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灌区节水增效示范区灌溉技术浅析

2020-01-20

治淮 2020年6期
关键词:霍山县渠系节水

(作者单位:安徽省霍山县水务局 237200)

一、引言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日常农业生产需要大量用水,而由于水资源的分布不均导致农业生产经常面临严重的缺水情况。目前,我国的节水灌溉技术还存在一定的缺陷,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日益提升。为了提高农业水资源的利用率,在保证农业高产的前提下,需要采取有效的节水灌溉措施,发展节水型农业,这对推进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需要相关政府与部门引起重视,并给予大力支持。

二、灌区概况

淠源渠灌区位于霍山县境内东北部,当地有6个乡镇、44 个行政村,总人口达8.2 万,其中农业人口4.66 万。该灌区是县商品粮与工业生产基地,面积4600 公顷,实际控制面积100km2。作为霍山县最大的有坝引水灌区,有干渠1 条,计49.1km;支渠23 条,共计60km;农渠直放口85 座,提水站14 座,面上斗渠63 条,农渠216 条。除了服务于农业灌溉外,需要为城关及周边乡镇居民与多家企业提升生活与生产用水。该灌区年平均降水量1.391mm,年分布不均,多集中在5~9月份,可利用的水量较少。上游佛子岭、磨子潭水库水量虽然比较丰富,但受地势的影响,只能服务于下游地区,霍山县对其难以利用。随着当地经济的发展,工业数量增多,对用水量需求增大的同时,污水排放也增加。另外,受水旱灾害的影响,人畜饮水与农田灌溉十分困难,导致淠源渠开发利用难度大,水生态系统匮乏,由此需要进一步的改善与修建。在当地水务局与财政部门支持下,淠源渠实施了水生态文明治理项目。

三、存在的问题

根据近几年淠源渠灌区发展情况的调研,灌区从试点发展成农业灌区节水增效示范区,虽然有力促进了当地农业、工业等经济的发展,但淠源渠使用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如下:

1.灌溉水利用率降低

淠源渠灌区自1959 年修建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部分渠道年久失修,已出现裂缝、淤堵及渗漏等情况,导致自流灌区干渠输水受到损失。受自然与设备老化等因素的影响,部分渠道与建筑物受损严重,输水能力逐渐下降,其中有些机电设备甚至是超期运行。另外,部分渠道无防渗措施,渗漏、坍塌及渠道淤积现象比较严重。以上情况造成水量损失较大,水资源利用率与灌溉率大打折扣,需要采取工程措施予以全面改善。

2.部分渠系布置较乱

淠源渠灌区修建时期比较特殊,修建过程断断续续,渠系落成后虽然可以投用,但渠系整体缺乏科学规划,存在布置、水量分配及进水口设置等问题。特别是近几年当地工业发展,工业年用水量也增多,根据现有的17 家公司用水情况的统计,2017 年用水量达4628.76 万m3。由于渠系布置较乱,工业用水不能合理供给,导致工业用水与农业灌溉问题逐渐凸显。另外,由于引水口布置较多,并且比较散乱,所带来的用水矛盾就较多。在灌溉期时多采取分乡轮流灌溉,实际的保灌面积较小,大部分的农户农田只能依赖天气。

3.水生态系统问题

当地排水沟多为天然冲沟或是田间排水而成,人工修建的较少,少部分排水沟无衬砌,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另外,当地受自然灾害的影响明显,虽然霍山县水资源丰富,多年平均降水量达1373.9mm,但降雨多集中在7~8月份,分布并不均衡,加上排水系统的不健全与管理缺乏,干旱与洪涝现象比较严重。此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人口的增加和工业的发展,导致当地环境污染严重,水生态环境有待改善,水质下降比较明显。

四、采取的节水技术措施

1.加强渠道防渗工程建设

节水灌溉的目的是提高水的有效利用系数,而减少各级渠道输水损失是主要途径。由于淠源渠灌区旧有的渠系工程没有采用防渗技术或防渗水平较低,受土壤含水量大、冬季冻胀等因素影响,渠道阴面出现纵向裂缝,这就需要对旧渠道工程进行改建或重建。在施工过程中可改变以往复合土工膜加现浇混凝土的方式,采用复合土工膜预制混凝土板的方法,在停水时期可以施工,还不影响行水。同时这种防渗技术可缓解与减轻冻害。本次淠源渠防渗工程干渠护砌长度为2700m,支渠护砌长度为1500m。边坡的阳面侧壁防渗可使用复合土工模,上铺10cm 的粗砂,渠道的背阴侧主要采用复合土工模上铺10cm 的聚苯乙烯泡沫,最后铺预制的素混凝土(C15F100),规格为70cm×50cm×8cm,护顶板的规格为30cm×50cm×8cm,固脚截面为15cm×30cm。

2.优化渠系

在对淠源渠灌区进行水生态治理中,可根据灌区的走势特点,合理布置支渠的走向与数量,将整个渠系与田园化格局相结合,使有效灌溉面积达到最大。在渠系的布置上,尽可能使每个用水单位有独立的引水口,在分水口处设置分水闸,在防止跑水的同时,有效控制用水量,以此解决灌区内农业与工业、生产生活之间的用水矛盾,方便建后运行管理。例如,按方收费可促使农民节约用水,鼓励使用新的节水灌溉技术,有效缓解灌区水资源分布不均的情况;合理分配当地工农业用水,根据社会与市场的承受能力向成本水价过渡,达到节水增产、增收的目的。

3.做好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

淠源渠基本绕山沿等高线开挖,承担着沿线截排山洪的任务。首先,根据渠道防洪情况,对淠源渠渠首与高庙河段进行整理,对渠岸进行绿化管理,加强水环境及水生态的治理。其次,根据渠道规划,合理设置排水沟的位置,一方面合理利用天然排水沟,另一方面分级排水,利用田地之间的落差通过修筑堤坝的方式,使灌区内灌排系统各成体系。最后,根据不同作物的需求量与需水规律,合理搭配农作物,实现灌区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在灌区水资源较好的条件下,以水稻、蔬菜及养殖业为主;在非灌溉区水源差的地方,则以茶叶、药材等经济作物种植为主。通过实施节水灌溉,达到节水增产的效果,使农田水利成为当地生态环境改善的保障系统。此外,加大科学技术的支撑力度,因地制宜地选择不同的灌溉制度与灌溉技术,促进当地灌区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为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农业灌区节水增效示范区灌溉技术的分析,概述了霍山县境内东北部淠源渠灌区发展现状。作为当地的“生命渠”“发展渠”及“致富区”,淠源渠灌区规划建设十分必要。通过对灌区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加强渠道防渗工程建设、优化渠系及做好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等节水措施,对于促进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推广先进灌溉技术的应用具有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霍山县渠系节水
坚持节水
工程状况与管理水平影响的渠系水利用效率指标体系的构建
霍山县蚕病发生原因分析及综合防治措施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小小书画廊
无人机航遥技术在某灌区渠系信息提取中的应用
灌区渠系水利用系数推求方法优选研究
黎榕灌区渠系水力计算及输配水管设计
节水妙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