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型课程教学

2020-01-20黄祎祎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20年21期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核心素养

黄祎祎

【内容摘要】新课改的中心在于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当具备、可以适应社会发展与终身发展需要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不仅打破以往三维教学目标的局限性,还为各学科教学注入新的色彩,且出现不少新颖性、个性化的教学方式,活动型课程即为其中之一。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型课程教学进行讨论,同时提出部分恰当方法。

【关键词】核心素养  高中思想政治  活动型课程

高中政治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与公共参与等几个维度。活动型课程则是新课标下为解决传统教学弊端所提出的一种教学模式,不能只强调课程的预设与灌输,还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价值观念与情感态度的动态形成,高中思想政治教师需基于核心素养视角切入,科学开展活动型课程教学,让他们在活动中形成政治核心素养。

一、营造生活情境活动,焕发学生学习热情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内容同初中相比,虽然显得深奥难懂,学习起来较为枯燥乏味,不过仔细审视以后发现同现实生活有所关联,尤其是新时期下的教材内容更加关注同生活的联系,这为核心素养下活动型课程教学的实施带来更多便利。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在平常教学中,应努力寻求所授知识同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引入一些生活资源,营造生活情境活动,为活动型课程的实施做铺垫,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吸引他们自觉、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在这里,以“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教学为例,教师可结合生活中的“邻避效应”设计活动型课程,指出邻避效应是居民或当地单位因担心建设项目,像垃圾场、核电厂、殡仪馆等邻避设施,对身体健康、环境质量和资产价值等带来诸多负面影响,从而激发人们的嫌恶情结,滋生“不要建在我家后院”的心理。引领学生一起探讨“政府如何化解邻避效应”,不仅要发挥出政府及其公共事业机构的作用,又需保障公众合适参与,包括:建立选址程序;社会参与机制和政府与社会互动机制;明确并公示一个合情合理的选址方针;做好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和风险评估;加强宣传教育,筑牢所在地居民拥有促成设施建设的意愿;政府与公众进行真诚的交流与沟通,做好相关信息的披露工作,由此消解误会与分歧,避免贸然实施导致公众抵制带来成本风险,让他们知道我国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二、巧妙引入时政活动,培养学生政治认同

时事政治就是指某个时间段发生的国内国际政治大事,是概括性较强、从大局出发的事件,主要表现为政党、社会集团、社会势力在处理国家生活和国际关系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活动。在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可围绕知识主题巧妙引入一些时政活动,带领学生一起阅读、分析时政新闻、社会热点与党的先进理论及成果等,使其理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培养他们的政治认同。

例如,在展开“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 执政为民”教学时,教师可以事先通过网络渠道搜集、整理有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时政新闻,这是今年是一大热点,课堂上带领学生一起阅读,使其了解我国的抗疫措施和历程,注重学科知识和社会热点相结合,引领他们渐入佳境。接着,教师组织学生结合“抗疫制度”分析我国政党制度的优势:自疫情爆发以来,中共中央高度重视,全面加强对疫情的集中统一领导,中共中央表现出坚定的政治决心,出色的领导才能、应对能力、组织动员能力,充分展示中国国家体制和国家治理体系的独特政治优势,表明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体制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切为人民服务,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始终把人们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放在首位,体现出人民立场的独特感受;等,使其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增强他们的政治认同。

三、合理开展辩论活动,发展学生理性思维

辩论活动属于思维活动的一种,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事物事理、类别、情况等分析、推理和判断,使其知道自己“能做什么”“要做什么”“如何做”,目的是提升他们的思辨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并发展理性思维。在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型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当依据所授内容合理开展一些辩论活动,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使其对政治现象作出理性的解释、判断和选择,让他们坚定理想信念,并以负责任的态度和行动促进社会和谐。

比如,在讲授“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过程中,教师先组织学生进行一个心理测试“压岁钱是如何花的?”

A.立刻购买自己一直想要的东西,反正是“意外”之财花光也行

B.列一份购物清单,买一些自己切实需要的东西,合理分配

C.尽量不花,也许以后有急用,把钱攒起来

使其结合个人实际情况选择。过渡:大家花压岁钱的方式能够反映出自己是什么类型的消费者,出示答案:

A.大手大脚的奢侈型消费者

B.理智型的消费者

C.吝啬型的消费者

接着,教师讲述:我们都希望自己是一个理智型的消费者,但是在现实生活中通常会受一些不良消费心理的影响,以至于走上不理智消费的道路。组织学生学习常见的消费心理,使其结合生活体验辩论应该成为哪种消费者,怎么规范消费行为,让他们在活动中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成为一个理性消费者,有助于理性思维的形成。

