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书香世家:淮安丁氏家族述论

2020-01-19梁家贵黄晶慧

关键词:淮安

梁家贵, 黄晶慧

(阜阳师范大学, 安徽 阜阳 236100)

淮安坐落于江淮平原东部,古淮河与京杭大运河交点,是江淮流域古文化发源地之一。历史上,淮安古城不仅街巷桥梁多,官署衙门多,而且牌坊祠堂多。淮安的祠堂一般分为历史名人专祠、姓氏祠堂两大类,尤以姓氏祠堂占比较大,足以说明该地豪门家族之大、之多。其中,丁氏家族颇具代表性。[1]

淮安丁氏家族来源较多,其中“民丁”(1)淮安府另有“卫丁”,指丁宝铨一族。丁宝铨(1866—1919),字衡甫,号佩芬,一号默存。蒙古族人,原籍辽东广宁府。始祖别里可不花,明初官蓟州卫指挥佥事,授明威将军。因迭著军功,赐姓丁。三世祖丁裕,改任淮安卫指挥使,始迁淮安,子孙均卫籍(即军籍),并世袭卫职。清代,丁氏仍为卫籍,但已无法世袭卫职,子孙于是改习儒术。自顺治五年(1648)丁子考取秀才功名始,“卫丁”一族后人考取功名的不在少数,有的还担任了地方要员,如丁峻、丁焕南、丁耀南、丁蘧、丁菼、丁芑、丁福申、丁兆祺等。其中功名最高的当属丁兆祺与丁宝铨,二人都是进士。数代的知识积累,使“卫丁”一族由武胄世家转变为书香门第,熏陶出一代代学子。——参见刘怀玉:《山西巡抚丁宝铨》,http://www.wshuaian.org/index.asp.即本文所述之丁氏家族,有淮安“四大家族”(丁、何、韦、许)之首之美誉[2],其代表人物就是清代中后期著名的经学家、文学家丁晏。

一、家族发展史

(一)丁晏生平

丁晏是“民丁”家族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

据《山阳丁氏族谱》载:丁晏八世祖丁国信,原籍山东济南,于明万历年间,“因贩布帛来淮贸易,遂占籍山阳”。自高祖辈起,丁氏族人勤奋读书,力图走仕途之路。丁晏后来在《柘翁七十自叙》称,“家世丰腴,累叶忠厚,读书敦善行,朴然有古风”,“十科蕊榜,甲第传家,七代芹香,丁公衍绪”。丁晏曾祖父允益,字与偕,国子监太学生,例赠儒林郎;祖父熙采,字畀揆,一字弼夔,号勉斋,也是国子监太学生,“公胸次伉爽、悯人急难”,“轻财好施,不为口惠”;父亲琮(1754—1807),字锦舒,号礼崖,邑附监生,其“性沕穆,无机心,朴讷寡言,交友以信”,“亲串中窭贫者,恒周恤之”。丁晏父去世后,被诰赠奉直大夫、刑部主事,晋赠通奉大夫三品衔。[3]

乾隆五十九年(1794),丁晏出生于淮安城里大沟巷本宅。当时,其父丁琮41岁,母刘氏40岁,为第三子。丁晏父为其取名“晏”,字俭卿,号柘唐,意“勖晚成”“励清志节”。丁晏祖上虽多有读书之人,并致力于科举,然并无一人求得一官半职,其家境也十分贫寒。嘉庆五年(1800),丁晏6岁,开始入学,师从舅氏刘南宾先生;8岁时开始读四书,“少聪颖,多疾病”。一次,刘南宾宴请客人,丁晏于席前侍奉。当时客人以“喜”行酒令,丁晏当即对曰:“吾闻之喜而不寐,云胡不喜。”据载,当时丁晏尚未学习《孟子》《毛诗》等,只是因为平日里曾阅览,便能熟记在心,出口成章,令人颇感惊奇。

丁晏12岁时,跟随父亲丁琮去安东(今涟水)拜访朱禹江(名湘)先生。朱先生为当地名士,颇有文名,初见丁晏,观其谈吐举止,认为此子将来“必为伟器”。据载,朱先生当时就提出将女儿许嫁于丁晏。然而,丁琮以家道中落及丁晏性格太孱弱婉言谢绝。孰料,朱先生执拗不改,最终将女儿嫁与丁晏。

嘉庆十一年(1806),丁晏13岁,师从胡棠,开始学习写作诗文,不到半年时间,即能顺利成篇,辞采可观。丁晏14岁时,其父因病去世,丁家生活日益艰难,丁母甚至将衣物送去典当以维持生计。此时的丁晏为家境终日忧心忡忡,但也无计可施,只有发奋用功。丁家虽然生活拮据,但丁晏性格开朗。他虽体弱多病,但通过读书不断养气,身体反而日渐强固。此外,丁晏善于结交朋友。嘉庆十五年(1810),丁晏17岁,在城内丽正书院求学时结识了潘德舆(2)潘德舆(1785—1839),清代诗文家、文学评论家。字彦辅,号四农,别号艮庭居士、三录居士、念重学人、念石人,山阳(今江苏淮安)人。道光八年(1828),潘德舆考取解元(第一名举人)。道光十五年(1835),潘德舆中举后将近8年,在京“大挑一等”,分发安徽候补知县。但他认为,由“候补”为“实授”极难,故“以科目资浅截留”未赴任。时人称其诗文精深,为嘉、道间一作手,著有《养一斋集》。。二人志同道合,结为了终身挚友。他在《与潘四农先生书》中写道:

