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地融合发展关键要素及机制研究

2020-01-19秦家沛

淮阴工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校地要素融合

董 飞,秦家沛

(淮阴工学院 党委组织部,江苏 淮安 223003)

大学与城市的关系,历经了中世纪高等教育精英化阶段的“扎根城市、独立发展”,到近代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相互合作、各取所需”,再到现代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的“校城融合、共荣共生”[1]。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作为承担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文化发展等主体职能的地方高校,在与地方政府部门、行业企业等融合发展中,需要进一步加强开放办学,聚焦自身发展目标,强化多方发展契合要素,构建适宜高校和地方可持续发展融合机制,从而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实现快速发展,同时也可大力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1 校地融合发展目标取向问题

围绕高校四个方面主要职能,在当前校地融合发展中尚存在三方面症结问题需要加以解决。

一是人才质量评判问题,即取才标准。高校培养人才的标准与社会所需人才标准并非完全匹配,对高校而言,通常是按照既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对学生进行专业理论传授和实践技能训练,在三至四年的学生培养过程中,具有传授知识体系健全、培养基本技能扎实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理论相对滞后、技术更新缓慢、培养程式化、学生创新能力欠缺等不足,加之衡量学生是否合格的主要标准是考试、实验(实训)等成绩或等第,一定程度上评价单一,与社会应用要求还存在差距。行业企业对人才的评判重点是能否提出解决关键问题的可行方案,在此基础上,还考虑到执行力、工作效率等要素,从这个角度看,决定行业企业人才质量高低的标准是大胆创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非是简单记住理论知识,或是按照既定程式完成一次实验或实训。由此可见,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评判标准契合度还不高,即取才标准契合度不高。

二是师资和科研问题,即取智标准。科学研究也是高校的主要职能之一,高校应充分发挥师资在科研攻关中的优势,主动对接地方行业企业需求,深入推进地方行业企业对接挂钩,找准阻碍行业或企业发展的技术性难题,组建智力团队,开展集体攻关,这不仅可以推动校地科研融合发挥育人功能,还可极大地促进师生将学习科研中心从有限的校内实验实训平台,转向更接近行业技术前沿的生产一线,从传统的学院派偏重理论研究,转向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高校师资水平高低直接决定着高校整体科研水平,决定着通过科研实践培养人才的质量层次。由于传统理念和习惯做法,部分高校教师仍停留在“教师主要就是上好课”的认知层面上,对新时代高校和教师的职责认识不够到位,对行业企业最新动态了解掌握不够,仍停留在“舒适区”;对部分行业企业而言,还没有完全形成“研究决定行业企业前途”的发展观,仍停留在“只管眼前的经营和生产”层面上,对充分调动当地高校师资智力资源的积极性不够,从而导致高校科学研究与行业企业技术产品研发之间契合度不高,即取智标准契合度不高。

三是目标效益问题,即取益标准。经济是推动发展最有效的杠杆,任何一个社会组织都是在经济行为的推动下才能正常运行。这种经济行为必须有持久常效的工作机制加以维系。这种经济行为带来的效益如何,直接决定着地方高校与行业企业能否正常进行,能否实现长远融合发展。对行业企业而言,主要目标是在提供服务或生产产品的过程中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对地方高校而言,主要目标是在提供智力资源的过程中实现人才培养成效的最大化,两者取利标准差异显著。在双方追求各自效益最大化的过程中,便存在着“效益错位、各取所需”的融合状态,在融合发展前期,行业企业投入经济偏多,地方高校投入智力资源偏多,中期共同合作开发形成系列应用成果,在融合发展后期,行业企业倾向于获取直接的经济效益,地方高校倾向于获取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的共同参与权,这即是取益标准契合度不高。

2 校地融合发展的契合竞争力关键要素

校地融合发展在人才培养、专业行业、技术难题、管理培训等竞争力要素方面存在深度契合[2],是地方高校与行业企业大力挖掘、充分利用并能显示成效的有力抓手。

2.1 关于人力要素:高校学生培养和企业人才需求

人才就是竞争力,虽然高校与社会对人才质量评判标准存在一定偏差,但人才是地方高校与区域社会融合发展中的第一个契合点,这个契合点也是双方的发展之本。首先,作为地方应用型高校,立足本地人才需要,因地制宜地开展专门人才培养,解决本地专门人才资源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等问题,从而更好地促进本地行业企业发展,这是地方应用型高校使命所在。其次,虽然人才资源的流动性较强,企业可以在全国甚至更广的范围择优选用所需人才,但是作为扎根地方发展的企业,如果需要稳固人才来源,形成相对稳定人才流和智力库,需要与区域高校融合发展,及时将企业人力资源需求意向反馈至地方高校,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制定配套人才培养方案。同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企业通过设立企业奖学金等形式直接强化人才培养力度,可通过顶岗工作、实训实验等为学生提供实践训练,积累工作经验,还可在学生毕业设计(实训)环节主动介入,围绕企业技术难题,鼓励教师和学生直接参与技术攻关,既可以发挥企业参与培养人才的优势,还可以在培养过程中发现、招聘具有较强潜力的人才。

2.2 关于业态要素,高校学科专业与行业企业产业

高校学科专业体系相对固定,企业产业技术相对固定,相比企业更为直接的实践应用,高校更倾向于基础性理论研究。如计算机技术,现在更为时兴的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从中可以看出,行业企业对产业的布局调整是迅速的、及时的,而高校在这方面的变革动作略显迟缓,但是相对滞后的学科专业知识体系必然导致教师自身和培养的学生对行业企业前沿动态掌握不够,导致教师参与地方企业科研、学生参加就业能力均达不到理想的要求,随着行业企业产业的发展,会作出周期性更新发展[3]。

