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院校大思政工作实践与思考

2020-01-20陶尚周王宁

职业·下旬 2020年12期
关键词:大思政工匠精神职业院校

陶尚周 王宁

摘 要:职业院校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阵地,应上好思政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接班人。本文阐述云南省楚雄技师学院对于大思政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职业院校    大思政    工匠精神

构建大思政格局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的必要环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高技能人才首先要求就是思想政治素质,必须坚持党的教育方针,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首要任务。云南省楚雄技师学院(以下简称“学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锤炼工匠精神为落脚点,探索出一条具有职业院校特色的大思政工作之路。

一、建构背景

(一)新形势下的新变化

一是世界信息互联互通共享。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信息互联互通、同步共享,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工作对象在获取信息上处于同一“起跑线”,逐渐失去原有位势差。二是学生价值观念过于感性。现代社会思想多样化、价值多元化,青年学生对于理论评判标准从客观真理性转化为主观体验的价值化,迫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创新形式。三是学生素质参差不齐。中职学生由考录制转为注册制以来,生源素质参差不齐。学院全日制中职学生中95%以上来自农村,7.2%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思想、文化、身心素质与时代要求存在一定差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压力大。

(二)新形势下面临新挑战

一是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单一。一些教师教学手段陈旧,教学内容脱离学生生活,使得思政课教学效果不明显。二是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易受极端思想侵蚀。各种极端思想与我党争夺青年人才的斗争从未停止。三是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滞后于时代形势变化速度。学院思想政治教育者主要集中在“70后”“80后”,对意识形态领域政治敏锐性不强,对网络舆情研判不准确,面对“00后”的学生经常感到力不从心。

(三)新形势下存在新矛盾

一是思政课教师数量不足与教育任务重的矛盾。高校思政课教师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影响思想政治教学工作。二是学校作为意识形态主阵地与学生认知能力弱的矛盾。楚雄技师学院在读学生2.3万人,主体为初中毕业生,17岁以下占70%,这类学生年龄偏小、心性不稳,成为意识形态工作难点。三是自媒体高度发达与教学手段单一的矛盾。当今世界是互联网信息时代、人工智能时代、融媒体时代,多样性需求、多元化选择成为必然,一些教师对学生所思所想知之甚少,对新技术新媒体一知半解,思想政治教育习惯生硬说教、灌输为主,不善创新求变、因势利导。

二、探索实践

(一)抓思想认识,增强定向力

一是党建引领把方向。成立思想政治教育党支部,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党建工作生命线,把抓好党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功,坚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确方向。二是以文化人树导向。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凝练“立德养志、怀技报国”的校训 “书卷气韵、工匠精神”的校风,以“精益求精、运化天工,开物成务、创化新思,铸魂立本、入化市场”为办学理念,形成以精神文化、物质文化、环境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为主体的校园文化内涵体系。三是强化学习定取向。在教师群体中实施素质能力提升工程,制定理论学习安排意见、学习培训计划和教育培训要点,借助“学习强国”“云岭先锋App”等,组织“百名讲师上讲台、千堂党课下基层、万名党员进党校”。在学生群体中依托“课堂、团校、宣讲团”三级平台,通过思政课、《楚雄技师》專栏、道德讲堂等,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确保从入学到毕业、从第一课堂到第二课堂、从制度到环境、从理论到实践都融入思想政治教育。

(二)抓组织保障,增强引领力

一是坚持高位推动。学院党委承担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责任,作为管党治党重要内容,成立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班子成员为成员的德育领导小组,组建16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议事协调机构,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委办公室、组织人事处、宣传统战处、思想政治教育部、教务处、学生工作处、团委履行主责,各部门齐抓共管的“1+7+N”工作格局。二是健全工作体系。坚持全员抓思政,以实现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内部整体性、协同联动和整合贯通为目的,组建思政教育部、学生工作处、院团委、宣讲团、值周组、班主任、学生干部“七支骨干力量”以及84个社团、14支志愿者服务队,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主题党课团课、思政下乡等活动,健全各部门紧密配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三是强化要素保障。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管学科必须管思政课学科建设、管教学必须管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管财务必须管思政课建设经费保障、管人事必须管思政课师资建设”。每年投入工作经费100余万元,保障思想政治教育所需人、财、物、技等要素。四是明确工作职责。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党委书记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对思政课建设重点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要事项亲自协调,每年为新进教职工和新生讲授“入校第一课”。院长认真履行政治责任,把思政课建设融入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全过程;班子成员认真履行“一岗双责”,结合分管领域落实思政课教育教学、学科建设、科研立项、实训实践,形成全员抓思政的合力。

(三)抓制度建设,增强指导力

一是建立党政决策机制。将思政课建设列入党委重要议程,与其他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制定书记院长工作分析会,班子成员、党支部书记专题向党委和党委书记汇报工作,党政领导联席会,值周交接会等制度,定期研究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决策。二是建立协同推进机制。制定《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施意见》《德育实践工作规范》等20多项制度,以完善的制度、规范的程序协同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制度化、标准化、常态化。三是建立考核评价机制。制定听评课管理办法,以思政课为重点,坚持院领导每周听课不少于1学时、综合部门负责人每学期不少于10学时、教学管理部门和系部负责人每学期不少于20学时。制定教学事故认定处理办法,将教学效果与绩效、评优、职称挂钩,健全考核奖励和责任追究机制。

