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教育“书证融通”面临的问题和对策探究

2020-01-19饶金星

化工职业技术教育 2020年3期
关键词:书证资格证资格证书

饶金星

(集美工业学校,福建 厦门361022)

1 引言

为落实教育部倡导的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制”,中职学校普遍设置了职业技能鉴定站。职业技能鉴定站组织学生进行职业资格的培训和鉴定取证,一般要求学生先取得相应专业职业资格证,然后获得学历证书,否则将不能予以毕业。

2 中职学校“双证制”的现状及问题

笔者对厦门市近几年中职毕业生和部分中职专业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对部分学校负责职业技能鉴定的教师、人社局负责职业技能鉴定的工作人员以座谈的方式进行了调研。结果显示:被调研的学校均采用学生考取某一技能证书、获取毕业证书的“双证制”培养模式,并且在学生职业技能鉴定之前,先安排至少1~2周的时间进行强化培训,再组织参加理论和实操的取证考试,一般没有“书证融通”试点。

2.1 中职学校实施“双证制”的现状

经调研发现,大部分中职学校实施“双证制”的基本情况如下所述。

⑴学生考取人社部门职业资格证书尤其是化工等特种行业职业资格证者者居多,并以初、中级为主,两者占比达到90%以上。

⑵存在不同专业学生报考同一职业资格证的情况,如机电技术类、自动化控制和电子信息类等专业都考取“维修电工职业资格证书”。由于同一专业设置了不同的方向,也允许对应多种证书现象。另外,还存在相同专业在不同学校考取证书的种类不一致的情况。

⑶学生考取的职业资格证书与其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匹配度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如化工类专业、烹饪类行业的岗位针对性较强,学生考取的职业资格证书与其专业的匹配度较高;而电子商务等专业的匹配度则较低;甚至有些专业无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只好要求学生考取“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证书”来代替。

⑷校内均设置职业技能鉴定站等认证机构,部分针对性较强的学校还与行业合作建立了特有工种鉴定机构,基本做到在校内即可进行职业资格培训和鉴定。参与培训和取证的考评员大部分是本校的专业教师,而职业资格鉴定管理机构一般在鉴定时派工作人员进入学校监督。

2.2 中职学校“双证制”存在的问题

目前,大部分中职学校没有“书证融通”试点,而且实施职业资格制度的状况并非十分乐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⑴职业资格证书的企业认可度不高

部分企业在选择学生时,更看中学校及专业品牌和学生本人的面试表现,这往往会产生部分未获取职业资格证的毕业生在相关岗位就业,而持证的毕业生不能及时到相应的岗位上就业的情况。这削弱了职业资格证的权威性,部分学生由于拿不到职业资格证而无法毕业,直接影响了其就业与职业生涯的发展,损害了学生的利益。另外,那些培训及取证门槛比较低的专业,考证部门和认证机构繁多,并且证书种类满目琳琅,究竟哪个部门和机构颁发的证书能够得到社会和企业的认可,尚未可知。

⑵考证相关内容未及时更新

由于职业资格取证内容基于职业标准,但是某些试题库的内容没有及时与行业和企业技术同步更新,甚至是十几年不变,严重影响了职业资格证的时代性。某些职业标准内容相对稳定,而技术与工作内容在不断变化,职业资格证的考核内容势必落后于生产实际,造成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缺乏有效地对接。

⑶职业资格证取证考核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①部分学校对学生职业资格证取证指导不够细致,导致部分学生对职业资格证书的认识存在问题。学生在选考职业资格证书时往往存在着一定盲目性,甚至对职业资格证的用途及意义都不清楚。

②在培训及考评过程中,依然存在为提高学生证书获取率而降低难度的现象。有些考评过程不够规范,随意性较大,特别是毕业生返校补考离校前尚未通过的考评。由于学生已经长时间未接触专业知识或职业资格考评的相关内容,为了能使学生能顺利拿到学历证书,往往存在着降低难度或者标准直接让补考学生通过的现象,降低了职业资格证书的含金量。

③存在个别教师没有考评员资格但参与考评工作的现象。有些学校由于缺少实施职业资格证书考评的必要条件,如办学条件、实训设施不能够满足职业资格考试的需要,或缺乏双师型生产实习指导教师,但是为满足“双证制”仍然组织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鉴定考评等工作。

⑷个别学校未将技能鉴定列入专业教学计划

部分学校为提高学生双证获取率,却忽视了课程和职业资格证书之间多样化的融通。由于某些专业没有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可考,为使“出口”通畅,往往会要求该专业学生去参加计算机高新技术考试来完成所谓的“双证制”,用基础技能替代专业技能。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中职教育会出现一些新专业,但是由于这些专业没有相应职业资格证配套,职业资格证与专业培养目标、教学要求匹配度不高,就会造成学生职业技能鉴定时的困难。单纯的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周及鉴定环节不仅占用了学校教学资源,还增加了专业教师和学生的负担。

3 中职教育“书证融通”的意义和优势

2019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鼓励职业院校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拓展就业创业本领,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同时明确,“推进资历框架建设,探索实现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通衔接。”“各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具有同等效力,持有证书人员享受同等待遇。”[1]这意味着我国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已从单一的学历教育逐步走向学历与资格并重的双证书制度,实现“书证融通”,推行“1+X”证书制度。