因此,如何更好地处理好高校学科专业与行业企业产业的契合共进,就需要学校教师走出舒适区,主动对接走近企业,掌握最新行业动态和前沿技术,进一步充实学科专业知识,培养合乎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作为企业要善于将最新动态反馈至高校教师群体,充分将更新后的学科专业知识运用至更为关乎全局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营造一个人人皆可成才、人人都要成长的业态环境奉献力量。

2.3 关于攻关要素:高校科学研究与企业难题突破

创新就是突破,对知识问题探究和技术瓶颈突破是高校和企业均需长期面临的攻关难题。对高校而言,在传播现有知识技术的基础上,探究更为广阔的未知领域,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提升研究能力,从而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目的。对企业而言,突破现有技术难题,掌握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可以提供更加贴近生活需求的产品和便捷化服务,在实现产品迭代和技术更新的过程中,同步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综合而言,校地双方在追求技术和产品这一目标上明显存在错位,但是对各自目标的追求过程却可以相互补充,为校地深度融合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契机,这是校地融合发展中可大力打造的第三个契合竞争力要素[4]。

地方高校立足本地本区域,具有高质量师资和高水平人才,在研究领域上具有行业需求同向、政府规划同步的特点。企业前沿市场具有敏锐的发展嗅觉,校地融合发展中的技术攻关要素,就是打通高校专业与行业企业之间的壁垒,在科研项目、实验平台等方面打造融合团队,积极利用好企业一线市场经验,发挥高校师资科研力量,调动起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上的能动性,不断扩大融合效应。

2.4 关于培训要素:高校教育教学与企业技能训练

传授学生知识是高校的主要职能之一,而对员工实施技能培训是企业的核心工作之一。从学生就业前(在校学习阶段)这一阶段看,高校承担的更多是岗前培训,积蓄英语、计算机、数学、管理等通识,掌握系统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一般涉及到的前沿技术和一线产品较少;从学生就业后(走上工作岗位)这一阶段看,企业员工培训目标更加聚焦应用和实践训练,将学校习得的通识和专业知识技能转化应用于特定岗位,这种特定岗位决定了可运用的理论知识出口相对较小、需要掌握的实践技能相对单一,但仍然离不开在校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的支撑。不管是高校组织的就业前(在校)学习,还是企业组织的员工(在岗)培训,最终目的都是培养造就符合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最大化地激发人的潜能,实现“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人才格局,从这点看,高校与企业对人才培养有着“过程有所侧重、但终极目标完全一致”的特点,这是校地融合发展中的第四个契合竞争力要素。

3 校地契合竞争力关键要素融合发展机制

在经济发展新形势下,校地双方需紧紧围绕契合竞争力关键要素,规避差异化问题,明确需求意向,商定收益边界,通过合作技术攻关、联合申报课题、共建开放平台、共享知识产权等形式,扎扎实实推进地方高校与行业企业在新时代背景下融合发展、互利共进。

3.1 盯住问题,聚焦契合要素

针对人才培养与企业实际需求相脱节、专业实践基础薄弱等困扰校地融合发展的顽疾,在融合发展过程中,用好求同存异的问题处理方法,紧盯显性问题,常态化跟踪调研,主动解决,及时发现并解决影响校地融合发展的潜在问题[5]。同时,高校与企业应更加聚焦契合竞争力关键要素,保持同心戮力、融合发展,切实发挥契合竞争力关键要素在推动学校和地方发展的重要作用。

3.2 畅通渠道,建立工作机制

融合发展、协同共建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组织发展趋向,广泛的社会需求已经对高校开门办教育、开放抓发展形成倒逼形势,迫切的人才和技术需求也促使企业借力发展,这必将加速高校与企业融合工作机制的形成。要借鉴德国、英国、瑞士等国家和地区校地融合发展的先进经验和理念,畅通交流渠道,逐步建立完备的制度体系,在人才培养、实践教育、合作机制等方面持续创新,常态化推进校企融合发展[5]。

3.3 真抓实干,强化平台建设

校地融合发展成效能否实现,关键要看是否落到实处,是否真抓实干。围绕契合竞争力关键要素,地方高校与企业间可强化学生培养或员工培训、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共建实验实训平台、共享知识产权等,切实解决影响高校和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不断提升高校人才培养和企业技术或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强化企业在产教融合中主体作用,发挥企业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进一步形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共同融合发展机制[6]。

3.4 加强保障,强化政策引导

十九大已经布局高等教育现代化,吹起了供给侧改革的号角,进入新时代,对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要与经济供给侧改革齐头并进,同步落实。对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就是要在遵守高校育人规律和企业经济规律的前提下,通过政策上的支持和引导,逐步建立起一套政策规范、产权明晰、激励作用显著的校地融合发展机制,实现高校、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等职能效益最大化。

4 结语

作为国家战略布局和社会发展需要,高等教育现代化和供给侧改革给地方高校和所在城市提出了发展新要求。在校地融合发展背景下,虽然地方高校与地方在目标效益上有所不同,但面向新时代,随着高等教育现代化、供给侧改革走向深水区,政产学研的合作将更加深入,为校地融合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这个发展窗口期,地方高校与所在城市的政府、企业应聚焦人力资源要素、业态发展要素、科技攻关要素、技能培训要素等契合点,放大格局,拓宽视野,促进高校扎根地方、主动作为,推动地方高校和城市共兴共荣。

猜你喜欢

校地要素融合
伊犁师范大学与和田市人民政府举行校地合作签约授牌仪式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校地合作“闻令而动”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昔阳县“三区”服务特派团开展产业调研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校地共建型新型科研机构发展的逻辑与现实
——以C9 高校为例
《融合》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校地审计人才合作发展探析
也谈做人的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