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文化融合的少数民族舞蹈文化传承发展路径

2020-01-20柏海涛

大观 2020年11期
关键词:舞蹈文化文化融合少数民族

柏海涛

摘 要:舞蹈是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如何才能在文化融合的基础上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舞蹈文化,成为当前少数民族地区需要特别重视的问题。文章结合广西壮族自治区特有的铜鼓舞舞蹈艺术来展开对相关问题的论述,探讨传承发展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策略,以期更好地推动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发展。

关键词:文化融合;少数民族;舞蹈文化;传承

舞蹈文化是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少数民族群众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精神文化活动。由于舞蹈艺术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且探究其传承发展路径对于传承和发扬少数民族文化有着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很多地区都在认真开展对少数民族舞蹈文化方面的研究。尽管社会各界都认识到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对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依然受到很大限制。

一、我国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特点

少数民族舞蹈特指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群众在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舞蹈,它是在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生活基础之上而创作出的一种艺术形式,由于在舞蹈艺术中融合了少数民族群众对生活的理解,因此深受人们的欢迎。这种舞蹈形式具有非常鲜明的民族特色,也具有地域性强的特点,能够集中反映出少数民族特有的文化特征。因此不断加强对少数民族舞蹈文化艺术的研究,传承和发扬少数民族舞蹈文化,对于更好地保护这种特有的艺术形式有很大帮助。少数民族舞蹈在表现形式上大多具有群体性的特点,因为少数民族群众喜欢用集体舞的形式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种舞蹈的动作优美,学习起来非常简单,在一些盛大的节日,少数民族同胞会穿上非常具有民族特色的服装,参与到集体舞活动中来,这不仅能够烘托出吉祥喜庆的节日气氛,也能吸引外地的游客积极参与到舞蹈活动中。尽管少数民族舞蹈深受人们的欢迎,但是由于其地域性强的特点,在全国范围内的传承和发展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

二、少数民族舞蹈艺术的发展现状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个民族之间的融合程度在不断加深,但少数民族舞蹈并没有积极结合这种趋势对舞蹈形式加以改进,这导致很多地方的少数民族舞蹈逐渐丧失了自身的特色。虽然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经济不断发展,少数民族舞蹈艺术逐渐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但是由于缺乏对传统舞蹈艺术的创新和改进,少数民族舞蹈艺术逐渐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落伍,加上西方舞蹈艺术形式的涌入,很多人逐渐放弃了对传统少数民族舞蹈艺术的传承和发展,这已经成为目前少数民族舞蹈艺术面临的主要问题,如果不能对此问题加以改善,将会极大地制约少数民族舞蹈艺术的发展。

三、少数民族舞蹈艺术传承和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一,缺乏艺术传承人。任何一项民间艺术想要传承发展下去,都需要艺术传承人,对于少数民族舞蹈艺术而言,在发展过程中更需要传承人。但是在目前少数民族舞蹈艺术发展过程中,由于这项艺术形式主要活跃在民间,很多人以错误的观念看待此项艺术,没有将其视为高雅艺术来传承,这导致很多老艺术家逐渐退出舞台之后,没有新的艺人投入到对这项技艺的传承和发展中来,导致少数民族舞蹈艺术出现无人传承的局面。

第二,缺乏舞蹈理论素养。少数民族舞蹈艺术的发展需要艺术传承人具备丰富的舞蹈理论素养,尽管很多人喜欢少数民族舞蹈艺术,但是在此项艺术传承和发展过程中,很多人都不愿意花费时间进行专业舞蹈理论知识的学习,他们仅凭对舞蹈动作的观察来模仿表演,没有站在专业艺术的角度对此项技艺进行传承,这导致他们所表演出的少数民族舞蹈缺乏美感,很多人随意对舞蹈内容进行改编,甚至融入很多非民族元素,这些都导致少数民族舞蹈艺术无法很好地传承和发展下去。

第三,缺乏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舞蹈艺术的外部环境。尽管社会上有很多艺术家都非常重视对少数民族舞蹈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也组建了很多专业性的艺术组织来做这方面的工作,但是很多社会组织所展开的少数民族舞蹈艺术活动都存在脱离少数民族实际生活的现象,他们大多借助自己对艺术的理解来展开舞蹈表演,在这种情况下所传承和发展出的少数民族舞蹈艺术已经失去了少数民族特色,会对少数民族舞蹈艺术的发展产生巨大的阻碍作用。

