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机遇,开创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新局面
2020-01-20
重庆五一技师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创立于1951年,是经重庆市政府批准、由重庆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主管的国家重点技工学校,同时还是国家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学院占地面积600亩,建筑面积15.8万平方米。在校学生5 500余人;教职工305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58人、硕士及以上学历教师31人。现有二级学院4个,开设专业26个。仪器设备总值9 200万元,实训场地92个,馆藏图书8.6万册。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8%以上,专业对口率76%。社会培训约每年3万人次。
学院大力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政策,坚持校企合作、高端培养、育训结合、标准化发展,取得较好成效。
一、准确把握发展机遇
党和国家历来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党委和政府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作出重要指示,明确了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作用和发展方向。2015年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的《职业教育法》执法检查和修订调研,推动了《职业教育法》的全面贯彻实施,健全和完善了职业教育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为职业教育切实提供了法制监督和保障。重庆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密集出台的配套政策和措施,为重庆市职业院校改革创新提供了诸多支持。据统计,学院累计实施世赛集训、校区迁建、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优秀学生留学等各类项目30个,其中政策性项目25个,有政策支持的自创项目5个。这些项目有的是学院层面的改革项目,有的是重点领域的创新项目。通过这些项目建设,学院实现了与国内优质技工院校交流对话,也初步实现了与国际接轨,探索培养具有国际水平的智能+技能人才。
二、师资结构多元融合
为适应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新形势,学院多渠道打造一支专兼结合、多元融合的师资队伍。选派9名教师赴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进修,组织160余名教师下厂锻炼,引进企业能工巧匠18人进校任教。聘用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技术能手41人担任兼职教师,聘请创业成功企业家6人进校授课,邀请国(境)外世赛专家7人来校讲学。学院现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全国技术能手7人,世赛中国教练9人;建有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市级技能专家工作室2个。学院教师荣获国家级奖项122个、市级奖项156个,获国家级专利技术23个;参加全国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累计获一等奖6个、二等奖2个,总成绩位居各参赛队前列。
三、专业建设紧贴市场
学院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逐步调整专业布局,停招或撤销焊接、计算机等同质化严重的专业,开发管道与制暖、工业机器人应用等新兴或紧缺专业,做强美发、汽车、机电等优势专业,开设汽车维修、数控等“五年制”高职专业,规划和建设汽车后市场服务、人物形象艺术造型、智能制造、智能舒适家居4个专业群。促进世赛成果转化,开发美发、汽车、管道与制暖等世赛技能包14个、汇编技术标准2个,以行业最高技术标准指导专业建设。目前,学院已建成国家示范专业4个,市技工院校精品专业6个,市中职重点(特色)专业2个、双基地专业1个、高水平骨干专业1个、紧缺骨干专业1个。
四、校企合作开放高效
学院积极探索项目合作、订单培养,争取技术支持,与企业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与长安、美的、德国菲斯曼、瑞士ABB等140余家国内外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引企入校,打造智能舒适家居项目体验中心、智能制造产教融合示范基地、整车改装技术培训中心等实训基地。校企双主体育人,推动电子竞技、航空服务等专业招生就业一体化。校企共建世赛中国集训基地3个、世赛市级集训基地5个。通过校企深入合作,学生基本实现毕业即就业,美发、管道与制暖等专业学生创业成功率在25%以上。学院培养的选手在世赛中获得2金、4银、4优胜奖的好成绩,其中,学院学生聂凤夺得第43届世赛美发项目冠军,获得中国在此项目上的首枚金牌,也是65年来亚洲选手在该项目获得的首枚金牌。
五、国际交流广泛深入
积极参加国际赛事交流,选派学生参加世赛、“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大洋洲技能挑战赛等国际赛事,获金、银牌等12个。实施“优秀学生出国留学项目”,累计选送58名学生赴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家公费留学,开创重庆市中职学生公费留学先河。加强国际交流互访,近年来,学院累计派教师赴德国、意大利、新加坡等9个国家考察学习近100人次, 俄罗斯、韩国、加拿大等10余个国家200余名专家、学者来学院交流访问。成立“一带一路”国际技能研究院,服務国家战略,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同行进行技能交流、技能展示搭建平台。
六、社会服务聚力民生
学校不忘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于技工院校学生多来自于普通家庭的社会现实,树立“培养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的教育初心,年均为社会输送各类优秀毕业生1 200余人。有的毕业生进入长安汽车集团等单位工作,有的毕业生入职即享受企业认定的技师待遇,有的毕业生被选入首席技术工作室,有的毕业生开店成为小老板。学院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承接新型学徒制培养任务,工学结合,校企双制,培养2年制企业工匠近万人;助力企业人才职业技能提升,定制化培训10万余人次;承担大学生创业培训2万余人次;组织技能“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累计受益群众近万人;助力脱贫攻坚,帮助家庭困难学生9 800余人,开展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近2万人次;实施农民工新市民培训近5万人次,开展库区移民技能培训2 000余人次,选派骨干教师援藏支教、骨干人员担任深度贫困村第一书记,以实际行动彰显学院社会责任与担当。
经过多年的发展,学院已被评为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首批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首批国家职业训练院建设试点单位;获得“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第六届“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等荣誉称号。学院办学成绩得到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重庆市市委书记陈敏尔等多位领导的充分肯定。学院的经验做法和成效,曾被中央电视台、重庆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人民日报》《重庆日报》、新华网等主流媒体广为报道,弘扬了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传递了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