大丈夫得志则不负所学,慨然自志于时;不得志则闭户穷居,不以贫贱而改行,不以困厄而尤人,归于实用。[3]

上文也正是丁晏一生治学的座右铭。嘉庆十七年(1812),丁晏19岁,考取秀才,入府学成为一名郡庠生。他好学勤思,很快就脱颖而出。据载,漕运总督阮元(3)阮元(1764—1849),清代著作家、刊刻家、思想家,在经史、数学、天算、舆地、编纂、金石、校勘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高的造诣。字伯元,号芸台、雷塘庵主,晚号怡性老人,江苏仪征人,乾隆五十四年(1789)进士,先后任礼部、兵部、户部、工部侍郎,山东、浙江学政,浙江、江西、河南巡抚及漕运总督、湖广总督、两广总督、云贵总督等职。历乾隆、嘉庆、道光三朝,体仁阁大学士,太傅,被尊为三朝阁老、九省疆臣、一代文宗。谥号文达。到郡学视察,很是赏识丁晏的学识,认为“孺子可教”。《清史稿》载:

阮元为漕督,以汉《易》十五家发策,晏条对万余言,精奥为当世冠。[4]

当时的府学山长江藩(4)江藩(1761—1831),清代经学家、目录学家、藏书家。字子屏,号郑堂、水松,晚号节甫。原籍为安徽旌德之江村(今属白地镇),其父江日宙由安徽旌德迁居甘泉(今江苏扬州),并占籍甘泉。监生。早年授业于余萧客、江声,博综群经,师承惠栋,将经学分为汉学、宋学两派,熟于史事,曾受聘丽正书院山长。也极为称赞丁晏的学识,他曾在丁晏的课卷上批注:

不佞三复足下之策,扩群经之精,阐汉易之奥,当今之世,如足下好学深思者有几人哉?

不仅如此,江藩还赠送丁晏一本《诂经精舍集》,以资鼓励。[5]49据载,学使汤金钊(5)汤金钊(1772—1856),字敦甫,一字勋兹,萧山人。嘉庆四年(1799)进士,在朝为官60多年,是四代元老(乾隆、嘉庆、道光、咸丰),曾任吏、户、礼、工、兵部侍郎,及四部尚书(礼部、吏部、工部、户部)。以《大学·格物》《论语·正名》《易·爻辰》《诗·五际》《礼·裼袭》等发策,丁晏对数千言,受到汤金钊的激赏。清大学者王引之(6)王引之(1766—1834),字伯申,号曼卿,江苏高邮人。嘉庆四年(1799)进士,清代汉学家。祖王安国为左都御史兼领广东巡抚、礼部尚书、吏部尚书,父王念孙为直隶永定河兵备道,皆以治名物训诂著称。为他的书作序,以为丁晏能传承大学者阎若璩(7)阎若璩(1638—1704),字百诗,号潜丘,清初著名学者,清代汉学(或考据学)发轫之初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其父阎修龄于崇祯八年(1635)以“商籍”入淮安府学,其兄阎若琛、堂兄阎洞也以“商籍”入学,先后成为进士。其本人也于顺冶八年(1651)以商籍入淮安府学。之学。阮元、江藩等人的赏识,使得丁晏名声大噪。

然而,备受人们赏识的丁晏在科举仕途上却并非一帆风顺。他多次参加乡试,均铩羽而归。直到道光元年(1821),丁晏方考取举人功名。然而,丁晏在接下来赴京会试中又连续失败,遂由“举人大挑得教谕,不谒选”(8)乾隆十七年(1752)后,举人会试三次不中者,由礼部造册,送吏部,派王公大臣拣选,一等以知县试用,二等以教职铨补,谓之大挑。。自此之后,丁晏一意研究经学,著书考古,先后主讲于阜宁观海书院,盐城表海书院,淮安淮关、文津、丽正书院,以惠泽后学。

丁晏的晚年,基本上都在家闲居,读书著述。67岁后,经地方一再邀请,继续主讲于丽正书院。同治十年(1871),77岁高龄的丁晏与何绍基共同主持了《重修山阳县志》《淮安艺文志》修纂工作,历时三载方完成。

