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提不出问题?
2020-01-19
为什么提不出问题,这确实是一个问题
2020年8月,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李明阳在接受采访时说:“让学生参加学术会议,很少有人提出与报告相关的问题;在论文答辩现场,导师鼓励学生提问,没有一个人响应;更不用说日常的课堂,每次任课教师提问总是一片静悄悄。”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鸣也曾撰文说自己在课堂上多次遭遇学生“提不出问题的尴尬”:“有时候,我的学生,无论我怎样鼓励、怎样启发,甚至‘悬赏请他们吃饭,也依旧提不出问题来。”张鸣说:“一次,我给某地的中学教师做讲座,讲完之后,到了互动时间,没有人提问题。我问,难道你们平时讲课,不让学生提问吗?没有人回答。良久,一位老师站出来说,张老师,你能不能分析一下,为何我们提不出问题来?”
“不爱提问”似乎已经成为中学生、大学生的“通病”
小编每每向语文老师收集同学们在学习中遇到的困惑时,总会有老师无奈地说:“来问问题的同学很少啊!”如果硬要请同学们问点什么,他们提出的问题也往往不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总是在“怎么写好论述文”“怎么读懂文言文”这样比较宽泛的话题里打转。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称,超过20%的中国大学生从未在课上提问,而美国只有3%的大学生从不提问。同时,约10%的中国大学生“经常提问”或“很经常提问”,但在美国,有63%的大学生“经常提问”或“很经常提问”。
看起来,“不爱提问”已经成为我国中学生、大学生的“通病”。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董毓认为,对于研究生而言,研究的本质不是获得更多现成的知识,而是发展新知。“无论硕士生还是博士生,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成果表达能力的建立过程,就是一种研究。”北京建筑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教授王崇臣说。
“最强小学生”的提问时刻
2019年6月,福州8岁的小学生小冯发现,课文《羿射九日》中前一段刚提到“江河里的水被蒸干了”,下一段又提到“他蹚过九十九条大河,来到东海边”。因此他提出了自己的困惑:“既然晒干了,那后羿是怎么蹚的?是不是课文出错了?”他的问题得到了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官方回应:联系上下文,“蹚”字的确用得不恰当,教材编写组会认真研究,进行适当修改。出版社还夸奖小冯敢于质疑,能够边读边思考,提出了很好的问题。
杭州九莲小学五年级的学生马思齐也曾经在作文中发问:从东土大唐到西域,《西游记》里的食物似乎都是江淮美食,这怎么可能?她推测因为吴承恩本人是江苏淮安人,所以描写的都是江淮美食。对此,曾为《西游记》做过校注的学者、作家李天飞表示,中国古代小说一般不会严格考证历史细节,就按照作者熟悉的东西来写作,因此,《西游记》中大唐与西域小国饮食一般无二很正常。至于马思齐作文中提到几个场景中的食物大多是江淮美食,李天飞表示,江淮地区有这些美食,但不意味着这些美食一定是江淮独有的,比如面筋、粉条等,其他地方也有。
不过,马同学的质疑得到了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西游记》研究专家竺洪波的肯定。他表示,学术界对吴承恩是不是《西游记》的确凿作者仍有不同意见,马同学的这一发现实际上为“吳著说”提供了证据,已经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批判性思维,是新课标、新高考、新语文的要求
胡适曾在《东西文化之比较》中写道:“科学之精神的处所,是抱定怀疑的态度;对于一切事物,都敢于怀疑,凡无真凭实据的,都不相信。这种态度虽是消极的,然而有很大的功劳,因为这态度可以使我们不为迷信与权威的奴隶。”哲学家卡尔·波普尔说:“从科学发展来说,科学始于问题——这是因为理论是一种对自然界的普遍性的猜测,而猜测是从问题开始的。”
教育部考试中心在对2020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语文试题进行解读时指出,试题加强了对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的考查,如全国卷Ⅲ的作文题“如何为自己画好像”,通过设置充分的思辨空间,由浅入深地考查同学们对这两项能力的综合运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也提出“要运用批判性思维审视语言文字作品,探究和发现语言现象和文学现象,形成自己对语言和文学的认识”。
既然提问和质疑如此重要,那么,为什么我们常常是那“沉默的大多数”?
