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主体间性为视角的交叉研究述评

2020-01-19郑浩然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西方哲学现象学交叉

颜 冰,郑浩然

(东北石油大学 人文科学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318)

主体间性主要产生于现代西方哲学的欧陆哲学分支,一百多年间形成的大量、丰富的研究成果,不仅完成了自身基础理论的建构,还作为重要分析工具渗透于其他学科的研究视野,为当今社会许多应用性具体科学的推进提供了崭新的分析框架与思路。

一、主体间性范式在现代西方哲学的缘起

随着笛卡尔“我思故我在”标志性口号的提出,近代西方哲学进入到主体性哲学时代。一大批哲学家前赴后继地在主体性哲学领域的深耕,使人们对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分歧、怀疑主义、启蒙运动、先验哲学、精神现象学等诸多问题形成宏大的叙事体系。不难看出,人作为从西方基督教经院哲学绑缚中解脱的主体,在近代启蒙运动的号角下高扬着理性、自由、意志、精神的光芒,成为主体性哲学无可非议的主角。当康德、黑格尔用庞大、深邃的理论把主体性哲学送上思想巅峰之后,西方哲学也由近代转向现代。①19世纪后期现代西方哲学发生重大分化,形成英美分析哲学和欧陆哲学。深受笛卡尔、康德、黑格尔等法国、德国哲学家影响的欧陆哲学现象学运动以及存在主义深深孕育了主体间性思想。

顾名思义,现象学就是以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问,这里的“现象”,并不是指经验事物所表现出来的外表、侧面或形式,而是指事物在意识中呈现的场所、呈现的对象以及呈现的过程。研究“现象”,就是研究事物在意识中的呈现,即深入挖掘隐藏的事物本质,现象就是事物的本质本身。因此,现象学有句口号是“回到事物本身”。梅洛·庞蒂说:“现象学最重要的收获,莫过于把极端的主观主义和极端的客观主义在关于世界和合理性的概念中结合起来。”[1](P102)胡塞尔倡导回到事物本身,以现象为研究对象,创造了现象学。施皮格伯格在《现象学运动》中就把现象学方法总结为:“现象学的直观(考察个别现象)、研究一般本质(本质直观)、理解本质联系、研究(事物)显现的方式、考察现象在意识中的构成、将对存在的信息悬置起来、解释隐蔽的意义。”[2](P918)凡是使用这些方法进行研究的均可视为现象学运动的一员。这里细述现象学的研究方法,意图说明现象学之父胡塞尔的主体间性思想正是基于回到事物本身、悬置现实信息、揭示被蒙蔽了的意义等思想原则提出的。因而,主体间性可为对主体间如何通达及其衍生出的自我与他者如何共存及互动问题的理性回答,是对主体-客体关系的重新思考。

自胡塞尔提出主体间性概念以来,西方哲学关于主体间性的基础研究已经非常扎实。首先,胡塞尔从“先验自我”出发突破“唯我论”藩篱,完成了通达“主体间性生活世界”的理论探索。其后,海德格尔提出“共在”思想,伽达默尔建构了对话和视界融合理论,哈贝马斯则从交往理性角度指出主体之间应以交往行为为媒介相互理解和承认。[3](P3)马克思也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了建基于唯物史观之上的主体间交往理论。这些研究成果突破了传统“主-客”二分模式进入“主-主”模式,为现今主体间性研究勾画了基本框架。

国内对主体间性理论研究起步虽晚,但成果斐然。2001年郭湛就曾指出主体间性与交互主体性具有内在同一性;[4]关于主体间性内涵也形成了关系属性说、[5]特殊主体性说、[6]参与式意义建构说[7]等代表性观点。

二、主体间性与具体学科的交叉研究

主体间性理论方面的建树并没有把这一范式闭锁在现代西方哲学中,反而使之日益成为一种思维框架和工具,广泛渗透于文学、教育学、翻译学以及法学等学科中,形成主体间性与其他学科语境交叠的研究领域,成就了国内外以主体间性范式推动多学科发展的繁荣景象。