光绪元年(1875),丁晏病逝,享年82岁,墓葬淮安石塘吕庄。

(二)丁氏族谱

丁晏玄孙丁志安在陶镶、吴昆田合编《柘翁先生年谱》后记中称:丁晏的年谱,曾先后出现6种:一是自编(即《柘翁七十自叙》,不分卷——笔者注);二是门人潘桐编(9)另据谢巍《中国历代人物年谱考录》卷9载,清潘桐撰有《丁柘唐先生年谱》。;三是门人陶镶、吴昆田合编(皆至60岁止);四是受业侄铭兰先生一鹏编(10)丁一鹏编有《历年纪略》1卷,卷端有一鹏识语,称“三子寿恒依年缀系为谱,行将刊付。(一鹏)侍先生最早且久,谨就素所稔闻者作《历年纪略》,为《年谱》先。呈漏之愆,知所不免。然征实以纪,不僭不诬,用自信焉”。是谱所记丁晏求学、科试、讲学、著述等,择其要者为纲,较简明。有清末朱丝栏抄本。;五是先伯曾祖寿祺编(又皆未成书而殁,今不知存佚);六是敝麓(蔽簏)幸存者丁志安先曾祖(寿恒)编传抄本,至光绪乙亥(1875)卒年止。此后各家所刻遗稿,皆未得注明。丁志安云:

于密谋响应太平军事,更不敢直书。坤自幼喜读桑梓文献,于先高祖著作之付刻与否,必详加核实。暇取先曾祖编本,删繁就简,别存一帙。于稀有之本,并注其所藏处所,俾学者有以查阅。惟见闻有限,且荒落不文,敬求博学同志多予指示,尤所感谢。玄孙步坤谨识。玄孙志安记。

上文所称“敝麓(蔽簏)幸存者先曾祖(寿恒)编传抄本”,即《柘唐府君年谱》,1卷,丁晏子丁寿恒等同编。该谱首先记载了丁氏家谱世系,然后记载了谱主丁晏从学、交游及著述等,所依据大多是日常见闻以及谱主文集,往往连篇引用谱主所撰序、跋,说明其著作之由及思想渊源,故不避烦冗,远较前谱详悉。凡涉交游,皆出小传;子孙生卒嫁娶、入学出仕,也一一备述。只不过圈改修订之处颇多,实为草稿。该谱有清抄本传世。

依据1985年《淮安丁氏族谱》记载,康熙四十年(1701),丁氏第五世祖丁世华(1680—1753)正式入山阳(今淮安)县籍,并建丁氏祖祠。第七世祖丁长春(1762—1821),曾创修族谱。

丁晏父亲丁琮,曾“手记先世之服属,草创宗谱,未就而殁”。丁晏时,开始着手续修族谱。据载,他“咨访于族叔祖喣台”,终于完成。丁晏续修族谱有咸丰二年(1852)版本,但迄今无人见到。另有同治七年(1868)版本,不分卷,全名为《山阳丁氏族谱》,上有丁晏于嘉庆二十三年(1818)冬作的序。据淮安地方文史专家刘怀玉称,他曾见顾震福的《乡贤丁公家传》,上面记载丁禧生之父丁俊登倡议修族谱。丁禧生为丁晏侄儿,据此推理,当是丁晏与丁禧生叔侄共同完成的族谱续修。至1924年,丁晏之孙丁元福又进行了续修;丁步程还编制了一个世系表。1942—1947年,丁曾藩等又进行增补、续修,但未能完成。据丁氏十四世孙丁廼霁称,当时共刊印10本,由各长房收藏。1981年,丁廼霁从洪泽县一个族叔处找到这个版本的族谱,由丁氏十三世孙丁步坤据此加以油印、辑补,并抄录了3本。此后,丁廼霁又加以勘误、新增,并作了一个世系表。[6]

自丁晏始,丁氏家族日益兴旺。据载,丁晏去世时,“子孙曾服斩衰、齐衰者三十余人,其女子、子妇、孙女、曾孙女又三十余人”。也就是说,直系后裔已达60余人。[7]

二、丁氏族训

从目前所发现的丁氏族谱及其他相关资料来看,并未有专门的丁氏族训。不过,从丁晏的为人处世方式分析,可以从一个侧面得出丁氏族训。换句话说,作为丁氏家族的里程碑式人物,丁晏的言传身教对家族后人起到了家训式的作用。

(一)发奋治学

丁晏自幼诵读经书,一生发奋治学。据《清儒学案》记载:“柘唐覃精研思,诸经皆有撰述。晩年治《易》,尤嗜《程传》,为《述传》一书,于治乱消长,独见征兆,而不杂以孔疏无当之辞,最得汉经师遗意。论者谓道咸以来,惟柘唐为能以汉学通宋学焉。”[8]当代学者张舜徽先生也认为:“盖晏治经之功,以考定伪《古文尚书》出于王肃,为发前人所未发。故所撰《尚书余论》,尤为精要。”此外,丁晏著《毛郑诗释》,《周礼》《仪礼》《礼记》三《释注》,亦以精博称。[9]

据载,丁晏著作浩帙,著书47种,凡136卷。其中,23部被编入《颐志斋丛书》,1862年刊行,余下或单独刊行,或编入其他丛书。张之洞的《书目答问》曾列举丁晏的部分著作,包括《毛郑诗释》四卷,《左传杜解集正》八卷,《郑氏诗谱考正》一卷,《诗考补注》二卷,《补遗》一卷,《兰礼释注》八卷,《尚书余论》二卷,《书蔡传附释》一卷,《禹贡锥指正误》一卷,《禹贡蔡传正误》一卷,《陆疏校正》二卷,《佚礼枝微》一卷,《投壶考原》一卷,《述注》一卷,《征文》一卷,《北宋二体石经记》一卷,《读经说》一卷,《金天德大钟款识》一卷,《子史粹言》二卷,司农、陈王、靖节、宣公四家《年谱》四卷,《钞淮南万毕术》一卷,《石亭纪事》二卷,《淮亭雅录》一卷,《百家姓韵语三编》一卷等。(11)值得一提的是,张之洞撰《书目答问》,习惯于将尚在世的作者名字隐去,而代之以“今人”,即如陈澧、俞樾等也是如此。《书目答问》刊成于光绪元年,那时丁晏尚在世。然而,对于丁晏所著书,张之洞则一一署其名,足证丁晏在当时经学家心目中地位之崇高。

