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文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型论析

2020-01-19

关键词:受教育者文化背景教育者

张 义

(江西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1]同时,教育话语又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的关键因素。正如法国著名哲学家福柯所言,话语即权力。这就意味着,话语不仅是一种工具,也是权力得以掌握的关键因素。所以,教育话语应用得是否恰当,直接影响教育者话语权的掌握,从而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因此,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研究十分有必要。但目前学界有关研究多集中在话语权的研究,而对话语尤其是微文化背景下话语的研究较弱。

1 微文化的内涵及其特征

伴随着数字技术、无限通信的蓬勃发展,迎来了微博、微信等“微媒体”的春天,微视频、微电影、微课等微媒体百花齐放。“微文化”由此悄然而生,成为了社会生活中新的文化形态。所谓“微文化”,是指人们在凭借“微媒体”传播和获取信息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行为方式和思想意识形态的总和。[2]对于微文化的内涵,有以下三方面的含义:第一,微文化能够得以产生的物质基础是以手机等移动终端为主的“微媒体”的存在;第二,微文化反映的是个体而非群体的现实生活;第三,微文化的产生需要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为其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微文化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有其独有的特征。

1.1 微主体:全民化

在微文化背景下,呈现出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话语平等。仅权威人士、精英人士才能面向公众分享、发声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任何人,只要有一部手机并且能够入网,就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面向大众分享自己的微生活,发表自己的微观点,形成自己的微创作,吸引别人的微评论,实现自己的微陶醉。在微文化的世界里,不仅有众人知晓的专业歌手周杰伦,也有红遍大江南北的草根歌手筷子兄弟。微文化世界无地位的尊卑,能为人们提供创作的平台,使得普通人也有实现自我价值、发表自己观点的机会,达到全民狂欢的境界。但与此同时,微文化世界的低门槛同样也为一些别有用心之人提供了发表与主流价值观相悖的言论的机会。

1.2 微内容:生活化、碎片化、娱乐化

传统媒体中传播的信息多是用正式的语言对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进行传播,并且在形式上更偏向洋洋洒洒的长篇巨作,有时间的先后、有内在的关联。而在微文化中,这些习惯已被淡化。传播的内容多是生活中的一些琐事、情感等生活化、情绪化的内容,诸如“今天的午餐,笔芯”(这是对午餐满意的表达)。表达的形式呈现碎片化,完美地诠释了詹姆逊的“拼贴”理论。信息内容多是与信息发布主体息息相关的日常生活纪实或是情感体验等。因此,“话语的书写是一种非线性、非顺序的书写,没有内容和意义上的联系和延伸的一种碎片化的拼贴”[3]。展现的方式偏向娱乐化,信息主体总是会运用一些有趣图片或是简短而又新奇的文字来博取观众的眼球。比如“OMG”(我的天呀)、“爱老虎油”(I Love You)、“我宣你”(我喜欢你)等等。微文化世界中的这种生活化、碎片化、娱乐化的特点,让人们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生活的气息,给深受学习、生活、工作高压的人们营造了一个轻松娱乐的环境。但是,碎片化的信息决定着青年的思想价值、日常生活和社会行为也会处于“碎微化”的状态,解构了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正统渠道。同时,如果对娱乐化的度不能很好地把握,就会出现“泛娱乐化”的现象。

1.3 微传播:即时互动

随着数字化的进步及移动终端的不断更新,信息传播中空间的限制被进一步突破,个体缺场的即时互动性得以实现。“即时”是指在微文化背景下,信息的传播速度快,信息的更替快,信息波及的范围广。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一部能上网的手机,轻轻动动指头就能将信息分享,传递给此时此刻并不在线的人或是物理距离很远的人们。“互动”是指在微文化背景下,信息的传播并不像传统的信息传播一样是单向的,而是相互的。圈内的人可以通过“点赞”或是“评论”的方式参与信息的传播。微文化的这种即时互动性深受广大青年学生的喜爱。他们通过参与自己认同的“微信息”来展示自己的特点,分享自己喜欢的“微视频”来满足自我需求。因此,在微文化世界里,兴趣爱好、价值观一致的人,不约而同汇聚一起,而不一致的人则很难对话,从而出现“圈层”。

2 微文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转型的必要性

在这个QQ、微信、微博、小红书、抖音等自媒体App蔓延的文化时代下,人们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已经受到了微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也不例外。随着微文化的蔓延,学生群体中小团体加速形成,大批“网言网语”新鲜出炉,教育者话语的权威性也开始逐渐减弱,这使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话语遭到巨大挑战,使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型成为必要。