(四)抓师资队伍,增强履职力

一是组建专职机构。由党委统一领导、党委书记主抓,履行主责的党委办公室、组织人事处、宣传统战处、思政部、教务处、学生工作处、工会、女工委、团委机构一应俱全,人员配备到位;完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等议事协调机构,打造思想政治教育综合管理平台。二是组建专兼职队伍。全体教职工都承担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对照“四有”好老师和“六要”思政课教师标准,加强党员领导干部、思政课教师、学团干部、宣讲团、先进模范、班主任、学生干部“七支队伍”建设,稳定专兼职思政队伍。三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开展师德规范和法纪线上线下学习考试、师德承诺、学生评教等活动,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人。四是提升履职能力。走出去学习,多批次组织思政课教师到北大、浙大、复旦、上海电子职教集团等高校学习,到昆明、普洱、保山等地考察;请进来培训,每学期专家学者到校讲课思政教师全员参与,思政部每学期3天校本培训均按计划组织开展;以赛促学,组织思政课教师参加全省“创新杯”德育课大赛、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教育大赛、全州和学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大赛、学院优质课课堂教学大赛等,开展思政公开课、示范课、优质课观摩活动,提升思政课教师履职能力。

(五)抓育人载体,增强感染力

一是“文化+技能”育人。坚持文理兼修,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开展“校园文化月”活动,举办优秀爱国电影展播、中华传统道德讲座、经典诵读,传承文化基因。立足职教特色开展“技能竞赛月”活动,定期组织大师工作室成果展示,健全职业技能竞赛体系,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二是“四位一体”育人。课堂育人常态化,严格执行思政课国家标准,最大限度挖掘各学科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构建较为完整的教材、课程、课时、师资体系,打造情景式、互动式、体验式“思政小课堂”。组建思政宣讲团,通过论坛、讲堂、报告等形式,为师生宣讲政策、分析形势,打造专家型、专题式、主题化“思政大课堂”。生活育人规范化,深化“一日十常规”管理,加强教室文化“十要素”建设,开展“我爱我家”主题宿舍文化建设,以规范内务、点缀生活为内容的“叠被子”比赛,开展生活常识普及、生活技能培训、生活态度培养、珍爱生命教育,将校训校风、管理要求落实到日常生活。劳动育人日常化,划定路长责任区、卫生保洁区、绿化管护区,每周安排班级德育实践,组建粉刷、维修等小分队开展公物维修、植绿护绿劳动,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活动育人品牌化,坚持一月一主题、一周一集结、一天一活动,定期开展技能、社团、志愿服务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国梦教育、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其中,创建校园文化节、新年音乐会等活动品牌。三是“文明创建”育人。把文明创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抓手,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创建文明校园为契机,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持之以恒地开展文明创建。

三、经验启示

(一)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

只有牢牢掌握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权,加强党对思政课建设的领导,才能确保思政课建设正确政治方向,确保用科学理论培养人、用正确思想引导人。

(二)协同联动是重要途径

大思政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打破条块分割,有效衔接院系两级、处室系部、课堂上下、课本内外,做到一体领导、统筹推进、协同联动、合力运行,才能实现大思政工作整体贯通。

(三)专业人才是核心要素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歸根结底是做人的思想工作,必须打造一支高精专的师资队伍。

(四)第二课堂是关键支撑

大思政之“大”,重要一点就是走出课堂教学、探索课外实践,发挥对思政理论课第一课堂的重要补充支撑作用。

四、工作建议

(一)搭建大平台,突出思政部主导地位

成立大思政领导小组,统筹全院师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立党委领导下的思想政治教育领导体制。建立以思政部为主导、相关部门参与的“1+N”大思政工作体制,健全思政课绩效考核管理体制。

(二)开辟大课堂,构建思政课支撑体系

健全课堂思政,坚持日常思政,拓展网络思政,完善宣讲团工作机制,依托党校、团校、讲堂、论坛等载体,立足学校职能和人才资源,开设专家型、专题式、主题化“思政大课堂”,坚持每月一讲。

(三)深化大研究,统筹思政课学科资源

依托思政部组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统筹文学、哲学、教育学、历史学等学科开展教学研讨和课题研究。建立健全思政课教师一体化备课机制,构建课前准备、课中讲授、课后总结的多样化教学模式,推动思政课教师教学手段现代化,整体推进所有课程思政化进程。

(四)组建大队伍,提高思政课教育层次

按照“六要”要求,在“七支骨干力量”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分类整合,重点建设“三支队伍”,即专职队伍要体现高水平、专业化,兼职队伍要体现政治性、学术性,学工队伍要体现先进性、代表性。

(五)推动大融合,形成大思政工作合力

用好党校、团校、宣讲团等校内资源,借好党史进校园、党史党性教育基地、“五老”等校外资源,推进思政课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相互融合,使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成合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N].新华社,2019-03-18.

[2]张志军.打造高校全过程的“大思政”格局[N].光明日报,2019-12-31.

[3]魏启晋,林玲玲,徐杨.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J].北京教育(德育),2019(6).

[4]杨建.基于生源结构变化的高职学生思政教育供给方法研究[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5).

(作者单位:云南省楚雄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大思政工匠精神职业院校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辅联动”育人机制探赜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大思政”式探索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
职业院校不能仅培养一线普通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