3.1 中职教育“书证融通”的意义

职业教育“书证融通”指的是通过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内涵的有效衔接与对应,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的互融互通,实现“一教双证”,是职业教育最理想最有效的培养模式[2]。学生在校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操作技能过程中,通过学业考试获得毕业证书的同时,获得职业资格证。“书证融通”可以提高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使职业学校能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书证融通”可以促进产教融合,在教学过程中能加强学生岗位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我国有晚上的职业教育体系用以支撑“制造中国”所需的“工匠精神”的培育。因此,做好中职教育“书证融通”机制的探究非常迫切,具有实际意义。

3.2 中职教育“书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

⑴促进专业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的融通

“书证融通”将职业标准融入到专业的课程标准之中,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职业发展目标之间的融合。职业教育要加强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就必须让对应专业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人才培养模式,而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基本思路就是专业的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的融合和融通。

⑵将学业评价机制引入职业资格鉴定等多重评价机制

“书证融通”可以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技能取证考核与学历教育考核进行有效结合,将职业资格证的具体要求反映到专业课程的教学评价和专业技能考评中,避免了重复考核,减轻了教学负担,进而在学业评价机制中引入职业资格鉴定及职业素养评价等多重评价机制。

4 中职教育实施“书证融通”的对策和建议

针对中职学校在实施“双证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中职教育顺利实施“书证融通”提出以下建议和对策。

4.1 深化中职学校教学改革,建立实施人才培养“书证融通”的有效机制

职业学校要将“书证融通”作为目前专业教学改革的突破点,要深化专业教学改革,建立“书证融通”的有效机制。通过相关专业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的改革,积极探索与完善相关专业职业教育的“书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学历层次与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内涵的有效衔接与对应,实现人才培养方案和职业资格标准的融通。调整专业教学内容,使职业资格考证内容与要求融入到专业教学内容之中,为培养更多的技能型人才打好坚实的基础。

选择职业资格鉴定能力强、人才培养方案与相关职业标准稳定融合、办学条件好、实验实训设备建设完善、校企合作良好中职学校的优势专业开展“书证融通”的试点。中职学校应与职业资格鉴定机构一起,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深入改革,将专业教学要求与职业资格技能标准有机融合,确定若干门“书证融通”课程为专业教学和职业资格培训的共同课程,学生根据相应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完成相关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学习。“书证融通”课程考核如合格,就可颁发给学生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修满其余课程,即可以毕业。以化学工艺专业为例,可将化工单元操作、化工仿真技术、化工安全技术概论、化工环保概论等课程,以及精馏实训和管路拆装实训等教学环节列为该专业的“书证融通”课程,学生完成以上课程或者教学环节的学习后,成绩合格者即可由学校及相关职业资格鉴定机构联合审核并颁发化工总控工的职业资格证,达到“书证融通”的培养实质。如此优化当前实施的“双证制”,逐步推广“书证融通”制度,最终推行“1+X”证书制度。

加强产学研结合,建立由行业、政府、一线企业与职业学校组成的职业资格标准认定委员会,严格遵照职业标准,确立职业证书的权威性。邀请相关行业和企业深度参与职业资格证书体系制定过程,加强与用人单位、行业企业之间的有效沟通,提高职业资格证的专业针对性和社会认可度,提高职业资格证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

4.2 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引入职业资格鉴定内容和要求,加强书证有效沟通

促进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的有效衔接,努力将课程教学标准打造成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教学标准。将职业资格标准的各项要求纳入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及课程标准之中,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职业岗位的特点,改革课程体系,增加专业综合实习环节的比重,突出对动手能力的培养,根据专业技术的发展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保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适应社会发展及科技进步。联合企业探索和开发校企合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专业教学标准,共建校企合作专业课程体系,形成专业课程教学内容随职业资格证书体系变化及时进行调整的动态模式[3]。

4.3改善专业教学条件,为实施和推广“书证融通”打好基础

实行“书证融通”是对传统职业教育的挑战,必然要求对教育观念、教学内容和管理方式等方面进行变革。改善配套的教学条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定期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学习实操技能,使专业教师了解本专业的发展状态,熟悉本专业相关职业资格标准的内容和要求,并具备相应的职业资格等级。加大专业实验实训设备和实训场地建设投入,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协调合作,保证课程体系建设和职业资格标准的深度融合,为中职教育“书证融通”的实施打好坚实的基础。

5结语

“书证融通”使中等职业教育在专业教学内容方面与国家职业标准要求更加贴合,这种培养模式的培训过程与结果并重,不断深化培养内核,是提高培养质量与效率并举的过程。我国一直致力于完善职业资格制度,2019年出台的“1+X”证书制度就是职业教育在实现书证沟通与交流道路上进行的尝试和摸索。“书证融通”制度的推广实施,具有促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改革的双重意义,因此,中等职业教育应积极推行“书证融通”的试点工作。

猜你喜欢

书证资格证资格证书
我国书证提出命令制度构造的反思与调整*
书证提出命令制度的泛化适用与价值平衡
——兼评新《民事证据规定》第47条
书证提出命令的泛化适用及其限缩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对完善查验员资格管理机制的思考
《汉语大词典·火部》书证断句献疑
关于会计从业资格证取消的思考
关于对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培训与职业技能提升的研究
岗位、证书、课程“三位一体”教学方案设计改革研究
喊“办证”的人将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