化符号,让学生能够对传统戏曲艺术具有足够的兴趣,从而引导学生参与戏曲文化的学习和创作。

三、结语

戏曲是特有的艺术表达方式,根植于不同的文化土壤中,具有不同的民族精神和艺术内涵。戏曲艺术可以说是传统艺术表现形式中集大成的表达,但是近年来,戏曲文化逐渐失去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因此,为了提升戏曲文化的水平,加大戏曲文化在高校学生中的传播力度,要不断地努力总结历史经验,让戏曲艺术得到顺利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文玉,王淼.传统戏曲走进地方高校的困境与出路[J].四川戏剧,2018(9):12-19.

[2]肖姝.传统文化传承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的实践探索:以《戏曲鉴赏》课程为例[J].大众文艺,2020(9):241-242.

[3]樊凤龙.重视发挥地方戏曲在高校思想教育中的作用[J].江西社会科学,2018(11):248-253.

[4]狄鑫.地方高校贯彻落实好《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的几点体会:以吉林艺术学院戏曲专业办学为例[J].艺术教育,2018(23):105-106.

[5]邹琳.戏曲艺术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实践与探索[J].科教导刊(下旬),2017(12):57-59,64.

[6]周大明.戏曲艺术的现代表达[J].人民论坛,2018(27):126-128.

[7]李文红.戏曲艺术教育在中国高校的实施[J].明日风尚,2017(18):54-55,102.

[8]任红星.地方戏曲进入地方高校艺术教育的可行性思考[J].艺术教育,2009(11):52,55.

[9]魏亚.论中国戏曲艺术在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D].合肥工业大学,2008.

作者单位:

衡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猜你喜欢

戏曲艺术高校教育传统文化
浅析琼剧艺术的发展
高校设计教育网络平台的服务系统设计研究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戏曲艺术生存之我见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舞台灯光在戏曲艺术中的意义
戏曲艺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黑土评剧迎来希望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