(二)读书而不尽信书

丁晏所处时代,正逢晚清考据之风大兴之时。因此,他的著述更多的是注释、辨伪,正如他在《禹贡集释》自序中所说:

呜呼,博学如(胡)东樵(12)即胡渭。胡渭(1633—1714),初名渭生,字朏明,号东樵,浙江德清人,清代经学家、地理学家。康熙三十六年(1697),撰《禹贡锥指》20卷,作图27幅,搜采方志舆图,阐释《尚书·禹贡》,将九州分域、山水脉络的沿革变化详加说明,特别重视治水。此书是研究中国古代地理沿革的重要参考书。,犹不能信好古文,证合经义,其所著书,多沿宋以后之俗说,泝其流而不先溯其源……余既为之正误,以匡东樵之失。复采获古文,甄录旧说,砭俗订讹,断以己意,自《史》、《汉》、《水经注》及许郑古学,取其说之确者著于篇,传以后儒之解,证以地志,期于发扌为经文,无取泥古。

对此《清史稿》认为:

晏以顾炎武云梅赜伪古文雅密非赜所能为,考之家语后序及释文、正义,而断为王肃伪作。盖肃雅才博学,好作伪以难郑君。郑君之学昌明于汉,肃为古文孔传以驾其上,后儒误信之。近世惠栋、王鸣盛颇疑肃作而未能畅其旨,特著论申辨之,撰《尚书余论》二卷。又以胡渭《禹贡锥指》能知伪古文,而不能信好古学,踵谬沿讹,自逞臆见。后之学者,何所取正?既为正误以匡其失,复采获古文,甄录旧说,砭俗订讹,断以己意。期于发挥经文,无取泥古。引用前人说,各系姓氏于下,辑《禹贡集释》三卷。[4]

可以看出,《清史稿》对于丁晏的疑古、辨伪是赞赏的。实际上,早在丁晏20岁时,漕督阮元视察郡学,以汉《易》十五家发策,其中一策为驳策题:“孔子作十言之教,即十翼也。”丁晏不以为然。他根据《左传》“定公四年”认为:

伏羲作十言,孔子传名十翼,不名十言。汉韩敕《孔庙碑》皇羲统华胥,前闿九头,以什言教,是系易本于皇羲,十言,非指十翼。策题颇误。

意思就是,阮帅你出的题错啦!阮元并未恼火,反而更加欣赏他。24岁时,丁晏完成《论语孔注证伪》一书,很快受到学者们的好评。在他27岁时,与时任礼部尚书汪廷珍(13)汪廷珍(1757—1827),字瑟庵,山阳(今江苏淮安)人。乾隆年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太保,赠太子太师,谥文端。家属一同进京,将《论语孔注证伪》一书呈送汪廷珍。汪廷珍读后大加赞赏,将书稿推荐给汉学家王引之。王引之慨叹这位年轻学者竟能写出见解独到的著作,慨然为之作序,称其书为继承“绍乡前辈百诗(即阎若璩)之学”,但其学识有过之而无不及。汪廷珍还将书稿寄给正在山阳县任教的阮钟瑗(14)阮钟瑗(1762—1831),号定甫,字次玉,山阳(今江苏淮安)人。祖学沛,县庠生,“内行淳笃”,进学后屡试不中,为求生计,课馆授徒,“终身未尝一日释卷”,“在胶庠(即学校)三十年,品望特竣,后辈敬之”。,予以推荐,并称赞丁晏:“顷见俭卿气平心细,识见明确,当今豪杰之士也。”

中国儒学注重经学研究,但存在“汉学”“宋学”之分。清代是汉学复兴的时代,宋学虽无汉学之盛,但从事者也不乏其人。整体而言,就考证、训诂而言,汉学据其胜;而在阐发义理、心性方面,则宋学擅其长。然而,二者各有其不足:汉学常常被讥笑为守旧、琐碎;宋学则往往被指摘为轻浮、凿空。丁晏研究经学则力图跳出汉学、宋学的窠臼。丁晏在《柘翁七十自叙》中写道,他“四十以前训诂考索,六旬以后,义理研求,《易》、《传》成于晚年”。《清史稿》云:

然晏治经学不掊击宋儒,尝谓汉学宋学之分,门户之见也。汉儒正其诂,诂正而义以显。宋儒正其理,理明而诂以精。二者不可偏废。[4]

