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携手防疫抗艾共担健康责任

2020-01-19郭万申张国龙梁妍

家庭医学·下半月 2020年12期
关键词:性传播性病感染者

郭万申 张国龙 梁妍

2020年12月1日是第33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携手防疫抗艾,共担健康责任”,英文为“Global Solidarity, Shared Responsibility”。每年的世界艾滋病日,世界各地的人们都会团结在一起,集中表达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其他受影响人群的支持,并缅怀那些因艾滋病而逝去的生命。2020年的世界艾滋病日,旨在强调在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加强团结协作,强化压实政府、部门、社会和个人“四方责任”,携手应对新冠肺炎、艾滋病等全球范围内重大传染病挑战,共同抗击艾滋病,为实现艾滋病防控目标、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努力。

全球关于艾滋病的首次记载是在 1981年,美国疾控中心在《Morbidity and Mortality Weekly Report》上报告了5例艾滋病病例。次年,这种疾病被正式命名为“艾滋病”。1985年,一位来中国旅游的外籍人士患病入住北京协和医院后很快死亡,后被证实死于艾滋病,成为了中国第一例艾滋病病例。也是从80年代开始,艾滋病病毒( HIV)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快速传播。HIV的恐怖之处,在于病毒主要攻击人类的免疫系统,并最终将其摧毁,使患者暴露在无数的病原体面前,失去抵抗能力,最终死于各种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由于艾滋病的流行不仅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命造成巨大影响,同时也严重影响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引起了全球各国的高度重视。

2020年全球的关注焦点集中在新冠肺炎疫情,新冠疫情也给艾滋病防治带来了巨大冲击。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发布的2020世界艾滋病日报告明确指出,在新冠疫情暴发之前,全球应对艾滋病的努力便已脱离既定轨道,新冠病毒的快速蔓延更是让境况雪上加霜。报告指出,目前艾滋病防治形势依然严峻。2019年全球有3 800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69万人死于艾滋病相关疾病,有170万新发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依据新冠疫情对艾滋病防控工作的长期影响模型,新冠大流行会导致在2020~2022年间全球额外新增123 000-293 000例的HIV感染病例,以及69 000-148 000例艾滋病相关死亡病例。资料显示截至2019年底,我国报告存活艾滋病感染者96.3万,死亡31.6万例。疫情地区分布不平衡,性传播是主要传播途径,2019年报告感染者中经异性传播占比为73.8%,经男性同性传播占比为23.3%。虽然在社会各方的合力之下,中国有效遏制了艾滋病的蔓延态势,使艾滋病疫情持续处于低流行水平,但由于传播影响因素更加复杂,防治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艾滋病防控目标

2016年,联合国大会所有成员国审议通过了应对艾滋病的共同宣言,旨在2030年前实现“消除艾滋病对公共卫生的威胁”(Ending?AIDS?by?2030)这一宏伟目标,并提出了2020年的阶段性目标,除了将艾滋病毒的新发感染和死亡分别降低75%(与2010年相比)之外,还有对艾滋病检测和治疗的“90-90-90”目标。所谓的90-90-90目标,是指在某一地区,90%的艾滋病毒感染者知道自己的感染状态;90%的被诊断的艾滋病毒感染者能得到治疗;90%的接受治疗的人能实现病毒抑制,即治疗成功。资料显示,截至2019年底,人类也确实离达成这个目标很近了:全球81%的病毒携带者知道自己体内有艾滋病毒;82%的知情者能得到治疗;88%接受治疗的人体内病毒能确实得到抑制。但全球各个地区进展极其不平衡,加之新冠疫情的影响,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指出,原定2020年实现的全球抗艾目标已无法实现。