1.国内主体间性交叉研究

梳理国内主体间性研究文献发现,研究者主要把主体间性与翻译学、教育学、法学、管理学等学科进行交叉研究。

第一,主体间性与文化学、翻译学的交叠视角,把多元主体的互动转化为著者与译者的对话和交流。王卓等提出,译者不应当在翻译时过多强调自己的主观意志,应多关注不同文化语境下同一语料在多元语言主体间的有效互动问题,深化了主体间性与翻译学的交叉研究。[8]

第二,主体间性与教育学的交叠研究。这一交叉视野产生较早,成果最为丰富,可分为哈贝马斯交往理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主体间性与高校德育、高校学风建设、大学生志愿服务、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师生关系等不同类别,为“增强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使其积极主动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9]建构新型师生关系、完善高校管理体制、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提供了有效分析框架和践行思路。

第三,主体间性与环境治理、权力监督、传播学的交叉视野。主体间性与这些学科交叉研究成果较少,但提出的观点却非常有见地,徐春提出环境治理需要理顺政府、企业、社会企业和公众的责权利关系,[10]让它们作为共同主体参与环境治理的各个环节,进而形成相互监督、制衡的关系;吴永生用主体间性理论很好分析了权力监督过程中主体意识膨胀、客体完全沦落于主体威力之下等问题,提出应提升监督客体的地位,启发他们的权利意识,进而形成二者的动态平衡。[11]这些成果均体现出主体间性作为一种分析框架和方法对原有主客关系中客体地位衰落问题的调整。华金香则运用哈贝马斯的主体间性理论分析了公共传播背景下传播关系范式的转换。[12]

第四,主体间性与企业社会责任的交叉研究拓展了一个较为新颖的研究领域。比较有代表性的分别是朱宁峰和尹亚军的文章,但与此相关的著作较少。

《论企业社会责任共同体构建的哲学基础——基于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的视角》一文中,朱宁峰首先从何为主体性及对主体性的批判入手,指出由于主体性思想在企业的长期存在,企业把员工、消费者、供应商等利益相关者都当作价值对立的客体,不关注他们的合法权益,进而使企业陷入唯利是图、盘剥员工、营销行贿行为泛滥等伦理问题的泥淖;接着运用主体间性的“主体-主体”互动思维,重新考察了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提出构建一个企业与利益相关者合作的企业社会责任共同体。[13]尹亚军的《企业社会责任的界说及其他——基于主体间性的哲学视角解读》则从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产生、发展写起,对企业是否承担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中包含的自愿与非自愿、自由与秩序等进行了反思,提出以主体间性重构企业社会责任的认知方法,强调应审慎思考企业社会责任中负责的主体与对象性、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自愿性以及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制化问题。[14]应该看到,他们运用主体间性框架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了较为细致反思,但多从范畴引入角度进行分析,并未针对二者的有机结合展开深入论述,因而该领域还有广泛的研究空间。

2.国外主体间性交叉研究

国外学者对主体间性的交叉研究范围非常广泛,也涉及文本对话、群体认知、群体关系、精神分析、教育、伦理学以及管理学等许多学科。但与国内学者把交叉视角多集中于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不同,国外学者把主体间性与认知、精神分析、群体互动结合在一起进行研究,这表明国外学者对主体间性缘起的自我意识等问题回应较多。

比如,Gerry Stahl在2015年和2016年连续发表两篇有关于计算机辅助教学与交互主体性问题的研究论文。2015年Gerry Stahl提出主体间性或交互主体性是计算机协作学习的重要特征,代表了人与人之间共享的理解,这种共享不是每一个人都有相似的想法,而是在一个公共空间中每个人都能高效地进行创造意义的对话,并深入探讨了计算机协作学习中保持或维护学习者群体交互主体性实现的条件和流程。[15]2016年的文章则讨论了从交互主体性到群体认知对计算机合作学习的意义。他延续了西方哲学中关于自我怎样才能建构出他者的问题,提出和解决了计算机合作学习中学习者该如何了解他人的问题。[16]可见,Gerry Stahl不是把主体间性与另一其他学科的对象简单叠加,而是把主体间性理论运用到本来已经进行交叉研究的前沿领域,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Pia A.Albinssona等学者用主体间性分析了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当追求完美瘦身状态时,看似你的目标很快就能达到,但是你并未转换视角看到你到底得到了什么成果。[17]Antonella Fornaro则探讨了一种掌控与被掌控关系中交互主体性的密切状态,认为应当重新思考如医患关系等关系中交互主体的自我状态。[18]ALEJANDRO áVILA则把交互主体性作为精神分析的核心概念,认为在“关系精神分析”语境下,主体间性对人类而言既具有建构性,又是变革的重要条件。[19]