正因如此,论者才有“惟柘唐为能以汉学通宋学焉”的说法。

丁晏被称为清代经学大师,于经学研究方面著作颇丰,并涉及文字、训诂、校勘、史学及文学等诸多领域。

《诗》方面,著有《郑氏诗谱考正》《毛郑诗释》《诗考补注》《毛诗陆疏校正》《诗集传附释》5种。

《书》方面,著有《禹贡集释》《禹贡锥指正误》《尚书余论》《书蔡传附释》《禹贡蔡传正误》5种。

《礼》方面,著有《仪礼释注》《周礼释注》《礼记释注》《投壶考原》《仪礼扶微》等。

《易》方面,著有《周易述传》《周易讼卦浅说》《周易解故》《易经象类》《焦氏易林释文》5种。《清儒学案》卷160专设《柘唐学案》一篇,开篇以简明扼要的文字介绍了丁晏的易学研究特色:

晚年治《易》,尤嗜《程传》,为《述传》一书,于治乱消长,独见征兆,而不杂以空疏无当之辞,最得汉经师遗意。

也就是说,丁晏晚年研究《周易》,尤其推崇《程传》,其所著《周易述传》一书,以敏锐独到的眼光洞察治乱消长之理,深得汉代经师之遗意。

其他方面还有,《春秋胡传申正》《左传杜解集正》《孝经注述》《孝经征文》《论语孔注证伪》《读经说》等,以及《说文举隅》《楚辞天问笺》《淮南万毕术》《马班陈范四史余论》《陈思王集铨评》等诸多著述。

(三)经世致用

丁晏一生未谋官职,在潜心治学的同时,以儒家纲常名教为准绳,积极投入地方公共事业与慈善事业中。

1.忧国忧民

鸦片战争爆发后,丁晏对于异族的入侵深感忧虑。《清史稿》收录了他的《论禁洋烟》:

不禁(烟),则民日以弱,中国必瘦,禁则利在所争,外夷必衅。且禁烟当民命为重,不当计利。立法当以中国为先,不当扰夷。

《清史稿》对于丁晏的对策比较赞同,认为后来时事的发展变化证明了丁晏对策的正确,“后悉如其言”[4]。

道光二十一年(1841)二月,英军对虎门要塞发动总攻,广东水师提督、山阳籍人关天培力战而殉国。此后,关天培遗体被护送至淮安。三月,丁晏与漕运总督朱澍、淮安知府恩龄共同主持了隆重盛大的迎柩、安葬仪式,据载,“士大夫皆缟衣迎迓道旁,观者咸哭失声”[5]170。

道光二十二年(1842)五月,英军舰进入长江,攻占镇江,江北之地一时人心惶惶。丁晏会同太常寺少卿李湘棻(15)李湘棻(1798—1866),字云舫,清末大臣,山东安丘夏坡村人。道光二十一年(1841),英国侵略军在广州寻衅扰乱,他随从参赞大臣隆文赴粤处理有关事宜。因襄赞军机和参战有功,奖以知府衔,并赏戴花翎。道光二十三年(1843)实授宁国府知府。后擢任太常寺少卿,于清江浦会同总督麟庆办理淮安、扬州一带防务,亲自带兵防堵江北。翌年8月,特命署理漕运总督,连续3年奏陈大江南北的防务部署,以防外国侵犯。这等组织团练义勇,并筹集善款,大规模地修缮城垣,稳定了军心、民心,社会秩序得以安定。一时期,丁晏日夜操劳,殚精竭虑,劝捐醵资,争取地方官府拨款,得到各界好评,社会声誉日隆。道光二十三年(1843)二月,署理漕运总督李湘棻会同潘锡恩(16)潘锡恩(1785—1866),字纯夫,又字芸阁,安徽泾县茂林镇潘村三甲人。历任翰林院编修、侍读、侍讲学士,广西学政、国史馆提调兼总纂、光禄寺卿、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兵部左侍郎、吏部右侍郎、顺天武闱正考官、经筵讲官。官至江南河道总督兼漕运总督。晚年晋封太子少保(从一品、荣禄大夫)。等联名上奏,称丁晏“保卫乡里,劳绩卓著”,清廷赐丁晏内阁中书衔。

丁晏与太平军曾发生碰撞,并一度蒙受冤屈。《清史稿》如此记载:

咸丰三年,粤匪蔓延大江南、北,督抚檄行府县,练勇积谷为守御计。淮安以晏主其事,旋以事为人所劾,奉旨遣戍黑龙江,缴费免行。十年,捻匪扰淮安北关,晏号召团练,分布要隘,城以获全。十一年,以团练大臣晏端书荐,叙前守城绩,由侍读衔内阁中书加三品衔。

事情经过是这样的:咸丰三年(1853),太平军攻克南京、镇江等地后,继续向江北进军,扬州等地清军仓皇而逃。丁晏主持时局,整饬乡勇,新铸虎蹲炮十尊。因时间仓促,来不及筹集粮饷,丁晏决定先行提用义仓备荒公款120 000串,计划至次年麦熟,始行议捐,以纾民力。他还虚张声势,采用“蒋干盗书”的灵活计策,故意让被捕的两名太平军士兵盗取檄文,从而吓跑太平军。淮安城“数日间城乡肃清,一方安堵,居民纷纷回城矣”。然而,事后却被人以“与红毛(太平军)合谋”,“日食万钱,拾唾余以胪私款”之罪名告发。丁晏因此被革除功名顶戴,带枷羁押于邗江清兵“大营”。次年春,丁晏从邗江被押解回淮安候审。不久,咸丰帝下旨,丁晏“发往军台(遣戍黑龙江)效力”。由于丁晏长子丁寿昌及众人不断鸣冤,丁晏三子丁寿恒变卖家产,纳赎至京火器营捐缴,方经兵部复议,向清廷申请豁免,并得以落实。