为战胜疫情,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呼吁各国加大投入、支持各项疾病大流行的响应力度,并制定了2025年“以人民为中心”的防控新目标,帮助全世界重回正轨,在2030年前终结艾滋病这一公共卫生威胁。2025年目标的重点包括实现HIV服务、生殖及性健康服务的高覆盖率,消除惩罚性法律和政策,并减少污名化和歧视。目标坚持以人为本,聚焦风险最高的人群和边缘化人群,包括年轻女性和女童、青少年、性工作者、跨性别者、注射吸毒者和男同性恋以及其他男男性行为者;新的目标要为HIV感染者和高风险人群中的各个子人群的95%以上提供HIV服务,并要求采取以人民为中心的方法,聚焦热点问题,更好地控制HIV疫情;新的目标要求营造有利于有效应对HIV的良好环境,并引入了宏伟的反歧视目标,将拥有惩罚性法律和政策的国家降至10%以下,将遭受污名化和歧視的HIV感染者或受其影响的人减少到10%以下,将遭受性别不平等和暴力的人减少到10%以下。

2020年预防艾滋病最新核心信息

预防是目前对抗艾滋病最好的方法。在现代发达的医疗生物技术面前,虽然已经有了抑制HIV的药物,但是病毒还不能被彻底清除。预防控制艾滋病,需要政府、部门、社会和个人携手抗疫,共担责任。2020年世界艾滋病日前夕,中国疾控中心艾防中心发布了《2020年预防艾滋病最新核心信息》,为我们预防艾滋病提供了新的遵循,在此与大家分享。

1.艾滋病离我们并不遥远,性传播是我国艾滋病传播的最主要途径

近年来,我国新诊断报告艾滋病感染者中95%以上通过性途径感染,异性性传播约占70%。

不安全性行为是导致艾滋病性传播的主要原因,艾滋病感染风险较大的不安全性行为包括:没有保护的男性同性性行为、非固定性伴性行为、有偿性行为等。吸食新型毒品会使人严重丧失判断力,更容易发生不安全性行为。国家监测数据显示,男性同性性行为者每100人中约有8人感染艾滋病病毒,具有很高的感染风险。

2.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采取安全性行为,远离艾滋病侵害

发生性行为时全程正确使用安全套是预防艾滋病的最有效措施之一。

提高对新型“换装”毒品的辨识力,毒品可能化身成“可乐”“奶茶”“糖豆豆”,要增强对毒品的警惕性,远离毒品,保持身心健康。

发生了不安全的性行为,怀疑自己可能感染艾滋病,应在医生评估和指导下、于72小时内尽早使用阻断药,可有效减少感染风险。

3.如果发生了不安全性行为,应主动寻求艾滋病检测,早发现早治疗对维护个人健康至关重要

个人经常发生艾滋病感染风险较高的行为,应定期进行艾滋病检测,建议每年至少2次,及时了解感染状态可以尽早治疗,越早治疗身体的免疫功能恢复最好。

青年学生处于性活跃期,应学习和掌握性健康知识,了解发生不安全性行为可能面临的艾滋病感染风险,是避免感染的关键,一旦发生不安全性行为要及时主动寻求检测。

为维护个人和家庭健康,在结婚和怀孕等关键时期,夫妻双方应积极进行艾滋病检测,少一分担心,多一份安心。

在不了解性伴是否有艾滋病的情况下,与其发生不安全性行为存在感染风险,双方都应进行艾滋病检测,确保彼此的健康。

4.我国各地医疗机构和疾控中心都设有艾滋病检测点,可以提供专业的艾滋病检测和咨询服务,也可购买正规的自检试剂进行自我检测

各地疾控中心的自愿咨询检测门诊为有需要的个人提供免费和保护隐私的艾滋病检测和咨询服务。

我国已经批准上市艾滋病尿液自检试剂,可以在家进行自我检测。

如自我检测结果呈阳性,一定要去医疗机构或疾控中心进行确证,并接受咨询和后续治疗服务。

5.消除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歧视,关心关爱受艾滋病影响人群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艾滋病感染者是疾病的受害者,他(她)们的婚姻、就业、就医、入学等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营造和形成一个友善、理解、尊重的社会支持环境能够帮助感染者积极主动检测和治疗,共享健康生活。

6.感染艾滋病后要避免传播他人,故意传播艾滋病将受到法律制裁

感染艾滋病后要主动将感染情况告知自己的配偶和性伴,并做好保护措施避免他人感染。明知自己感染艾滋病仍卖淫、嫖娼或者故意不采取防范措施与他人发生性关系致人感染艾滋病,将被依法以故意伤害罪惩处。

预防艾滋病,还有一些信息要关注:

1.发生一次危险接触,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有多大?

