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护理的安全管理与对策

2020-01-20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3期
关键词:冷凝水管路气道

618000四川省德阳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四川德阳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FNC)是通过空氧混合器提供精确的吸氧浓度(21%~100%)、储氧式鼻塞提供高达60 L/min的流量及37℃相对湿度为100%气体的一种氧疗方式[1]。它集合了鼻导管吸氧及面罩吸氧等传统氧疗优势,不仅能够提供恒定的氧浓度,减少鼻腔部解剖死腔量,还可有效提高呼气末肺容积,保护气道黏膜并增强黏液纤毛的清洁能力,促进痰液排除并维持气道湿化状态,避免气道阻塞发生[2]。本文为探讨HFNC的安全管理及相关对策,选取接受治疗患者5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呼吸系统疾病患者50例,男27例,女23例;年龄32~64岁,平均(48.2±16.3)岁。

HFNC 护理:①合理选择适合孔径的鼻导管:对于成年人,目前临床操作尚未对鼻导管孔径进行统一规范,一般多选取小于鼻孔内经50%的最大号鼻导管[3]。应用HFNC前,护理人员应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为患者讲解HFNC治疗疾病的积极意义,帮助其全面正确认识疾病,了解治疗方式的优越性,使其自觉提高治疗依从性,积极配合治疗。同时提供心理护理,了解患者内心关于疾病治疗的焦虑与恐惧,帮助解答关于疾病知识的各类问题,帮助其缓解不良情绪,并引导患者治疗前通过合理方式发泄并排解不良情绪,降低其紧张、焦虑感。②佩戴鼻导管时应注意保持头带松紧适宜,太紧可能引起鼻导管对患者鼻部及面部的压迫,太松则会导致鼻导管脱落影响治疗效果。③呼吸机关路中的冷凝水是细菌生存的场所,冷凝水中细菌浓度高,当患者体位发生改变时可能导致含菌水直接流入下呼吸道而成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感染源;若管路中冷凝水未及时倒出将导致管路内径减小,起到阻力增加而影响患者吸气做功,进而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导致误吸。要求呼吸管道至少每周进行更换,患者床边均应放置带盖的内配置消毒液的塑料桶用于收集回路中产生的冷凝水并定期将消毒液进行更换,确保消毒液有效浓度。④使用HFNC患者应保持床头抬高30%左右,避免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4]。加强患者口腔护理,根据口腔pH值选择适合的口腔清洗液进行清理,2~3次/d。加强营养,能够从口进食患者鼓励其多食用高蛋白、高热量及纤维含量丰富的食物,确保每日机体所需营养量;必要时可给予患者静脉营养及肠内营养。2次/h 协助患者翻身、拍背并促进痰液排出,对不能有效咳痰患者进行机械性排痰后进行吸痰,吸痰是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每次吸痰时间不可低于15 s,观察痰液的量、色、质并送至实验室进行检测。

统计学处理:数据应用SPSS 20.0 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所有患者接受HFNC治疗时间为42~132 h,使用高流量湿化吸氧30 min后患者动脉氧分压明显增高,呼吸频率降低,1 h氧合指数显著上升,呼吸困难症状改善时间为(47.3±15.6)min。接受气管插管内吸氧11例,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后顺利过渡为鼻导管吸氧39例。吸气流速为30~60 L/min,吸入气体温度为31~37℃,氧浓度21%~100%,并根据患者血气分析结果及耐受情况对参数进行调整。所有患者接受HFNC治疗期间均无鼻周皮肤破损及其他症状发生。

讨 论

HFNC 作为一种新兴氧疗方式,具有高效、实用、操作简便及并发症较少的优势,被临床广泛推广使用。联合完善的优质护理对策可显著提高患者治疗成功率并有助于护理人员对接受HFNC患者开展有效的护理工作[5]。在接受治疗过程中要求护理人员工作细致谨慎,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及临床表现进行观察,留意鼻导管前段及呼吸回路是否积水,佩戴头带是否松紧适宜;注意对湿化温度调节及湿化液选择,确保患者呼吸通畅。但在护理过程中也应注意[6]:①密切留意患者心率、呼吸、血压及血氧饱和度变化,避免由于鼻导管固定不良而导致通气异常;同时应观察患者鼻部、面颊及上唇是否存在机械性压疮的发生。②观察患者皮肤发绀是否出现好转情况,是否发生呕吐、腹胀等胃肠道反应。③湿化仪送气管路近患者端有温度与流量监控,内部有螺旋加热丝,为干燥的气体提供合适的温度与湿度,但需留意呼吸管路不能烫伤患者。④湿化仪本身有安全机制及报警装置,带有视觉与声音报警功能,可对管路漏气、水罐缺水及管路连接不当等进行实时报警,护理人员听到报警声后应观察报警原因并提供及时处理。

综上所述,HFNC可以有效改善气道黏膜清除功能,提高患者舒适度并减少鼻咽部死腔;高流量的空氧混合器可直接进入鼻咽部对鼻咽部的CO2进行重刷并减少其重吸收,提供低水平的正压,开放肺泡并促进通气,为患者提供为稳定的氧浓度。联合完善的护理干预可进一步提高疾病治疗效率,改善患者症状并缩短恢复时间,对促进患者恢复及提高生活质量均具有积极意义。

猜你喜欢

冷凝水管路气道
基于水质变化的供热采暖管路设计
空调冷凝水回收与利用技术的现状及展望
饱和蒸汽冷凝水循环利用
液压管路系统随机振动下疲劳分析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小型洁净室干盘管及其冷凝水管道施工优化
硅钢轧制过程中乳化液流量控制解耦研究及应用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