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华人家族企业关键报告
2020-01-19蔡鸿青
蔡鸿青
《华人家族企业关键报告》以中国内地及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所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进行持续性、系统性的分析,这是第七年进行研究成果发表。本次报告主要探讨新形势下“家族财富传承”与“家族永续接班”的相关数据,并期望通过华人家族企业网络(CHINESE FAMILY BUSINESS NETWORK, 简称CFBN)分享的重要发现,以及对重要议题与实务的讨论,为家族掌门人、家族成员及利益关系人在决策过程中提供参考依据。
家族企业仍是企业主流型态
观察过去七年中国内地及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的资本市场,从企业市值来看,中国内地市场的市值复合成长率(CAGR)为8.72%,家族企业复合成长率为15%,成长幅度皆高于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参照图1可查,在家族企业于各类型企业总数占比中,中国台湾家族企业占比最高为65%,其中约有四分之三的家族已经进入二代向三代传承;其次为中国香港,七年间占比从50%剧降为39%,85%左右处在一代传二代的进程中,部分进入三代传承;中国内地家族企业占比低但成长快速,目前占比为35%,约有95%还在创一代经营,或即将传承第二代。
中国台湾家族企业仍以科技业占比37%为最高,中国香港家族企业以金融地产37%为大宗,中国内地家族企业则以传统产业居多,占比为38% (图2)。在规模上,中国台湾及中国香港以大型家族为主,分别高达50%及62%,中国内地则以中型家族为主导,约为59%。
中国内地及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家族企业数占比逐年下降,从2012年的48%逐步缓降到2018年的42.8%,七年内减少5.2%,市值减少0.4万亿美元。其中香港减少10.7%、台湾减少9.6%。占市场比例降低,显示去家族化现象明显。
去家族化现象首先是由于“弱者淘汰”,其中中国内地以中小型的科技企业以及传统产业企业消失最多;中国香港则以中小型消费品、传统产业及金融地产企业消失最多;中国台湾则近九成消失的是小型科技企业。
华人家族企业百大指数(CFB100)考察了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及中国台湾范围内市值规模最前的100家家族企业,其总市值高达1.3万亿美元,占比已经从七年前占总市值的7%,成长为11%。但每年平均有30%的企业更迭,中国台湾有60%为科技类,中国内地70%是消费品及传统产业企业,中国香港主要是消费品,表示市場竞争程度剧烈。
CFB百大排行榜中,中国香港家族企业数量占比41%为冠,同时中国香港大型家族财富增值迅猛,从2012年的49%成长到2018年的52%。过去七年中,中国台湾大家族衰退最快,数量上从2012年的23%降为17%。财富占比方面也缩水最多,从31%下降到22%。家族数量占比方面,中国内地家族从2015年的62%降为42%,财富占比同样从2015年的峰值降低为26%(图3)。
长青家族的启示
连续七年上榜CFB 100的家族共有25家,其中中国台湾有九家,中国香港十家,中国内地六家,这些家族展现了一些一致性的特征:创立皆超过20年以上;规模平均为200亿美元;多在稳定现金行业;至少有一家以上大型股企业;掌门人在壮年等。然而不同地区的长青家族亦展现出不同特性。
中国台湾的九家家族企业多以家族第二代为企业掌门人,平均企业创立年限为50年,科技企业仍集中在单核心事业,非科技性集团则为多核心分散,多持有两家以上上市公司,单一家族财富约为75亿美元,企业市值约为215亿美元。
中国香港的十大家族与中国台湾相似,多为家族第二代执掌企业,所属行业多为金融地产,持有多家上市公司且持股率高,家族财富最高约为89亿美元,企业市值约为241亿美元。
中国内地的六个大家族成长快速,但目前多为单项冠军类型,即只在一个领域经营。企业平均创立二十余年仍由一代企业家执掌,分散在各个行业领域中,家族财富约为49亿美元,企业市值约为172亿美元。
距离2008年金融风暴后已经超过十年,企业掌门人面对的未来会是波动更大更不稳定的年代,财富保存更是不易,若家族股东不趁时布局,谈何家族传承及财富保存?
接班真的很难吗?是一代不愿意放手,还是二代能力不足?老臣是助力还是阻力?对企业家来说,最重要的应该是怎么形成接班的制度体系,如何将权力妥善交付出来,妥善处理新合伙关系,与非家族的成员共创未来。
传承难吗?在新形势下要怎么保存财富?投资和理财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在亚洲,家族办公室的概念才刚兴起,今后的发展或将与欧美的历史发展不同,但必然会在家族传承中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