关于艾滋病不安全行为的感染风险,临床优化治疗交流Dr. Janus的一篇文章显示,基于群体的科学研究给出了如下答案: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概率的前提是和已经确证的感染者发生接触。如果是和未知感染状态的人发生关系,感染风险随机发生(和所在地区的流行水平以及接触人群感染率有关)。此外,肛交和口交的感染风险不分性别,男女之间肛交和口交行为也非常普遍(研究表明超过60%的两性尝试过肛交和口交)。再者,如果感染了性病,上述性接触对应的感染概率都要调整。对于性病感染者(特别是有生殖器破损症状),相关研究显示其感染HIV的风险相对没有性病感染会高2.65倍。

2.早检测、早发现、早治疗是艾滋病重要的防控措施,艾滋病常用检测方法有哪些?

关于艾滋病检测,目前常用的检测方法有血液检测、口腔黏膜渗出液检测和尿液检测。

资料显示,血液检测是最早用于鉴定HIV感染状态的方法,标本采集简单,检测结果准确度高,出结果快。目前河南省各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二级以上医院和绝大多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能做HIV抗体的血检,全省艾滋病确证实验室有38家,艾滋病筛查实验室有814家,艾滋病检测点有2 678家(具体地址可在河南疾控微信公众号上查询)。此外,河南省共设立了505个的自愿咨询检测门诊,能够为受检者提供一对一的检测前后咨询,保护个人隐私,能够让受检者对HIV检测有比较充分的了解,还能够为求询者提供治疗、干预等转介服务

口腔黏膜渗出液检测是HIV快速检测方法之一,其优点是采样没有出血性创伤,检测20~45分钟后能够得到结果。缺点是如果采样方法不正确、口腔有蛋白质类食物(如牛奶、鸡蛋等)残留,或者个人操作失误会影响检测结果,错误的结果可能为受检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甚至发生过激行为。建议受检者到专业机构,在专业人员的指导和帮助下完成检测。

尿液检测是近年新兴的检测方法,目前主要包括互联网+尿液传递检测和尿液HIV抗体快速检测。互联网+尿液传递检测的模式是受检者通过网络或在一些场所,如药店、大学校园等通过自动售卖机购买检测服务包,完成尿液采集,然后寄送到具有检测资质的实验室,在约定时间上网查询结果,进行检测后咨询。这种检测不能快速得到结果,但由于充分考虑到个人隐私的保护、采样的安全性和专业实验室检测的準确性,并能够及时提供检测后咨询,目前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对于有匿名检测需求和对出结果速度要求不高的人群非常适合。尿液的HIV抗体快速检测试剂,可以由受检者自行采集尿液,能够在加样15分钟后得到检测结果。由于采样的安全性好,操作难度小,所以尿液HIV抗体快速检测试剂的上市,使自我检测更加便捷。提醒大家,即使自检得到阳性结果,先不要恐慌,应及时到当地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或艾滋病定点医疗机构进行确诊并获得检测后咨询服务。