孙恺泽 / 汪志远
提问需要“厚着脸皮”的勇气
一些提问在孩童时被一些家长“不知道”“问这么多干什么”的回答扼杀了,长此以往,我们便失去了提问的习惯、兴趣和能力。而在课堂上,不敢向老师提问,是害怕自己的问题过于简单,会遭到老师“这么简单的你也不会吗”“不是刚讲过吗”的质问。提问,有时在于我们是否有“厚着脸皮”的勇气。
梁书媛 / 王艺桦
没有问题,是因为迷信“权威”
知识分已知和未知。对未知知识的提问大多来源于好奇心,而对已知知识的提问,则是基于自身的批判性思考,比如对课本、教师的观点质疑。就后者而言,提不出问题最大的原因是我们对所谓“权威”的迷信与盲从,认为书本是权威,教授是专家,容不得我们质疑。但我们应该明白,所有的认知都可能存在局限性,或许当我们学会批判和质疑时,就会发现不一样的世界。
汪睿妍
深究是提问的来源
老师将知识传授给你,你是不是不经思考、原封不动就收下了呢?这就如同收快递不拆包装一样,不拆开就发现不了产品的缺陷。不去深究所获得的知识,自然就发现不了问题,学习也只能停留在表面。
王曼萱
只在乎答案,使我们“咽下”问题
不少同学的学习是功利化的,只追求更高的分数,只在乎正确明了的答案,对于存疑的部分则予以忽略。在这种功利心态的驱使下,一部分人选择“咽下”问题,只去追求他们眼中的标准答案。愚以为,我们应注重知识的吸收过程,而不是一味追求结果,为了分数学习。如此,或许可以使学习的本质回归,从而发展我们的批判性思维,更有助于今后的学习和成长。
戴伊铭
尝试跳出舒适圈,就是一种成功
提问与质疑,是一种尝试,更是一种思维的碰撞。拒绝提问,实际上是将自己锁在舒适圈里,拒绝以独立的人格和理性的思考与外界交流。
郑 琦
发问诚可贵,思考价更高
一个会发问的人,首先是一个会思考的人。“想要有创造力,你首先得和别人想得不一样。”而吾辈缺失的,恰是这一点:选择接受与别人“想得一样”,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质疑精神。
蒋钡钡
浮浅的态度扼杀了质疑的能力
尼采曾说:“对于真理而言,信服比流言更危险。”反观当下,同学们在课堂中渐趋沉默。不爱提问,或许是内敛的性格使然,或许是对师长的敬畏心理使然,但我认为更多的是对待学习和知识的浮浅态度,导致没有问题可问、不想提问、懒得提问。可一个不会提问、不会质疑的人终究难以走向成功,因为他们缺少审视能力,只会一味地服从。
金佳玮 / 卢梓诺
不要为了提问而提问
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勇于质疑课本内容的小学生,的确值得我们学习。但若为了提问而提问,舍本逐末,会使“质疑”变成博取关注的工具,从而走向另一种极端——“杠精”。只有经过思索的质疑,才是有价值的质疑。只有以知识积淀为基础,才能提出有意义的问题,而不是无意义的抬杠,钻牛角尖。提高“问题力”,“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缺一不可。
周之玥
解惑之道甚多,不必强求“提问”
人人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和学习方式,提问固然是一种学习的好方法,却未必适合每个人,可以尝试但不必强求。有人课堂上不提问,课后则紧追不舍、刨根问底,未必不是一种促进师生交流、求上进的表现。而相当一部分课内外均少提问者,或自我思索,或与友探讨,或于互联网上寻求解答,自有其解惑之道。岂曰无惑,思量深矣;岂曰无惑,言又止矣!
杨妤楠
寻找答案的过程,就是一种追问
提问常常被作为评价一个人是否积极好学的标准,但一个人不提問不意味着他就不是个积极上进的人。提问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只要有心去解决,就算不提问,自己查阅资料寻找答案也不失为一种选择。而通过寻找答案的过程,我们的知识体系会更加完善,对问题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入。这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