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磁共振血管成像与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诊断脑血管疾病的价值分析

2020-01-20辽宁省凤城市中心医院磁共振科辽宁丹东1181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年13期
关键词:脑血管畸形准确率

辽宁省凤城市中心医院磁共振科 (辽宁 丹东 118100)

内容提要:目的:探讨核磁共振血管成像(MRA)与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CTA)诊断脑血管疾病的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4月~2019年3月115例脑血管疾病患者,均行MIR和CTA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为“金标准”。结果:经DSA证实,脑动脉瘤共有73例,分布部位:大脑中动脉24例,大脑后动脉16例,后交通动脉11例,前交通动脉10例,小脑后下动脉8例,颈内动脉4例。MRA准确检出71例,准确率为97.3%,CTA准确检出72例,准确率为98.6%,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DSA证实,脑血管畸形共42例,分布部位:额叶17例,枕叶9例,顶叶8例,颞叶4例,侧裂区3例,脑干1例。MRA准确检出41例,准确率为97.6%,CTA准确检出40例,准确率为95.2%,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A与CTA均是诊断脑血管疾病的有效方法,结果可靠。

近些年,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被认为是诊断脑血管疾病的“金标准”,不过缺点是有侵入性伤害和放射线暴露,且费用昂贵,这使得其不能成为常规开展的检查方法。而与DSA不同的是,核磁共振血管成像(MRA)与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CTA)均为无创血管显示技术,能够真实可靠地显示血管腔内形态的改变,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患者免去了行DSA的痛苦[1]。不过二者也并不完美,如MRA可出现背景抑制;CTA需注射造影剂等。目前对于脑血管疾病是首选CTA还是首选MRA尚没有统一意见。本研究探讨了MRA与CTA对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价值,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7年4月~2019年3月115例脑血管疾病患者,其中男79例,女36例;年龄44~84岁,平均(59.63±6.36)岁;自发型蛛网膜下腔出血77例,动眼神经性麻痹21例,肢体活动性障碍13例,癫痫4例。

1.2 方法

仪器为西门子Somatom 64层螺旋CT扫描机与西门子Magnetom 1.5T超导性磁共振成像仪。患者先行CTA检查:患者仰卧位,由主动脉弓下缘2~3cm开始扫描至颅顶,用双通高压注射器以3.5mL/s的速率注射非离子型对比剂碘佛醇80mL(370mgI/mL)。参数设置:120kV,250mA,层间距0.45mm,螺距0.993,矩阵512×512,触发阈值为200HU。使用EBW工作站对原始图像进行处理。之后间隔5d后行MRA检查:由颈内动脉颅内段至胼缘动脉上方。采用时间飞跃法MRA,参数设置:扫描层数180,层厚1.2mm,重叠60%,TR/TE为30ms/8ms,FOV=180mm。以DSA结果为“金标准”,判断CTA与MRA结果的准确性。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MRA与CIA对脑动脉瘤的检出情况

经DSA证实,脑动脉瘤共有73例,分布部位:大脑中动脉24例,大脑后动脉16例,后交通动脉11例,前交通动脉10例,小脑后下动脉8例,颈内动脉4例。MRA准确检出71例,准确率为97.3%,CTA准确检出72例,准确率为98.6%,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MRA与CIA对脑血管畸形的检出情况

经DSA证实,脑血管畸形共42例,分布部位:额叶17例,枕叶9例,顶叶8例,颞叶4例,侧裂区3例,脑干1例。MRA准确检出41例,准确率为97.6%,CTA准确检出40例,准确率为95.2%,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近些年,发病率逐年上升的脑血管疾病得到了人们高度的重视,资料显示,2015年本病已高居人类死因的第2位。随着医学科技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先进的诊断方法使得脑血管疾病能够得到准确的诊断,不过诊断方案虽多,还得考虑诊断方法的临床获益、安全风险及经济成本。DSA虽对脑血管疾病具有很高的诊断效能,但其缺点也是显见的,一般不作为临床诊断脑血管疾病的首选。CTA基本属于无创检查,仅需肘静脉注射造影剂,扫描速度快,血管成像清晰,诊断结果参考性强。既往研究表明,CTA对动脉瘤的敏感性超过95%[2]。不过CTA也有X射线辐射,而且造影剂有肾毒性,所以重复性差。MRA无创、无辐射性,在安全性方面较DSA和CTA有优越性,而且分辨力极佳,尤其是高场强MRA的成像质量与DSA相似。多个研究表明,MRA能够清晰呈现动静脉畸形的脑血管结构。不过MRA亦具有缺点,除了有背景抑制外,还有远端小血管易饱和而引起末梢小血管缺失。

脑动脉瘤在人群中的发生率大概在1%~8%[3]。有研究表明,CTA对脑动脉瘤的检出率几乎与2D DSA媲美,并且在显示瘤形态、瘤颈及与载瘤血管的关系上要优于2D DSA[4]。研究表明,CTA对脑动脉瘤的检出准确率为89.7%,而对于直径>3mm的脑动脉瘤能够达到96.5%,而MRA分别为88.2%、96.4%。时间飞跃法MRA可精确描绘动脉瘤,对脑动脉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可达到90%、92%。时间飞跃法MRA在显示未破裂动脉瘤的特征上与64层螺旋CT无明显差异。还有研究表明,对于未破裂的脑动脉瘤,完全无需考虑行脑血管造影检查,行MRA即可,同时MRA对完全血栓性动脉瘤的诊断效果也较脑血管造影检查更胜一筹。本研究结果显示,MRA对脑动脉瘤的准确率为97.3%,CTA的准确率为98.6%,二者的准确率均很高,且无明显差异。

脑血管畸形指的是脑内血管床的发育畸形,多见于年轻人,其中以动静脉畸形最常见。脑血管畸形的病死率可达30%[5]。有研究表明,CTA对脑血管畸形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达到90%、78%。而时间飞跃法MRA对脑血管畸形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达到92%、91.3%。有研究表明,MRA对细小血管的显示能力较弱,必要时需借助更有效的血管重建方法以克服体素内自旋饱和效应及复杂流体现象引起的血流信号丧失[6]。本研究结果显示,MRA对脑血管畸形的准确率为97.6%,CTA的准确率为95.2%,二者仍无明显差异。

综上所述,MRA与CTA均是诊断脑血管疾病的有效方法,结果可靠。

猜你喜欢

脑血管畸形准确率
平山病合并Chiari畸形1例报道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实时动态四维超声产前诊断胎儿畸形的临床意义
脑血管造影中实施改良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临床意义
乳腺超声检查诊断乳腺肿瘤的特异度及准确率分析
不同序列磁共振成像诊断脊柱损伤的临床准确率比较探讨
2015—2017 年宁夏各天气预报参考产品质量检验分析
高速公路车牌识别标识站准确率验证法
48例指蹼畸形的修复治疗体会
纳洛酮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