咸丰十年(1860),捻军攻陷清江浦,直抵淮郡北关。淮安乡绅惊慌失措,纷纷登门求助,恳请丁晏能够再次聚众抗击捻军。丁晏力辞不就,但答应可以“吾竭吾力”。他忍辱负重,任劳任怨,建议漕运总督首先发文请湘军派队来淮,又请扬州主兵者速派大队援助;同时,加固城墙,积极备战。淮城通过修葺,大大提高防御性能,捻军终未破城,被迫退去。次年,丁晏由大臣晏端上书保荐,申明此前守城防御太平军之功绩,恢复功名赏戴花翎,加三品衔,冤屈得以昭雪。同治三年(1864),漕督吴元炳又以丁晏“叠御贼氛”,奏保“赏二品封典,诰授通奉大夫”。

2.广施善行

丁晏积极投身于淮安的社会公益活动,《清史稿》这样评价他:

在籍时办堤工,司赈务,修府城,浚市河,开通文渠中支,均有功于乡里。

淮安地处淮河中下游结合处,受黄河泛淮影响,时常发生洪灾。道光二十七年(1847)二月,洪泽湖水溢。丁晏主张修筑运西太平圩以防御湖水、保护民田。淮安地方官委任丁晏负责此项工程,他采取以工代赈的办法,“皆民自输将经办,不费公帑一钱也”,最终修成一道顶宽一丈、高一丈二尺,底宽四丈,长约40里的大堤。“平若砥路,屹若长城。”当年,淮安获得大丰收,“运西地区收获凡百余万石”[7]。

咸丰二年(1852)初夏大旱,运河几近干涸,漕运中断,土地龟裂,无水插秧,庄稼枯死。丁晏与地方官员商议,决定引中河水横穿黄河注入运河,并让农民引城河水插秧。漕运得以畅通,秧苗得到及时栽插。官、民皆大欢喜。当时民间流传一首儿歌,曰:“大旱苦荒年,引水灌农田,好心好报丁孝廉,子子孙孙中状元。”

据载,淮安古城始建于晋,至明代已成相当规模,分内城、外城和夹城。由于年久失修,到了清季中叶,城垣有些地方坍塌,内外城互通,失去了防御的功能。道光二十一年(1841),淮安官方、社会开始商议修城,并推举丁晏“总其事,劝捐兴筑”。丁晏不负众望,组织民力将城垣、四门城楼均进行了很好的修葺。当时,淮安北门城楼悬挂一座大钟,地方志也没有记载其缘由。丁晏将钟文拓下来,并详为考证,刻《金天德大钟款识》,同时撰写《淮安修城古砖记》。

道光二十四年(1844),丁晏利用当时修城的余款及砖石木料,重建了龙光阁。修建后的龙光阁,阁3层,高7丈余,成为当时淮安的一大景观,也是乡民游览和文人雅士登高赏秋、吟诗唱和的好去处。龙光阁竣工后,礼部尚书李宗方书写了“龙光阁”匾额与楹联。丁晏为此还专门撰写《重建龙光阁记》。道光二十五年(1845),丁晏再次主持修筑城垣,兼筑鼓楼、炮台、兵堡、四门城楼,周围共计11里,至12月份完工。丁晏此次修城之举,共得捐银十万多两。十二月竣工,共捐输银10万两。

同乡周寅(17)周木斋(1785—1847),名寅,别号茧中翁,又号耳鸣山人,以字行世,山阳县(今江苏淮安)人。丁晏主持修筑淮安城后,请周寅书写城门匾额大字,并记录了亲见周书写的情景:壬寅癸卯甲辰(1842—1844)之岁,有事修城之役,淮郡城楼门额每字逾丈,每划阔八九寸,皆请木斋书之,今所悬榜是也。木斋得狼胡笔大如斗,竿长六尺余,铺巨纸于地上,倾靛青汁蘸笔,右手把笔,左手托持,奋笔书之,淋漓飞舞,此余所亲见也。曾赠诗《正月十五雪后怀柘唐之袁浦》,盛赞丁晏修府城、重修龙光阁之举:

夜雨方闭户,剪烛怀同俦。

当此苦寒时,投刺谒上游。

读书自尊尚,奔走胡不休?

事因乡闾重,计非身家谋。

郡城日倾圮,外患恒足忧。

三载积劳勚,未雨勤绸缪。

杰然楼阁起,雉堞崇墉周。

万户赖安堵,保障资先筹。

足未出乡里,居然宏勋猷。

后来祀乡贤,舍此将安求!

