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阿美士德使团眼中的清代淮安运河
2020-01-19胡梦飞
胡梦飞
(聊城大学 运河学研究院, 山东 聊城 252059)
淮安地处南北交通咽喉,是明清两代的漕运枢纽和治河中心,同时也是外国使节、传教士、旅行家等南来北往的必经之地。1816年,继马戛尔尼使团之后,基于通商贸易等目的,英国政府又派遣阿美士德勋爵率使团来华。使团于1816年10月6日由众兴集进入淮安境内,至10月9日,由宝应县进入扬州境内,共在淮安境内停留四天。在其相关日志中,留下了众多有关淮安运河城镇、名胜古迹和风土民情的记载,对于我们研究运河城市史和区域社会史具有重要价值。
有关此次出使的经历和见闻,现在可以看到的主要有使团成员亨利·埃利斯和克拉克·阿裨尔二人所撰写的旅行日志。亨利·埃利斯(Henry Ellis,1788—1855),英国外交官,作为阿美士德的秘书以及使团副使出使中国,并在回国后将私人日志出版,成为向英国人介绍中国的早期著作之一。该书入选《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编译丛刊》,由北京商务印书馆于2013年出版。克拉克·阿裨尔(Clarke abel,1780—1826),英国外科医生、博物学家,为使团的首席医官。他详细记录了历时两年的出使行程,最终形成了《中国旅行记》一书。该书入选《世界著名游记丛书》第3辑,由中国旅游出版社于2017年出版。本文主要依据二人的使华日记,对阿美士德使团眼中的清代淮安运河风貌进行探讨。
一、有关淮安运河城镇的记载
清江浦原为淮安清河码头至府城山阳之间的运河名。明永乐十三年(1415),漕运总兵官陈瑄开凿清江浦河道,并建清江、福兴、通济、惠济四闸,后在清江闸附近逐渐形成集镇,遂称“清江浦镇”。明清两代,清江浦逐渐兴盛,成为京杭大运河沿线享有盛誉的交通枢纽和商业城市,有南船北马、九省通衢、天下粮仓等美誉。[1]乾隆二十五年(1760),清江浦划归清河并成为县治,因为里运河、清江浦的繁盛而成为与扬州、苏州、杭州并称的运河沿线“四大都市”。[2]13
1816年10月8日,使团一行到达清江浦。亨利·埃利斯在日志中对清江浦城做了详细记载:“清江浦横跨河的两岸,是一个相当大的市镇。在这里,我们通过一个水闸进入了一条河道,它可以认为是运河的继续,名字叫里河,向东方流去。在西北方向一个突出的小角上有一道水闸,不过看上去并不像是通向另一条河道。镇子里有许多庙宇和好房子,从闸墩上看过去景色还算不错。远处可以看到一座桥。负责照料使团行程的官员人数大为增加,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之于地方官府的好意。镇子附近的河水流速大大减慢,有一些十分坚固的堤坝。……清江浦和淮安府之间尽管是一马平川,但到处都是耕地,有些地方林木茂盛,所以看上去也很令人赏心悦目。我们顺流而下,走得却很慢,因为是顶风前进。大一些的船都被绑在一起,由船侧拉向水流较急的地方。12点时,我们经过了一处房屋,房屋前面建有木头柱廊,据说是负责征收关税的钦差的官邸和住宅。”[3]189克拉克·阿裨尔在旅行日记中对清江浦城亦做了详细描述,并着重记载了清江闸旁的御碑亭:“(10月)8日,使团经过一个叫清江浦的大城市。在城市中心附近有一座大水闸,在闸墩的一侧有一座亭子。亭子的门楣上有中文字,马礼逊先生说是‘御诗亭’三字,他猜想很有可能是乾隆在江南巡行时写的诗被刻在石头上保存在里面。现在,亭子被用来做仓库,保存修理水闸所用的绳子。”[4]157