国外也有学者把主体间性与管理学结合起来,如Vladimir A.Vittik就提出主体间性管理的概念。[20]他认为主体间性管理包括角色、条件、沟通、自企业、主体间性系统、主体间性管理结构六个要素。相对于传统科层制对个体的忽视,主体间性管理需要加强多元主体对决策过程的参与,使每个角色达成主体间共识,实现相互理解。

还有成果关注商业伦理视角中的交互主体性共识及企业对社会责任的认同。Michaela Haase和Emmanuel Raufflet运用社会认同理论研究企业社会责任影响内部员工和外部消费者的机制以及产生效果的边界。[21]提出企业社会责任关注外部利益相关者可以提升企业声誉,如关注员工福利可以增加员工的受尊重感,二者均可影响企业的认同感。Alice Bryer则集中力量研究了阿根廷2001年社会和经济危机中雇员合作组织给企业提供的以雇员为中心的企业社会责任方法。[22]研究发现,政治经济方面的实质创新,来自于企业把责任建基于主体间性之上,努力实现一种共享世界的主体间交流与沟通。所以企业应当倡导以人为中心的企业社会责任。可以看到,这些学者分别把主体间性融入企业社会责任、组织认同及管理文化中,为该领域进一步繁荣作出极有意义的探索。

三、主体间性范式交叉研究的适用性分析

主体间性可为诸多具体学科提供分析框架的关键在于其对主客思维方式的重大修正,并因此具有广泛适用性。

1.主体间性的认知可以跨越意识哲学的藩篱,进入具体、历史的考察视野。从自我意识的相互承认到主奴间的服从与支配,再到追求“我-你”对话统一的“类本质”,乃至以生产为基础的交往关系模式的变换,均表明主体间性日益走出人的主体意识活动,成为人与人之间在现实世界中发生的有机联系。

2.主体间性对他者的认可,尊重充实、具体的人,充分考虑与“我”同类的他人的分化和主体地位,认同“我”与他人都具有价值相当的存在意义,是对充满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的日常生活世界的积极回应。

3.主体与他人之间的互动把二者均具体化为有行动能力的主体,现实世界中他们可能存在合作、依赖、控制、服从,甚至对抗、冲突等多种交往关系,那么主体身份何以取得?主体与他人关系依何确立?主体间交往采用何种形式?主体间性为不同学科语境下探索解决这些核心问题提供了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视角。

因此,主体间性范式在诸多学科的渗透具有理论和实践上的可靠性,但其与不同学科的交叉研究并不均衡,如主体间性在教育学的应用研究较为深入,与管理学、企业社会责任的交叉研究则尤显不足。这固然与以理性经济人假设为基本前提的管理学科“主客”逻辑的不彰有关,但也表明在现有管理体系中如何激发管理主体、企业社会责任主体的交互主体性是更有价值与意义的问题,具有较大研究空间。

注释:

①西方学者把近现代西方哲学研究划分为Modern Philosophy 和Contemporary Philosophy。Modern Philosophy主要指17—19世纪的西方哲学思想,汉语译为“近代西方哲学”;Contemporary Philosophy主要指19世纪后期一直到现在的西方哲学思想,译为“现代西方哲学”。所以不能仅凭借英语词语的意思直译。

猜你喜欢

西方哲学现象学交叉
菌类蔬菜交叉种植一地双收
最有思想的句子
现象学研究力作:《胡塞尔发生现象学研究
——兼论现象学对经济学的影响》评介
中国西方哲学研究70年
“六法”巧解分式方程
历史现象学的现状与目标
改革开放40年来西方哲学研究的反思
揭露现实和预示无限——对电影营造空间的现象学解读
西方哲学史上的争辩体现了历史的必然性与偶然性
连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