四、剖析真实案例活动,强化学生法治意识

上文已经提到高中思想政治是一门生活化学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政治课程的教學过程就是对社会真实案例的分析过程。要想在核心素养下更好的开展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型课程,教师需善于运用一些真实案例,特别是部分有关法治方面的实例,指导学生运用所学习的思想政治知识剖析和研究,使其能够理解法治是人类文明演进中逐步形成的国家治理方式,让他们形成宪法至上、法律权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强化自身的法治意识。

举个例子,在“征税和纳税”教学中,教师先在多媒体课件中出示一些常见的税收种类,像增值税、消费税、关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房产税与车船税等,设疑:大家想一想,国家凭什么让人们不得不交这部分财富?国家收取的这些财富有什么作用?学生积极思考与回答问题,引领他们归纳出税收的定义和本质。接着,教师带领学生学生税收的特点——强制性、无偿性与固定性,及种类,然后出示一组真实案例:张某开一家服装店生意红火,但拒不缴纳税款;某人到饭店吃饭,结账时服务员说:“如不要发票可获赠一份礼品”,不开发票;某服装厂厂长以贷款被骗为由,故意拖欠国家税款;某企业通过虚报出口商品的价格等手段,获得国家出口退税;等,组织学生讨论这些违反税法的行为及特征,使其树立依法纳税、诚信纳税的法治意识,让他们懂得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五、设计课外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公共参与

对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型课程教学来说,为进一步发挥出活动型课程的优势和作用,教学时间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内,空间也不能束缚在教室内,而是精心设计一些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到政治生活当中,增强他们的公共参与意识。具体来说,高中思想政治教师需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带领学生来到社会中,使其了解有序参与公共事务的途径、方式和规则,辅助他们积累更多实践经验,主动参与公共生活。

此时,在进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学时,教师先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了解社会主义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社会,认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地位,了解先进文化的指导思想,理解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与基础工程,使其结合生活中典型事例说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作用,让他们懂得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之后,在课下环节,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五讲四美”的实践活动,搜集、调查一些生活中讲文明与不讲文明的现象,自己起到表率作用和模范榜样,像乐于助人、拾金不昧、保护自然环境、节约用水和用电等,自觉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使其亲自参与到公共生活当中。如此,学生主动投身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增强公共参与意识,使其自觉抵制各种落后、腐朽的文化,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六、灵活设计活动课程,助推核心素养形成

活动型课程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与多元化特征,主张学生的一切学习都来自于经验,必须和个人的特殊经验发生联系,并提倡打破严格的学科界限,有步骤地扩充学习资源,强调他们在活动中学习,教师则从中起到引导者、辅助者、组织者与协助者作用。这就要求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依据教学目标、课程标准与具体指示灵活设计活动型课程,为学生带来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有力助推他们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与形成。

比如,在实施“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教学时,教师先播放视频“把发扬民主贯穿党的十九大代表选举全过程”,学生观察和欣赏,设置问题:十九大代表怎么产生的?你们对民主选举了解多少?使其用自己的语言表述人大代表产生的过程,让他们结合个人认知分享各自多民主选举的了解。接着,教师展示资料“全国性乡和县级人大代表直接选举”耗费的人力与财力,提问:这两种选举方式一样吗?有什么异同?为什么要采取不同的选举方式?指引学生了解选举方式分为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两类,使其分析两者的优点与缺点,然后带领他们研究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的区别与优缺点,并探讨民主选举方式的制约因素。之后,教师组织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评价、权衡四種选举方式的利弊,使其关注社会的公共生活与公共管理,努力提升他们参与民主政治的意思,增强自身的政治素养。

总结

综上所述,在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型课程教学中,教师需把握好本学科的知识特色,不断学习与探索活动型课程的实施方法与途径,并做好引导与促进工作,带领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高效学习,使其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改善他们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戴雪梅. 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政治活动型课堂探究[J]. 新教育,2020(23):4-5+10.

[2] 张莉. 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教学策略[J]. 教师,2020 (03):91-92.

[3] 曹传圣.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型课堂构建[J]. 新智慧,2020 (01):45.

[4] 刘艳林. 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实施策略探析[J]. 科普童话,2020(03):120-121.

[5] 冯凯旋. 以活动型课程提升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J]. 中小学校长,2019 (09):46-47.

[6] 林巧.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政治活动型课程的实施策略[J]. 华夏教师,2019 (32):62-63.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暨阳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高中思想政治核心素养
高中思想政治课创造性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研究
浅论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策略
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建新时期高中思想政治课堂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增强高中思想政治课德育功能的认识与探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高中思想政治有效教学导入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