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准扶贫背景下纪实公益节目的创新表达

2020-01-19王颖荷

黑河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纪实公益攻坚

王颖荷

(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 影视传媒学院,安徽 合肥 231200)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强烈的责任担当、朴实的为民情怀带领全党、全国开展了轰轰烈烈的脱贫攻坚战。6年来,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累计减少8 000多万;150多个贫困县宣布摘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在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中,各类媒体也紧跟形势,深入宣传党和政府针对脱贫攻坚的指导思想,客观真实反映脱贫攻坚实际情况,积极宣扬为脱贫扶贫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起到了传播正能量的作用。距离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还有不到一年时间,脱贫攻坚已经进入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当下一些贫困人群中仍存在“干部干、群众看”“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的内生动力不足问题,纪实公益节目用紧贴“地气”的事例、富有“朝气”的人物、充满“土气”的言语,感染和教育了一批又一批帮扶户,起到了润物无声、直达内心的教育效果和弘扬典型、引领风尚的积极作用。本文试图通过分析纪实公益节目创新表达优势,探究在当前脱贫攻坚冲刺期,媒体如何借助纪实公益类节目平台,积极传导正能量,有效助推脱贫工作。

一、纪实公益节目助推脱贫攻坚势在必行

目前,我国有21个省级以上媒体开设了针对农民和农业的节目,其中10家设有专门的农业频道,节目多为生活服务类型,同质化现象严重,不仅名字雷同,节目内容的编排也如出一辙。农业资讯节目常停留在传达产业信息层面,说教式的表达缺乏生动案例,不易被观众接受;且由于与实践结合较弱,传播效果甚微。另一方面,传统的农业讲堂节目虽然受欢迎,但由于地域差异和获取信息方式的多样化,农民已不能满足“灌输式”的接受技能传授,开始主动搜寻并获取其感兴趣和需要的信息。

目前,我国的广播电视是完全国有下的有限商业化模式[1],承担了国家和群众之间的交流传播功能,在双向的交流与反馈形成的传播模式中,才可以进一步完成信息的有效迁移。那么作为公益节目的类型,如何通过塑造典型及在塑造典型之后完成双向交流和修正,是创作者面临的问题。对于帮扶对象,是单一塑造典型,还是通过典型的话题领袖效应来完成,都是节目需要探索和实践的方向。节目创作者必须面对反馈机制完成从单一宣传到具体指导宣传的目的。在公益节目中就是要从说明到指导的思路转变,培养话题领袖,引导更多元,扶贫对象主动积极地产生脱贫想法,产生脱贫心里触动,自觉展开脱贫行动。除了宣传扶贫,纪实公益节目也为中国到2020年实现消除贫困的历史性壮举留下重要的史料性纪录。

二、纪实公益节目创新表达之处

电视工作者创作的纪实公益节目是将扶贫与当下的中国的宣传媒体相结合,旨在通过反馈机制完成创新宣传实践,力图多样的、多元的去完成宣传任务。传统的专题类新闻节目,都是将扶贫文件的播报和简单的解读放在创作首位,而在当今越来越多的节目开始尝试多样化的艺术表达样态。比如,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的《脱贫攻坚战星光行动》、贵州卫视的《关键时刻》、河南卫视的《脱贫大决战》等一批优良的创新成果,都将思路指向“精准扶贫”,将扶贫对象具体到个体的人,以人物为中心展开一系列扶贫行动。并且创新节目形式表达,将当下的电视艺术审美样式积极地纳入到节目创作活动中,结合当下电视观众的收视兴趣与习惯,将纪实、综艺等形式和风格囊括进创新实践活动中。这种将公益和电视艺术的创新表达相结合的形式,既是当前电视艺术发展进程中的责任意识坚定的表现,又是精准扶贫主题在各类型媒体宣传活动中的多样形态的适应性体现。

