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民办高校思政教育环境的优化

2020-01-19冯昌雨古梦雪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民办高校校园文化政治

冯昌雨,古梦雪

(三江学院艺术学院, 南京 210012)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中依据一定的教育目的,有计划有选择地加工和创造,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产生影响的环境因素[1]。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作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载体,民办高校思政教育环境原有问题还没有解决,又面临新的挑战,亟待解决和优化。

一、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所处的困境

(一) 社会大环境的不利影响

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民办高校办学模式的开放性。“由于民办高等教育积极开展政校企联合培养,提倡工学结合,更加开放包容,导致了民办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素本身以及所处的环境是开放的。”[2]民办高校的办学方向基本上定位为应用型教育,它们专业和课程的设置更注重满足社会的需求和专业技能的培养,解决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并把其作为学校的亮点与核心竞争力。这就需要把企业引入到学校中来,实现校企合作办学。学生在与校外企业的接触中,受校外社会环境、企业环境的影响比较大,难以单独用校内的话语对他们开展思政教育。企业的文化、社会中的人情世故等都对民办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重要影响。另一方面是民办高校的社会认同低,社会地位不高,生源质量不高,生源范围有限,就业、考研等受歧视。这种环境下,生存是每个民办高校面临的首要任务,他们会对能够迅速提高竞争力的招生宣传、基础设施、师资、就业等方面加大投入,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投入势必减少。

(二) 政策环境的缺失

教育部在《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金进入教育领域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文件中明确提出鼓励民办高校的发展和相关的措施,促进民办高校的快速发展。但是政策是无法满足民办高校快速发展需求的,在地位上也与公办高校存在较大差距。一是在财政政策上,民办高校资金主要依靠私人和企业投资,利用社会力量办公益教育事业,按市场规律经营运作,自负盈亏,具有营利性和公益性双重性质。由于缺少政府财政的支持,民办高校会把营利性放在首位,其次才能兼顾公益性。二是招生政策,在高考录取批次中,公办学校首先择优录取,剩下生源留给民办高校录取,造成生源质量不高。因此,民办高校“要注重成本核算,要像企业那样经营教育事业才能成功”[3]。为了学校的生存和发展,他们更愿意把有限的资金用在能够迅速增强学校竞争力的专业建设和基础设施等硬件的提高上,而不是短期内无法看到效果和收益的思想政治教育上。这种政策环境的缺失对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 校内环境运行不畅

首先,民办高校的体制机制环境。民办高校实行的是董(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董(理)事会掌握着学校的人事、财政和其他重大事项的决策权,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否开展、如何开展都要由其决定。而党组织处于弱势甚至是附属地位,其“监督和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决策的正确政治方向” 的作用无法实现[2]。其次,校内人文环境。良好的校内人文环境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对学生的思想、心理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这种环境是一个高校人文精神的体现,是区别于其他高校的重要标志,是学生产生归属感、自豪感的源泉,也是良好的校风、学风的集中体现。在这种环境中,人们积极上进、顽强拼搏,不断追求新的目标,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互帮互助、共同进步。而良好的校内人文环境的塑造是一个长期沉淀的系统性工程,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还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民办高校成立时间短、资金短缺、制度建设不完善、文化底蕴薄,与公办院校尤其是重点高校差距大,其思想政治教育缺乏良好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环境。

(四) 以大数据为核心的网络环境建设滞后

互联网的普及虽然为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重要机遇,促进其更好、更快地发展。但是互联网诸多的消极作用也影响着民办高校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严重冲击了主流社会意识形态的统治地位,使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创建面临新的问题。一是,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网络环境相对比较自由,大学生可以获取自己感兴趣的信息,但由于西方国家掌握着网络世界的话语权,并以此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也时刻腐蚀大学生的头脑。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的形成期,对善恶美丑的判断能力不足,很容易上当受骗,走向歧途。二是民办高校重视程度不够。网络系统的构建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专业人才的引进,给民办高校带来一定的经济压力,使其对互联网的投入偏少。由于网络环境建设滞后,其先进性、便捷性和高效性无法充分应用到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也就无法利用好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

(一) 加强政府的引导和扶持

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塑造民办高校学生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政府必须进行充分的调研,在政策和法规上不断完善,实现对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积极的引导和规范和扶持。首先,民办高校的办学体制、运行模式和资金来源都与公办高校有着重大差别,体制的不健全、资本的逐利性、师资力量的薄弱性等缺陷,使民办高校在运行中会出现各种的问题,不利于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需要通过政策来明晰是非界定,明确行为权限,引导和规范办学行为”。[4]完善其办学体制机制,发挥党的领导和政府的监控、规范和管理作用,限制资本的逐利性,提高办学的公益性和服务性,进一步明确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其次,政府在政策中明确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地位,加强政策倾斜,依照高等教育要求和办公高校的标准制定相应的考核指标,并完善对考核指标的监督机制。再次,提供专项资金。由于民办高校在经济上自负盈亏,办学成本是其考虑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为了节约开支,民办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投入资金会比较少,政府在这方面应该为他们提供专项资金支持,以确保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最后,政府应参照公办高校标准,通过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提高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地位、薪资待遇和社会保障,实行同工同酬,提升学校对思政工作者的吸引力,增强他们的职业自豪感和使命感。