淮安府城山阳县明清两代为漕运总督所在地,亦是运河沿岸的重要城市。亨利·埃利斯记载:“从最后一道水闸到淮安府的主要城郊古沟涯,运河的河道差不多都是直的。这些城镇据说都连在一起,我们在一些地方看到了三重城墙。城在运河东岸,占据了很大一块地,这块地上有园畦和田地。第一道城墙里面有一条河沟或者低洼地。有一个城门上的塔楼是用坚固的石头建的,上面完全可以安放大炮,这是我看到的第一个坚固得足以用于这一目的的城门楼。围观的人群让人感觉到,这里百姓的生活状况即使不比天津百姓更好一些,也和他们差不太多。……左边的堤岸很高,上面有很宽的大道。……根据肉眼判断,我感觉运河高出东面的堤岸不少,如果突然爆发洪水的话,即使淮安府城本身不会遭受危险,淮安府的城郊也难逃洪水泛滥的灾难。”[3]189-190克拉克·阿裨尔记载:“(10月8日)大约下午2时,使团经过淮安府城,府城的城墙顺着运河延伸了大约3英里。城墙的高度还没有超过运河水平面,几处城墙处于坍圮的糟糕状态。由于要为运河筑堤让路,结果不可能不使城墙遭到破坏。”[4]157-158
淮安镇淮楼始建于南宋宝庆二年(1226),明洪武十九年(1386)倾圮,永乐十七年(1419),督漕总兵官、平江伯陈瑄等重修,作为城中谯楼,击鼓报时,俗称“鼓楼”。清道光年间,因水患不断,知府周焘将府署内“镇淮楼”匾额移悬于该楼上。后此楼遂改名“镇淮楼”,含有“震慑淮水”之意。[5]156清江船厂由漕运总兵官、平江伯陈瑄首创。他在清江浦沿岸“查闲旷之地建盖厂房,令各卫所官旗鳞次而居,以为造船之所。其地南枕运河,淮水萦回,钵池环拱,肆烟津树,映带帆樯,亦淮南之形胜也”[6]13。清江船厂下设京卫、卫河、中都、直隶四个大厂,总长23里。其中京卫厂下设34个分厂,卫河厂下设18个分厂,直隶厂下设18个分厂,中都厂下设10个分厂,分别领造各有关卫所的漕船。对于淮安镇淮塔和造船厂,亨利·埃利斯亦做了记载:“我们第一次看到淮安府的宝塔时,它在我们的右面,一共有5层。比起临清州或者通州的宝塔来,它都要逊色很多,其底座和高度太不成比例了。……我在这个城市附近见到了我所见过的最大的船坞,有几条船正在那儿修造。”[3]190
二、有关淮安运河水利设施的记载
明清时期的淮安,黄、淮、运在此交汇,是治黄保运的关键地区,“治河、导淮、济运三策,毕萃于淮安清口一隅”[6]18。由于黄强运弱,漕船渡黄成为当时面临的一道重大难题。清咸丰五年(1855)黄河改道北徙前,里运河入淮穿黄河段,以杨庄为首尾,码头镇为转点,逐步形成“U”型的大迂回航道。码头镇附近不到两公里范围内,自西向东筑有束水草坝五道,以收束水流,御黄济运。坝后又依次建有惠济、通济、福兴三座正闸和三座越闸,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杨庄三闸”。当时南来漕船,必由清江浦南文华寺折向西南至高板头,先将货物卸下,空船过三座正闸、五道束水坝到码头镇,出运口,回转东北入顺清河,然后再装上货物,经塘河穿过黄河,又经中运河口门的三道束水草坝,才进入中运河北上。[7]273-275