(一)有效的叙事方式

1.围绕典型人物展开节目内容

纪实公益节目围绕典型人物展开节目内容,用亲身经历赢得人心。河南卫视《脱贫大决战》第一季中,卢氏县脱贫带头人杨书春身残志坚,自强不息。20多年前在车祸中失去左腿,当嘉宾问他车祸之后有没有想过等着政府养时,他却说:“不能等啊,要自力更生”。通过刻苦锻炼,老杨练就一身“绝技”,爬树、捡柴、养猪、种香菇样样精通。不仅自己率先脱贫,还带动身边乡亲们奋起苦干、共同摘帽致富。

广西卫视《第一书记》中,钦州市浦北县塘田村第一书记陈献萍,走马上任不仅带去了“养殖大草鱼、塘田村改造”等扶贫项目计划,还帮扶、延续了贫困孩子们的读书梦。扶贫期间陈献萍怀孕生产仍坚持驻村,为了不耽误扶贫工作,带着襁褓中的幼子一起驻村,还给孩子取了个响亮的小名叫“基层”。人性化的细致描摹,让观众看到了一个个有血有肉有温度的榜样人物,无论是勤劳致富的贫困地区群众,还是无私奉献的基层扶贫干部,他们从鲜为人知到走上荧屏,真实质朴的经历不仅更有说服力,也鼓舞了基层干群打赢脱贫攻坚大决战的士气和信心。

2.叙事结构

在叙事中,故事决定了如何设置关键冲突、主要角色,而情节则决定了在何种场景下如何解决关键冲突。贵州卫视《关键时刻》一改传统的线性叙事结构,以中心人物生命不同阶段的关键点为切入口。遵义县草王坝村“当代愚公”黄大发,“选择”36年如一日的带领全村群众在悬崖上开山修渠引水,女儿在修渠的过程中患病去世,黄大发“选择”回家三天就回到工地上和乡亲们“上沟”了,同年年仅15岁的孙子也走了,接连失去亲人的伤痛并没有摧垮老支书坚持绝壁修渠的意志,他“选择”掏出了自己的积蓄,冒着生命危险测量,终于打通了跨3座山、9个悬崖,长达10公里的天渠。正是这份执着和坚守,让草王坝村老百姓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生活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了远近闻名的富强村。老支书的艰难时刻、选择时刻、转折时刻、生死时刻、幸福时刻构成了其人生中的“关键时刻”,正是这些特别的时间节点以及节点上不同于常人的“选择”,造就了主人公在脱贫攻坚过程中的特殊地位和成绩,也形成了故事的戏剧性。

3.叙事视角

常见的电视新闻报道叙事方式分为三种:上仰视点与英雄化叙事、平行视点与日常化叙事、下俯视点与权威化叙事[2]。传统的扶贫新闻报道习惯于以“俯视”的角度讲述,这是一种报道者位于“神坛”上的报道视角,往往给受众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会拉远新闻叙事本身与受众的距离,难以得到观众的认同。“脱贫攻坚没有局外人”,每一个人都是参与者。纪实公益节目中以“平视”的视角报道扶贫过程中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以一种平等的态度来讲述事实,使得新闻报道更易于被受众接受。

平视的视点向来是将摄影机与对象之间的生活状态相平等,日本导演小津安二郎就常将平视的拍摄方法引入到日本家庭的日常生活中,湖北电视台编导张以庆也使用平视角去面对幼儿园中的孩子。对于扶贫对象而言,大量的平视视角可以触发扶贫对象的个体受尊重感,他们或是因为各样的原因造成贫穷,但需要在帮助其完成脱贫任务的同时,也要尊重个体的生活观念的多元,共同和谐地去营造富强美好社会。

(二)丰富的创作手段

1.融合多种节目类型

一段时间以来,各类“真人秀”节目霸屏,跟风者众多。然而内容苍白、意义缺失的问题也在逐渐暴露。助攻扶贫的纪实公益节目摒弃“浮躁喧哗”,走进“田间地头”,把脱贫攻坚第一线设置为主场景,用全新视角和思路演绎“真人秀”。

