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校企合作特色之路 争产教融合品牌学院

2020-01-20

职业·下旬 2020年12期
关键词:高技能大赛校企

从一所只有一个专业,仅百名学生的普通技工院校,发展成为一个拥有3个二级学院,4大类、21个专业,7 000多名学生,年各类培训超10 000人次的技师学院,苏州市电子信息技师学院在改革的浴火中实现了凤凰涅槃。

近10年来,苏州市电子信息技师学院历经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史蜕变,走出了一条技工教育发展的成功之路。从普通技工学校到国家重点技工学校、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苏州市电子信息技师学院实现了三级跳,从用人单位、学生家长到江苏省人社厅,各方对苏州市电子信息技师学院的办学水平和实力给予了充分认可。

2020年,苏州市电子信息技师学院被江苏省人社厅评为江苏省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认定为世界技能大赛(酒店接待项目)中国集训基地;获得江苏省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示范校的称号。

一、校企融合“三步走”

苏州市电子信息技师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始建于1981年,是一所行业办的技工院校,隶属于苏州市属大型国企集团——苏州创元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州创元)。

创元集团脱胎于10个工业局,是一个集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一体的国企集团,有38家全资、控股、参股企业。创元集团高度重视学院科学发展,积极支持学院探索与创元集团下属企业的有效融合。学院树立“里面小,外面大”的资源思维,充分发挥行业办学资源优势,推进校企一体化发展,向创元集团下属企业要办学资源,解决学院发展的资源瓶颈问题。

“十二五”期间,学院逐步发展形成了“一体两区多点”的办学模式,以古城区校本部为主体,以2个教学实训区为依托,全面推进创元集团下属企业教学点建设。通过“一体两区多点”办学,彻底改变了学院在姑苏古城中占地几十亩的“蜗居”模式,专业直接设在企业,学校开在企业,恢复了“厂办校”模式。

“十三五”期间,创元集团为进一步助推学院高质量发展,积极推进“一校一中心”融合工作,将学院和创元培训中心两个下属单位进行业务优势整合,推进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建设。

“一校一中心”融合,有效促进两个单位资源优势互补,进一步增强学院开展技能培训业务的能力,补齐了学院高质量高水平发展的“短板”,实现学院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数量增长双翻番,年培训人数突破10 000人次,学院推进职业技能提升方面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强化。

2020年,在创元集团统筹推进下,学院与苏州金龙汽车、书香酒店集团、苏净集团三家集团下属企业挂牌成立企业学院(二级学院),与苏州工艺丝绸有限公司成立工艺研究院,实现校企立体化多维度共育高技能人才,打通了高技能人才培养“最后一公里”。

企业学院的成立,标志着在创元集团支持下,学院完成了发挥行业办学资源优势“三步走”战略,推进校企融合步入了“深水区”。目前,学院被江苏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确定为“江苏省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同时,学院也在积极申报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二、探索产教融合新范式

2014年,为推进校企融合,创元集团划定了两块探索试验区,学院在苏州金龙汽车和书香酒店集团下属平江府大酒店设立教学实训区,正式探索推进校企一体化建设。

在校企一体化框架下,教学实训区人才培养标准由校企共同开发,师资人员由校企双方共同选派,教学实训资源就是企业生产经营资源,标准统一、人员统一、资源统一,实现了一定意义上的校企一体化,校企单向共育高技能人才。

通过共建教学实训区,2015年,学院又与苏州金龙汽车共同申报开设了苏州首个汽车维修专业技师班,与书香酒店集团开展了酒店管理专业学徒制培养模式的探索,承办了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餐厅服务赛项江苏省选拔赛,参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的世界银行课题项目“饭店服务课程培训资源包”开发。

在此期间,学院相关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水平得到了快速提升,学院进一步与名骏百盛车业进行战略合作,开展学徒制培养工作;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在世界技能大赛餐厅服务、酒店接待等赛项备战中不断有新突破,在第44届、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全国选拔赛中,都进入了前十,目前正全力冲击46届世界技能大赛全国选拔赛。

2020年,在教学实训区探索试验的基础上,学院积极推进企业学院(研究院)建设,全面推进校企一体化,实现了校企双向共培共育高技能人才。以电子信息、商贸服务、交通能源、传统工艺4大类专业,对接苏净集团、苏州金龙汽车、书香酒店集团和苏州工艺美术等4个集团下属企业,学院以校企一体化为核心理念,建设企业学院(研究院),探索产教融合新范式。

