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服务育人导向下高职智慧后勤服务平台的建设

2020-01-19江春梅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服务育人后勤工作后勤

江春梅

(黎明职业大学后勤管理处, 福建 泉州 362000)

随着高职院校办学条件的提升及后勤社会化步伐的加快,后勤在高职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愈来愈重要,其虽以教育改革基础工程及后备力量而存在,却直接肩负着重要的育人职责,关乎高职院校的稳定发展。后勤工作是服务育人的重要一环,其作用于课堂之外,通过管理、服务与环境推进人的全面发展。随着“互联网+教育”及“智慧校园”建设的推进,传统后勤工作已经无法满足高职院校服务育人的要求。为此,高职院校必须充分借助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构建完善的智慧后勤服务平台,以实现高职后勤工作的与时俱进,促进后勤文化传播,全面深化后勤服务育人的功能。

一、高职院校智慧后勤建设的意义

后勤服务育人是高职院校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纷纷应用于高职院校后勤工作之中,而智慧后勤即借助此类先进技术,实现优化工作流程、提供充足物资保障与快捷服务的目的。具体而言,智慧后勤是将高职院校食堂、公寓、教室等采用传感器,利用物联网加以联结,及时响应每个传感器的需求,并通过分析加以决策,以便为师生提供信息化、智慧化、人性化的后勤服务。先前后勤工作的社会化改革,以集约化方式解决了高职扩招所引发的后勤资源瓶颈,突破了封闭式的后勤管理运行模式,有效提升了后勤工作运行效率。而新时代下的高职后勤工作呈现出全新的特征,也面临着新的挑战。首先,后勤服务需求趋向多元化发展。从政府、院校及师生视角而言,其对于后勤工作的需求均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强烈要求后勤服务实现人本化、人性化。其次,后勤工作资源利用越来越强调效益。这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充分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强化后勤管理与服务,以实现智慧化、信息化;再次,后勤运行的可控性要求不断提高,除了能够回溯分析以外,还能够有效保障高职院校校园的安全性,加上后勤工作对于服务质量标准的要求不断提高,除了要将无形的服务质量逐步朝着师生有形的感知方向转变以外,还需对服务质量进行量化考评,实现其可控化与标准化。 面对上述重重挑战,高职院校必须全面强化理念、机制、方法、模式等的革新,深化新一代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智能传感等技术的应用,通过智慧后勤建设全面启动高职院校后勤发展的引擎,促进后勤工作的转型发展[1]。

二、高职智慧后勤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 缺乏统一的标准

科学而统一的智慧后勤建设标准体系有助于指导国内各大院校积极推进智慧后勤建设工作,充分发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在服务育人中的作用。但应注意的是,当前国内关于智慧后勤建设仍处在百家争鸣的阶段,相关研究也停留在硬件设施建设层面,有关智慧后勤建设标准体系研究少之又少,少数标准也多参考的是国外院校,缺乏与我国高职院校办学实际相适应的指标与制度体系,这严重影响了智慧后勤建设的推进[2]。

(二) 重视程度不足

纵观国内各大高职院校,智慧后勤建设与发展并不平衡,关于后勤工作的偏见与不恰当认识仍然存在,部分后勤职工内心仍存在低人一等之感,认为后勤是服侍人的工作,只要不出错即可,无需考虑创新与变革,更别提智慧后勤建设了。还有部分院校虽意识到后勤工作的重要性,也注重全面推动后勤工作的信息化建设,但在信息化建设中并未充分考虑到服务育人功能,这导致后勤服务系统间无法实现数据的高效对接,也难以实现充分的信息共享,导致师生使用不便捷、不智能,后勤工作质量难以有效提升。

(三) 发展趋势把握不准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两微一端”大行其道,并对各行各业带来了颠覆性的变革,高职院校必须把握这一发展契机,顺势而为,积极推进智慧后勤建设,方可占据发展的制高点,更好地履行服务育人的使命。但应注意的是,面对汹涌袭来的互联网+浪潮,很多高职院校后勤决策者仍墨守成规、畏首畏尾,缺乏敢闯敢干的创新意识,一味的等、靠、要导致发展机遇白白流失,等来的只是其他院校后勤工作的赶超以及被时代所淘汰的尴尬境地[3]。

三、服务育人导向下高职智慧后勤服务平台的建设

(一) 构建原则

智慧后勤服务平台建设应遵循如下基本原则:一是安全性。既要确保服务平台操作简便,具有较高的兼容性,支持各种网络协议,又要增加防解密与目录服务功能,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二是稳定性。所构建平台应具备良好的运行效率,提供庞大的信息网络支持功能,且调试、管理与优化过程简便可行,可采用MYSQL关系型数据库,借助B/S作为引擎,确保系统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又能有效提升数据处理功能。三是维护性。平台开发时要采用标准的内部编码、分层模块设计方法,确保开发文档编写的规范性,以提升平台的可维护性。四是拓维性。平台构建要对各类传输接口、数据结构、扩展方式、配置信息等进行定义,确保其满足标准要求,以满足平台后续扩展功能与兼容要求。五是友好性。应确保平台操作界面的友好性,操作者仅需简单培训即可掌握平台操作要领,避免平台操作维护难度过大[4]。