《我们在行动》中王宝强在河北承德十七道沟村的乡野小路上飞奔抓猪,《脱贫大决战》中尼格买提和光山县的孩子们一起赶鸭子……这些公益大使在亲身参与的过程中真实地流露出他们面对贫困现状的触动和了解到帮扶措施的感动。扶贫要想彻底改变贫穷,需要培养个体适应现代生活的能力,需要从智力、技能等方面下功夫,既需要“授人以鱼”,又要“授人以渔”,让扶贫对象在未来的人生发展中得到更丰富的生活能力,以满足每个个体美好生活向往的实现。

演播室访谈环节的加入,将扶贫一线的新闻现场与演播室内的头脑风暴有机结合。《脱贫攻坚战星光行动》节目邀请扶贫领域专家学者来到演播室,组成“星光分析团”,精准分析贫困县致贫“症结”,用最理性、最权威的思路为当地“对症下药”。《关键时刻》采用主持人讲述故事和主人公访谈结合的方式,颠覆了传统演播室访谈的做法。在一个演播室的空间设置两个故事场,情境式讲述和沉浸式访谈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脱贫攻坚好故事的讲述。

2.声画元素和音响

电视作为一种艺术形态,在广播的声音传播基础上扩展了视觉形象,构成了用声、画共同创造形象的风格。若是创作者想要讲好故事、传递情感,就要巧妙应用声画元素及处理好声画关系,来完成荧幕形象的塑造。部分纪实公益节目在叙述事实的同时,充分调动起电视艺术的多样表达手段,力图使事实本身的观赏性增强起来。

节目人物讲述自己的故事,更能表达出真挚的情感,塑造出形象立体的人格。《脱贫大决战》第三季中,公益大使走访的黑虎庙小学因为地理位置偏僻,“师资匮乏是最大的障碍,以前只有4位老师,现在最多的时候也只有10位,而这些老师要承担6个年级近8门课程。”校长的话说出了学校现在的困境,不仅师资的问题让人担忧,“这里的孩子很多都是留守儿童,他们大多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更让人揪心的是,还有的孩子从小就失去了父母,不仅要照顾老人,还要照顾弟弟妹妹,上学对他们来说就是奢望!”节目尾声孩子们对大山喊出了“大山,我想当兵”“大山,我的梦想是宇航员”“我的愿望是当一位画家”……人物同期声的真实记录让孩子们朴实的话语不仅响彻山谷,也在观众心中久久回荡。

丰富生动的画面是电视节目最基本的表达方式和表现途径,也是电视节目区别于其他媒体形式的关键。央视《绝不掉队》2018年12月20日的节目一开始,航拍了大量科尔沁右翼中旗草原地质面貌的画面,让观众通过画面对当地偏僻地理位置,恶劣自然气候,适宜耕种的土地稀缺,土地沙化现象严重有了更直观的印象。蒙古族农牧民韩双权,夫妻因为疾病致贫,但为了让稀缺的土地多一点绿色,他不离不弃守护沙化草原,守护自己的家。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画面,不仅记录了韩双权日常生活的细节,也烘托了主人公对家乡的顾念坚守,让故事的真实感更好地体现延展,用画面代替语言,感动和震撼观众。

纪实公益节目中加入大量的音效,模拟自然声音,同样强化了观众的身临其境感。例如,《关键时刻》第二期中讲述了“九匾书记”刘善平在暴雨中为了带领村民及时转移,不幸遇难的故事。当大屏上出现当时危急场景画面时,节目现场用电闪雷鸣的音效加以烘托,将主人公在生死关头舍己救人的大爱精神更好地传递出来。主持人的讲述配合声光电音效的艺术化处理,避免传统节目情节的平铺直叙,将“选择”的戏剧性及艺术张力更好地展现。

(三)立体化的传播方式

“电视公益节目要想产生影响,可能关注热点事件,利用明星效应是一个比较有效的办法。”[3]在娱乐过盛的年代,一档纪实公益节目要想杀出重围,需要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力来打动观众。荧屏上,河南卫视组织敬一丹、牛群、张凯丽、郎永淳等艺术工作者,跋山涉水来到地理位置偏僻的贫困村庄,与老乡们一起拉家常、干农活。这种“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 的行为示范牵引着全社会的扶贫目光,提高了公众关注度,是其他社会力量难以比拟的。公益大使与村民之间的交流互动,也突显了节目为扶贫公益做实事的行动力之下蕴藏的人文情怀。