第四,忽视了少数民族舞蹈艺术中的文化价值。目前少数民族地区为了促进经济发展,都在积极利用舞蹈艺术来开展各项经济活动,尽管经济活动的开展能够很好地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但是也不可避免使少数民族舞蹈艺术呈现出商业化特色明显的劣势,正是因为过度商业化,很多观众失去了对少数民族舞蹈艺术的兴趣。

四、少数民族舞蹈艺术传承和发展的策略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民族之间的融合程度也在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少数民族舞蹈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壮族人民结合自己的日常生活和风俗习惯创造出了独具壮族特色的铜鼓舞,这种舞深受人们的欢迎,所以本文结合铜鼓舞的传承和发展来展开论述,探讨文化融合背景下的少数民族舞蹈文化传承与发展路径。

第一,积极在艺术类高等院校开设少数民族文化相关课程。以传承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铜鼓舞艺术为例,教师需要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结合铜鼓舞艺术的发展历程,向学生全面介绍此项艺术形式的特点和表演方法,巧妙地将壮族特有的民俗习惯和舞蹈文化等相关内容融入教学活动之中,使学生能够借助对不同文化的对比学习,将不同民族的舞蹈文化进行巧妙融合,以此来促进少数民族舞蹈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第二,積极组织传承少数民族舞蹈艺术的活动。为了更好地促进少数民族舞蹈艺术的发展,保护壮族聚居地区特有的铜鼓舞舞蹈艺术,需要结合少数民族舞蹈艺术的特点,积极成立相关的舞蹈组织,借助各类民族舞蹈活动的举办,加深学生对铜鼓舞艺术形式的全面了解和掌握,这对于促进和提升学生对壮族舞蹈艺术的认识和表演水平都有很大帮助。学校还要借助各种校园文化生活来吸引学生,积极表演少数民族舞蹈,加深学生对少数民族舞蹈的全面认识。

第三,不断加大对少数民族舞蹈艺术的研究。在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舞蹈艺术的过程中,需要有关研究机构和科研单位不断加大对少数民族舞蹈艺术的研究,发挥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的专业技术优势,借助建立专业的少数民族铜鼓舞艺术科研和实践基地,对学生学习少数民族舞蹈进行全面指导。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密切配合,能够很好地促进壮族地区铜鼓舞艺术形式的传承和发展。

第四,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学生展开少数民族舞蹈艺术教学。信息技术为教师更好开展少数民族舞蹈艺术教学提供了极大便利,在利用信息技术来展开铜鼓舞艺术传承和发展的教学活动时,需要教师充分做好展示,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少数民族舞蹈艺术形式进行融合,将这项艺术活動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下去。当前信息技术提供的便利条件为学生进行舞蹈艺术的学习提供了极大便利,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教学设备,将铜鼓舞艺术与其他少数民族的舞蹈艺术完美结合,对传统的铜鼓舞艺术加以改造,使之能够更加体现出壮族群众特有的风俗和生活习惯,吸引更多人积极参与到对壮族特有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活动中来,使这种艺术形式更好地与少数民族群众日常生活结合起来,促进铜鼓舞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为少数民族舞蹈艺术的传承和发展积累经验。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也在发生着巨大变化。对于少数民族特有的舞蹈艺术,社会各界都要给予极大的关注,并积极创造条件为少数民族舞蹈艺术的发展与融合打下基础。此项工作的开展,需要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高等学校也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加大对少数民族舞蹈艺术和民俗习惯的融入,使学生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加深对少数民族舞蹈艺术的认识,同时也需要少数民族地区群众提高对舞蹈艺术的认识,杜绝舞蹈艺术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于商业化的不良倾向,吸引更多的游客积极参与到这项舞蹈艺术中,体验舞蹈艺术的魅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对少数民族舞蹈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曹海滨.从文化迷失到文化自信:少数民族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J].贵州民族研究,2019(2):77-81.

[2]戴钦,帅晓军.“一带一路”背景下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播与交流策略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8(12):218-221.

[3]付琳.基于文化融合的少数民族舞蹈文化传承发展路径[J].中国文艺家,2018(7):130.

[4]果崇英.文化融合背景下少数民族舞蹈传承问题研究:以羌族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16(8):102-105.

作者单位: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猜你喜欢

舞蹈文化文化融合少数民族
Jiao Ayi| 《娇阿依》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少数民族的服装
舞蹈真人秀对舞蹈文化的影响
广西宁明花山岩画的舞蹈文化解读
民间舞蹈文化传承规律与发展趋势探析
浅析儒释文化融合对石恪绘画的影响
知识型新移民文化融合的内容及途径分析
基于多元音乐文化背景下的高中音乐教学模式探讨
《狼图腾》与中国的图腾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