企业学院(研究院)不仅要将学生培养成合格的企业员工,还以企业新型学徒制等形式,为企业在职员工提供技能提升培训服务。同时,校企在产品研发方面,也通过共建科研团队开展合作。企业邀请学院技能大师在企业设立技能大师工作室,建立了成冲电子技术技能大师工作室、叶丹茗酒店接待技能大师工作室和各传统工艺大师工作室。在企业学院(研究院)框架下,学院真正实现了把专业直接建在企业,用企业的标准、人员、场地、设备,联合开展专业建设、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同时,也把实训室建设与生产研发需求结合起来,将实训室直接建在企业,实现校企融合一体化发展,发挥行业办学优势,积极探索技工院校多元化办学。学院得到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江苏省、苏州市各级领导的赞赏和肯定,被江苏省人社厅授予江苏省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示范校的称号。

三、校企融合錨定新未来

硬件差、资源缺,是学院过去留给人们的“标签”和“印象”,在21世纪初,学院甚至一度面临关停的困境。挫折和教训,让学院的每位师生都具有了强烈的危机忧患意识。借力行业办学的天然优势,学院坚持推进校企融合,坚定“学校资源再好、再多、再大,也是少” “里面小、外面大”的理念,向企业要办学资源,面向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改革,开始向既定方向推进。

(一)面向企业,建设专业

学院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建设专业,依托企业资源建设专业。目前,学院有电子信息、商贸服务、交通能源、传统工艺等4大类21个专业,基本涵盖了创元集团发展的各类经营业务,全面与38个全资、控股、参股企业融合对接。

同时,学院还积极与各类对口优质社会企业开展校企深度融合,更好更全面地了解各类专业社会需求,扩大专业建设广度、挖掘专业建设深度。学院还与包括中兴克拉、亨通工控等大集团公司在内的30多家优质社会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标准制定、课程体系开发、人才培养过程,都由校企全程共同参与,学生“该学什么” “要会什么”都根据企业说了算。

根据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学院还开展订单式定制化培养,立足于青苗班模式,把企业人才培养和世界技能大赛人才培养紧密结合,用世界技能大赛标准提升高技能人才培养标准,满足企业对技能水平的高要求,例如世界技能大赛電子技术项目青苗班,就与中兴克拉开展的定制化培养项目。

学院不仅在创元集团下属企业建教学实训室,还将世界技能大赛酒店接待项目中国集训基地建在书香酒店集团下属平江府大酒店。同时,还积极引进合作企业在校园共建教学实训室,如中兴克拉物联网实训室和正在申报的亨通工控网络安全实训室等。

(二)面向企业,“要”师资

为满足好师资数量和质量的双重要求,学院与创元集团各下属企业形成了良好的人员互通机制,学院可以选派骨干教师到创元集团下属企业挂职学习,成为企业的一员;创元集团下属企业优秀员工在一定时期内到学院担任授课教师。

通过校企共同建设师资队伍,学院建立起了企业优秀师资人才库,外聘企业技师、工程师、经理等具备高技能、高职称的专家充实学院师资队伍。目前,企业优秀师资人才库有专家1 000余名,其中来自社会企业的有近百名。

学院与创元集团下属企业在人才交流培养方面形成了一个良好的状态,如成冲代表创元集团参加第四届江苏技能状元大赛并获得电子技术职工组状元后,学院作为人才将其引进,并在学院内为他成立技能大师工作室,相应建设电子技术实训室,全力为备战世界技能大赛电子技术项目,培养更多的电子技术人才。

(三)面向社会,“培”养学生

学院现有在校生7 000多名,每年毕业生有1 500多名,办学规模和招生规模在苏州、江苏技工院校中名列前茅,全力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好高技能人才“蓄水池”。近几年,学院招生年年火爆,在校生规模迅速扩大,用人单位满意度一直保持在95%以上。

立足世界技能大赛成果转化,学院积极开设世界技能大赛青苗班,以电子技术、网络安全、餐厅服务、酒店接待等4个赛项为试点,用世界技能大赛的高标准来培养学生的高技能,以世界技能大赛选拔备战的“圆点”,努力绘制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大圆”。2019年,学院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认定为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基地之一。

为了更好地把学生培养成社会需求和认可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学院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素养的培养,以“红色工匠”为品牌,培养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和职业素质,并重视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在校内建立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

近年来,学院学生创业意识越来越强,在校内基地建立4家创业企业,在社会上创业成功的毕业生也越来越多,涌现了一批像毕业生濮存兰这样拥有3家公司的创业达人。

猜你喜欢

高技能大赛校企
“鸟人”大赛
插秧大赛
实施“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打造高技能人才队伍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补齐高技能人才“短板”
现代学徒制培养焊接高技能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浅议高技能人才培养
“7匹狼”征联大赛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