荧屏下,东方卫视为了将云南马鹿寨村的沃柑推向市场,特别在上海举办了线下推广活动,主持人和嘉宾现身助阵,吸引了大批顾客前来品柑购柑,销售热度空前。推广完云南沃柑,节目组又转战上海长途客运西站,将刘卓村“爷爷的面”亲手送到春运旅客手中。节目组在精准扶贫领域的专业性越来越强,帮扶效果越来越好。而随着节目的不断深入,扶贫模式逐渐由产业扶贫为主过渡到精神扶贫、文化扶贫并重的综合扶贫,在精准扶贫攻坚战上贡献了应有的力量。

有效利用融媒体思维传播,不仅扩大了节目的辐射范围,还能增加“流量”。CCTV电影频道《脱贫攻坚战星光行动》活动启动以来,百位明星线上、线下发声,效果显著,微博话题阅读量超过55亿。

河南广电利用全平台资源推广传播《脱贫大决战》,打破了传统的单纯依靠电视平台单向性方式,广播和网络渠道媒体平台共同发力,进一步扩大了节目的辐射范围。广西卫视《第一书记》依托微信公众号为宣传主平台,每期节目的内容介绍和宣传短片都在公众号上推送发布,在电视媒体纵向传播的基础上,进行社交媒体的横向二次传播,扩大了传播效果。

电视节目的成功与否,观众关注度、参与度是一个重要判定标准。全媒体信息互动大背景下,受众拥有了话语权,主动参与力得到极大提升。《我们在行动》通过官方微博特别举办热线互动网络直播并同步电视直播,观众通过热线与主持人、嘉宾互动,畅聊对节目的期望与看法。节目播出过程中,观众积极参与讨论,不断发酵思想、观点,使得节目热度和关注度不断提升,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三、纪实公益节目的发展思考

“贫困”的产生,往往是有其特定的具体原因,精准扶贫就是要针对这些具体原因攻坚发力,提升扶贫工作效益。而传统的扶贫节目往往忽视这一点,在节目内容设置上大同小异,不能针对本地区或具体的点位实际,针对性设置内容;有些甚至将“扶贫”与三农问题混杂,把扶贫节目办成了关注农村农业农民的宣传节目。在设计节目时,必须要深入了解扶贫地的实际情况,如区域特点、产业结构、致贫原因、特色农产品种类等,充分考虑所覆盖地区的农业发展需求,减少大杂烩、一刀切的内容,针对性设计一些有的放矢的,具有一定针对性、操作性和借鉴性的节目,制作出符合当地需求的扶贫公益节目。

扶贫节目不仅要解决贫困群众的思想认识问题、观念意识问题,打开脱贫通道,还需要通过教育培训,将脱贫技能传授给贫困群众,提升贫困群众自主脱贫的能力。比如有的地区的农产品受关注度提升,可以尝试带领他们走电子商务渠道销售,不是手把手“一帮到底”,而是通过专业培训,让他们自己尝试拍图、文案和管理,掌握技术才能走得远走得长。

目前,扶贫纪实公益节目虽然打通了“两微一端”的宣传渠道,但在如何让观众获得更多沉浸式体验感、参与感上发力不够,这对于增加受众黏性是不利的。可以针对当下70、80、90社会主力群体的行为习惯,以适合现在短、频、快生活节奏的“短视频”等形式,增加节目的渗透性。此外,相关媒体还可以尝试在原有作品中加入更多扶贫元素,如开发多种多样的非信息类扶贫产品,甚至可在转型过程中延伸或开辟产业链,尝试建立媒介与贫困群体互利共赢的混合经济。

猜你喜欢

纪实公益攻坚
公益
公益
砚边纪实
公益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混乱实验室纪实
混乱实验室纪实
新闻纪实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