3.发生高危行为后,如何进行HIV暴露后预防

发生HIV感染高危行为后,可以采用暴露后预防的措施进行阻断。尚未感染HIV的人员,在暴露于高感染风险后,比如同HIV感染者或感染状态不明者发生了无保护的性行为,应及早寻求HIV艾滋病病毒暴露后预防服务,服用“后悔药”,即特定的抗病毒阻断药物,以降低HIV感染的风险。所有与暴露源发生了可能导致HIV感染行为的人,均推荐尽早使用暴露后预防。HIV暴露后预防的适用人群包括男男性行为者及跨性别女性、HIV感染者的阴性性伴、静脉注射吸毒者、其他有高风险的异性性行为者、性侵受害者等。暴露后预防用药可以有效降低感染HIV的风险。服药时间越早,保护效果越好。一旦发生暴露,目前研究表明,24小时内尽早进行暴露后预防,可以降低90%以上的感染风险,最迟不能超过72小时。暴露后预防开始前应该接受医生的适用性评估并进行有关实验室检测,同时需要连续服药28天。HIV暴露后预防只是一种补救措施,不能过分依赖阻断药,关键还是在预防。

2020年9月,河南省在南阳市、信阳市、商丘市、周口市、漯河市、焦作市、洛阳市、三门峡市、驻马店市、邓州市10个地区启动艾滋病暴露后预防试点工作,目前全省共设有艾滋病暴露后预防门诊14家,需要者可与当地市疾控中心联系。

4.如何预防控制艾滋病性传播

预防控制艾滋病是一个综合性的公共卫生问题,艾滋病是传染病,也是行为性疾病,其经性传播途径受到社会发展程度和高危人群行为特点的综合影响。随着艾滋病流行特征的变化,近年来控制艾滋病性传播的策略和措施发生了拓展,不仅有流行早期的性禁欲、减少性伴和男性包皮环切术等,还有开展宣传教育、使用安全套、扩大检测、尽早进行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实施暴露前后預防、加强性病防治等,希望大家知晓、积极参与相关活动,需要时可主动寻求相关服务。

一是开展宣传教育。宣传教育是预防艾滋病最好的“疫苗”。宣传教育的目的旨在强化社会对艾滋病的关注,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提升大众的自我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减少乃至消除艾滋病高危行为。我国政府和各级卫生行政部门逐渐认识到,要解决公共卫生事件,必须倡导全社会参与和多部门合作,通过与宣传、文化、教育、公安等部门的合作,进行不同人群和方式多样的针对性宣传,同时将艾滋病宣传教育的对象从高危人群向全人群的方向转变, 并开展针对性、有效性和警示性教育。

二是使用安全套。使用安全套是当前非常有效的预防艾滋病经性传播的策略,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艾滋病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的传播。我国于2001年开展100%安全套使用推广项目试点。2006 年,国务院出台多项政策和行动计划,要求“在高危人群中推广使用安全套,在公共场所设置安全套发售装置,建立安全套供应网络,到2010 年实现高危人群安全套使用率达到90%以上的目标”。然而,目前我国高危人群安全套使用情况并不理想。高危人群安全套使用率不高的原因主要有高危人群风险意识不高、知信行分离、女性在商业性行为中处于被动地位、存在为维护性伴间的亲密关系增加性行为舒适性而不使用安全套的考虑等。

三是推行扩大检测。扩大检测作为艾滋病性传播的防控手段,其作用不仅在检测本身,而且通过扩大检测,可以促进HIV感染者的发现,降低感染者传染性,从而减少二代病例,还可以扩展到通过多种手段进一步动员感染者的高危性伴进行HIV检测等方面。艾滋病高危人群扩大检测包括同伴动员检测、HIV感染者性伴/配偶的检测以及在医疗机构中推行的医务人员主动提供的检测咨询等。近年来新兴的自检和快检形式,由于具有私密性强且结果反馈迅速等优势,已被部分高危人群和重点人群所接受,在保证后续的确证与治疗得到科学衔接的情况下,可以有效降低HIV阳性感染者对性伴的传播。