(二) 总体架构建设

高职智慧后勤服务平台总体架构包括三大层:一是应用层。应用层借助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实现了后勤工作的全面互联与精准感知,使后勤工作的触角遍布各个角落、延伸到各个方面。一方面,其通过二维码、RFID等技术实现对固定物品的识别与系统的管理,如智慧门禁、电梯、建筑、考勤、车辆等;另一方面,通过分布于校园各处的智能传感器完成了对校园环境的监控与各对象的实时跟踪,如智慧能源监测等。此外,传感器网络所收集的大量数据会通过大数据等加以挖掘、分析和决策,实现了各对象的智能化控制,如智慧照明、远程用水调节等。二是网络层。物联网技术解决了该层的底层支撑问题,而云计算则提供了存储计算平台,克服了数据整合、集约化操作及中层对接等难题,实现了智慧后勤服务平台的统一运行与管理。一方面,该平台实现了后勤资源的高度共享与统一调配,另一方面,该平台营造了良好的开发环境,可依循需求分步骤、分批次完成各项智慧应用的建设,如智慧能源、智慧建筑、智慧会务、智慧物管等;此外,平台通过业务流程的重组、整合,有效简化了各业务的复杂性,实现了精简流程、提升办公效率的目标[5]。三是感知层。该层实现了智慧后勤信息与大数据的成功对接,其通过对各类信息加以整合细分,为高职院校领导层的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大数据技术将各类后勤数据全面集中于同一平台之上,将智慧后勤服务平台打造成一个类似大脑的网络结构,实现了后勤管理与服务的系统化、智能化。一方面,大数据通过对后勤信息进行深度分析,及时明晰师生需求及行为偏好,并不断调整平台应用功能,为其提供所需的针对性、个性化服务;另一方面,平台为领导层及各部门制定了科学的决策,有效缩短了其对于突发事件的响应时间。

(三) 后勤云服务的实现

在服务育人理念下,高职院校要全面聚焦师生后勤服务体验,着力推进“互联网+后勤服务”,全面推动后勤云服务平台的应用开发与实践。具体而言,要全面借助PC 管理系统、微信公众平台、移动端等智慧手段,实现智慧餐饮服务、智慧公寓管理、智慧物业管理、智慧车辆服务、智慧快递服务、智慧校园安全等涵盖后勤各个领域的服务应用实践。一是智慧餐饮服务。服务平台以互联网为基础,借助信息平台、移动应用等多重方式对食堂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测、评价,明晰师生的消费数据与消费偏好,实现校园卡线上充值、师生安全饮食指导、移动订餐等多重服务,打造交互式餐饮服务新模态,实现高职院校餐饮服务的全过程控制。 二是智慧公寓管理。该平台借助物联网与学生公寓管理相对接,将公寓每个房间、学生个体作为信息来源,实现了床位分配、人员进出、收费管理、基础设施、日常巡检等各环节的智慧化管理,学生可借助服务平台实现远程选房、智慧分房、实时监控、文明评比等多项活动,实现了数据高度共享。三是智慧物业管理。该平台利用移动互联网等全面实现了后勤物业管理服务的业务重整,用户借助于微信公众平台、移动APP客户端,实现了物业服务、维修管理等业务的透明化,成功地将传统物业管理转移到线上操作,全面提升了物业服务水平。四是智慧车辆服务。该平台还提供智慧车辆管理服务,系统可对每个进出校园的车辆进行车牌识别、实时定位、远程控制服务,教师、学生借助于终端APP可明晰车辆的信息,完成车辆预约、车辆运行情况查询、服务线上评价等,有效提升了师生的出行体验,降低了校园停车场的运营成本,提升了车辆的管理效率。五是智慧快递服务。智慧后勤服务平台还利用云计算等技术,全面建构了快递服务网络,通过智能传感器完成了快件的精准识别、存储、监督、管理,为师生提供了快件代投、收寄服务。此外,还在校园设置了智能快递柜,为师生提供24小时收取件服务,师生不出门即可实现收寄件,极大地优化了快递资源,节约了物流成本,提升了服务质量。六是智慧校园安全。该平台借助于现代位置感知技术,采用蓝牙网关设备及智能穿戴设备等,为师生构建起了智能监测网络,极大地保障了校园的安全性。高职院校可通过为校内师生佩戴智能手环、校牌等,对其实时位置、活动轨迹等实现后台监控;还可对其出入校园情况机芯自动化无感知签到,提高了学生的出勤率;通过为校园物资加设定位标签,可对校园物资、设备等实现实时监控,方便及时调用,杜绝了一切校园安全隐患[6]。

四、结语

教书育人,后勤先行。后勤工作是高职院校的生态文明,也是职业技能及精神的示范引领,其直接关系着高职院校的服务育人效果。在互联网+时代下,传统后勤工作已然无法满足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需求,为此,高职院校要加快推进智慧后勤服务平台建设,致力于推进智慧后勤、文化后勤、品质后勤、温暖后勤,打造多方参与的立体化育人生态,真正实现服务育人要求,全面助推高职院校“三全育人”格局的形成。

猜你喜欢

服务育人后勤工作后勤
后勤服务
浅谈国有企业后勤工作的精细化管理
战区联合作战后勤聚合保障能力生成探究
洛阳师院:坚持以人为本 精心打造管理服务育人文化
新形势下完善军队后勤管理体系的思考
关于构建战区联合作战后勤聚合保障体系的思考
提升学生公寓“服务育人”水平、打造服务育人“第二课堂”
高校辅导员:“服务育人”做学生日常生活的服务者
关于学校后勤工作中的几点思考
《当代中国军队的后勤工作》一书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