三、丁氏家风

丁晏乐善好施,扶危济困,造福于桑梓;重情重义,喜欢结交有识之士,不仅留下千古佳话,而且对后代产生了很好的影响。

(一)乐善好施

骆腾凤(1770—1842),山阳县(今江苏淮安)人,字鸣冈,数学家。著有《开方释例》4卷、《游艺录》2卷,被誉为“学开方者之金锁钥”。但是,骆一生清贫,没有子孙,病危时年逾七旬,其母尚在人世,已100余岁。骆将母亲后事托付丁晏,丁晏表示:“当竭力为之,一如老伯自送,以慰孝思。”此后,丁晏兑现诺言,先后安葬了骆腾凤、骆母。骆腾凤“遗稿凡十数万言,俱手自缮写”,丁晏加以整理,并请求在京为官的山阳人李宗昉(18)李宗昉(1779—1846),字静远,号芝龄,山阳县(今江苏淮安)人。曾历任侍讲、侍读学士,督贵州、浙江学政;詹事、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礼部左侍郎、吏部右侍郎、吏部左侍郎、署兵部尚书、礼部尚书等职。筹集资金,将骆之遗著《艺游录》刻印,并为之作序。

书法家周寅晚年十分不幸,临终前将老妻和一孙女相托于丁晏。周去世后,丁晏不但为其殓葬,还多年照顾其遗孀孙女,挽以联云:“自有书名传后世,相期友谊定来生。”周寅去世后,诗稿几乎散失殆尽,丁晏竭力搜寻,得“诗二十七、词一与书信一”,出资以《耳鸣山人剩稿》刊刻传世。在《耳鸣山人剩稿·序》中,丁晏对周寅予以高度评价:“木斋不以诗名,然其识议之高、性情之厚、风格之古、气韵之超,世之能诗者,庸有加于是乎!后有赏音,知余不阿所好,不独书法之腾掷排宕,磊落清奇,悉于诗中见之。并木斋之为人,亦可以想见矣。”

周寅有一书写扇面,上有: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细体其境,实有不爽,惟二语一意,不免合掌。古人有“风定花犹落”,舒王即以“鸟鸣山更幽”偶之,妙极。丙戌(1826年)夏日木斋周寅

丁晏睹物思人,特“绘图以纪其事”,并题诗赞曰:“周郎豪宕书绝伦,榜书盈丈悬国门。狼毫蹴地疾风扫,伸将巨笔龙虎蹲。周郎已去书常在,我绘此图诒后辈。岘碑坠泪同斯悲,宴花楼上秋风吹。”

(二)善交友

丁晏喜欢结交有识之士,与姚莹、许瀚、魏源、江开、黄爵滋、鲁一同等人交往密切、感情深厚。他与晚清中兴第一名臣曾国藩的交往堪称千古佳话。

曾国藩与丁晏有多年的文字之交。丁晏家居淮安,曾国藩每次水路经此地,必定会上岸进城拜访,并称丁晏为“山阳之宿儒也”。

丁晏著有《曹集铨评》一书。《曹集》即《曹子建集》,凡10卷。作者曹植,字子建,曹操第三子,曹丕之弟。曹植聪颖,幼时即出口成章,善诗文,但去世早,一生所作诗现仅存18首,文章辞赋40多篇。同治七年(1868)十一月十三日,曾国藩调任直隶途中,经水路过淮安,即登岸拜访丁晏。曾国藩询问丁晏有无未刊印之书稿,丁晏于是拿出了《曹集铨评》手稿。曾国藩读后拍案叫绝,决定代为付梓事宜。次日夜,曾国藩还在途中,就在《谕纪泽》家书中曰:

《曹集铨评》四本系山阳丁俭卿所撰,余许以发金陵书局代为刊刻。子建为诗家不祧之祖,亦不可无专集,尔可送缦缦先生处发刻,并言明□□□□(原文缺——笔者注)补校对。[10]

曾国藩在家书中所言,不仅推崇曹植的作品,更是对丁晏治学的器重。《曹集铨评》一书于同治十一年(1872)由金陵书局刊印。该书校对者刘寿曾(19)刘寿曾(1838—1882),字恭甫,一字芝云,江苏仪征人。同治三年(1864)、光绪二年(1872)两中副榜(科举时代一种不同于正式录取的榜示,即于正式录取的正榜外,再选若干人列为副榜),后被曾国藩招入金陵书局,所刊群籍,多为其校订。在《跋》中不仅叙述该书刊印经过、意义,也对曾、丁的交往予以高度评价,称:

右《曹集铨评》十卷、逸文一卷,山阳丁俭卿先生所纂集也。先生与湘乡相国为文字交。同治戊辰冬,相国移督畿辅,道出山阳晤先生。询所未刊书,先生出是集相质。相国读而善之,为谋授梓。寿曾与校字,既蒇事,先生属为跋尾。谨案:先生初校是集,系据休阳程氏本,嗣得娄东张氏本参校。凡集中诗古文辞,程、张两收者,题下皆不注;程无而张有者,则注程缺;张无而程有者,则注张缺;新增诗文为程、张所失收者,另编为《选文》附全集后……

承命跋尾,感与惧并。惟念先生此书《自序》作于乙丑秋,距今已四年。其间续有修改,义例稍变。有《自序》所未详者,谨补著之于右,以谂读者。若夫思王忠孝大节得先生论定,灿然别白,与日月争光。相国之乐于表章,固将扶翼世教,毗赞政化。非徒供考右者拾诵之资而已。挂名简末,有荣幸焉!