2.1 小团体的快速发展

以往的那种由于只能通过信件、面谈等传统的交往方式而使得信息的传播速度慢、话语的波及范围窄的现象已经远去。在微文化背景下,深受大家喜爱的微博、微信、QQ等App,就像一个移动话筒伴随每一个人的左右。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手中无时无处不在的移动话筒,向虚拟世界中的观众诉说、呐喊,分享自己的喜好,诉说自己最近的心情,发表自己对某些事情的观点。发言者的观点如果让观众赞同、羡慕、佩服,他们就会以“点赞”的方式表示支持;如果发言者的观点和喜好让观众产生共鸣或是相冲突,观众们就会通过手中的话筒,以“评论”的方式,与发言者对话。长此以往,一些喜好相同、价值观相同的人就自然会形成一个小团体,建立属于他们团体的QQ群、微信群,时常沟通交流,在自己的小团体中传播自己的价值观,使得很多情况下主流意识形态式微。而在各高校中,由于学生出生的时代、年龄、生活环境等都有着高度的相似性,因此更容易形成相同的价值观,更容易组成小团体。而相比之下,教育者特别是年龄相差较大的教育者由于出生的时代、经历的成长环境不同,再加上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师生之间存在着地位的尊卑,导致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天然的隔阂,使得教育者更难融入到受教育者的小团体之中。这种小团体的形成、发展,无形之中就将教育者排除在自己的朋友圈外,使得教育者很难了解受教育者的思想动态。因此,如果教育者无法融入到受教育者的小团体内,就很难有针对性地对受教育者进行“灌输”,其教育思想就很难得到实现。

2.2 大批“网言网语”新鲜出炉

近些年来,一大批网络热词、新词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而诞生,并且大量的网络新词被大学生群体所接受。比如,从早些年的“土豪”“大妈”到如今的“官宣”“锦鲤”等网络热词在大学生群体中广泛应用。主要原因在于:

(1)一方面,90后,尤其是95后,他们不仅享受破洞牛仔裤带来的与众不同,也享受新颖语言带来的刺激。他们总是想为自己贴上“新一代”的标签。对独特个性的追求趋势愈加明显,他们渴望特立独行、渴望个性的表达。另一方面,“网言网语”有着幽默风趣、简单形象、够新够快的属性,可以使应用者既能“快、准、狠”地表达自己的意图,又能展现异于大众的独特。比如,一对刚恋爱的情侣在朋友圈发一张合照并配上文字“官宣”,这样既达到了向身边的朋友宣布恋情的目的,又不会显得太土。

(2)在微文化背景下,“圈子”无处不在,如果自己不使用一些时髦的“网言网语”,就会显得很“out”。这样既无法“入流”,又很难获得“入圈”的通行证。在这种“圈层”明显的环境中,使得一些不熟悉“网言网语”的教育者,陷入只能徘徊在“圈外”的窘境。比如,有一些学生在面对一些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或者遇到自己不想面对的事情时,会使用“5555……”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如果教育者对这种话语不熟悉,就很难实时了解学生的近况,也难有针对性地、及时地对受教育者进行疏导,从而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2.3 教育者权威减弱

以前那个获取知识大多通过书本、报纸的时代已经远去,现在的我们处于一个无“网”不在,无“微”不致的时代。这给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挑战。在微文化背景下,第一,教育者的信息优势不复存在。以前,教育者可以通过掌握的信息优势,能使教育对象获得新鲜感。而如今,教育对象和教育者能够获得信息的机会是均等的,不可避免地出现教育者掌握的信息教育对象已经掌握的情况,甚至可能出现教育对象比教育者掌握更多的信息的情况。从需求理论的视角看,此时的教育者已经无法满足受教育者追求新鲜感的需求,从而就难以激发受教育的兴趣。第二,话语平等意识的产生。随着人们平等意识的增强,越来越注重话语的接受度,对于一些自己不赞同的观点,哪怕是权威观点也敢于说不。第三,文化反哺现象的出现,使得传统的那种几乎靠前辈向后辈传授生产生活经验的“后象征文化”已经过去。同时,由于微文化背景下,时常会出现一些新鲜的事物,而与此同时父辈们对新鲜事物的接受度和适应度很难赶上晚辈,这就需要父辈向晚辈学习请教。从认同理论的视角分析,这会导致晚辈对前辈的认同感下降、崇拜感削弱。因此,基于以上三方面的原因,微文化背景下,教育者的权威会减弱。

3 微文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型过程中面临的窘境

3.1 教育者的“独角戏”

尽管在思想政治教育转型的呼吁下,思想政治教育有所创新。但是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依然存在以下现象:

(1)教育者通常扮演着主流价值观的代言人角色。这就意味着在传统教育中受教育对象与教育者之间的思想差异是被忽视的,长此以往,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思想鸿沟就会产生。

(2)利用学术话语讲授抽象内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往往涉及一些抽象的理论,这是由这一学科本身的属性所决定的。利用学术语言对抽象的内容进行讲解,会让教育成为空洞的说教,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教育者对教育对象进行单向的灌输。教育本应该是双向的互动过程,并且教育者灌输了正确的价值观,并不意味着教育对象就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价值观能否得已形成,既不是仅仅靠教育对象自己顿悟,也不是仅仅依靠教育者强有力的灌输,而是要靠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互动、对话。由于以上几种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还很大程度地存在,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总是存在着教育对象“不在场”的现象,使思想政治教育最终成为教育者的“独角戏”。