杨家庄,又称杨二庄、杨庄,即今淮阴区王营镇杨庄村。因临近古泗口,自古以来就是交通枢纽、兵家必争之地。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漕河总督靳辅奏开中河;至二十七年(1688),中河竣工,前后用了两年时间。中河上接宿迁张庄运口,下经崔镇、桃源、渔沟,至清河县仲家庄,避黄河180里之险。自中河开通后,来往船只由仲庄进出运河。康熙四十二年(1703),以仲庄紧对清口,有碍运道,故于陶庄以上杨家庄大清河故道开引河,使中河于此出口,后名“杨庄运口”。[8]7010月6日,使团一行到达杨家庄,并在此渡过黄河。亨利·埃利斯记载:“堤岸很高,运河大约200英尺宽。9点时,从船上可以看到西边黄河的河道。一条名叫盐水河的河流在运河东岸奔流,方向几乎和运河平行。12点,我们到达了杨家庄对岸。杨家庄位于运河西岸,是运河和黄河的交叉口。2点钟,我们离开停泊地,去穿越黄河。黄河向东北方向流去,水流很急,我们不能直接渡过河去。在接近我们离开的河岸对面的陆地时,能够看到从洪泽湖流进来的一股河水,我们经过一个由一些坚固的墩子组成的通道或者水门穿过了这股水流。这些墩子是用高粱秸和泥土做的,由绳子紧紧地捆在一起,就像昨天提到的那样。”[3]184-185
对于船只渡黄的过程,亨利·埃利斯也做了详细描述:“有一根纤绳牢牢地系在前甲板上,然后由一个绞盘固定在堤岸上,直到船只全部通过为止。河中间的水流流速至少每小时5英里,但岸边的水流如果不是反方向有一小股水流流过的话,水就是静止不动的了。在靠近闸墩的几个地方,河水打着旋涡,旋涡深度超过2英尺。我估计,从运河穿过黄河的通道宽度有23英里,从湖里流入的河水宽度有半英里。我们沿着从湖里流来的那条河前进了大约2英里,到达了马头(今淮阴区码头镇,笔者注),停泊在那里。附近有一座样子十分漂亮的红砖庙,名叫风神庙,祭祀的是风神。横渡黄河被中国人当成件危险的事,我能够想象得到,当在这里汇合的几条河水因为下雨而上涨的时候,一定会比较危险,但是我们渡河的情况是绝对安全的。”[3]185
明清时期淮安码头镇设有惠济闸、通济闸、福兴闸三座水闸,它们由南向北依次称为头闸、二闸和三闸。因在通济闸的西岸有天妃庙,故又名“天妃三闸”。[9]173三闸位于泗水与黄河、淮河、运河交汇之清口附近的运道上,水流湍急,船行艰难。各朝各代为保证帝国的漕运命脉畅通,均重视对此河段的治理。明清时期屡次建闸,并更移闸址,闸名也不断变更,直至乾隆二年(1737),码头三闸始建成定名。
码头三闸之间的水位由南及北逐渐升高,这对驾驶漕船的水手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故而在大运河上,此段运道以最为难行著称。每当河水盛涨时,惠济闸上水面可高出闸下四尺,而通济闸和福兴闸处上下水面也各相差三尺多,合计水面落差达一丈有余。漕船沿着运河北去必须经过三闸,过闸时犹如登上三级阶梯,完全靠人力拉纤,把漕船拉到水位高的运口(里运河入淮河口),然后才能从淮河进入黄河转中运河北去。[9]173清人周际华《天妃闸》诗云:“六十三番闸,危哉窘客魂。河开风雨窟,人过死生门。水立虹初下,波横石暗吞。不堪停足望,日色正昏昏。”[10]88《淮阴风土记》记录了舟船过闸时的情景:“盖水势东怒,航途艰险,故下闸须善为把舵,上闸又须用力绞关。当绞关时,爆屑纷飞,锣声轰发,一时岸上居民,无老无幼,悉受闸夫雇用,为之‘邪许’,随锣声之紧慢,为用力之缓急。下闸亦不易,迎溜尤为大忌,斯时船主,或因自身无此经验,或见船中人手不齐,每多雇积年闸夫,为之管舵。故上闸需用力,下闸需用巧。闸夫虽不强人雇用,而人自有不敢忽者。”[11]57由于三闸水位落差大,甚为危险,船民为求安全过闸,往往去天妃庙点烛焚香,祈祷天妃护佑。