四是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2016年发布的第四版《国家免费艾滋抗病毒药物治疗手册》中,我国HIV感染者启动抗病毒治疗的标准更新为:所有感染者均可接受治疗。及早进行抗病毒治疗不仅有助于延长HIV感染者的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减少或避免机会性感染和部分肿瘤的发生,更重要的在于通过降低艾滋病病毒载量,减少病毒传播力,保护HIV感染者的性伴侣免受感染,对于减少艾滋病经性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五是暴露前后预防。暴露前后预防是指暴露于高HIV感染风险的前后,使用抗病毒药物以期阻断感染所采取的预防措施。近期,我国《艾滋病病毒暴露后预防技术指南(试用)》和《艾滋病病毒暴露前预防专家共识》相继出台,具体可参考中国疾控中心艾防中心网站和《中国艾滋病性病》杂志。暴露前后预防的效果也不是百分之百,预防控制艾滋病性传播仍需要综合干预措施共同实施。

六是动员社会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既需要政府主导,也需要全社会动员,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和资源。作为政府与社会互动的桥梁,社会组织由于运营成本低、工作方式灵活,更易被普通民众接受,有利于深入接触社会边缘群体,如暗娼、同性恋者、吸毒者等。目前,我国的社会组织开展的艾滋病防治项目主要集中在宣传教育、行为干预和关怀救助三个方面,覆盖人群主要是暗娼、吸毒者、男男同性行为者和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2014年前,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资金主要依靠全球基金项目、中盖项目等国际项目。我国于2015年7月建立了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基金,旨在国际合作项目陆续撤出后,政府仍能有效支持社会组织,促进社会力量更广泛、有效地参与到艾滋病防治的工作中。

七是加强性病防治。由于性病和艾滋病有共同的危险因素——无保护性行为,而且没有得到及时治疗的性病感染者在无保护性行为时更容易感染和传播艾滋病,所以加强性病防治是遏制艾滋病经性传播的重要策略。我国从1986年成立全国性病防治中心,到建立健全的性病监测网络、规范性病诊疗和咨询服务,到近几年支持和培养社会组织和志愿者走进场所为高危人群提供免费的性病艾滋病检测和咨询服务,已经把性病防治纳入到艾滋病综合干预的策略之中。由于高危人群和性病患者接受性病艾滋病治疗的积极性、需求性、依从性以及接受相关艾滋病性病知识的意愿高于一般人群,采取以规范化性病门诊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依托,以性病艾滋病宣传教育、预防治疗、行为干预为主的综合干预措施,能够在短期内提高这些群的艾滋病性病知识,减少高危性行为。

5.关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营造温暖零歧视氛围

面对病毒,人类就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冷漠和歧视有时候比疾病本身还可怕。防疫抗艾的征程中,我们要关爱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营造温暖零歧视的氛围。人们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源于无知和偏见。科学表明,关爱感染者不会给自己的健康带来更大风险。艾滋病只有三种传播途径: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日常生活、工作中的握手、拥抱、共用餐具及公共用品、咳嗽、打喷嚏等行为都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就连蚊虫叮咬也不会传播。同时,关爱HIV感染者和艾滋病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HIV感染者和我们一样具有生存的权力,由于疾病他们已经处于弱势,更需要我们的理解和帮助。此外,关爱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也是国家的倡导。国家对于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施行“四免一关怀”政策,并倡导社会关爱HIV感染者,反对歧视。法律告诉我们,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不得泄露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基本医疗与健康促进法》提出:公民应当尊重他人的健康权利和利益,不得损害他人健康和社会公共利益。《艾滋病防治条例》明确要求: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享有的婚姻、就业、就医、入学等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消除歧视,关爱感染者,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爱心是感染者的希望,也是感染者与病魔抗争的勇气。

最后,让我们像今年艾滋病日宣传主题倡导的那样,“携手防疫抗艾、共担健康责任”,为早日实现艾滋病防控目标、终结艾滋病流行共同努力奋斗。

猜你喜欢

性传播性病感染者
知信行模式在HIV感染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艾滋病感染者就医和就业歧视状况调查
艾滋病性传播:一个需要正视的话题
2010~2015年合肥市某三甲医院梅毒流行特征报告
性病并不是只能通过性传播
医疗机构在性病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作用探求
HIV感染者48例内镜检查特征分析
中医外科学皮肤及性传播疾病章节教学的体会
性病传播谈论多 专家探讨正其说
话说性病恐怖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