3.2 教育形式的溶化

思想政治理论课有着丰富的内容,受教育者可以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了解社会现实、国家历史的窗口。同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能给予受教育者智慧的启迪、正确价值观的塑造。但让人遗憾的是,这些内容通常来说单调、乏味,时常出现“教育者在台上滔滔不绝,教育对象在台下昏昏欲睡”的尴尬现象。与此同时,守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守住了国家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面对着这个重要而又得不到受教育者重视的课程,一批教育者纷纷尝试着改革。但在改革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因度没有把握好而陷入哗众取宠的窘境。如某高校老师,在讲授鸦片战争的内容时,采取“龙袍加身”的方式,通过这种形式,既不能体现出课程内涵和教学形式的有机融合,也不能持久地吸引受教育者的注意力。还有一些教育者为了一味地迎合受教育者的口味,在教育话语方面,不加甄别(或是因为甄别力有限)地选用一些“网言网语”;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完全以学生是否愿意听为标准。长此以往,就会让“理论解释变成了调侃和戏谑,滑向了娱乐化、简单化的边缘”[4],使原本充满思想性和塑造价值观的课程异化。

4 微文化背景下有效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型的策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1]这意味着,我们在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时要坚持思想性和亲和力并举,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的立德树人功能和增加吸引力并举。因此,为有效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话语转型,要坚持严肃性与时尚性相结合、思想性与通俗性相结合、社会性与个体性相结合。

4.1 严肃性与时尚性相结合

在微文化的背景下,呈现出多元的价值观,诸如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等错误的思潮在“有心人”的操纵下,趁机侵入。因此,这就要求教育者要做到:(1)在内容的选取上,要坚持严肃性与时尚性相结合。要秉承严谨的态度,避免“戏说”历史、抹黑英雄等不良现象。但是同时,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枯燥性、乏味性以及与现实生活脱离等原因,教育者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应该兼顾时尚性;在内容的选取上,应该适当地结合一些时下发生的热点事件,来增强学生的参与感。

(2)在话语的选择上,要坚持严肃性与时尚性相结合。如果一味地选择“网言网语”,会导致主流语言的缺位。但作为教育者,如果对当下时髦的语言漠不关心,会导致教育者和受教育之间出现“语言鸿沟”,不利于“双主体”“对话模式”的开展。所以,教育者在语言的选取上,应该坚持主流语言为主导,合适的“网言网语”为我所用的原则。

4.2 思想性与通俗性相结合

马克思说:“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5]而没有思想性的理论是不彻底的,因此也是不能说服人的。所以,在面对学生的质疑时要“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1]。思想政治课的魅力和价值就在于它的价值塑造功能,与此同时,也只有让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思想性,才能让其价值塑造功能得以充分实现。因此,在话语的选择中,应用一些必要的哲理性话语(如名人名言),用这些话语来提高理论的解释力。同时,我们也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毕竟很多时候受教育者的知识储备还不够),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如口语、俗语),必要时可以加以比喻手法、举例子等话语方式,将深奥的、抽象的理论讲清楚。只有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把深奥的道理通俗化,才能进一步推进马克主义的大众化,让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使其进入教材的同时进入青年学生的头脑。

4.3 社会性与个体性相结合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是以整体化为主要特点,以对于主流意识形态的高度认同为轴心,强调受教育者对政治纪律、政治律令和政治指令的自觉服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教育话语中具有明显的主客二分关系,强调的是教育者的主导性,更多展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6]这样,无疑会将教育者定制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代言人,拉大教育者与受教育之间的距离,不利于“对话”。此外,在微文化背景下,教育者的价值观多元,个性化日趋明显,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关注受教育者个人需求的满足、个体价值的实现。在教育话语的选择上应该从“文本语言”转向“人本语言”。这首先应避免使用强硬、质问的语气,营造出和谐平等的对话环境,以此来增加对教育对象需求和个性化特点的了解机会;其次,针对特定的教育对象,教育话语要有针对性,不能是空洞的说教、口号式的心灵鸡汤,要有利于教育对象个人需求的满足、个人价值的提升;最后,有甄别地选择一些国际国内中的优质语言资源,利用一些优质的符合教育对象的时代性新话语。需要注意的是,思想政治教育肩负着为社会主义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任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国家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这就意味着,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也不能让体现社会价值的话语完全缺失。因此,在微文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要将社会性和个性化有机融合。

猜你喜欢

受教育者文化背景教育者
品读
数学文化背景下的计数原理试题赏析
我国教师教育者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
教育者要怀揣梦想上路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山东戏剧
基于陕西地方文化背景下的动画创意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