亨利·埃利斯用大量篇幅详细描述使船通过码头三闸的经过:“(10月7日)天亮后不久,我们就离开了马头,在离停泊地大约200码的地方转向南方,在脱离了被称作太平河的那条从湖里流来的河以后,水流现在突然变得对我们十分友好了。河道这时转了一个大圈,我们的船被带到第一道船闸附近。这道船闸名为天坝闸(即天妃闸,笔者注),附近有座小庙,庙前立起了一顶帐篷,当船只通过船闸时,阿美士德勋爵就在这顶帐篷里休息。……河水通过水闸下降的高度有3英尺多,水流很急,足以证明此前的担心是有道理的。水闸的上升通过使用绳子和岸上的绞盘进行,井然有序,非常安全。所有的船只都安全通过,小一点的船急速地驶过通道,而大一点的船则通过系在石柱上的绳子缓慢地行驶过去。水闸上的绞盘由一些探出来的石块支撑着,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种纯净的花岗岩,而闸墩上部的石头则是比较粗糙的黑色大理石。第二道水闸距离第一道14英里。”[3]187他接着写道:“在离第一道水闸不远的地方,看到一道像是刚刚修建起来的水闸,附近有几道堤坝,但在它们之间并没有看到水。在运河的这一段和昨天行驶过的那一段,有太多的河堤和流向四面八方的显然通航的水道,所以很难对每一条水道的流向做出正确的判断。在我们所在区域的对面,到处都可以看到一些小船。……我们穿过了第三道水闸,这道水闸的水流和第一道一样湍急。我们在离它不远的地方停下来用晚餐。在这块狭地上有两条河流或者是河流的支流,一条名叫里河,一条名叫运河。我们经过了分别坐落在河两侧的两个村庄,然后停泊在离清江浦大约1英里的地方。这里距离第一道水闸20里。”[3]188-189
克拉克·阿裨尔对船只过闸情况亦做了详细记载:“6日早上,使团的船队停泊在距运河与黄河交汇处不到半英里的地方,准备第二天早晨横渡黄河。……船队逆流而上,沿着中国船夫所称的太平河走了大约4英里,经过位于河右岸的一道大闸门,穿过水流湍急的洪泽湖,靠右岸停泊下来。第二天早上,特使阁下及他的随员们登上岸,因为船舶要通过一道带有危险跌水的水闸。距离这道水闸不远,一道凸出的分水坝将河流呈直角一分为二,一条支流改向东流,另一条仍直接向南流,构成使团将继续沿其行进的运河。水闸的石工做得非常坚实,叫天妃闸。跌水高度不会超过三四英尺。大船要用绳子慢慢地放下去,小船则顺水飞奔而下,冲过逆向的水流,溅起乳白色的泡沫,有几英尺高。船队在这一天内只行进了六七英里,不断因为要通过水闸而被耽搁。”[4]156-157
三、有关淮安运河名胜古迹的记载
淮安清口惠济祠始建于明正德年间,初为碧霞元君行祠,后逐渐演变成为祭祀天妃的庙宇。[12]嘉靖《清河县志》记载惠济祠:“在新庄闸河口,正德三年始创。武宗南巡,与皇后亲至其上。嘉靖初,敕赐额曰‘惠济’。”[13]卷4:34《古今图书集成·淮安府祠庙考》记载惠济祠:“在旧新庄闸口,明正德三年建,武宗南巡止跸祠下,顾瞻久之。嘉靖初,章圣皇太后过此,赐黄香礼献之,敕赐额曰惠济祠。”[14]卷748:14463乾隆《淮安府志》记载惠济祠:“在旧新庄闸口,明正德三年建。武宗南巡,驻跸祠下。嘉靖初年,章圣皇后过此,赐香帛。祠额曰‘惠济’。”[15]卷26:1297光绪《清河县志》记载惠济祠:“在新庄闸口,明正德三年建,武宗南巡,驻跸祠下。嘉靖初,章圣皇太后水殿渡河,赐黄香、白金,额曰惠济祠。雍正五年,敕赐天后圣母碧霞元君。……庙有铁鼓,又名铁鼓祠,邑人汪之藻有《天妃庙赋》。”[16]卷3:864因惠济祠所处清口为治河、行运关键之所在,故惠济祠在清代备受统治者重视。