同治己巳(1869年——引者)冬十月仪征后学刘寿曾识[2]277

丁晏的两个儿子也与曾国藩有密切的关系,其四子寿征还是出于曾国藩门下。

在《曾国藩未刊往来函稿》中,有丁晏致曾国藩书信一通,称:“久钦山斗,愿识荆州。胞侄寿征幸出夫子之门,儿辈昌、祺在都供职,得侍讲帷,饫聆师训,矩法祗遵,私衷铭泐。前年蒙惠篆联:教子苏明允,著书王仲任。辱承奖饰,殊切悚惭。恭维大人泽沛三江,恩周万姓,勋高李、郭,望重富、韩,圣眷优隆,部民欢颂。”[11]也就是说,曾国藩曾送丁晏“教子苏明允,著书王仲任”篆联。苏明允即苏洵,其子即苏轼、苏辙,均为宋代著名文学家。王仲任即王充,东汉哲学家、思想家、文学批评家,著有《论衡》85篇。“教子苏明允”,是称赞丁晏教子有方。

丁晏次子寿祺,同治五年(1866)六月,外放为迤西道员。迤西就是现在的云南西部地区,当时人迹罕至。丁寿祺不愿前往,因此请求曾国藩代为通融。曾国藩晓之以理,鼓励丁寿祺为国效力。

曾国藩曾向两淮盐运使郭霈霖推荐丁晏四子丁寿征,称:

有敝门人丁子静寿征。山阳人也,淳厚好学,以小学受知于祁春圃相国。现居忧在家,欲得淮阳一馆所。佳士难得,老兄幸留意焉,弟又已告幼章矣。[12]80

(三)丁氏后代

丁晏后代人丁兴旺,他们深受丁氏家风熏陶,有的潜心治学,也有不少考取功名,为官造福民众,从而使得丁氏成为闻名全国的“书香门第”。

丁寿昌,丁晏之长子,字颐伯,号鞠泉。自幼聪颖好学,当时淮安著名学者潘德舆曾赏识其才学,专门赋一首长歌赠送与他。长大后,丁寿昌受家庭影响,致力于经学。道光丁未(1847)考取进士功名,先是任职于户部,官至户部郎中;后于同治二年(1863),外放福建道监察御史,不久授知浙江严州知府,卓有政绩。同治四年(1865),严州突发大水。丁寿昌奋力组织抗洪,不幸遇难。著有《台垣疏稿》,编有《山阳文征》。

丁寿祺,丁晏之次子,字介臣,号仲山,咸丰己未(1859)进士,历官内阁中书、刑部郎中。同治五年(1866)六月,外放为迤西道台。他曾向曾国藩求救,希望通融,改任他处。曾国藩一方面认为“仲山世兄观察迤西,以公义而论,则春秋正富,自宜叱驭而行……惟滇省人员,前年奉有明谕,通饬赴任……议者即使奏调来营,亦断难邀俞允”,加以婉言拒绝;但同时承认,“以私情而论,则一个方弱于睦州,二老更怜少子”[12]286。清廷最终考虑到丁寿祺父亲(即丁晏)年迈,特准许其回到淮安,赡养父母。著有《双堂书屋存稿》《海隅从事录》《西行日记》等。

丁寿恒,丁晏之三子,原名丁寿辰,字叔居,号梦星。道光丁未年(1847)考取秀才功名。丁寿恒淡于仕途,潜心治学,著有《毛诗杂故》《漱经斋集》。

丁寿征,丁晏之四子,字子静,道光丙午(1846)优贡,应试作《经说》,颇得学使俊藻和时任礼部侍郎的曾国藩器重,官至八旗弟子教习,以知县候用,精通经史、小学。著有《十六国兴亡表》《说文揭橥》《春秋异地同名考》《张右史年表》以及《葆素斋诗集》等。

丁志安,丁氏第十三世孙,1914年出生,,原名步坤,号象庵。因立志淮安地方文献的搜集和整理,新中国成立后改名“志安”。他曾写道:“坤自幼喜读桑梓文献,于先高祖著作之付刻与否,必详加核实。暇取先曾祖编本,删繁就简,别成一帙,于稀有之本,并注其所藏处所,俾学者有以查阅。”1948年在宁期间,丁志安自费编印了《颐志斋文集》(“颐志斋”为丁晏书房名)。晚年埋头著述,著有《边寿民》《钱谷》《关天培年谱》《潘四农年谱》《鲁一同年谱》《丁晏著作年表》《〈笔生花〉作者邱心如家世考》,等等。[13]

猜你喜欢

淮安
“天下第一笋”——淮安“天妃宫”蒲菜
韩信在淮安的遗迹
基于LBS应用的淮安美食推荐类系统的研究
淮安的惠济祠与妈祖文化
天下水工看淮安
梨园寻梦淮安缘
凝眸古城淮安
发展前景广阔的淮安高新技术开发区
喜看淮安“空中走廊”
淮安的高铁枢纽梦