(二) 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作为民营非盈利社会组织的民办高校,处于高等教育生态链的最低端,社会的认同度比较低。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逐渐引导社会大众对民办高校树立正面的和肯定的心理,使其在社会上得到公平公正的对待,是当前需要做的重点工作。提高社会大众对民办高校及学生的认同和赞许,以增强学生的自豪感。社会大众要改变过去对民办高校的偏见,认识到民办高校也是中国高等教育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所具有的灵活的办学体制和先进的办学理念对加快普及我国的高等教育、提高青年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更多的高素质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学校身份地位的提升会使学生对自己的学校产生归属感和自豪感,更愿意积极融入到学校和社会中,学习和践行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理论,从而促进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快速发展。同时要积极培养和形成良好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氛围。民办高校具有开放性,与社会的连接性更高,受社会的影响也更大。全社会要齐心合力,共同建立一个适于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宣扬的社会环境。以马克思主义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通过各种形式向学生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真正入脑入心,传播正能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样的社会氛围有利于民办高校学生更加积极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断内化为自己的理念和行动。

(三) 发挥民办高校的主体作用

由于各种原因,思想政治教育在民办高校中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坚持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在民办高校工作中的首位度。首先,优化资源配置。民办高校要加大对思政教育基础设施的投入,除了负责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学院外,其他每个学院都要建设有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室,引进一批先进的机器设备,有效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性和易操作性。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实训基地,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引进足够数量的高水平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才,提高原有思想政治教育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提高他们的待遇和地位,增强他们的职业向心力和荣誉感。其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高校校园文化“通过特定的人文环境熏陶、渗透和升华,将其长期培育和沉淀的专业精神与传统作风,形成该环境中人们共同的观念追求、价值目标和行为规范,从而不断地作用于校园文化主体即全体师生,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5]。首先,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贯彻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方针,建设积极向上、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其次,民办高校的校园文化中必须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地位,大力宣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第三,加强校园文化的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和改进校园文化宣传栏、广播站、大学生活动中心等场所,为尽可能多的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提供充足的硬件配套设施;第四,充分发挥学生会、社团等作用,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具有足够吸引力的和宣扬主旋律的文化娱乐活动,寓教于乐,从而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最后,提高学生的学校认同度。对学校认同度高低会对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产生重要影响,认同度越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越好,反之亦然。相对于公办高校尤其是重点高校,民办高校的学生对自己的母校认同度相对较低,所以提高学生对民办高校的认同度,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迫切要求。民办高校必须坚持以生为本,秉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理念,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在学习上要做到传道、授业、解惑,使学生真正学有所得,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思想上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觉悟和道德修养,培养他们爱党、爱国、爱校的情感。在生活中,要真正关心学生,深入教室、深入宿舍、深入食堂,全面了解学生学习、生活情况,解决学生遇到的疑惑和困难,满足他们合理的诉求和需要,使学生深切体会到学校和老师对他们的关爱,形成和谐的校生关系、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对学校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四) 建设和不断完善健康的网络环境

民办高校应顺应互联网时代发展的大潮流,针对自己存在的短板,积极建设并不断完善健康的网络环境,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第一,增加资金投入,加强网络环境的硬件建设。民办高校应该设置专项建设经费,购买与完善互联网有关的技术和设备,加强对相关技术人员的引进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培训,发挥网络对思政教育的促进作用。第二,占领主阵地,弘扬主旋律,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网络文化的引导,大力宣扬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培养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决抵制和彻底消除西方意识形态和各种腐朽思想的渗透和侵蚀,使网络成为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加速器。

三、结语

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面临着诸多问题,既有历史遗留的,也有最近产生的,既有校内的,也有校外的,这些都会对其目标的实现造成重大负面影响。因此,民办高校需要在整体上统筹,协调好政府、社会、高校、学生之间的关系,利用校园文化建设、互联网应用等方式解决面临的问题,从而促进民办高校思政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

猜你喜欢

民办高校校园文化政治
新时代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数学建模在民办高校推广的可行性分析
对农村初中合作型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大学生党支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实现途径
安徽省巢湖市老年大学校园文化 硕果飘香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