亨利·埃利斯用大量篇幅对惠济祠进行了描述:“枯河村附近有一座大庙,庙由好几栋建筑组成,屋顶上覆盖着黄色的瓦。据说,这座庙不是由皇帝的母亲修建的就是为了纪念她而修建的,它的名字叫娘娘庙。……在第二道和第三道水闸之间停留的时间要比预计的长一些,于是我便利用这一机会参观了对岸的娘娘庙,结果确实是不虚此行。尽管这座庙的建筑和装饰和我们已经看过的没有多少不同,但它维护得相当好,让我可以充分看到这些建筑较为优秀的方面。”[3]187他首先对惠济祠的建筑布局做了记载:“和其他庙宇一样,它由一些院子组成。这里一共有4个院落,里面的两个供僧侣们居住。第一个院子里有两座方形的亭子,亭子的屋顶装饰极其华丽,几个角上有一些不大的动物雕像,檐壁看上去像是绿色琉璃,十分漂亮,屋顶上覆盖着亮黄色的瓦。这些亭子里有一些竖直安放在基座里的大石板,上面刻有文字。两侧的走廊里有常见的文武官员的塑像。”[3]187-188对于惠济祠所供奉的神像及其内部装饰情况,亨利·埃利斯亦做了详细描述:“在这个院子的最里头,有一座巨大的龙王像。穿过第一个院子后,我们来到了一个地方,里面有代表皇帝母亲的神,这座庙就是用来祭祀她的。她坐在那儿,旁边站立着两名随从,身上披着一件黄色袍子,头上戴着一顶王冠或是一顶宽大的无边女帽。神像全身都镀着金。天花板纵横交错的栋梁上,亮蓝色的背景上绘着金色的龙。庙宇的屋顶上到处都是装饰物,看上去像是一些矛和三叉戟。一些羊角灯和一串串彩色的玻璃珠从大殿中央悬挂下来,形成一道道亮光。祭坛两边各有两盏很大的羊角灯,旁边有一些光亮的金属板屏,当所有的灯都亮起来的时候金属板被用来反射光线,以增加亮度。屋顶雕梁画栋,描银镀金,四周环绕着用红、绿、黑等色彩装饰的绚丽檐壁。院子的敞亮处放着一个金属容器,形状很像一座塔,里面的香火一直点燃着。庙里的锣、鼓和其他乐器也和其他东西一样,制作十分精良。僧侣们都很乐意尽地主之谊,对我们5先令的捐献感到非常高兴。”[3]187-188
四、结语
明清时期的京杭大运河是沟通南北的交通大动脉,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大批外国使节、传教士、旅行家等经运河北上或南下,留下了众多有关运河的记载和描述。阿美士德使团是鸦片战争爆发前西方国家来华的最后一个使团,虽然其最后结局不太理想,但仍不失为一次中西文化的交流和碰撞。虽然使团来华的目的并不单纯,其对运河沿线地区的记载和描述也更多地带有搜集情报、刺探虚实的目的,但其对运河风貌和沿线社会翔实的记载和描述仍对我们研究运河水利史、城市史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相比同一时期描述中国大运河的相关作品,亨利·埃利斯和克拉克·阿裨尔二人所撰写的旅行日志无疑记载得更为详细,也更具价值。尤其是其对船只过黄及清口惠济祠的描述,现在看来仍然显得弥足珍贵,对于深化淮安运河史和城市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